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窑工艺流程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干燥窑操作标准根据初始含水率不同,确定窑干工艺阶段。
初始含水率﹤50%时,窑干工艺一般为预热处理阶段——干燥阶段——终了处理阶段——干燥阶段——出窑前降温。
1、干燥窑控制系统开启开启电源——含水率仪表开启,设定树种为松木——进排气控制旋钮处于关闭——加热控制旋钮处于停(供热正常后调整为自动)——测定(记录)初始含水率、窑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压力——打开主管排汽阀——风机控制旋钮正/反转——依次开启循环风机——按干燥基准设定干、湿球温度值。
2、预热处理预热处理的目的是在未干燥之前先使木材充分热透,并清除可能已经存在的(在气干过程中产生)干燥应力。
2.1、按干燥基准设定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因蒸汽加热温度波动大,设定干球与湿球温度时需设定上下限温度值:T干=t±1℃。
T湿=t±0.5℃。
式中T为仪表设定值的干/湿球温度;t为基准阶段要求的干/湿球温度。
2.2、预热阶段,进排气需关闭。
2.3、预热升温过程应按梯度进行,升温过程中按要求可进行间断式喷蒸。
2.4、注意观察湿球的温度变化,如果湿球温度上升过慢或不上升时,时间超过20分钟以上,应开启手动喷蒸阀,达到要求值后关闭喷蒸阀。
喷蒸时,应关闭加热阀,若蒸汽压力高于0.4Mpa时,可边加热边喷蒸。
2.5、风机一般在2h后调整一次方向。
并观察含水率变化,如在正或反风向时,该方向对应含水率测点相比另外一边下降过慢时,应适当延长该方向时间再换(其他阶段同样按此要求操作)。
2.6、当干、湿球温度达到要求值后,保持0.5h/㎝后,进入干燥阶段。
3、干燥阶段3.1、按干燥基准调整干、湿球温度,逐步增大干、湿球温差。
3.2、进排气调整到自动挡。
3.3、干燥阶段一般不需要喷蒸,只有当湿球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超过20分钟以上时,适当加以喷蒸。
4、终了处理4.1、当含水率降到工艺要求值(15%左右)时,需进行终了处理,以消除残余干燥应力。
4.2、终了处理阶段,进排气需关闭。
干燥窑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一、湿矿下料岗位1.必须清楚岗位职责,配合指导装载机、挖掘机上料,确保干燥窑正常用料需求。
2.根据中控指令,增减料,根据生产要求指示装载机按时定量混合上料。
3.及时清除矿料中混合的铁器、杂物,定时清理仓壁上粘结物料,保证供料畅通充足,保持料仓及周边无散料、无铁器、无杂物。
4.料仓中存料保持在2/3左右,不可过多或少,过多则粘仓不好处理,过少则砸坏皮带或托辊,发生皮带压死滚筒打滑时,换用另一台定量给料机供应并报告中控或班长,清理完后可恢复使用,严禁无料运行。
5.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急停定量给料机或1#输送带,报告中控和班长,迅速处理完毕后,确认无事方可开机。
6.经常与中控、班长、挖机、装载机联系,报告岗位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二、1#皮带岗位工1.努力掌握操作技能,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检查分料阀有无粘结,听从中控安排,合理分料。
2.定时观察调整皮带头轮,尾轮,涨紧轮皮带处有无跑偏现象,检查各部位托辊,滚筒有无损坏、异响、刮蹭皮带现象,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中控或班长,联系机修工加以调整。
3.及时清理各部位漏料及滚筒处粘料,观察皮带接头是否完好,下料口有无粘结,加强与中控,班长及上下道工序的联系,确保皮带运行正常。
4.在设备运转情况下禁止拆卸配件维修,开停机要与中控密切配合,在检查输送设备时,要等物料走空后再停机,开机前要检查设备,现场无维修人员和闲杂人员时再开机。
5.检查皮带机是否开股撕裂。
跑偏的情况;检查下料槽内有无杂物,皮带罩挡皮是否完好,爬坡处及临时下料口矿料通过是否正常,严禁用钢管、钢筋、钢板、铁锹等调整皮带,阻挡漏料;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长或中控汇报。
6.遇到紧急情况时先停机后报告,地坑内可急拉拉绳开关或尾轮处断电器,也可呼叫下料岗位急停,决不允许损坏皮带、割破皮带,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7.及时清理涨紧轮配重板下面的积料,不能让料堆起来,托起配重影响皮带运行,需调整皮带跑偏时可拉紧或松动轮下葫芦即可。
工艺流程介绍1、生料均化库及喂料工艺流程简介生料在均化库顶由斜槽输送入库,入库的生料在库内水平层状分布。
当库底卸料时“漏斗”状料流垂直切割各料层,达到重力均化卸出生料。
均化库设六个卸料口,库底设有六大卸料区。
一个大卸料区围绕一个卸料口,又分成两个小区,卸料口出料时,这两个小区是轮换充气的。
库底罗茨风机充气,卸出生料经手动截止阀、气动截止阀、流量控制阀后由斜槽送入计量仓。
均化库卸料要求是两个相对的卸料口同时卸料,库底卸料是由程序控制器对各充气管路上的电磁阀控制来达到有序卸料的。
生产时由计量仓内物料重量控制库底电动流量阀的开度,维持计量仓料位,为仓下稳定出料提供先决条件。
卸料时间和计量仓都是可调的,可根据计量仓的仓重及稳定性作相应的调节,最高设定仓重不得高于50t。
计量仓有两套卸料装置,每套出料装置上都配有一台手动截止阀、气动截止阀、流量控制阀,计量仓及其卸料装置由罗茨风机充气卸料,生料由计量仓通过卸料装置卸出后由斜槽送至斗式提升机,在计量仓卸料装置出口设有固体流量计计量出仓生料量。
操作员给定生料喂料量,固体流量计按给定值控制仓下电动流量阀的开度,使卸出量与给定一致。
经计量仓卸出的生料,通过窑尾斗式提升机、空气输送斜槽、电动分料阀、回转锁风卸料器直接送入窑尾预热器。
生产时调节手动分料阀使C1筒的废气温度尽量一致。
2、喂煤系统工艺流程简介窑头、窑尾煤粉仓布置在煤粉制备工段,煤粉仓设有荷重传感器,仓下设有定量给料、计量及输送设备。
煤粉仓卸煤粉分别进入两台粉研喂料秤,该喂料系统按给定值输出煤粉,并分别输送至窑头、窑尾燃烧器,输送空气由罗茨风机提供。
3、烧成系统工艺简介部分作为三次风经三次风管送入分解炉。
排出的低温热空气入窑头收尘器净化,再预热器由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和TDF型分解炉构成,生料在C2-C1的风管处进入预热器。
生料自上而下与热气体悬浮换热升温,入分解炉分解碳酸钙后,经C5收集后,从窑尾烟室喂入回转窑。
烘干窑操作规程一、点火(起火)1、将内膛内清理干净,检查每个风帽是否通畅无堵。
2、将中粗黄沙或干炉渣加少许煤拌均匀放入炉堂,厚度为30-35㎝,用鼓风机次几下搅拌均匀。
3、放上一层大小基本均匀的木柴,点燃烧成木炭状后,再加入少许煤,打开内机,再加少许煤,用大风反复吹拌几次,即可沸腾燃烧起来。
4、观察炉内火苗情况,掌握风量大小。
5、起火可采用炉内热渣鼓风均匀后作垫层结合点火操作要领进行。
二、烧火1、正常烧火情况是内膛内炉渣保持在40-50㎝厚,风量在60-80%,炉温在800-1100℃之间,烘干机尾部要控制在80-120℃,火焰成金黄色状态。
2、火焰成亮白色时温度高,防止结焦(内膛内结大块),应停止下煤,加大风量,往炉膛内加冷炉渣,直到炉温正常,再继续下煤燃烧。
若结焦严重,必须停炉清理焦块,重新点火。
3、如果炉内火焰成暗红色时,表示炉温低,防止低温结焦,应加大风量,逐渐加大下煤量,直到炉温正常。
三、设备开、关顺序及工作职责1、点火正常燃烧温度到600℃以上,才起动收尘风机——仓顶输送机——成品提升机——回灰输送机——烘干机——进料。
2、调整好拉风量,炉膛温升至正常状态,控制好窑尾温度。
3、定时清放炉渣,炉膛炉渣保持正确的厚度。
4、按规定巡视好各环节设备,查看各溜子及振动筛有无堵塞现象,发生堵塞要及时采取清理措施。
5、关机前先停煤压火、封炉,温度以600℃为宜。
若炉温高于600℃,炉渣低于50㎝厚易结大块,若高于600℃可加冷炉渣混合,关上炉门。
6、停煤压火时停料,烘干机运行2-3分钟停机,再延迟4—6分钟停收尘风机——输送机——提升机——仓顶设备。
7、搞好设备卫生、场地卫生,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
8、向接班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断好电源,方可离开现场。
四、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人员严格遵守公司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在开机前认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无异常才能开机运行。
3、点火操作及观察炉温应戴好防护用品站在炉门口侧面进行,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操作平台。
干燥窑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一、湿矿下料岗位1.必须清楚岗位职责,配合指导装载机、挖掘机上料,确保干燥窑正常用料需求。
2.根据中控指令,增减料,根据生产要求指示装载机按时定量混合上料。
3.及时清除矿料中混合的铁器、杂物,定时清理仓壁上粘结物料,保证供料畅通充足,保持料仓及周边无散料、无铁器、无杂物。
4.料仓中存料保持在2/3左右,不可过多或少,过多则粘仓不好处理,过少则砸坏皮带或托辊,发生皮带压死滚筒打滑时,换用另一台定量给料机供应并报告中控或班长,清理完后可恢复使用,严禁无料运行。
5.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急停定量给料机或1#输送带,报告中控和班长,迅速处理完毕后,确认无事方可开机。
6.经常与中控、班长、挖机、装载机联系,报告岗位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二、1#皮带岗位工1.努力掌握操作技能,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检查分料阀有无粘结,听从中控安排,合理分料。
2.定时观察调整皮带头轮,尾轮,涨紧轮皮带处有无跑偏现象,检查各部位托辊,滚筒有无损坏、异响、刮蹭皮带现象,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中控或班长,联系机修工加以调整。
3.及时清理各部位漏料及滚筒处粘料,观察皮带接头是否完好,下料口有无粘结,加强与中控,班长及上下道工序的联系,确保皮带运行正常。
4.在设备运转情况下禁止拆卸配件维修,开停机要与中控密切配合,在检查输送设备时,要等物料走空后再停机,开机前要检查设备,现场无维修人员和闲杂人员时再开机。
5.检查皮带机是否开股撕裂。
跑偏的情况;检查下料槽内有无杂物,皮带罩挡皮是否完好,爬坡处及临时下料口矿料通过是否正常,严禁用钢管、钢筋、钢板、铁锹等调整皮带,阻挡漏料;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长或中控汇报。
6.遇到紧急情况时先停机后报告,地坑内可急拉拉绳开关或尾轮处断电器,也可呼叫下料岗位急停,决不允许损坏皮带、割破皮带,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7.及时清理涨紧轮配重板下面的积料,不能让料堆起来,托起配重影响皮带运行,需调整皮带跑偏时可拉紧或松动轮下葫芦即可。
电石渣制水泥干法工艺流程一、电石渣的来源与特点。
电石渣是在电石制取乙炔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它呀,就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里面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呢。
这氢氧化钙可是个关键的东西哦。
不过电石渣也有它的小脾气,要是处理不好,可就会变成个小麻烦,所以把它用来制水泥就超级棒啦。
二、原料准备阶段。
咱们要做水泥,光有电石渣可不行呀。
还得有其他的原料呢,像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这些原料就像是一个团队里的小伙伴,每个都有自己的作用。
把电石渣和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这就像是在做一个特别的配方。
就好比我们做饭,各种调料要搭配好,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一样。
而且这个混合的过程还得讲究均匀呢,不然做出来的水泥质量可就不好啦。
三、烘干环节。
混合好的原料里面可能会有水分呀,这时候烘干就很重要了。
就像我们洗完衣服要把它晾干一样。
烘干可以让原料的水分降低到合适的程度。
这个环节就像是给原料做个小SPA,让它们以最好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
如果水分太多,在后面的生产过程中就可能会出问题,比如说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之类的。
四、粉磨工序。
烘干后的原料要进行粉磨啦。
这个粉磨就像是把大石块变成小沙子一样。
把原料磨得细细的,这样在后面的反应过程中,它们就能够更好地接触和反应。
想象一下,就像一群小小的精灵,它们越细小就越容易凑在一起玩耍,在化学世界里就是更容易发生反应啦。
而且粉磨得细不细也会影响到最终水泥的质量呢。
如果粉磨得不够细,那水泥的强度可能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五、预热分解。
这可是个很神奇的环节哦。
粉磨后的原料要在预热器里进行预热分解。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原料先热热身,让它们做好准备去进行更复杂的反应。
在预热器里,原料会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一些成分就开始分解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小的魔法,原料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着变化,从一种状态逐渐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为后面形成水泥熟料做准备呢。
六、熟料烧成。
这可是整个流程里超级重要的部分。
经过预热分解的原料要进入回转窑进行熟料烧成。
石灰炉窑生产操作何凌赢一、烘窑和点火灰窑新建投产或窑衬修理后,因含水分很大,投产前需要烘窑,否则水分突然受热变成水蒸气而膨胀,会把窑墙窑衬涨坏,产生裂缝,影响到灰窑质量和寿命。
因此,点窑前必须烘窑。
烘窑点火操作有三种种方法:1、下部点火法这种方法是将整个灰窑按照配料方案,一层石灰石一层燃料预先装在窑内,装入数量约为窑的五分之四,然后在窑下出灰口将预先装好的一千多公斤木柴等引燃,火缓缓地由下而上逐步上升,点火燃烧时间约为3—4小时。
这种方法是把烘窑与投产二者合起来,即烘窑又点火投产,所以升温时间较长。
点火以后第二天(或当天晚上)从下面稍加松动,上面开始少量加料,以后逐渐增加。
等全部燃烧,并出清点火之前的物料(大约需7—10 天)后,才能进入正常生产。
这种办法点火期间的生烧废品较多,必须注意。
装料时,在点火与窑基间应加石灰垫层保护,防止基面受热损坏。
2、中部点火法这种方法是先往窑内垫70—150mm块径的石灰石,这段装窑高度约为窑高的五分之一,然后在垫底石灰石上铺设木柴条500Kg,烘烤新砌窑衬8—16小时,逐步使新砌窑衬水分蒸发,防止窑衬受高温而开裂。
待把窑烘好后,多投入一些木柴(约200—250Kg),并掺入无烟煤。
无烟煤按点火配比,开始时少量投料,以后逐日增加投料量,直至加到窑的有效高度处。
注意点火投料的第二天要开始卸料,卸料量也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至正常。
这个方法七天进入正常驻机构生产。
3、窑口上部快速点火法这种方法是在窑内装填70—150mm快状石灰石,填至4/5 高度,然后开始加入木柴约1500Kg,点火燃烧约1—2小时,再投入无烟煤,再按配比一层煤一层石灰石投入窑内。
从点火第三班开始,窑下开始卸料,随之逐日增加投料量,卸料量。
一般5—7 天后可以转入正常炉。
该方法升温快,投产早,省煤。
二、封窑(保温)操作正常情况下,石灰窑是连续生产的设备,它的生产能力的大小直接受能风量、风压、出灰次数多少和投入物料粒度大小的影响。
目录一、概述二、烘炉三、点火准备四、开炉点火五、正常运行六、压火备用七、结焦处理八、安全事项九、煤烘干炉的操作要求一、概述高温烟气沸腾炉是一种以煤为燃料的新型工业热风炉,具有燃烧效率高、供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高温烟气沸腾炉供热稳定、运行可靠、操作方便。
二、烘炉1、按照给定的烘炉曲线进行烘炉。
烘炉曲线1、利用木材根据烘炉曲线图将湿的沸腾炉烘干。
若实际炉温低于给定温度,要立即缓慢升温,不允许大幅度加快升温速度;若实际炉温高于给定温度,必须立即保温,允许采取降温措施。
2、当炉温升至600℃时,即可启动沸腾炉燃烧装置继续缓慢烘烤。
3、烘炉过程中要按时记录炉温。
使水分充分逸出、砌体和构件受热均匀,密切注意砌体或构件有无变形损坏等异常情况发生,否则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排除。
三、点火准备工作1、沸腾炉能否正常运转。
①操作人员检查沸腾炉膛温度,燃烧结焦情况,炉内耐火砖烧损情况。
②操作人员检查转窑受热情况,运转传动机械磨损情况、③转窑开启后,观察转窑电流,正常时不得超过70A。
④在开车前必须检查各仪表、开关是否正确、灵活很好用。
⑤开车前必须检查皮带、风机、除尘器及给料机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⑥操作人员定时检查所烘干的碳材水份是否符合烘干的工艺指标、⑦掌握碳材供料仓和配料站碳材日;料仓储料情况。
⑧检查煤仓的储存是否符合开车的用量。
⑨了解上班设备运行情况和碳材外水份含量情况2、准备好司炉工具:钩、耙、锹、推车、铁丝网筛(网孔尺寸10mm以下)等。
3、检查风机、圆盘喂料机、圆盘喂煤机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
4、顺序开动斗式提升机、煤机使高位煤仓备煤待用。
5、检查风帽是否堵塞,在主沸腾床上铺厚100mm(约2层)干粗黄砂。
6、开风机沸腾逐渐减少风量至黄砂呈鼓泡状运动。
7、注意记录此时的风门开度和鼓风压力。
8、然后停风机将不沸腾处风帽孔掏通直至整个炉床均匀沸腾为止。
北矿磁材(阜阳)有限公司 BGRIMM Magnetic Materials & Technology Co.,Ltd3D 磁 粉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图3D Ferrite Powder Process Flow Chart原 料(Raw materials )←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粒度 进厂检验混 合 (Mixing)←成分、时间 润磨机预 烧 (Sintering)←温度、进料量、密度、性能检验 回转窑, 控制温度和气氛粗 磨 (Coarse Mill )←粒度、60目筛 干磨机,磨至要求粒度砂 磨 ( Sand/Beads Mill )←粒度、时间、水料比 湿式砂磨机,磨至要求粒度水 洗 ( Rinsing )←电导率、pH 值 加水混合搅拌,洗至要求pH 值压 滤 ( Filter Press )←含水量 压滤机,充分脱水烘 干 ( Desiccation )←水分含量、粗颗粒、厚度、杂质 烘干窑,充分烘干振 磨 (Vibration Mill )←粒度、松装密度 振磨机,形貌整形高 粉 (Turbo smash )←粒度、松装密度 高速高粉机,分散均匀回 火 ( Annealing )料硬度、粒度、厚度 回火窑,料面温度、出料硬度适中合 批 (Mixing )←粒度、磁性能 合批机,同一批性能一致酸 洗 (Acid pickling )←电导率、pH 值 加酸混合搅拌,洗至要求pH 、Cr 6+含量压 滤 ( Filter Press )←含水量 压滤机,充分脱水烘 干 ( Desiccation )←水分含量、团聚状况 烘干窑,充分烘干,高 粉 (Turbo smash )←粒度、磁性能、松装密度 低速高粉机,去除磁粉团聚气 旋 ( Cyclone )←杂质含量,120目筛过筛情况 气旋机,筛除粗颗粒成 品 (Products )←磁性能、杂质含量、Cr6+ 包装机,5吨1批次。
国内红土镍矿冶炼镍铁主流工艺技术RKEF火法冶炼镍铁介绍1 镍、镍铁和镍矿1.1镍镍是略带黄色银白色金属,是一种具有磁性的过渡金属。
镍的应用在于镍的抗腐蚀性,合金中添加镍可增强合金的抗腐蚀性。
不锈钢与合金生产领域是镍最广泛应用领域。
全球约2/3的镍用于不锈钢生产,因此不锈钢行业对镍消费的影响居第一位。
捏镍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
在不锈钢中增加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诸如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不锈钢属性,所以,镍被称为奥氏体形成元素。
目前全球有色金属中,镍的消费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
因此,镍被称为战略物资,一直被各国所重视。
1.2镍铁镍铁主要成分为镍与铁,同时还含有Gr、Si、S、P、C等杂质元素。
根据国际标准(ISO)镍铁按含镍量分为FeNi20(Ni15~25%)、FeNi30(Ni25~35%)、FeNi40(Ni35~45%)、FeNi50(Ni45~60%),又再分为高碳(1.0~2.5%)、中碳(0.030~1.0%)和低碳(1<0.030%);低磷(P<0.02%)与高磷(P<0.02%)镍铁。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生产的镍铁品位10~15%,也有部分厂家生产20%或25%以上的镍铁。
1.3 镍矿世界上可开采的镍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流化矿床,另一类是氧化矿床。
由于硫化镍矿资源品质好,工艺技术成熟,现约60~70%的镍来源于硫化镍矿。
而世界上镍的储量80%为氧化镍矿,矿物组成主要是含水镍镁硅酸盐(xNi.yMgO)2Si2n H2O,以及针铁矿Fe2O3.H2O、赤铁矿Fe2O3和磁铁矿Fe3O4,由于铁的氧化,矿石呈红色,所以通称红土镍矿。
世界上的红土镍矿分布在赤道线南北纬30°以内的热带国家,其可开采部分一般由三层组成:褐铁矿层、过渡层和腐殖土层。
其化学成分组成见表1.褐铁矿层,含铁多、硅镁少、镍低、钴较高,一般采用湿法工艺回收金属;再下层是混有脉石的残积层(过渡层和腐殖土层)矿,含硅镁高、铁较低、钴较低、镍较高,这类矿一般采用火法工艺处理。
瓷器的烧制工艺及流程瓷器是一种以瓷土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的烧制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皿。
它具有高温烧制后的特殊性质,如耐高温、绝缘、耐酸碱等。
瓷器的烧制工艺及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加工、制作成型、干燥、装饰、釉施、烧成等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原料加工瓷器的主要原料是瓷土,它是一种由石英、长石和高岭土组成的粉状物质。
在烧制之前,需要将瓷土进行筛选、洗涤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第二步:制作成型在原料加工完成后,瓷土需要经过制作成型的过程。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手工成型或机械成型来完成。
手工成型通常包括挤压、塑型等方式,而机械成型则使用压制和注射成型等方法。
第三步:干燥制作成型后的瓷器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这个步骤通常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式。
自然干燥是将湿瓷器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通过自然蒸发去除水分。
而人工干燥则是使用专门的烘干设备,以加速水分的蒸发。
第四步:装饰干燥后的瓷器可以进行装饰,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美观度。
装饰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刻花、绘画、贴花等。
这些装饰可以使用各种颜料和技术实现,以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第五步:釉施装饰完成后,瓷器需要进行釉施。
釉料是一种由玻璃粉、石英粉、钾碱等原料烧制而成的液体。
釉施的目的是将釉料均匀地涂覆在瓷器表面,以增加其光亮度和防止瓷器吸水。
第六步:烧成最后一步是瓷器的烧成过程。
烧成的目的是使瓷器在高温下烧结,形成坚硬的瓷质结构。
烧成过程分为初烧和再烧两个阶段。
初烧是将釉施后的瓷器放入窑中,进行低温烧制,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水分。
再烧是将初烧后的瓷器再次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瓷器的瓷质结构形成。
回转窑烘⼲⽅案1回转窑耐⽕材料烘烤⽅案⼀、烘窑点⽕准备⼯作本次采取烘窑点⽕试⽣产同时进⾏,先进⾏烘窑,烘窑结束,温度达到投料条件时即投料试⽣产。
烘窑点⽕准备⼯作:1、清除烧成系统耐⽕材料砌筑过程的⼀切杂物,耐⽕材料通过检查验收,再次检查窑内衬砌;2、烧成及窑尾废⽓处理系统的设备都经过单机和联动试车,⽆异常;所有阀门、挡板必须位置正确且调节灵活。
⽣料数量充分;3、烘烤⽤的⽊柴、柴油准备充⾜,检查喷油点⽕系统,煤磨能正常运⾏,及时提供煤粉(点⽕前⾄少⽣产⼀仓煤粉);4、回转窑及冷却机⼀段的熟料铺设:窑内从窑头向窑尾铺熟料20m,厚200mm;冷却机⼀段铺熟料厚200mm(另在固定篦板上铺厚400mm的熟料);5、烧成系统所有施⼯耐⽕浇注料的部位(顶盖予留浇注孔的除外),采⽤φ6mm的电钻每平⽅⽶打⼀个排⽓孔;6、窑辅传必须能正常运转;7、预热器各翻板阀吊起,系统的测温、测压仪表准确且中控有显⽰,冷风挡板打开,废⽓挡板关闭;8、⽣料⼊预热器溜⼦断开,以防⽔汽进⼊;9、为了防⽌⾬⽔的渗透,待烧成系统耐⽕材料彻底烘⼲后,将予留的浇注孔补焊盖板,φ6mm的排⽓孔焊堵住,要求满焊。
10、烘窑之前要准备两根8 ⽶左右的点⽕棒(其中⼀根备⽤)在点⽕棒的⼀端扎上绵纱以及必要的⼯具。
⼆、烘窑过程耐⽕材料烘烤,采⽤两步烘⼲过程。
烘窑时间不少于72⼩时。
第⼀步:采⽤⽊柴烘烤,是初期烘烤阶段,即预烘⼲。
从窑尾烟室⾄窑头将回转窑分为10段,每6⽶为⼀段,每个位置放置⽊柴3吨。
依次点燃⽊柴进⾏烘烤。
烘⼲时间4~6⼩时。
第⼆步:采⽤窑⽤燃烧器烘烤,是主要的烘烤阶段,旨在将回转窑、预热器及分解炉内耐⽕材料的⽔份进⾏充分烘烤。
具体过程:⽊柴燃烧烘烤结束前,开启油泵循环系统并调整好燃烧器位置,启动⼀次风机,打开冷却机⼀室风机,将浸油的棉纱包绑在点⽕棒上点燃后,伸⼊窑头罩⼈孔门或点⽕孔内,⽕焰置于燃烧器下侧,打开油路系统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逐步关⼩回油循环阀门;当窑内⽕焰稳定并达到升温曲线规定温度后,向窑内喷⼊⼩量煤粉,开始油/煤混烧,根据升温制度,柴油递减⾄0%,煤粉递增⾄100%。
石灰窑的生产工艺第五章石灰窑的生产工艺第一节原料和燃料一、石灰石:石灰石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矿物中,由碳酸钙所组成,其中包含氧化钙56,和二氧化碳44,,自然界中的石灰石除碳酸钙外,还含有许多杂质,主要有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硫和磷,通常石灰石中含1,的杂质,带到石灰中则为1.8,。
石灰石中的杂质对生产都是不利的,因此对石灰石的质量都提出以下要求: 碳酸钙(CaCO)>97, 3氧化镁(MgO)<1,氧化铁(FeO)<1, 23氧化铝(AlO)<1, 23二氧化硅(SiO)<1, 2磷(P)<0.02,硫(S)<0.1%石灰石的颜色有深灰、浅灰、青灰、白纹、黄褐色等(一般青灰、浅灰色较好,杂质含量少,色暗证明含有大量的镁和砂,结晶灿烂表示含二氧化硅多,黄褐色的表示含有氧化铁和锰等。
二、燃料煅烧石灰石的燃料大多采用焦炭,其次是无烟煤或称白煤,再次就是烟煤,此外,煤气、天然气、电石炉气和油料也可作为生产石灰的燃料。
第二节石灰石的煅烧原理一、煅烧过程的理化原理:由石灰石制取生石灰借助高温把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式如下:CaCO CaO+CO—42.5千卡 22这就是说分解1摩尔的碳酸钙需要42.5千卡的热量。
1摩尔石灰石相当于100克,则分解1公斤(1000克)石灰石需425千卡热量;若采用发热值为7000千卡/公斤的焦炭作燃料,则理论上分解1000公斤石灰石需要60公斤焦炭(干基),实际上,由于窑顶废气带走的热,窑壁损失的热,卸出石灰带走的热,燃料燃烧不完全或没有燃烧而被卸出的燃料等等损失,需要用的燃料约为70—90公斤。
理论产量1公斤石灰石可生产0.56公斤生石灰,故理论投料比为1.78左右。
如生石灰中含有生烧时,则石灰石消耗定额降低,生烧越多,定额越低,可按下式计算。
石灰石消耗定额=1.78(1—X),X式中:X——生烧量(,)根据上式计算,可得出石灰石的消耗额与生烧量的关系。
陶化工艺流程陶化工艺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对陶器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色彩。
陶化工艺流程包括陶器制作、烧制和陶化三个主要环节,下面将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一、陶器制作。
陶器制作是陶化工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陶器制作的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成型、修整和干燥四个步骤。
1. 原料准备。
陶器的原料主要包括黏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淘洗、粉碎、过筛等处理,以确保原料的纯净和细腻。
2. 成型。
成型是将处理好的陶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塑造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制作、轮盘制作和模具制作等。
3. 修整。
成型后的陶器需要进行修整,包括刮、削、压、捏等步骤,以使陶器的形状更加完美。
4. 干燥。
修整后的陶器需要进行自然风干或人工烘干,以去除水分,使陶器更加坚固。
二、烧制。
烧制是陶器制作的第二步,通过高温烧制,使陶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用性。
烧制的工艺包括装窑、烧制和降温三个步骤。
1. 装窑。
装窑是将制作好的陶器放入窑内的过程,需要注意陶器的摆放方式和密封度,以确保烧制效果。
2. 烧制。
烧制是将装窑好的陶器置于窑内,通过控制火候和燃料,使陶器在高温下逐渐烧制成型。
3. 降温。
烧制完成后,需要将窑内的陶器慢慢降温,以防止陶器因温度变化而破裂。
三、陶化。
陶化是陶器制作的最后一步,通过特殊的处理,使陶器表面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色彩。
陶化的工艺包括上釉、装饰和烧化三个步骤。
1. 上釉。
上釉是将特制的釉料涂抹在陶器表面的过程,通过不同的上釉方式和颜料,使陶器表面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色彩。
2. 装饰。
装饰是在陶器表面进行精细的装饰,包括刻画、绘画、贴花等方式,使陶器更加美观。
3. 烧化。
装饰完成后的陶器需要进行二次烧制,使釉料和装饰与陶器表面完美结合,形成独特的陶化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工艺流程,陶器最终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色彩,展现出陶化工艺的精湛技术和艺术魅力。
陶化工艺不仅可以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实用陶器,还可以制作工艺品和艺术品,成为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
锂电池窑炉工艺流程锂电池窑炉工艺流程是一种生产锂电池材料的常规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由几个步骤组成,包括原材料制备、混合、制浆、成型、烘干、烧结和后处理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一、原材料制备锂电池材料的制备需要使用多种原材料,包括氧化物、碳酸盐和金属粉末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在厂家的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分析和纯化,以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
化学分析可以帮助厂家确保每种原材料的成分和纯度等参数都符合生产要求。
二、混合混合是制备锂电池材料的关键步骤。
在混合的过程中,厂家需要将各种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便制成纯度高、均匀的锂电池材料。
此外,在混合过程中,厂家还会添加一些助剂,以提高材料的成型性和烧结性能。
三、制浆制浆是将混合好的粉末与润滑剂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制成浆状物质的过程。
制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材料的黏度,并使材料在成型时更容易操作。
在制浆的过程中,厂家需要注意控制溶剂的使用量,以保证制得的浆状物质的质量。
四、成型成型是将制浆后的材料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的过程。
厂家可以使用多种成型工艺,包括压制、注射成型和挤出成型等。
在成型的过程中,厂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
五、烘干成型后,厂家需要将材料进行烘干,以将其剩余的水分去除。
在烘干的过程中,厂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材料的品质,并避免因温度太高而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
六、烧结烧结是将烘干后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使其均匀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在烧结的过程中,厂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材料的性能达到生产要求。
七、后处理在烧结后,厂家需要进行后处理,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后处理可以包括热压、表面涂覆、氧化或还原等,以使材料的特性达到其预期的要求。
总结以上就是锂电池窑炉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厂家仔细控制,以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
厂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相关的工艺创新和技术进步也会不断推动着锂电池窑炉工艺流程日趋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