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主观题训练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主观题训练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主观题训练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主观题训练

徐晓刚精心设计,政治老师切莫遗憾错过!

1、有人说,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你认为呢?(10分)

2. (13分)“孔子老子穿西装”是2007年12月6日南昌市北京东路某服装公司发布的促销广告,请联系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看待这类广告促销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十七大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8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6分)

4.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4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6分)

5..自2009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6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给试点高校提供自主选择自己所需人才的空间和舞台。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1、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2、《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

国文化?

3、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4、"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试题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哪些要求?(8分)

6. 材料一.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但有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湖北省团委授予15名大学生“见义勇为先进青年集体”,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

材料二.令人心寒的是在打捞英雄遗体时,个别打捞者挟尸要价,共收取3.6万元打捞费。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团省委为什么要对这些大学生进行表彰。(6分)(2)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10分)

7.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将乐于奉献的“爱”与不畏艰苦的“行动”结为一体,强调“有心,更有行动”;标志设计把“心、脚”进行了融合。红色的心,是志愿者的纯朴的微笑与真诚的服务的象征。而心灵下方的那一双脚,代表了切实的行动。志愿者标志唤起了们的心灵共鸣,代表着志愿者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号召大家一起来,举办一场更精彩的亚运会。

从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分析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所起的作用。

8. 传统的绵竹年画的题材通常都是福禄寿喜。现在年画村的群众在传统的迎合大众求吉避凶的题材方面,也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删减了鬼神形象,增添了更具时代色彩的内容;在制作工艺上,在坚持木版印制、保护绵竹年画独特韵味的同时,开始借鉴现代印刷技术;在弘扬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学习借鉴其它地方年画的长处,开发了年画T恤衫等,创造了绵竹年画的新形式.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绵竹“年画文化”是如何重新焕发生机的?

9. 上海世博会虽已落下帷幕,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仍留给世人持久而深刻的思考。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为经济建设让路,而不应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

有人认为: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体现出更强的经济社会价值。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当代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还要使“子子孙孙永葆用,世界人民共享用”。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13分)

10、.第十一节全运会开幕式精彩壮观、美仑美奂。这场开幕式以“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为主题,既展现了山东传统文化中如花似玉、柔情似水的优美元素,又

在演绎上实现了大胆突破、创新,以超级的光影、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文化创意打造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为了成功举办开幕式,全运会组委会深入研究考察历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召开专家座谈会,多方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借鉴外部成功经验。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全运会开幕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

11、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0年华诞,中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与隆隆的礼炮和灿烂的烟花一起震动和绽放的是一颗颗热烈跳动着的中国心,与阅兵队伍和舞蹈演员同时起舞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网民。他们用自己的手指和键盘在互联网上永久地留下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感动。“我相信五十六

个民族团结一致,我们的未来生活将更加美好”,“我以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而自豪,我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我们的国家正在日益壮大,我们的民族正在日益成长,我们全身心地热爱她……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自己,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全力以赴,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结合材料说明,举行国庆节举办盛大庆祝活动的文化意义。

12、网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七部委于2009年1月5 日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青少年一代就能健康成长。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13.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12分)

14、材料一中国传统道德十分重视荣辱观念,有不少思想家都有过关于荣辱的论述。如强调“好荣恶辱……乃君子、小人所不同也”,“不知荣辱乃不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认为荣辱问题事关人格问题。古代荣辱观强调以“仁”、“义”为界限,“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材料二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需要,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发展。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古代荣辱观是什么关系?(8分)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10分)

1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加拿大占3.8%,韩国占大约6%,而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45%。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7分)

参考答案

1、(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2分)

(2)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及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使得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杜绝。(3分)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消除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但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拒绝污染,对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则坚决抵制,依法取缔。(3分)

2、(1)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他们不仅在卖衣服,而且是在卖精神和文化;另一方面,在利用古代圣贤进行广告促销时,不能有侮于孔老二圣等先贤的形象,不能造成人们误解孔子、老子等圣贤的倾向。(4分)(2)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现文化创新,要积极汲取其他民族的的优秀的文化成果。(3分)

③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3分)

④)要发对两种错误的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越来越重要。

(4)文化与政治相交融,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强权政治。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1)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分)

(2)①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必须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③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6、(1)①理论依据:对大学生进行表彰是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

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抓住这一中心环节。

②现实意义:对大学生进行表彰,对于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10分)

①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树立良好社会风尚④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中个中心环节,大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⑤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7、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志愿者标志乐于奉献的爱,象征纯朴的微笑与真诚服务的红心,唤起了人们的心灵共鸣。(2分)

②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志愿者标志把心、脚进行融合,富有强烈的感染力。(2分)

③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志愿者标志号召人家一起行动起来米,举办精彩的亚运会,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8、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绵竹年画在制作、学习借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使绵竹年画重新焕发生机。(2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绵竹年画在题材、制作工艺等方面既保留传统年画的精华,又融合现代的审美情趣、印刷技术从而使绵竹年画重新焕发生机。(2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地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绵竹年画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年画的长处,

融合创新从而使绵竹年画重新焕发生机。(2分)

9、(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3分

(2)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2分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会产生影响。2分

(4)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分

(5)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

(6)文化遗产不应作为城市建设“包袱”,而是城市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要充分挖掘城市的优秀文化遗产,为城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因此,第一种观点是错误的,第二种观点是合理的2分

10.⑴全运会组委会立足社会实践,深入研究考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场极具震撼的视觉盛宴。

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全运会开幕式继承了山东传统文化中如花似玉、柔情似水的优美元素。同时又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运会组委会研究考察历届奥运会,积极学习和借鉴了

其他民族经验。

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全运会组委会召开专家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充分汲取了群众的智慧和经验。

11.(12分)⑴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国庆节有利于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力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举办国庆节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庆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素养,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分)

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个人的发展。(2分)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同时要积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2分)

因此,青少年也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2

分)

13.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3分)

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3分)

③文化塑造人生。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④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极大地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3分)

14(1)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4分)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4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将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4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文化创新既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善结合体现了这一点。(4分)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发展。同时它也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和繁荣。(2分

15、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2分)

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分)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品消费,拉动经济发展;(2分)

④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1分)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 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7、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后天形成,并非先天;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注意“相对”不可缺少,因为文化虽然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是二者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有时先于有时落后。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其中潜移默化强调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活动中,不知不觉、油然而生,有种润物细无声之感,是影响的过程;而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持续,不间断,如乡音难改。 5.文化对人活社会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因为文化从性质上讲,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相应起到的作用有阻碍和促进之分,所以,不能单纯的说文化促进人的发展或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6.优秀文化因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7.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丰富人的头脑;增强精神力量,是给人做事情以动力,常见词语如“鼓舞、激励、力量倍增”等;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全面提高,而且不同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同。 8.文化影响人生,而非决定人生。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9.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10.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并不是仅为一个民族所独享,而是共享。 1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是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例如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2.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重要途径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手段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其中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大众传媒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 13.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4.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强调时间方面 的延续,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因时而变(注意文化的时代性)。鲜明的民族性,注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题干当中常出现两岸、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侨等对祖国的强烈认同。 1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不是全盘继承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6.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发展史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 的两个方面。没有孰先孰后之说。 1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教育 注意:①是外部因素,②③④是文化自身内部因素。其中决定因素是社会制度的更替。 18.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 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常见错误观点:文化创新是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或是文化创新来源于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19.区分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渊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 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源泉:唯一,社会实践。 20.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注意:其中①是从古今文化角度来看,继承传统,注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各自对待态度截然不同。②是从中外文化角度来看,对待外来文化不是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等都是文化)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资载体。(如从艺术作品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6、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如西方的见面礼节是拥抱,中国则是握手);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a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如乡音难改。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塑造人生:a丰富精神世界;b增强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主要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如长城。 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原因: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b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在交流在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如丝绸之路);b人口迁徙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人口流动);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孔子学院); 大众传媒(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电视、网络、报刊等);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播(唐僧取经)。

高中政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经济生活易错点

高中政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经济生活易错点 同学们在高中政治的考试中,选择题也是一个失分的大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政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政治经济学选择题易错知识点 1、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2、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3、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4、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5、高新技术能够使用权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 6、国有资产等同于公有资产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 8、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

用 9、国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10、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11、微观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总是对立的 12、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失业率 14、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混同 15、税收可以由税务机关随意加以调整 16、国债可以无限制发行 17、消费决定生产高中政治哲学部分选择题易错知识点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0、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1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13、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14、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15、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绝对实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绝对实用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为一种 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长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劳动 者的素质的提高。 3.文化现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源泉。 4.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怎样提高文化软实力 1.以经济科技为基础,发张经济,提供高综合国力。 2.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3.提高文化人实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素质。 4.大力发张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 5.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力。 二. 实行“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什么?对“文化建设”的理解. 1.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联系材料)..….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各地书店应时举办读书活动并推出折扣图书。当前许多人已经把读书当做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公车上.地铁里.电脑前.甚至是手机上.无论是纸质书刊还是网络文字,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须 1.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在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我们必须要……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四. 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eg: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意义) 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它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3.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长生深刻影响。 5.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

(新)高考政治考前复习文化生活突破选择题易错点

《文化生活》选择题易错点 一、基础(基本) ◇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根本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三、集中 ◇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四、决定

◇一定的文化由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五、源泉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六、关系 ◇人与文化的关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了人;人既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受文化影响的客体。 ◇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七、特点(特征) ◇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是后天形成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实用性和整体性。 ◇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八、表现 ◇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6考前文化生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与生活(第1课、第2课)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4两个问题经常结合一起)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排查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2、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4、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6、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7、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8、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9、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提高(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点拨: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降低企业金融交易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但人民币与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无直接关系。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2、“物以稀为贵”,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4、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是矛盾的。() 5、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6、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

7、商品价格上涨,消费需求一定会减少。() 8、水价提高,会使居民用水量大幅减少。() 9、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10、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与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无关。()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发展资料、 3、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4、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 5、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 6、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于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7、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都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8、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 9、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因此,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4、消费引导生产健康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7、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8、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9、股份合作制属于混合所有制。()

政治生活选择题常考点易错点总结

政治生活选择题常考点易错点总结 一、公民部分易错点 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对应公民应该是权利,权力对应国家机关或行使权力的个人) 2.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选举村委会、居委会、党代表等不是选举权) 3.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注意:公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公民可以直接进行政治参与,如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4.扩大、增加公民政治权利。 (注意: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不能随意改变。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说法是正确的。) 5.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或者说基层政府、行政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是村民或居民自治组织。) 6. 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注意:应该是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的途径是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7.公民拥有质询权和提案权。 (注意:公民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质询权和提案权属于人大代表) 二、政府部分易错点 1.党、人大、政协和政府行使政府职能,中共、人大、政协、法院等坚持依法行政。 (注意:政党、人大、政协、司法机关都不是行政机关,不能行使政府职能,也不能依法行政。)2.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注意: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 3.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注意: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等行政机关只能制定行政法规) 4.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注意: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5.解决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整顿环境等是经济职能。 (注意:要区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人大部分易错点 1.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注意: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 (注意:最高只能对应全国人大,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利机关。 (注意:要区分权利和权力) 4.审议通过《某某法》是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主观试题是很多考生的失分点,下面小编跟大家说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相关答题模板--是什幺?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2.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长跑离不开物质载体3.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为:(1)科技与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或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3)文化影响个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面对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我国应该怎幺办?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2019年高考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18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 2019.1.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点拨:货币与商品并不是同时产生的,商品的产生早于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点拨:注意区分货币与黄金,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点拨: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但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4、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点拨: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因此,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也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但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比例关系,取决于它所代表的货币的价值。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点拨: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但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商品供不应求、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因此,可以说通货膨胀引起了物价上涨,但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6、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点拨:使用银行信用卡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但“十分安全”的说法不妥,使用信用卡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7、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点拨: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包括外币,但不仅仅只有外币。外汇除了包括外国货币外,还包括:①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等);②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③特别提款权;④其他外汇资产等。 8、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点拨: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外币,有利于商品进口;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不利于商品出口。 9、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提高(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点拨: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降低企业金融交易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但人民币与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无直接关系。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点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会有价值,但使用价值并不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对同一种商品来说,质量好的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因而价值量比较大,价格也比较高。 2、“物以稀为贵”,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 1.文化的的内涵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影响 (1 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 (3: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 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3.民族文化 (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 (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是世界的; 5.尊重文化多样性 (1)原因: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途径:①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进步;③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 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 3、货币的易错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注意:应该是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注意: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4)价值决定供求, 供求影响价值。(注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5)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注意:不一定每次都一致,而是经常不一致)(6)价格由购买力决定。(注意: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5、生产与消费及消费类型(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注意: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消费决定生产(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注意:是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的)(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注意:取代的说法错误)(5)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的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注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纠错: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4.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纠错: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纠错:文化具有影响人和塑造人生的功能,不具有决定人生的功能。16.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纠错: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17.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纠错: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展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作用? (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成反比)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商品价值量不变) 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6.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应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9.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相同的。(两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1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13.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 1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1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1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 1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18.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19.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是非歧视原则)20.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 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过程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21.经济过热时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性)2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