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跨考教育金牛经济学院院长郑炳老师

1.套期保值

答: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动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2.资本充足率

答: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巴塞尔协议》规定,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比例,即核心资本应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另外,《巴塞尔协议》还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8%以上,核心资本与银行风险资产的比率,即核心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4%以上。

3.常备借贷便利(SLF)

答:常备借贷便利,即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渠道,服务对象主要是是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4.双重期权

答:双向期权又称双重期权,是该期权的购买者向期权出售者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既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按某一具体的履约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又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按同一履约价格向期权出售着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双向期权是同时买进一个看涨期权和一个看跌期权,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看涨和看跌期权的综合运用。因此,购买双向期权的权利金要比购买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的权利金高。

5.强制储蓄效应

答: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过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是指在支出不变时由于物价上涨而减少住户部门的实际消费和储蓄。在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形下,若政府向与中央银行借债,这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而采用扩张货币的政策,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等于被强制储蓄了。

6.货币政策

答: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些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7.金融危机

答: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8.看涨期权

答:看涨期权是指在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协议持有人按规定的价格和数量购进股票的权利。期权购买者购进这种买进期权,是因为他对股票价格看涨,将来可获利。

购进期权后,当股票市价高于协议价格加期权费用之和时(未含佣金),期权购买者可按协议规定的价格和数量购买股票,然后按市价出售,或转让买进期权,获取利润;当股票市价在协议价格加期权费用之和之间波动时,期权购买者将受一定损失;当股票市价低于协议价格时,期权购买者的期权费用将全部消失,并将放弃买进期权。

9.累积优先股

答:优先股按照股利是否可累积分为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累积优先股是指当公司在某个时期内所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则欠发的股利可以累计到次年或者后某一年盈利时,在普通股的红利发放之前,连同本年优先股的股息一并发放,积欠的股利一般不计利息,公司只有在发放完积欠的全部优先股股利后,才能发放普通股股利。

10.存款货币

答: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指以货币发行人信用为担保的货币,而存款货币是以该存款的储蓄机构的信用状况为担保的信用货币。银行为工商业者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存户可依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将存款转到收款人账户上,这些方式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称为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

11.商业银行核心资本

答: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和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来源包括发行普通股、提高留存利润等方式。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同时,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还需要从监管资本中扣除一些项目,称为扣除项。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中最稳定、质量最高的部分,银行可以永久性占用,可以长期用来吸收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是银行资本的核心,从而获得了“核心”资本的名称。

12.背书

答:背书是票据的收款人或持有人在转让股票时,在票据背面签名或书写文字的手续。背书时写明受票人姓名或受票单位名称的,称记名背书;未写明受票人姓名或受票单位名称的,称不记名背书。经过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人负有担保票据签发者到期付款的责任,经过背书,票据的所有权由背书人转给被背书人。一张票据可以多次背书、多次转让。背书有限定性背书、空白背书、特别背书、有限度的背书和有条件背书五种方式。

13.窗口指导

答: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在其与商业银行的往来中,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附加规定,否则中央银行便削减甚至停止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虽然窗口指导无法律效力,但中央银行的政策目的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总体上是一致的,且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有依赖性,所以在实际中这种做法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但其要真正起作用,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拥有较高的地位、较强的威望和足够的控制信用活动的法律权力及手段。

14.融资租赁

答: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期限提供给承租企业使用的信息用性业务,是一种不可撤销的、完全付清的中长期融资形式,是现代租赁的主要类型。通过融资租赁,承租企业以“融物”的形式达到了融资的目的。一般融资的对象是资金,而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实际上相当于一项与设备有关的贷款业务,是承租企业筹集长期借入资金的一种特殊方式。

15.流动性陷阱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性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在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16.流动性溢价理论

答:流动性溢价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一种,它认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利率是因为短期债券的流动性要高于长期债券,易于变现,人们购买长期债券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流动性,所以要求得到补偿。由于投资者大多不太愿意购买长期债券,因此在利率设计上需要两年的利率要高于连买两个一年期的利率收益。这个理论也就很好的解释了长短期债券市场的价格联系以及为什么长期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短期债券。

17.货币流通速度

答: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当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次数(即货币周转率)。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由人们的支付习惯、社会信用制度、运输与通讯条件及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不受货币数量影响,所以在短期内可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数。

18.金本位制

答: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

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这样可以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保证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平稳运行;第二,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这样不仅保证了辅币与价值符号的稳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同时也节约了黄金: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在实现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汇率是根据两国货币的含金量计算出来酌(金平价)。这样汇率比较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19.金币本位制

答: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币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即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本位币。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

(2)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

(3)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维持外汇汇率的稳定。

20.复利法

答:复利法是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为1年)将所产生利息加入本金后再计算下期利息,逐期滚算直至借贷期满的一种计息方法。

该方法反映了利息的本质特征,充分表现了资金的时间价修、有利于促使借款人快速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

21.价值尺度

答:价值尺度,即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具体来说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形成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

像中的货币即可。

22.本位币

答:本位币又称主币,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称之为本位币,其含义也不过是用以表示它是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

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如中国的银铸币全部是1元。有些国家的金银铸币最小规格的面值为5个、10个,甚至100个货币单位。

23.最优货币区

答: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货币一体化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将货币一体化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区域货币合作,二是区域货币同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三是通货区,它是货币一体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与其直接相关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最早见于对固定汇率安排和浮动汇率安排的争论中,其内容主要是结合某种经济特征来判断汇率安排的优劣,并说明何种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是最佳的。

24.回购协议

答:回购协议也称再购回协议,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种证券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证券的交易协议。根据该协议所进行的交易称回购交易。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调节全社会流动性的手段之一。当中央银行购入商业银行或证券经纪商持有的证券时,全社会的流动性便增加了;反之,当商业银行或证券经纪商再购回该证券时,全社会的流动性将恢复到其原先水平。中央银行证券回购交易的期限一般较短,通常在15天内。因此,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对全社会的流动性进行短期调节的手段。回购交易也可能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非金融机构之间。这时的回购交易是各经济单位之间融通资金的手段之一。回购协议所涉及的证券主要是国债,尤以短期国库券为主。

25.宏观审慎监管

答:宏观审慎监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识别系统风险,即发现、监测和计量系统风险及其潜在影响;二是降低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即通过提高监管标准和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等,预防系统风险爆发;三是缓解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即在系统风险爆发后,限制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其核心是要求银行在经营状况良好时积累缓冲以备不时之需,通常包括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建立宏观审慎框架将有助于降低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进而增强金融体系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宏观审镇监管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体系的负外部溢出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它关注金融系统风险的部分内生性特征,关注横向与时间两个维度。其中,横向维度关注因金融机构之间的相关性与同质性而产生的共同风险敞口问题:时间维度方面则关注如何抑制金融体系内在的顺周期特征。

26.贷款五级分类制

答:贷款五级分类制指商业银行依据借款入的还实际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者只能收回极小部分。

27.央行逆回购

答:逆回购属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央行逆回购为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就是获得质押的债

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操作就是中央银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抵押到银行,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

28.铸币税

答:铸币税是发行者凭借其发行地位所获得的纸币按面值换取物质价值超过其发行成本的差额。一国的货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可以给该国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入。对铸币税进行合理的征收,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经济中的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并能有效地克服因生产过剩而导致的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对铸币税这一工具如果运用不当,超量征收,则会因货币的超量发行而造成经济中需求过旺,引发严重的甚至是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29. 原始存款

答: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获得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是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这部分存款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仅仅是流通中的现金变成了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的增加正好抵销了流通中现金的减少。原始存款对于银行而言,是现金的初次注入,是银行扩张信用创造存款、通货的基础。由于现金和中央银行签发的支票都属于中央银行向流通中投入的货币量,所以,商业银行能吸收到多少原始存款,首先取决于中央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其次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吸收程度。

30. 基准利率

答: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到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首先,它是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有广泛的市场参与性,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其次,它是一个传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关联度强,影响大;最后它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控制。在我国,基准利率主要是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

31.再贴现

答: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并要求付给

现款的一种行为,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之一,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公布,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贴现率调整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时,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32.超额准备金

答: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规定除必须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之外,还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等于总准备金减去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主要是解决意外的大额提现、结清存款或更好地投资等问题。超额准备金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乘数大小。在基础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它制约着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

33.准货币

答:所谓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根据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21M M =-准货币。准货币本

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被称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34.通货膨胀税 答:通货膨胀税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一部分货币购买力由资产持有者向货币发行者转移,这种转移犹如一种赋税,故称之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1i T i =

+。式中,T 为通货膨胀税,M 为一年中平均货币余额,i 为通货膨胀率,1i i

+为每一单位货币所丧失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政府,在通货膨胀过程中,政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收益:①扩

大货币供应量而直接增加其收入;②通过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而减少偿还国家债务的实际价值;

③直接增加税收收入,通货膨胀使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名义上增加,纳税等级自动上升,政府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35.通货膨胀目标制

答:通货膨胀目标制指货币当局事先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实际物价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包含了五个基本因素:①公开宣布中期通货膨胀目标值;

②在制度上承诺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它目标置于从属地位;③除了货币总量和汇率外,其它信息变量亦能决定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④货币当局的计划、目标、决议对公众有更多的透明度;⑤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的达到有更多的责任。

通货膨胀目标制把通货膨胀放在首位,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或提前采取扩张的政策来应对持续性的通货紧缩。

36.货币乘数

答: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37.派生存款

答: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38.欧债危机

答: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

早在2008年10月华尔街金融风暴初期,北欧的冰岛主权债务问题就浮出水面,而后中东债务危机爆发,鉴于这些国家经济规模小,国际救助比较及时,其主权债务问题未酿成较大全球性金融动荡。2009年12月,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凸显,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开始向“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蔓延。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则落井下石,连连下调希腊等债务国的信用评级。至此,国际社会开始担心,债务危机可能蔓延全欧,由此侵蚀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

39.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答:凡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称为中间业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最常见的是传统的汇兑业务、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等业务。承兑业务也归入这一类。

40.P2P网贷

答:P2P网贷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其典型的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网贷平台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借贷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网贷平台则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

作者:金牛经济学院院长郑炳

来源:微信公共账号(金融四三幺)

国际金融 名词解释全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C2 balance of payments:The set of accounts recording all flows of value between a nation’s residents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the current account:Records the valu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sold and purchased abroad, net interest and other factor payments and net unilateral transfers and gifts. the capital account:consists of capital transfer and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nonproductive assets and non-financial assets. th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Any exchange automatically enters the balance-of-payment accounts twice: as a credit and as a debit of the same valu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equals the net credits - debits on the flows of goods, services, income, and unilateral transfers. It also equals the change in the nation’s foreign assets minus foreign liabilities, also known as net foreign investment. the overall balance:equals the sum of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and the private capital account balance.(算式)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is a statement of the stocks of a nation’s international assets and foreign liabilities at a point in time, usually the end of a year. the IMF:The IMF was set up with contributions of gold and foreign exchange from member governments. It grants all member countries the right to borrow reserves to finance temporary deficits. SDRs:(Special Drawing Right)is an artificial "basket" currency used by the IMF for internal accounting purposes. The SDR is also used by some countries as a peg for their own currency, and is used as an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 C3 foreign exchange:holdings of foreign currencies: (1) foreign currencies; (2) payment instruments dominat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like demand bank deposits; (3) securities in terms of foreign currencies; (4) other

黄达《金融学》历年考研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资本成本 2.信用配额 3.贷款证券化 4.保险深度 5.收益资本化 6.期权合约 7.金融控股公司 8.通货紧缩 9.货币化率 10.项目融资配股 11.商业银行最佳资本需要量 12.股指期货 13.开放式基金 14.多元增长模式 15.基准利率居民储蓄分流 16.直接信用控制 17.金融相关率 18.资本外逃 19.回购协议 20.可转换债券 21.特里芬难题 22.信贷承诺 23.指数基金 24.市场有效性 25.恒久性收入 26.流动性陷阱 27.货币政策时滞 28.金融压抑 29.联系汇率制 30. B 股股票 31.共同海损 32.保险理赔 33.证券市场线 34.道德危险 35.再保险 36.金融

37.货币面纱论 38.自动转帐制度 39.离岸金融市场 40.资本市场 41.融资证券趋势 42.利率期限结构 43.公开储备 二、简述 1.试分析赤字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2.简述有效市场理论,并谈谈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 3.简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及其三大支柱 4.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 5.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向全能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6.简述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7.简述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 8.简述货币市场与商业银行的互动发展的内在逻辑 9.怎样理解市场有效性?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市场有效性有什么含义? 10.现在各国政府都对证券市场有一定程度的监管,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11.归纳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脉络。 12.试述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作用迥然有异的原因。 13.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时,普遍存在“抑价”现象,为什么? 14.试述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15.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16.阐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17.试析金融监管理论依据的“金融风险论” 18.如何全面理解金融市场实现其功能所必需具备的理想条件? 19.简述利率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0.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1.我国批准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可以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的意义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2.债券的种类以及与股票的区别 23.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和金融业务的影响 24.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25.试析存款货币银行调节其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动机 26.阐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和内容。 27.金融业国际化对一国国内金融可能带来哪些消极作用?

金融学名词解释

第二张 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信用货币在流通中发挥的各项货币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作基础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 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各国也随后纷纷宣布放弃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第三章 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外汇银行)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静态含义:广义上泛指以外币标示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例如外国政府的债券、信用级别比较高的外国公司债券和股票)、外币支付凭证一切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债权;狭义上(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又称汇价。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l个或100、100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因此也被称为应付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则本国货币价值越低;汇率越低,则本国货币价值越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4.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称为应收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升值、贬值方向与汇率的数值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方向一致,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

考研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概要

考研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概要 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以下概念,微观经济学考研时的名词解释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命中率:90%) 1. 微观经济学于宏观经济学 2. 需求 3. 供给 4.均衡价格 5. 消费者剩余 6. 生产者剩余 7. 需求弹性 8.供给弹性 9.效用 10. 基数效用论 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2. 序数效用论 13. 无差异曲线 14. 预算约束线 15.消费者均衡 16.脊线 17.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8.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19.生产函数 20.吉芬商品 21. 边际替代率 2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3.规模收益 24.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25. 技术替代率 26.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 27.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28.利润最大化原则 29. 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 30.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31.成本函数 32.厂商均衡 33.完全竞争 34.P=MC 35.完全竞争厂商(行业)的供给曲线 36.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停止生产点) 37. 完全垄断 38. 产品差别 39. 垄断竞争 40. 寡头垄断 41. 折拐的需求曲线 42. 差别/歧视价格 43. 串谋 44.非价格竞争 45. 卡特尔 46. 价格领导 47.古诺解(双头市场的基本模型) 48.引致需求 49. 边际收益产品 50. 边际产品价值 51.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52.契约曲线 53.第一福利经济学定理与第二福利经济学定理 54.社会无差异曲线 55. 市场失灵 56.公共物品 57.外在性 58.政府失灵 59.恩格尔系数 60. 基尼系数 61.埃奇沃思框图 62.阿罗不可能定理 63.支付矩阵 64.自然壁垒与策略性壁垒 65. 纳什均衡 66.科斯定理 67.搭便车 68. 反应函数 69.风险回避 70.道德风险 71.逆向选择 72. 里昂裼夫生产函数 73.企业的目标 74. 公共地悲剧 75. 生产可能性曲线 76. 市场效率 77.强显现偏好定理与弱显现偏好定理 78.信息不对称 79.委托-代理人 80.资本市场 81.货币市场 82.指数(拉氏,帕氏) 83.虚拟经济 84. 寻租活动 85. 证券市场线 86.投资组合理论(马柯维茨) 87. Black Scholes 模型 88.CAPM 模型 89.APT 模型 90.股利贴现模型 经济学名词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 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 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 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 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 和商品Y 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 率等于商品X 的 价格除以商品Y 的 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 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 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 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效用 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面上才有 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生产函数Q=AL?IK?2 Mi3?式中,Q 为产量;L 为 劳动的数量;K 为资本的数量;M 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 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 和Y 是互补品,X 的需求量就与Y 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价格 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就 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它 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 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29.角点解(Corner 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 30.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 的价格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 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 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就是 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 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 羊群效应:某些有影响的国际资金的突然行动,会带来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纷纷效仿,从而很容易对经济形成严重冲击。某些投资机构就利用了国际资金流动的这一特点,有意识通过散布某些信息而诱发市场恐慌情绪,通过从众心理来实现其意图。 劳尔森-梅茨勒效应:如果居民要维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标准,那么势必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吸收支出,也就是说,贬值可能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 预期自致性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这种投机预期可以完全与经济基本面无关,只要它的幅度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平价,从而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 蔓延性货币危机: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极易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由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蔓延性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最容易传播到以下三类国家:第一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或者是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第二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着较为相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尤其是存在潜在的经济问题的国家;第三类是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 一价定律:对于可贸易商品,套利活动将使它的地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叫嚣范围内。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我们将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弱(相对)购买力平价:对绝对购买力平价假定的放松而得出的,它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一价定律并不能完全成立,同时各国一般价格水平的计算中商品及其相应权数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偏离。 三元悖论(克鲁格曼三角):如果将资金的完全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作为三个独立的目标,那么经济当局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必然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因市定价: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定价理论,如果垄断厂商能够对市场进行分割,那么会根据这些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来确定不同的价格。 沉淀成本:如果一个出口商为了进入一国市场已经付出了很多成本,并且这些成本是难以收回的,即沉淀成本较高,那么在汇率发生大幅度变化的时候,出口商会尽量通过内部消化而避免调整在出口国的价格,以防止由于调价失去市场份额而使得先期投入的成本付诸流水。汇率移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汇率变动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幅度。 荷兰病:当本国发现矿产资源时,由于矿产开采后可以直接出口,因此可贸易部门的产出提高了,在矿产产出上升的同时,原有可贸易品部门的制造业产出将出现一定下降,这主要是本国货币升值带来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下降引起的,矿产的出口越多,制造业的产出下降就越大,因此,自然资源的发现往往将通过本币升值而损害本国原有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由此带来的贸易顺差与货币升值,使得荷兰的制造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贬值税效应:货币贬值后,对同样数量的进口品的支出将上升,这就会导致对本国产品需求的下降,这实际上是货币贬值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称为“贬值税”。 冲销式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非冲销式干预(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它引起了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金融学考研复试真题

2006 年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部分 一试述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二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三阐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试析金融监管理论依据的“金融风险论” 2005 年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部分(共 50 分) 一如何全面理解金融市场实现其功能所必需具备的理想条件 二简述利率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试析存款货币银行调节其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动机 四阐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和内容。 五金融业国际化对一国国内金融可能带来哪些消极作用 2004 年金融学、保险学试题 货币银行学部分 1,阐明利率对投资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企业投资中的利率弹性差异.2,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对证券二级市场功能的理解 3,怎样理解实行职能分工体制的西方商业银行走向全能化经营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4,分析通货膨胀对资产结构的调整效应. 5,货币供应量能否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理论论证要点何在 6,阐明汇率决定理论中的金融资产论之内涵及其局限性. 2003 年试题

货币银行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1、信用配额 2、贷款证券化 二、简答题(15 分) 1、谈谈你对“金融”这个范畴的理解。 三、论述题(25 分) 1、试分析赤字对货币供应的影响。2002 年试题

专业:金融学 科目:货币银行 -、名词解释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最后的贷款者不动产信用控制国际金融公司 二、简述 1 如何理解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是以信用普遍发展为前提 2 如何理解储蓄的利率弹性 3 居民进行资产选择所要考虑的因素 4 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和金融业务的影响 三、论述 1 从体制高度剖析"我国货币供给存在倒逼机制"这一流行说法 2 运用所学原理,结合我国实际谈你对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所需构建之环境的看法。 专业:金融学 科目: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资本成本资产证券化债权头寸资本和金融项目托宾税保险深度 二、问答题 1 如何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 2 简述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动因 3 简述有效市场理论对企业融资的决策意义 三、论述 1 试举出国际金融市场三次最有影响的并购案例,并分析对金融业的影响 2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试述银证合作意义与现存问题(我认为一谈金融问题就应该从银行, 企业,证券市场,金融监管四个角度,都是固定模式了. 2001 年试题 专业:金融学科目:货币银行学 一、名词解释 收益资本化期权合约金融控股公司通货紧缩货币化率 二、简述 1,简述利率决定理论中的实际利率论 2,简析“融资证券化趋势就是直接融资逐步取代间接融资的趋势”的说法 3,简述微观主体预期之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 三、论述

金融学名词解释(含答案)

1.货币:(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就是货币行使的职能(3)货币是“流动性”(4) 货币是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5)货币是财富(6)货币是一种法律规定(7) 货币是M0, M1,M2…… 2.纸币:纸制的货币 3.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4.辅币: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 5.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6.银行券: 7.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直接以商品形式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形式 8.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 9.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0.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 11.电子货币:以现代电子技术为基础,利用电子信息形式进行价值存储和转移的货币形式 12.狭义货币:现实流通的货币,为实现即期社会购买力服务(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 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13.广义货币: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它存 款) 14.货币制度:关于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一系列规定 15.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属货币;公民也有权 把铸币融化,还原为金属 16.限制铸造: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 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17.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18.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 收 19.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20.牙买加体系: 21.区域性货币制度: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共同实行的,取代原有的国 家货币制度的统一的货币制度 22.外汇:(1)动态:货币之间的兑换 (2)静态:以外币标示的,能够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23.汇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货币的对外价值 24.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也被 称为应付标价法 25.间接标价法: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 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26.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 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27.浮动汇率: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28.换汇成本说:将购买力平价说中的非贸易品剔除,而只考虑贸易品的价格对比如何决定 汇率及其变动。 29.购买力平价: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1916提出,基本思想是货币价值在于购买力,汇率 取决于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30.利率平价:关于短期汇率波动的理论,认为汇率与利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若其他条

西方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 第一章引论 这一章只是了解性的内容,考试时不会涉及。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 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等等,但考试几率较小,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总体上来说,本章考点不多。 第三章效用论(重要) 本章重要知识点较多。 (1)如下术语容易出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2年西经) 消费者均衡(01年国贸) 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01年) 边际替代率(00年国经,经济思想史),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01年) 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 三个曲线(价格消费曲线(01年),收入消费曲线(00年西经),恩格尔曲线)[三个曲线容易出名词解释]回答时要把曲线画出来,直观清晰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04年) 吉芬物品(99年,01年) (2)常见的问答题: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比较(区别和联系)(00年初试,05年复试)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00年) 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 效用递减来推导)(01年西经,04年政经和网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05年初试涉及到)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00年西经,由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可知,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上追求最大效用的结果,因而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对应予市场价格选择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03年,回答时要画曲线) 注:回答名词解释时遇到有曲线的最好把曲线画出来! 第四章生产论 本章也比较重要,复习的时候要与下一章成本论结合起来,相互对照,相互比较。 (1)重要概念: 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TP, MP, AP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注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对照记忆) 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02年西经,大家要学会比较对照记忆,把类似的概念对比记忆)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斜线,扩展线(考试时最好把曲线画出来,清晰明了) 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2)以下重要知识点容易出问答题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04年,02年西经),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期间)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理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见课本本章结束语)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学会用图表分析,那书本上相联系的曲线都画出来,由曲线再联系到相关的原理,图表曲线可以把所学知识系统的串起来。 本章有可能与后几章结合出计算题(生产函数) 第五章成本论 本章与上一章应当联系起来看,总结比较一下两章的关系。 (1)本章重要的概念有: 机会成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考研初试与复试真题大全

2000-2009年金融学初试真题 00年: 一、名词解释: 1.封闭贷款 2.联系汇率 3.金融危机 4.金融工程 5.派生存款倍数 二、简答题: 1.随金融电子化,货币职能呈现哪些新趋势? 2.当代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有何不同? 3.当前我国银行为何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三、评述题 1.评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评艾略特波浪理论 3.评汇率决定理论中的综合评价理论 四、论述: 1.有人认为对付中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需要制造””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负利率效应”,人民币对外币贬值效应,及股票升值效应.谈谈自己的看法 2.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入手分析人民币对美圆汇率的未来走势? 01年 一、比较分析题 1.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 2.回购交易与期货交易 3.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4.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注:08年就考了原始存款与基础货币哦,所以真题有参考价值的.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2.新经济北京下哪些传统的金融理论需要作某些修正 3.为何要让金融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筹资? 4.你认为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发展迟缓的症结何在? 三、评述: 1.评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2.评”股票价格=预期每股收益/市场利率”这一定价公式 四、论述: 1.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2.论我国利率市场化

02年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注:08年就考了内生与外生, 2.关注类贷款与可疑类贷款 3.消极货币与倒逼机制 4.套汇与套利 5.第三市场与第四市场 二、简答: 1.请运用一些重要数据来说明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脆弱性 2.为什么说随着金融国际化和金融证券化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试图要解决哪些问题 4.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加大拓展中间业务? 5.从世界范围来考察,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6.我国轻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思路为要调整? 三、评述 1.评IS-LM的利率决定理论 2.评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四、论述 1.论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2.论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长期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互动性 03年 一、名词解释 1.虚拟经济 2.正回购 3.中央银行票据 4.支农再贷款 5.两逾一呆 6.三板市场 二、简答 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难在何处? 2.人民币能否充当世界货币职能 3.人民币汇率走势缘何持续坚挺 4.为什么说准确计算货币需求并不是一件易事 5.与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有什么优势 三、评述 1.评Q值效应理论 2.评金融深化论 四、分析预测题: 1.请运用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预测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 2017.1.7 一 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3、财富(wealth):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资产的货币净值。 4、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二 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

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七(经济学) 1、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比较静态分析(2)隐性成本(3)生产可能性曲线(4)自然失业率(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2、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C=0.1Q3-2Q2+15Q+10 试求: ①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②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③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的生产函数为y=?(k)=2k-0.5k2 式中: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如果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3%,试求: ①使经济均衡增长的人均资本k值。②满足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 3、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异同之处。 (2)简述垄断的利与弊。 (3)何为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4、论述题(外国经济思想史和西方经济学方向的考生须答第(1)和第(3)题,其他方向的考生须答第(1)和第(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评述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 (2)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并进行评论。 (3)评述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六(西方经济学) 1、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解释在丰收年份农场主收入下降的原因。 (3)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在MRTSLK>ω/r时,厂商应如何调整两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什么? (4)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的两种需求曲线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5)改变政府支出和改变税率作为两项财政政策手段有什么不同? 2、推导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用图加以说明)。(10分) 3、简述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用图加以说明)。(10分) 4、请分析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对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影响。(10分) 5、什么是节约悖论?它在中国现有条件下适用性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10分) 6、假定一次地震使某国的资本存量损失一半,但人口未受到影响,试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该国经济的调整过程、经济增长率的短期和长期变动。(10分) 7、计算题(10分)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 Q3 -8Q2 +30Q (1)求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2)求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870-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目。 8、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为什么说工资粘性是一种宏观经济的外在性,反映了协调的失灵?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对失业的解释有何区别?(15分) 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西方经济学) 1、简释下列概念(共25分) (1)比较成本(2)三分法(3)戈森定律(4)加速原理(5)经济效率 2、回答下列问题(共75分) (1)说明并评论李嘉图关于工资和利润对立的学说。 (2)扼要说明并评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3)凯恩斯主义政策剖析。 西方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四(世界经济) 1、名词解释(15分) (1)免费乘车者问题(2)看不见的手(3)经济租金(4)菲利普斯曲线(5)理性预期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 本国货币升值(汇率下降)表示本国货币币值高估,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上升)表示本国货币币值低估。 一、名词解释 外汇外延式经济增长: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内涵式经济增长:指要素生产率提高 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指1 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场,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 汇率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币当局不加干预的货币比价。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基础的货币制度。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国际收支的差额需要由各国普遍接受的外汇来结算。 内部均衡:反映了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相等的状态。 、简答

1.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原理 一、账户分类:一级账户:(1)经常账户(2)资本与金融账户(3)错误和遗漏账户 (1)经常账户:二级账户①货物②服务③收入④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账户:二级账户①直接投资②证券投资③其他投资 ④储备资产 二、复式记账法 (1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 (2)借方记录的是资金的使用和占用,贷方记录的是资金的来 源。 三、记账货币 为了使各种交易间具有记录和比较的基础,需要在记账时将其折算成同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就被称为记账货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时,以不同货币结算的对外交易需要按记账货币和具体交易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折算为记账货币。 2.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 1 )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说是外汇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与之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国际支出即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说是外汇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2018金融专硕考研:金融学经典40道名词解释背诵版 ——跨考教育金牛经济学院院长郑炳老师 1.套期保值 答: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动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2.资本充足率 答: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巴塞尔协议》规定,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比例,即核心资本应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另外,《巴塞尔协议》还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8%以上,核心资本与银行风险资产的比率,即核心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4%以上。 3.常备借贷便利(SLF) 答:常备借贷便利,即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渠道,服务对象主要是是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4.双重期权

金融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Balance of payments The set of accounts recording all flows of the value between a nation’s residents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2.Current account The current account includes all debit and credit items that are exports and im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come receipts and income payments, and gifts. 3.Financial account balance The net value of flows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similar claims(excludes official international serve asset)is the private financial account balance. 4.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Is a statement of the stocks of a nation’s investment assets and foreign liabilities at a point in time, usually at the end of the year. 5.Foreign exchange Foreign exchange is the act of trading different nation’s moneys. 6.Exchange rate An exchange rate is the price of one nation’s money in terms of another nation’s money. 7.Spot exchange rate The spot exchange rate is the price for “immediate” exchange. 8.Forward exchange rate 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the price set now for an exchange that will take place sometime in the future. 9.Foreign exchange swap A foreign exchange swap is a package trade that includes both a spot exchange of two currencies and an agreement to the reverse forward exchange of the two currencies. 10.Arbitrage Arbitrage is the process of buying and selling to make a riskless pure profit. 11.Exchange rate risk A person(or an organization like a firm)is exposed to exchange rate risk if the value of the person’s income, wealth, or net worth changes when exchange rate changes unpredictably in the fu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