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法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5
视功能检查方法范文
一,用人工识别视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1、视力测试:
(1)神经视力检查:检查受检者的瞳孔到底是否有反应,并检查视
神经在反射上的反应,如测量生物电图反应。
(2)视力测试:使用量表或台试,测量视力度数(如“手机的视力”)、视力范围(如“看清楚”)、视野(如“看见图像中的小物体”)等。
2、视色分析检查:
(1)定量测试:使用台试,检测视色缺乏的程度,如Ishihara色盲
测试,康氏色觉分类测试,如:用13对红绿色盘检测视色盲的程度。
(2)定性测试:给受检者看一组散发出不同色光的图片,需要受检
者按照视色受损的程度,把所见颜色和正确的颜色进行对比,以评定视色
受损的程度,如Colour Vision Test(C.V.T)(CVT)。
3、色觉域检查:
(1)色觉域线检查:使用台试,测量色觉域在不同方向上的视觉范围,如Lambert色觉域线检查。
(2)色觉域网检查:使用带有划线的色带和网格,测量受检者的色
觉域,如Toledo色觉域网检查。
4、景深检查:
(1)用测距画笔进行测量,根据受检者手中画笔的移动范围和变化,检测受检者视力的景深,如Sheridan测距画笔检查。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视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对人的视觉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和量化分析的过程。
主要通过对视力、调节能力、眼球运动、眼位、立体视觉等方面的检测,以了解人眼的健康状况和各种视觉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视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视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辅助措施。
1.病史询问和初步评估:检查前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眼镜佩戴情况、以前的视觉问题等。
同时,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镜进行初步测量,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视功能检查。
2.视力测量:视力测量是视功能检查的基本内容。
常见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使用近、远视力表对患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通过测量患者的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
3.调节能力检查:调节能力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调节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调节仪器,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近距离调节、远距离调节、眼轴调节等功能进行测量和分析。
同时,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幅度,以判断患者的调节能力是否正常。
4.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是对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评估。
医生会通过让患者追随移动物体的运动或让患者进行眼球运动训练,来观察患者的外眼肌运动情况。
此外,通过眼电图等仪器的使用,还可以测量和记录患者的眼球运动数据,如眼球位置、眼震等。
5.眼位检查:眼位检查是对患者眼球位置的评估。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位置、眼球相对位置和移动方向等,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斜视、偏视等问题。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眼位进行定量测量,以了解患者眼球位置的具体偏移程度。
6.立体视觉检查:立体视觉检查是对患者立体视觉功能的评估。
常见的立体视觉检查方法包括立体视觉图形测量、立体视觉颜色测量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如立体视觉敏感度、立体视觉深度等。
7.结果分析和诊断:医生在完成视功能检查后,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正常值,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功能异常或视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视功能检查法范文
1、正常视力检查:是指受试者以把一定距离的其中一特定标准字号
的字或符号能视觉识别的能力。
根据检查结果,将正常视力分为单眼视力、矫正视力、比较视力、双眼视力和视力表等。
2、配镜检查:是指受试者感知到的改善视力水平,通过给受试者戴
上特定的眼镜或接受其他效果的治疗改善视力。
3、视物检查:是指受试者识别其中一视野范围内的物体或图像,它
可以帮助评价视觉系统的视野范围和清晰度。
4、眼轴长度检查:是指测量眼睛的长度,是评估眼睛结构的非常重
要的检测方法。
5、眼压检查:是通过检测眼泪室镜室压力的测量,来评估眼部疾病
的风险和病理损伤。
6、视动检查:是评价受试者眼球及其肌肉的运动能力及功能状态的
诊断技术,包括追踪运动、对视运动和调节运动等。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R=红片,L=绿片。
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
)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
(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
)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
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
(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
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
(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
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况。
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斜)。
视功能检查的方法
一、多视功能检查基本原理
1.多视功能检查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以及特殊软件记录,分析和评
估眼球的不同视觉参数,以了解患者眼底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眼底
疾病及其发展情况。
其基本原理是它可以测量出眼球的视力、眼球运动、
眼底血管情况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眼底状况,进而精确地诊断出眼底疾病。
二、多视功能检查详细过程
1.一般多视功能检查分为两个部分: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2.静态检查是指患者静止不动时,通过特殊的设备和软件对眼球进
行多种参数测量,主要有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血管病变情况检查等,可以诊断出眼底有无疾病以及眼底的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的各种异常症状。
3.动态检查是在患者眨眼或移动眼球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设备和
软件对眼球运动参数进行测量,主要检查眼轴长度、眼轴方向和视觉轴向
偏斜等,可以诊断出眼球的运动能力。
三、多视功能检查的护理措施
1.患者检查前应提醒患者注意作准备工作,如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排尿,减少尿气的影响,让患者充分熟悉检查过程,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
理准备。
2.检查时,护士应注意患者的安全。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的视觉功能和眼睛健康状况。
下面是一般视功能检查的流程。
1. 眼睛历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眼睛健康的历史,包括视觉问题、近视或远视等。
还会询问病人家族中是否有其他眼部疾病的病例。
2. 视力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通过要求患者读取不同大小和距离的字母、数字或图表来进行测量。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
3. 屈光度测量:医生会使用自动近视度数计来测量患者的屈光度。
患者需要专注于一个准星,医生会调整仪器直到患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图像。
4. 眼压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非接触式电子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的眼压。
这是评估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的重要步骤。
5. 视野检查:医生会使用自动视野测试仪来评估患者的视野范围。
患者需要凝视一个点并报告他们能够看到何种程度的边缘视觉。
6. 色觉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色盲测试来评估患者对不同颜色的辨识能力。
这通常涉及观察和区分不同颜色的数字或形状。
7. 眼底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被称为眼底镜的仪器来观察患者
的眼睛内部。
这可以让医生检查视网膜、视神经和其他结构是否正常。
8. 瞳孔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瞳孔扩张剂的药物来扩大瞳孔,以便更好地查看眼睛内部。
这有助于检测任何潜在的问题。
以上是一般视功能检查的流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其他测试项目可能会被包括在内。
视功能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许多眼部疾病非常重要,因此定期接受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视觉问题或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来说。
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心理物理检查(如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部超声波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七大类。
(一) 视力视力分为远、近视力,是测量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代表黄斑中心凹的视觉敏锐度,正常人视力一般在1.0或以上。
1. 远视力检查法(1) 目的:1) 了解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觉敏锐度。
2) 辅助眼科疾病诊断。
(2)用物准备:标准对数视力表、遮眼器、视标指示棒、平面反射镜(用于检查空间小于5米时扩大检查距离)。
(3)操作步骤:1)受检者距离视力表5m。
如空间小于5m,可使用平面反射镜,距离2.5。
2)先查右眼后查左眼,由上向下指示视标,让被检者在5秒内说出或指出缺口方向。
3)如被检者在5米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则让其慢慢走近视力表直至看清,按实际检查距离换算后记录。
换算方法为:d/5 X 0.1,d为看清最大视标的距离。
如在2米处能看清最大视标,则视力为2/5X0.1=0.04。
4)如被检者在1米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则让其背窗而坐,检查人员在暗背景前伸出手指,指距等于指宽,让被检者辨认手指数目,并记录能辨认指数的最远距离,如“40cm数指。
”5)如被检者在最近距离不能辨认手指数目,检查人员可用手在其眼前慢慢摆动,并记录辩知手动的最远距离,如“眼前手动”。
6)如被检者不能辨知手动,则在暗室中检查其能否感知手电亮光,光定位检查通常检测9个方位,呈“米”字形,用“+”和“-”表示光源定位的阳性和阴性。
如各方位光感均消失,记为“无光感”。
(4)注意事项:1)视力表应有充足的光线照明,使用灯箱视力表时,视力表白底的亮度应达80-320cd/?。
2)被检者眼应与1.0视标在同一高度。
3)戴镜者应测裸眼视力,然后再测戴镜视力和记录矫正眼镜度数。
4)检查视力时应使用遮眼器,用后应消毒。
遮挡眼睛时避免压迫眼球,防止被检眼斜看、眯眼或偷看。
验光与配镜104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9·2020视功能检查的方法及验配应用丁颖近年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很多眼镜店和视光门诊开始为顾客做视功能检查,但行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学习心得,总结出了一些关于视功能检查的方法以及在验配过程中的运用示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 视功能检查的前提是屈光全矫众所周知,近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视力最低负镜度,远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视力最高正镜度。
最佳视力是指顾客可以达到的最好视力,目前很多配镜机构为避免顾客投诉,迎合顾客想低配的心理需求,矫正视力大多停留在1.0,甚至0.8,使得顾客仍然处于视力欠矫的状态,虽然视力比不戴镜时提升了不少,但物体的图像并未准确投射于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偏前或偏后成像。
这一处理会让近视戴镜者在看近时因为欠矫状态而少用调节,久而久之会使调节异常,进而带动集合异常,最终导致视功能低下,光度增长快;远视戴镜者在欠矫状态下,看远需要付出欠矫部分的调节才能看清晰,看近又需要更多的调节来维持清晰视力,这样也会打破调节与集合的平衡,导致视觉疲劳和眼位异常。
此外,在欠矫状态下检查的视功能数值参考意义也是不明确的。
所以,视功能检测前,全矫意义重大。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检验方法判断顾客是否达到最佳视力:a.红绿对比法;b.镜片法;c.小孔法。
2 视功能检查的步骤对顾客进行屈光全矫后,就可以进行视功能检查了,具体步骤如下:2.1 三级视功能检查首先,右眼加红色滤光片,左眼加绿色滤光片,投放Worth视标,此时右眼应该看到一个红色方块和一个红色的圆,左眼应该看到两个绿色的十字和一个绿色的圆。
先分别遮盖一眼,询问顾客看到的是否如上所述,然后将双眼打开,询问顾客看到几个图像:如果看到4个,说明顾客具备双眼同时感知物体图像的能力,能将双眼成像完美融合为单一图像,具备一级视功能同时视、二级视功能融合视;如果看到5个,说明顾客只具备双眼同时感知图像的能力,即一级视功能同时视,而不具备融合视;如果只看到两个图像,说明左眼的图像受到抑制;如果只看到3个,说明右眼图像受到抑制。
如何检查视功能视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感官能力之一,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而如何检查视功能,则是确保我们视觉健康的关键一步。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首先,常见的一种视功能检查方法是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通常以标准的图表,如斯涅伟卡图表(Snellen chart)为基础。
这些图表上有各种大小的字母,医生会要求患者逐一识别这些字母的大小,以此来评估视力。
视力通常以分数表示,例如20/20表示正常视力,而20/40表示低于正常视力。
视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到近视、远视、散光等常见的视力问题。
其次,眼底检查也是重要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之一。
眼底检查是通过观察眼底来评估眼球内部的状况。
医生会使用专业的仪器来放大眼球内部的结构,并观察是否有异常的血管、病变或其他问题。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到一些严重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此外,色觉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色觉检查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视觉系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
最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是色盲检查。
医生会使用一系列的色彩测试图表,要求患者辨认不同颜色的图像。
正常人能够正确识别不同颜色,而色盲患者则可能无法区分某些颜色。
最后,眼动检查也是视功能检查不可或缺的一环。
眼动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眼球运动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医生会使用特殊的仪器来跟踪患者的眼球运动,并记录下眼球的活动范围、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指标。
眼动检查可以帮助检测到一些眼肌不协调、弱视等问题。
综上所述,视功能的检查对于维护良好的视觉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上述介绍的常见视功能检查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查方法,如角膜地形图、眼压测量等。
在视功能检查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以保证视觉功能的正常运行。
此外,定期检查视功能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一些潜在眼部问题也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