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一 第二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25
清单一第一阶段:1914年初期的状况(1)欧洲战场:形成三条战线。
①西线: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疆,主要是英、法对德作战。
②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主要是俄对德奥作战。
③南线:巴尔干战场,主要是奥对塞尔维亚作战。
(2)亚洲战场:①南高加索:俄土队交战。
②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主要是英土队交战。
2.主要战况(1)西线:马恩河战役中德失利,双方转入相持阶段,德国妄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方案破产。
(2)东线:①东普鲁士战场:俄一度突入东普鲁士,但随后被迫撤退。
②加里西亚战场:俄击败奥。
1914年底,整个东线也转入相持阶段。
(3)南线:奥三次侵入塞尔维亚,但被塞赶出塞境。
(4)其他战场:①远东:1914年,夺取德属太平洋诸岛,侵入中国山东,占据青岛。
②西亚和北非:俄国攻入奥斯曼帝国,占据阿塞拜疆;英国占据波斯湾、巴格达、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埃及等地。
[深化认知]长久战更有利于协约国一方。
由于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宽阔的海外殖民地,利于长期作战。
同盟国的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不利于长久战。
马恩河战役使德国“速战速决〞破产,战斗转入相持阶段,明显对同盟国特别不利。
清单二其次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及海战与空战(一)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1.1915年战况主要战场在东线,德发动东线攻势,俄被迫后撤,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2.1916年战况主要战场在西线,主要战役为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凡尔登战役:德进攻巴黎东部门户凡尔登,法国拼死反抗,双方损失巨大,被称为“绞肉机〞式的战斗。
(2)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对德,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双方伤亡沉重,但德始终未能占据上风。
(二)海战与空战1.海战:日德兰大海战。
(1)缘由:英国凭借强大海上优势,从海上封锁德国,德国企图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2)战况:双方出动252艘舰,进行了一场海上大决战,结果是互有损失,英国海仍旧掌握着制海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1、第一阶段:1914年。
西线的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6年使决定性的一年,陆上三大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海上的日德兰海战,英国仍控制制海权。
战争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国参战(*美国参战的原因:协约国贷款;俄国二月革命等);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国;俄国相继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苏俄退出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