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认证企业文件记录检查表高级认证
- 格式:docx
- 大小:33.73 KB
- 文档页数:7
附件1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操作规范(高级认证)说明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32项。
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
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除认证标准第12、13、14、15、17、22、23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
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
根据企业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其是否通过认证。
六、关于企业认证档案留存操作规范或者海关认证企业文件记录检查表中明确需要企业提供相关材料的,海关应留存书面或电子文档,存档期限为长期。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操作规范(高级认证)4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
附件1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说明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32项。
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
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本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除本认证标准第12、13、14、15、17、22、23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
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
根据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
附件2一、内部控制标准1.海关业务(一)培训组织机构控制2.内部组织架构3.单证控制(二)进出口业务控制 4.单证保管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通用标准)认证标准达标情况达基本不不标达标达标适用0-1-2-(1)建立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内部培训制度并有效落实。
(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关务负责人、负责贸易安全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参加2次以上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内部培训,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管理规定。
(1)进出口业务、财务、贸易安全、内部审计等部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落实。
(2)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
建立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并有效落实。
(1)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归档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2)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特殊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留存特殊物品生产、使用、销售记录。
(3)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货物技术标准规范保管制度。
(4)妥善管理报关专用印章、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等单证。
(5)建立企业认证的书面或者电子资料的专门档案。
5.进出口活动建立进出口活动的流程管理制度。
(1)建立对进出口活动的内部审计制度并有效落实。
6.内审制度(三)内部审计7.质量管理控制8.改进机制(2)每年实施1次以上的内部审计并建立书面或者电子资料的档案。
(3)已成为高级认证企业的,应当每年对持续符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实施内部审计。
建立对应的食品、化妆品、动植物及产品、工业品等法检商品质量安全管控制度,并有效落实。
(1)建立对进出口活动中已发现问题的改进机制和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并有效落实。
(2)对海关要求的改正或者规范改进等事项,应当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组织实施。
(四)信息系统控制9.信息系统10.数据管理11.信息安全具有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系统。
建立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制度,数据存储3年以上。
海关认证企业文件记录检查表(高级认证)序号需检查的文件记录审核要点留存方式一、公司规章制度类书面或电子1 公司各部门(含管理层)职责分工的文件及组织架构图审核是否符合第 1 项“内部组织架构”、第3 项“单证控制”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审核是否符合第 2 项“海关业务培训”、2 内部培训制度第11 项“信息安全”、第26 项“人员安全”、第31 项“危机管理”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3 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的制度或者程序审核是否符合第 3 项“单证控制”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4 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审核是否符合第 4 项“单证保管”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5 货物流、单证流、信息流的流程控制文件审核是否符合第 5 项“进出口活动”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6 内部审计制度审核是否符合第 6 项“内审制度”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7 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审核是否符合第7 项“责任追究”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8 改进制度或者措施审核是否符合第8 项“改进机制”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9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审核是否符合第11项“信息安全”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10 信息系统使用手册审核是否符合第11项“信息安全”涉及的标准。
文档11 检查、阻止未载明的货物和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场所、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域的制度和程序审核是否符合第24项“场所安全”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书面或电子12 对员工进行身份识别和进入控制的书面制度和程序审核是否符合第25项“进入安全”涉及的标准。
文档书面或电子13 对来访人员和车辆的管理程序审核是否符合第25项“进入安全”涉及的标准。
文档识别、质询和确认未经许可进入、身份不明的人员的程序及审核是否符合第项“进入安全”涉及25 文档书面或电子14对发现可疑人员或恐怖分子的的标准。
奖励措施书面或电子15 审查拟聘员工、定期审查现有员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审核是否符合第26项“人员安全”涉及文档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