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电池材料篇
- 格式:pdf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39
动力电池供应链解析一、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价格。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原材料市场主要由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主导,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最大。
二、电池生产动力电池生产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电芯制造和电池组装两个步骤。
电芯制造是电池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涉及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原材料的处理和加工。
电池组装则是将电芯和其他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电池,包括模组和PACK组装等步骤。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市场主要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所占据。
三、模组及PACK组装模组是动力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主要由电芯和其他零部件组成。
PACK则是将多个模组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池包。
模组和PACK 组装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目前,大部分模组和PACK组装企业都集中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四、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设施是动力电池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充电桩、充电站等。
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五、回收再利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是整个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涉及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也在积极推广一些先进的回收技术和管理模式。
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回收再利用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政策及标准政策及标准是影响动力电池供应链的重要因素之一。
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
这些政策和标准不仅涉及到电池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还涉及到电池的充电设施建设、回收再利用等方面。
未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政策及标准将会更加完善和严格。
七、市场趋势与前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趋势之一。
比亚迪的产业链版图来源: 经理人(北京)以强大的下游应用反哺上游核心环节文 / 魏薇2011年1月中旬,北美车展,一位参观者绕着一辆外形炫酷的电动汽车仔细观看,甚至试图弯下腰去查看底盘,当他抬起脸来,哦,原来是前来参展的王传福。
与他擦身而过的外国参观者所不知道的是,这个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极其诱人的价格,将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卖到他们的家门口。
事实上,比亚迪已经在深圳和美国小范围内销售双模电动汽车,但2010年的销售数字实在不能让人激动,400多台的销量常常被媒体拿出作为质疑其产能的证据,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春波告诉《经理人》,目前电动车还没有被消费者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性价比过低,谈量产还为时过早,因为这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电池的商用生产成熟度非常低。
这一点,王传福早已了然于胸,面对外界对电动车的质疑,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需要再等一等。
他相信比亚迪已经占据了产业链上的制高点,在国家大力落实新能源汽车补贴之时,电动汽车的引爆点很快就来临。
你能听见他平静的话语下近乎虔诚的信心。
围绕新能源技术这个核心环节,比亚迪延伸出LED、储能电站、太阳能计划等产业链,在这张纵横交错的版图上,王传福对核心环节掌控的信心,来自于从上游到下游独特的整合能力,他告诉《经理人》:“我们把比亚迪最强项的垂直整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材料、电池集于一身,进行大量研发,开发出一种‘比亚迪法’,从矿石到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模组、太阳能电站,做整套产业链的整合。
”挺进上游环节2010年初,比亚迪启动了“硅铁战略”,并实现了铁电池的量产,但是其在电池环节的龙头地位亦面临着严苛的竞争环境。
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拉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生产锂电池的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在国内15家动力电池投资主体中,仅2009年的规划投资总额就达510多亿元。
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达到300亿元,最小的为5000万元,以10亿〜50亿元规模居多。
超全新能源产业链全景图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锂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燃料电池催化剂产业链结构图
燃料电池膜产业链结构图
燃料电池产业链结构图
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动⼒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业链结构图
动⼒锂离⼦电池产业链结构图
锂产业链结构图
锂电池隔膜产业链结构图
锂电池电解液产业链结构图
锂电池粘结剂产业链结构图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充电桩产业链全景图
光伏产业链全景图
核电产业链全景图
风电产业链全景图
电解铜箔产业链结构图
储能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钴产业链结构图
光伏背板产业链结构图
铝塑膜产业链结构图
质⼦交换膜产业链结构图
储⽓罐产业链结构图
光伏浆料产业链结构图
光伏玻璃产业链结构图
风电叶⽚产业链结构图
多晶硅产业链结构图
⼴告及商务合作:电话182****6841微信同
⼤家都在看
┣为什么美国不制裁北⼤清华?
┣美的事件反思:供应商要货款还得付利息
┣⾹港科技⼤学硕⼠⾃述:为什么我选择离开机械⾏业?┣特斯拉防贴条系统让交警直接懵逼
┣⼀名优秀的⼯程师⾸先是⼒学家
┣中国第⼀村宣告破产负债达400亿!华西村,到底是谁的华西村?
┣车企降薪名单汇总,⽐⽐谁更惨?
┣2019数百家独⾓兽阵亡:3⼤原因、5⼤陷阱,⼀地鸡⽑
┣补贴1000亿后,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造车新势⼒?。
图1 锂电池分类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图2 2016~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分析(单位:GWh)(来源:GGll、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产业创新联盟、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04. DQGY 26
图3 2010~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CCID、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4 2018~2020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细分类型占比(单位:%)
(来源:GGII、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景良好
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动力性锂电池需求量将会有大幅提升,同时,手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此外,电池生产厂家在技术上的革新,人们对锂电池的需求仍会不断增长,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前瞻预计到2026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600亿元。
(内容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图5 2021~2026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
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分析产业链分析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上游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电池以及下游整车,充电桩和运营三个环节。
中游环节电池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组成,正极材料种类较多,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以及三元锂,三元锂主要指镍钴锰酸锂NCM,也包括小部分的镍钴铝酸锂NCA,对应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锂矿、钴矿、镍矿以及锰矿等;负极主要以石墨材料为主,包括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等,隔膜主要以聚烯烃材料聚丙烯PP以及聚乙烯PE为主,电解液主要成分为六氟磷酸锂。
电控环节主要是控制类硬件与线速,电机上游主要是永磁材料与硅钢片,原材料分别为稀土与铁矿石。
下游传统车基数高,虽然新能源车增长快但中短期渗透率仍低,下游对产业链中上游带动效应显著,中游持续扩产能,上游供不应求;整体而言,当前下游环节渗透率较低,按2023年我国汽车生产2811.9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51.7万辆,下游环节渗透率为1.8%,按2023年我国汽车生产3500万辆(年均增长5%),新能源汽车生产200万,2023年下游渗透率提升至5.7%。
虽然中短期下游弹性较低但下游对中游以及上游环节的带动较为显著,中游环节锂电池处于持续扩产能阶段,而上游原材料钴矿,锂矿、镍矿等均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尤其是钴国内较为稀缺,2023年全球钴矿产量为10.1万吨,产量增速由过去的10%以上下滑至3.06%,我国钴储量仅占全球1.11%,属于钴资源短缺型国家,每年需求的80-90%钴原料需由刚果进口补给。
电池环节成本占比最高,技术与成本核心在正极;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来看,电池成本相对整车环节占据42%,电机电控成本占比相近,电机和电控分别占据10%以及11%。
传统能源汽车中发动机与变速器构成核心动力总成部件,成本占比约占整车的30%,而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模块电池、电机、电控是核心动力总成部件,累计成本占比约60%,大幅超越传统整车。
扒一扒国内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大多来自哪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这块香饽饽也吸引行业内外跃跃欲试,毕竟掌握好零部件核心部件技术,就意味着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主导权!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无疑是电机、电池、电控。
那么,对于国内电动汽车而言,这些核心技术大多来自哪些供应商?电动车的“心脏”——电机电机是电动车的动力源,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可谓电动车的“心脏”部位。
由于我国的硅或碳化硅以及一些基础材料工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因此电机控制器里最核心的部件——IGBT基本依赖进口。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洋电机、卧龙电气、中科三环等电动汽车企业在电机控制上,不管在平顺性还是性能、功能方面,都已经赶上了“国际比较先进的水平”。
电动车的“血液”——电池电动车的心脏部位固然重要,但仍需要新鲜的血液不断补充能量。
电池便充当了电动车的“血液”角色。
作为电动车最重要的配件之一,电池保证了电动车源源不断的动力,直接决定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国内,随着LG、三星等大牌电池厂商的核心技术不断输入中国,部分电池企业发展快速,足以在国际舞台上与国外厂商进行竞争。
电动车的“大脑”——电控有了电机,电池的动力支撑,当然也少不了指挥电动汽车电子器件运行的电控系统,可以说,电控系统堪称电动车的大脑部位。
其中,车载能源系统是电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它是衔接电池以及电池组和整车系统的一个纽带,包括电池管理技术,车载充电技术以及DCDC 技术和能源系统总线技术等。
因此,车载能源系统技术日益成为产业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控研发厂家仍在大力布局中,逐渐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对于东南新能源汽车,目前已具备完全自主的正向研发能力,获得了12项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
在掌握新能源三项核心技术之一:整车控制器,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电子系统同时,还构建起符合国际标准的试验能力的国家级实验室,并且与多家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强强联合。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动车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来看,电动车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以下是本年度电动车行业的年度总结。
一、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电动车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有关数据显示,本年度电动车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电动车品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电动车行业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
二、技术创新成果丰硕1. 电池技术:本年度,我国电动车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新型电池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电机技术:在电机领域,我国企业不断研发出高性能、低噪音、高效率的电机产品。
其中,永磁同步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等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电动车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持。
3. 驱动控制系统: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驱动控制系统也在不断优化。
本年度,我国企业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驱动控制系统,提高了电动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
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免征购置税、设立产业基金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产业链逐步完善本年度,我国电动车产业链逐步完善,从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到中游的整车制造,再到下游的销售、售后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的完善,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电动车行业的持续发展。
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
在这种背景下,电动车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
总之,本年度电动车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链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从材料到系统设计》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概述 (3)三、动力电池材料分析 (4)3.1 正极材料 (5)3.2 负极材料 (5)3.3 隔膜材料 (6)3.4 电解液及添加剂 (8)四、电池系统设计原理 (10)4.1 电池单元设计 (11)4.2 电池模块设计 (12)4.3 电池包与热管理系统设计 (13)4.4 电池均衡与保护电路设计 (14)五、电池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 (15)5.1 电池材料制备工艺 (17)5.2 电池组装工艺 (18)5.3 电池测试与筛选技术 (20)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21)6.1 当前面临的挑战 (22)6.2 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23)七、案例分析与应用实例 (25)7.1 某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介绍 (26)7.2 电池系统性能优化措施分析 (27)7.3 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与改进建议 (28)八、结论与展望 (30)一、内容简述本书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概述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并简要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书中对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组件的基础理论、性能特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书中重点阐述了电池的材料性能对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选择对电池安全性、寿命、成本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本书深入探讨了电池系统的设计理念与原则,包括电池的结构设计、热管理、电安全管理等,展示了如何将单个电池单元组合成具有高能效、长寿命和可靠性的电池系统。
书籍还涉及到了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书中对电池系统的匹配与设计进行了阐述,包括与整车其他系统的协同设计、电池包的轻量化等方面。
本书还展望了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化等方面的前景。
电动车电池材料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
而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电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电池材料主要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量化等优点,成为了电动车电池的首选材料。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组成。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材料,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正极材料有三种: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
钴酸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其能量密度高,但价格昂贵。
磷酸铁锂相对于钴酸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但能量密度较低。
三元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较长的寿命,但目前价格较高。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另一个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负极材料有石墨、硅、锡等。
石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其价格低廉,但循环寿命较短。
硅和锡等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寿命,但价格较高。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供离子传输的介质。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电解液有有机电解液和固态电解液。
有机电解液具有导电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存在着易燃、易挥发、不稳定等缺点。
固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但价格较高。
隔膜是电池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短路。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隔膜有聚丙烯膜、聚酰亚胺膜等。
聚丙烯膜具有价格低廉、导电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着易燃、易挥发等缺点。
聚酰亚胺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但价格较高。
总之,电动车电池材料的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价格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电动车电池材料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内容目录为什么我们建议现在开始关注特斯拉产业链 (3)特斯拉产业链哪些环节值得关注? (5)把握汽零和LG供应链两个关键子环节 (5)价值量:已攻占车身底盘内外饰,更大价值量的三电、汽车电子待后续 (7)行业特征:国产化替代进程快慢相关的几点思考 (8)地理位置:大部分配套厂商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利于快速响应及运输 (8)业绩增量:与特斯拉营收占比和单车价值量相关,关注旭升、拓普及三花.10上海工厂必须快的理由:抢市场、降成本、盈利 (12)所处时点:上海工厂建设超预期,Model3投产加速 (12)理由一:抢占政策力度大、市场空间足的中国市场 (12)理由二:快速上量实现规模降本,人力和采购环节有价格优势 (16)理由三:国产版Model 3是特斯拉由生存过渡到盈利的重要助手 (18)附录 (19)特斯拉季度交付量预测 (19)特斯拉重点供应商一览 (19)风险提示 (21)图表目录图表1:特斯拉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4)图表2:特斯拉Model 3 供应商及潜在供应商 (5)图表3:Model 3各部分价值量占比测算 (7)图表4:特斯拉产业链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区域,具有区位优势 (9)图表5:上市公司特斯拉营收占比及M3单车配套价值量情况 (10)图表6:上市公司特斯拉业务带来的增量EPS测算 (11)图表7:特斯拉上海工厂厂房结构基本完工 (12)图表8:特斯拉多款电动车在国内多地享有优惠政策 (12)图表9: 2019H1 国内豪华车销售逆势上扬 (13)图表10:国产版Model 3相较于国产BBA车型有较高性价比 (13)图表11:特斯拉竞争者情况 (14)图表12:特斯拉是北美市场唯一一家可以与传统车厂同台竞争的电动车企 (15)图表13:嘉定新厂效果图 (15)图表14:预计MEB全球平台各车型量产时间 (16)图表15:基础版Model 3国产化后售价可达27万 (17)图表16:现阶段国产版Model 3与进口版价差小 (17)图表17:国产版Model 3基本与进口性能一致 (17)图表18:Model 3 成为走量车型 (18)图表19:特斯拉交付量预测 (19)为什么我们建议现在开始关注特斯拉产业链乘用车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VS 特斯拉销量增长明确乘用车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化学成分(元素),组分(单质及化合物)或部分(零件)组成的材料整体。
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其一般均指的是化学组成为LiNixXyCozO2的材料。
其中X为Mn(锰)时就是NCM(俗称镍钴锰酸锂),而X为Al(铝)时指的就是NCA(俗称镍钴铝酸锂)。
一、行业总述1、三元材料行业定义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化学成分(元素),组分(单质及化合物)或部分(零件)组成的材料整体。
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其一般均指的是化学组成为LiNixXyCozO2的材料。
其中X为Mn(锰)时就是NCM(俗称镍钴锰酸锂),而X为Al(铝)时指的就是NCA(俗称镍钴铝酸锂)。
而所谓111、532、622和811等型号则均指的是NCM材料中x、y、z三个数字的比例,比如622中的x:y:z就等于6:2:2,其化学组成就是LiNi0.6Mn0.2Co0.2O2。
材料的微观结构来看,NCA和NCM非常类似,但是由于其中真正走向产业化规模制造的目前只有松下为首在使用的LiNi0.8 Al0.05Co0.15O2,因而最后NCA就演变成了对它的特指。
图:典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NCM 和 NCA 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钴酸锂(LiCoO2)或镍酸锂(LiNiO2)层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锰元素和铝元素在其中均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其中锰的掺入可以引导锂和镍层间混合,因此改善材料的高温性能;铝的掺入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材料的晶格结构,减少塌陷,进而改善其循环稳定性。
两条技术路线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甚至NCM由于Mn的稳定性更好还可能有着安全性上的优势,未来谁是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关键还是得看产业化应用后谁的Ni含量更高。
正极三元材料与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性能比较:2、三元材料产业链图以三元电池NCM为例,产业链上游包括三元前驱体和相应的矿产资源(锂矿、钴矿、锰矿和镍矿),中游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膜及其他,下游主要应用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蓄电池【1】。
解读特斯拉M o d e l-3电池技术及电池包拆解(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解读特斯拉Model 3电池技术及电池包拆解Model 3所采用的电池组时我们就知道,特斯拉使用了其公司最新的电池配比技术,淘汰了松下18650电池,而改用21700新型电池,由在内达华州的“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生产。
同为圆柱形锂电池,21700新型电池的规格为直径21毫米、长度70毫米,就理论上限方面要比18650型(直径18毫米、长度65毫米)更有利。
为此,21700锂电池率先被使用到Model 3中。
电池的优势从优势上来说,21700相对于18650主要在能量密度、成本、轻量化三方面进行了改善提升,这三点提升让Model 3听起来更加“骚气”,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一下:1)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21700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优于18650电池。
从特斯拉披露的信息看,在现有条件下,其生产的21700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其原来18650电池系统的250Wh/kg 约提高20%。
从松下的动力锂电池单体的测试数据来看,其21700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远高于18650型电池单体。
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要远高于成组后提升的20%幅度。
2)电池系统成本下降9%左右锂电大数据根据Tesla披露的电池价格信息,预计21700的动力锂电池系统售价为170美元/KWh,相比18650的售价185美元/KWh,价格下降幅度可达%左右。
18650的系统的成本约为171美元/KWh,改用21700后,系统成本约能实现9%左右的降幅,达到155美元/KWh。
单体容量提升后,PACK所需配件数同比例减少带动PACK成本下降。
从18650型号切换至21700型号后,电池单体电池容量可以达到3~,大幅提升35%,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的数量可减少约1/3,Tesla Models电动汽车使用7104节18650电池串并联成电池组,在新款Models 3上,采用21700后,电池节数必将大幅减少。
行业研究|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证券研究报告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2021年1月24日龙头公司加速扩产,关注锂电池产业链——新能源车板块周报(2021-1-24)●行业: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1)据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
其中,三元与磷酸铁锂占比分别69%、30%。
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占比同比增幅较大,同比增长8%。
2)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落地长春,项目规划引入PPE高端纯电动车平台,首个工厂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在长春投产。
●公司:思摩尔调整后利润同比增长70%,亿纬圆柱新产线投产1)比亚迪:H股配售1.33亿股,筹集约300亿港元。
1月2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将在H股配售1.33亿股,配售价225港元/股,配售筹集资金约299.25亿港元,经扣除佣金和估计费用后的配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298亿港元。
2)亿纬锂能:联营企业思摩尔2020年调整后净利38.5-39.6亿元,同比增长70%-75%。
实际业绩预计24-25亿元(可转换优先股/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10.58亿、上市费用0.72亿、股权激励费用3.35亿,总计扣除14.65亿),同比增长10-15%。
此外,公司荆门圆柱电池产线扩建投产,年产能规模从2.5GWh提升至5GWh。
3)德方纳米:与宁德时代和江安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约定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用地面积约447亩,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投资建议电池: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持续有客户突破的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
正极:铁锂回潮与高镍趋势共舞,乘用车铁锂渗透率回升,铁锂正极价格企稳,头部企业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实现快速增长。
高镍趋势确定,全球渗透率持续向上,供应格局相对较好。
动力电池产业链结构
动力电池产业链结构指的是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电池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参与方。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对于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是原材料和资源供应。
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其他辅助材料都是生产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材料的供应链管理和稳定的供应对于保证电池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第二,动力电池的生产环节包括了电池组装和制造。
这一环节涉及到动力电池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过程。
生产环节的关键是确保电池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第三,电池包装和配送是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电池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配送到最终的汽车制造商或者电池系统供应商。
包装和配送的安全和高效对于保证电池的质量和运输过程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第四,动力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是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电池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控制,以及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这些操作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也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池的使用寿命结束,回收和循环利用将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成本和效益也直接影响到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动力电池产业链结构涵盖了原材料供应、制造、包装配送、使用维护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
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保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及加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