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视觉生理与展示设计2(视角、视野、视觉运动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展示设计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展示设计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最新趋势,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意能力,为日后从事展示设计相关领域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展示设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学习展示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培养设计感知和审美能力;3. 探讨展示设计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了解展示设计与市场营销的关系;4. 进行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三、课程内容1. 展示设计概述- 展示设计定义与分类- 展示设计历史与发展- 展示设计与传播理论2. 展示设计原则- 色彩与构图原则- 图形与文字搭配- 空间布局与视觉引导3. 展示设计方法- 创意构思与设计策略- 设计软件的运用- 手绘与平面设计4. 展示设计实践- 展览设计与陈列- 商业环境设计- 品牌展示设计- 数字展示与虚拟展厅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展示设计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展示设计的整体认识;2. 实践操作:通过布置设计项目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展示设计相关活动,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项目作业:根据设计项目完成情况和设计作品质量进行评定;3. 期末考核:进行设计作品展示和答辩,综合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材1. 《展示设计基础》2. 《展示设计原理与实践》3. 《展示设计案例分析》4. 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资料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支具有丰富展示设计从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授课,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指导。
通过展示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提升自身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展示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示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是指为展品、展览、展示空间等进行设计布置的过程。
它是一种结合美学、设计和传播艺术的活动,以视觉为主要表现手段,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展示设计在博物馆、画廊、展览会等各种场合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品,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传播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方式。
展示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一个具有吸引力、表现力和传达力的展示环境,以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其兴趣,引导其情感,从而达到展示宣传的效果。
二、展示设计的原则1.信息传达原则信息传达是展示设计的首要任务,设计师需要通过展示设计来传达展品的信息和意义。
因此,在展示设计中,要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准确性和易理解性。
展品应该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够迅速理解展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义。
2.视觉美感原则展示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展示设计中,视觉美感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色彩、形状、材质、光影等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来营造出一个美观、大气的展示环境,让观众在欣赏展品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3.空间结构原则展示设计的空间结构不仅仅是对展品进行陈列,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布置和利用,来营造出一个具有艺术感和氛围感的展示环境。
设计师需要考虑观众的观赏路线、观赏角度、展品的排列方式等问题,以创造出一个具有吸引力、表现力和传达力的展示空间。
4.文化价值观念原则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注重传播文化价值观念,通过展示设计来宣传相关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对展品进行陈列和展示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展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以便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展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5.情感共鸣原则展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观赏展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
因此,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展示环境的营造和展品的呈现,来引导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展示宣传的效果。
展示设计概论知识点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空间布局、图像设计、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
展示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视觉元素和设计原理,将展示内容以最佳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以达到提升品牌形象或者传递特定信息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个关键的展示设计概论知识点。
1. 空间布局在展示设计中,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营造出舒适、流畅的观赏体验,同时突出展示内容的重点。
常见的空间布局方式包括线性布局、网格布局、层次布局等。
在选择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展示场地的大小、观众的观看角度以及展示内容的重要性,以找到最合适的布局方案。
2. 图像设计图像设计是展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使用各种视觉元素和图形语言,可以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递信息和情感。
在图像设计中,需要考虑色彩搭配、排版、图像素材选择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比例和尺寸来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感。
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在展示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在选择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展示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以及观众的反应。
例如,明亮的色彩可以传递生动、积极的感觉,而暖色调则能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4. 字体排版字体排版也是展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字体风格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在选择字体时,需要考虑展示内容的特点和观众接受的习惯。
同时,字体的大小、粗细等因素也需要根据展示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阅读展示内容。
5. 空间利用在展示设计中,合理利用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安排展示内容的位置和形式,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展示信息。
在空间利用方面,需要注意避免信息过于拥挤,保证展示内容的重点突出。
综上所述,展示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多种设计原则和技巧的学科。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图像设计、色彩搭配、字体排版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可以打造出吸引人、易于理解的展示内容,从而实现有效的传达和展示效果。
展示设计概论知识点归纳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对空间、形式、色彩、材料等元素的运用,来创造各类展示场景,使展品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产生互动与沟通。
在展示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概论知识点。
本文将对展示设计概论知识进行归纳,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一、展示设计的定义和历史发展展示设计是指通过空间布置、道具陈列、图文展示等方式,将展品或信息展示给观众的设计过程。
它起源于展览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展示效果要求的提高,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展示设计经历了从简单的物品陈列到注重展示氛围与故事情节的转变,从静态展示到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现代展示设计强调观众参与感和即时反馈,致力于创造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展示效果。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1. 内容表达:展示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或展示展品,因此内容的清晰传达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从而选择适当的形式和手段来呈现。
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展示设计的核心,它包括展品的位置、展示区域的划分以及观众流线的设计等。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展览。
3. 色彩运用:色彩是展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它能够传递情感和意义,对观众的观感产生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展示的主题和目的,选择适合的色彩组合来增强展示效果。
4. 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与展示效果直接相关,不同的材料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观感。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易于维护以及与展品相协调等因素。
5. 创新与独特性:在众多展览中脱颖而出,需要展示设计具备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不断地追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以获取更好的展示效果。
三、展示设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1.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和图形等元素的组合来传达信息或展示展品。
在展示设计中,平面设计常用于展示板、海报、宣传册等制作。
2. 空间布置:空间布置是展示设计中的基础,它通过调整展品的位置和布局,使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展品的内容和意义。
展示中的视觉要素人的视觉是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在展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展示设计必须以满足人的视觉需求为目的行设计(一)视觉特征人的视觉特征之一是视野,它是人头部与眼球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
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感光机能的状况。
可分为一般视野和色觉视野两一般视野是人的眼睛在巧度左右的视觉范围内所感受的空间,在此范围内人的视觉分辨力最强,是最佳的视觉范围。
色觉视野是指光线不同波长对视网膜产生的各异的刺激,辨别颜色感觉的技能。
白色的视野最大,其次是黄、蓝,的视野最小。
色觉视野与被视对象的颜色同背景衬色产生的对比有关,如以白衬黑和以黑衬白所产生的效果就完全相反展示设计中应以人的视觉范围设定色彩的搭配和物件的大小。
(二)视角视力和视距视角是指被视物体中的两个端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
它与观察的距离和所视物的两点距离有关。
设计中视角往往是确定设计物尺寸大小的依据之一眼睛分辨物体细部微结构的最大能力称为视力或视敏度。
它随照明度背景亮度以及物体与背景对比度的增大而增大视距是由竖向与横向视角所决定。
视距一般为展示商品高度的1、2倍,展示品越大,则视距必须加大,相反则减小。
视距与展厅内的照明强度成正比若光线充足则明度较高,可增大视距,反之则减小。
(三)视错觉在展示设计中经常会出现角差错觉现象,主要原因是受到光、形产生的视错知觉。
、色差和形差等视、色的相互千扰而常见的视觉有对比觉、远近错觉、水平垂直的高低错觉、交叉错觉等。
作为展示设计师,设计前就应意识到视错觉的存在。
一方面也可在设计中利用这些实际存在的视错觉现象,使其产生丰富的形态;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错视修正,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分割法、纵向分割法、环形分割法三种形式,以达到设计的良好视觉效果。
(四)视觉运动规律人的视觉运动习惯于由左向右、从上往下的移动,而眼睛的水平运动方向比垂直方向运动要快,而且上下运动比水平运动更容易引起视疲劳;人的两眼的运动是同步协进行的;人的视觉对直线轮廓比曲线轮廓更容易接受。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二、教学目标1.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了解展示设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3.培养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4.提高展示设计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展示设计概述1.1展示设计定义及分类1.2展示设计的目的和作用1.3展示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展示设计原理2.1视觉心理学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2.2图形设计原则及其应用2.3色彩应用原则2.4标识设计原则2.5空间布局原则2.6材料与质感运用3.展示设计案例解析3.1历史展示设计案例3.2当代展示设计案例3.3优秀展示设计师作品剖析4.展示设计工具与软件应用4.1展示设计中常用工具的使用4.2展示设计软件的使用4.3三维建模与渲染软件应用5.展示设计实践5.1基于实际项目的展示设计规划与创意设计5.2手绘与数绘的展示设计制作5.3物料与道具采购与管理5.4展示设计施工与安装6.展示设计的评价与修正6.1展示设计评价指标及方法6.2展示设计的修正与改进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授课将基本原理和技巧传授给学生;2.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创意思维能力;4.教师示范与引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技巧。
五、教学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主动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2.课堂小测:通过随堂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3.设计作品评估:对学生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创意性、设计准确性、审美感等。
六、参考教材:。
第一节形式法则的应用展示艺术的形式法则是展示美感形式的基本法则,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有一部分相对应而形成的图形,对称是生活中常见和习惯的、规律性的一种构成形式,在展示设计中可表现出给人有秩序、庄重、稳定的感觉。
(例图、橱窗对称)均衡是指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不完全对应而形成的图形,对称过于完美,缺少变化,常给人以呆滞、静止、单调的感觉。
均衡则打破完全对称的形式,在保持质与量等方面在视觉上的整体平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变化,根据力的重心,将其份量重新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均衡的效果。
二、重复与渐变重复就是相同或相似形象反复出现并求得整体形象统一,或它的特征是形象的连续性,强调秩序的同一性。
重复可分为单一基本形重复与变化重复两种形式。
在使用重复表现手法时应注意层次不宜过多,失去单纯性的特征。
重复可以使人有清晰、连续、平和、无限的感觉,在展示设计中,反复陈列某一物品,会引导观众注意观察。
(例图:橱窗)渐变是指形象连续递次近似的变化,数量上的多少之间、色彩上的黑白冷暖之间、形体上的大小方圆之间都可采用渐变的形式使人产生柔和、含蓄的感觉。
在展示设计中,渐变的形式还有着引导与指引功能,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沿着设计好的渐变流程进行移动。
三、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某种视觉元素多次有规律的重复,常用反复、渐变等手段来营造节奏的变化。
韵律是由造型元素的有规律的节奏变化而形成的视觉效果。
节奏与韵律的二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奏是韵律的单纯化形式,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运用。
四、对比与统一统一就是和谐,是指画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和谐一致,能给人视觉上的融洽而产生美感,在展示设计中应注意协调好形象特征的统一、色彩的统一、材料的统一、工艺技术和结构方式的统一等,以创造出展示艺术活动的和谐感。
对比,是指性质相反的各要素之间的比较,紧张感得到加强的视觉效果。
合理地运用对比手法可使展示效果更生动、更富活力。
2.1.3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1(直线和曲线)概要
幻灯片1
幻灯片2
第二章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
2.1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主讲教师:林端端
幻灯片3
目录
幻灯片4
目录
幻灯片5
2.1.3 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
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
●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以及矩形是最基础的设计视觉形态。
●直线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元素之一,使用得当的直线,会具有明确的视觉效果。
幻灯片6
2.1.3 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
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
●曲线的运用,能丰富整体效果,形成富于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改变由单纯直线造成的冷峻、严厉的气氛。
幻灯片7
2.1.3 视觉形态与展示设计
曲线
图:伊斯坦布尔Denim R & D概念办公空间设计
知名设计工作室Zemberek Design Office 日前受到伊斯坦布尔壹家丹宁品牌的邀请,为
品牌设计了全新的工作室。
这间工作室是基于流动工作空间,以及动态交互理念所打造而成的,因此整个空间采取了曲型的特别设计,
除了墙面上展示的品牌全系丹宁制品外,也通过中央区域凹陷式的桌子和沙发,为员工提供了壹个极为自由的办公空间。
除此之外,混凝土墙壁语木质地板之间也形成良好的互补,再加上顶部工业味道浓郁的日光灯,为整体制造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幻灯片8。
视觉沟通—视觉生理一般来讲,视觉过程有三个组成要素,即“眼睛”、被观看的“物体”以及连接两者的媒介——“光”,这三个组成要素的结合构成了视觉的基本现象。
但从视觉生理的角度看,视觉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光、眼睛和大脑。
进入眼睛的光最后通过视神经传人大脑,才能完成整个视觉的生理过程。
所以说,视觉的发生过程与眼睛、大脑、光、物体这四种物质产生关系。
眼睛眼睛是视觉产生的生物基础,人的眼睛是一个直径大约23毫米的球状体,人的眼睛对光波具有敏感的感受,以及对光亮和对阴暗的适应性。
它不仅能够感受到光,并且,还能够辨认出一定空间距离的刺激物,也就是视觉的分辨能力。
1)眼睛眼睛是视觉产生的生物基础,人的眼睛是一个直径大约23毫米的球状体,人的眼睛对光波具有敏感的感受,以及对光亮和对阴暗的适应性。
它不仅能够感受到光,并且,还能够辨认出一定空间距离的刺激物,也就是视觉的分辨能力。
1.角膜眼球的正前方有一层透明组织叫做角膜。
角膜透明坚韧,可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光线从角膜进入眼球,同时通过角膜进行折射、聚集,之后通过瞳孔进入眼内。
视觉的屈光能力主要是靠角膜的曲面形状形成的?2.虹膜眼球外层的其余部分是不透明的虹膜。
虹膜在角膜的后面,与晶状体相连接。
虹膜能使眼睛感知色彩,色彩是由虹膜中的黑色素作用而形成的。
虹膜的功能很像照相机的光圈,可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量。
3.瞳孔虹膜中央有一个圆孔,叫做瞳孔。
瞳孔借助虹膜的扩瞳肌和缩瞳肌的作用能够扩大或缩小。
由于虹膜可以受情绪的影响而扩展和收缩,进而影响瞳孔的扩大和缩小,当人看到某些心满意足的东西或神情专注时,瞳孔就会放大,而且这种活动完全是纯生理上的,自动的,无法控制的。
4.晶状体瞳孔后面是晶状体。
睫状肌控制晶状体的薄厚变化,以改变其屈光力,它能使远近不同的对象在视网膜上形成层次清楚的视像。
它能调节水晶状体的厚度(表面的弧度),起到透镜的作用,保证视像聚焦在视网膜上,以形成清晰的映像。
在看远距离的物体时,处于放松状态,水晶体成扁平形状(表面弧度变小);看近距离的物体时,调节处于紧张状态(表面的弧度增大)。
幻灯片1
幻灯片2
第二章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
2.1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主讲教师:林端端
幻灯片3
2 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视觉要素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感知系统;
●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最主要的感知工具;
●通过视觉可以观察外部世界的形状、大小、色彩、明暗、肌理、运动、符号等多方面的信息内容,并形成一个整体的视觉形象。
●展示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展位设计的信息、内容传达和沟通功效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视觉因素的运用。
●作为展示设计师,只有了解了人的视觉生理、视觉美感、视觉形态,才能在展示设计中将展品和信息合理地布置在合适的空间中。
幻灯片4
目录
幻灯片5
目录
幻灯片6
2.1.1 视觉生理与展示设计
2、视角
●视角实质被视物体的两端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与观察距离和所视物体两点距离
有关。
视角越小,目标看得越清楚。
●因此,最重要的视觉信息应该安排在中心视角范围以内,如果被视物体不能保证在视角的中心位置上,最好采用加大面积或加长视距的方法来处理。
幻灯片7
2.1.1 视觉生理与展示设计
3、视野
●视野是人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与视距成正比,视距越大,视野也越大。
●人眼最佳视野范围在视平线以下10°左右;
●视平线以上10°至视平线以下30°范围为良好视区;
●视平线以上60°至视平线以下70°为最大视野范围;
●所以在空间造型中,有意识地让下半部大于上半部,会使视觉舒服。
幻灯片8
2.1.1 视觉生理与展示设计
4、视觉运动规律
(1)视线水平移动比垂直移动快。
(2)水平方向尺寸的判断比垂直方向准确。
(3)视线移动方向习惯上是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一规律主要是受书写阅读的影响而形成的。
幻灯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