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1
3-2已知下列各配合,试将查表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格中,并画出孔、孔公差示意图和指明配合种类。
(1)Φ60H6/g5(2)Φ30H7/p6(3)Φ50K8/h7(4)Φ100S7/h6(5)Φ18H5/h4(6)Φ48H8/js7表格如下3-5 设孔、轴配合的公称尺寸和使用方法如下:(1)D=40mm, X m a x=+89μm,X m i n=+25μm(2)D=100mm, Y mi n=-36μm,Y ma x= -93μm(3) D=20mm, X ma x=+6μm,Y m a x=-28μm试按式(3-5)~(3-14),采用基孔制(或基轴制),确定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示意图。
(1)①求孔的公差和轴公差,为了使孔、轴加工难度大致相同,一般取T h=(1-1.6)*Ts,在本例中取T h=1.5TsT f=X m a x-X m i n=T h+T s=64μmT h=38μm Ts=26μm经查表孔选择T h=39μm 轴选择Ts=25μm②采用基孔制求孔基本偏差位的和轴的极限偏差基孔制EI=0因此ES=T h+EI=39+0=+39μm轴ei=ES-X m a x=39μm -89μm= -50μmes=EI-X m i n=0μm -25μm= -25μmes=ei+T s= -50μm +25μm=-25μmμmμmμm②按照基轴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基轴制es=0 因此ei=es-Ts=-25μm孔EI=X m i n + es=25μm+0μm=25μmES=X m a x+ ei=89μm -25μm=64μmES=EI+T h=25μm+39μm=64μm孔—++64μmμm+25μm(2)①求孔的公差和轴公差为了使孔、轴加工难度大致相同,一般取T h=(1-1.6)*Ts,取T h=1.5Ts T f=Y m i n–Y ma x=T h+T s=57μmT h=34μmTs=23μm经查表孔选择T h=35μm 轴选择Ts=22μm②按照基孔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基孔制EI=0 ES=T h+EI=35+0=+35μm非基准轴ei=ES-Y mi n=35μm +36μm=+71μmes=EI-Y m a x=0μm+93μm= +93μmes=ei+T s=71μm+22μm=+93μm轴—+93μm+71μm 0②按照基轴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基轴制es=0 ei=es-Ts =0-22μm =-22μm 孔ES=Y mi n +ei=-22μm - 36μm=-58μm EI=Y m a x +es=0μm-93μm= -93μm EI=ES-T h =-58μm-35μm= -93μm—+μm μm -93μm(3)①求孔的公差和轴公差为了使孔、轴加工难度大致相同,一般取T h =(1-1.6)*Ts ,取T h =1.5Ts T f =X m a x –Y m a x =T h +T s =+34μm T h =1.5*Ts T h =+21μm Ts=+13μm②按照基孔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EI=0 ES=T h +EI=20+0=+21μm 非基准轴ei=ES-X ma x =21μm-6μm=+15μm es=EI-Y m a x =0μm+28μm= +28μm es=ei+T s =15μm+13μm=+28μm—+μm μmμm②按照基轴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es=0 ei=es-T h =0-21μm =-21μm非基准孔ES=ei+X m a x =-21μm+6μm=-15μm EI=es+Y m a x =0μm-28μm= -28μm EI=ES-T s =-15μm-13μm=-28μm—+μm μmμm 03-6设孔、轴配合的公称尺寸和使用方法如下: (1) D=50mm, Y mi n = -45μm ,Y ma x =-86μm (2) D=70mm, X ma x =+28μm ,X mi n =-21μm(3) D=20mm, X ma x =+69μm ,X mi n =+12μm试按附表3-6~附表3-8,采用基孔制(或基轴制),确定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等级、公差代号和极限偏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示意图 (1)①求孔的公差和轴公差为了使孔、轴加工难度大致相同,一般取T h =(1-1.6)*Ts ,取T h =1.5Ts T f =Y m i n –Y ma x =T h +T s =41μm T h =25μm Ts=16μm查表孔选择T h =25μm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Ts=16μm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②按照基孔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按照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7 EI=0 ES=T h +EI=25+0=+25μm轴基本偏差计算ei=ES-Y mi n =25μm +45μm=+70μm查表轴基本偏差代号为ues=EI-Y m a x =0μm+86μm= +86μm es=ei+T s =70μm+16μm=+86μm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 公差代号:Φ50H7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 公差代号:Φ50u6配合代号:Φ50H7/u6轴—+μm+86μm +70μm②按照基轴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按照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为h6es=0 ei=es-Ts =0-16μm=-16μm非基准孔 ES=Y mi n +ei =-45μm - 16μm=-61μm查表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T ,而T7的ES=-54μmEI=ES-T h =-54μm -25μm =-79μm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 公差代号:T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 公差代号:h配合代号为Φ50T7/h6验算:Y ’mi n =ES-ei=-61+16=-45μm Y ’ma x =EI-es=-79-0=-79可见Y ’m i n ~Y ’ma x (-54μm ~-79μm)在Y mi n ~Ymax(-45μm ~-86μm)之间,所选配合满足要求Φ50T7/h6+μm μmμm(2)①求孔的公差和轴公差为了使孔、轴加工难度大致相同,一般取T h =(1-1.6)*Ts ,取T h =1.5TsT f =X m a x –Y m a x =T h +T s =+49μm Th=1.5*Ts T h =+29μm Ts=+20μm查表孔选择T h=+30μm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Ts=+19μm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②按照基孔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按照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EI=0 ES=T h+EI=30+0=+30μm非基准轴ei=ES-X ma x=30μm-28μm=+2μm查表轴基本偏差代号为kes=EI-Y m a x=0μm+21μm= +21μmes=ei+T s=2μm+19μm=+21μm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 公差代号:H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 公差代号: k配合代号:Φ70H7/k6m②按照基轴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按照基轴制轴的公差代号为hes=0 ei=es-T h =0-30μm=-30μm非基准孔ES=ei+X ma x=-30μm+28μm=-2μm查表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N,而N7的ES=-9μm EI=ES-T s=-9μm-19μm=-28μm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 公差代号:N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 公差代号:h配合代号为Φ70N7/h6验算:X’ma x=ES-ei=-9+30=+21μmY’ma x=EI-es=-28-0=-28μm可见X’m a x(+21μm)<X ma x(+28μm), Y’m a x(-28μm)<Ymax(-21μm),所选配合满足要求Φ70N7/h6+μm μmμm(3)①求孔的公差和轴公差为了使孔、轴加工难度大致相同,一般取T h =(1-1.6)*Ts ,取T h =1.5Ts T f =X m a x - X mi n =T h +T s =57μm T h =34μm Ts=23μm查表孔选择T h =+35μm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Ts=+22μm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②按照基孔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按照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EI=0 ES=T h +EI=35+0=+35μm 非基准轴ei=ES-X ma x =35μm -69μm= -34μm查表轴基本偏差代号为ges=EI-X m i n =0μm -12μm= -12μm es=ei+T s = -34μm +22μm=-12μm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 公差代号:H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 公差代号:g 配合代号为Φ120H7/g6—+μmμm μm②按照基轴制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按照基轴制轴的公差代号为h es=0 ei=es-Ts=-22μm 非基准孔EI=X m i n + es=12μm +0μm =12μm 查表孔基本偏差代号为GES=X ma x + ei=69μm -22μm =+47μm ES=EI+T h =12μm +35μm =+47μm孔的标准公差等级:IT7 公差代号:G7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IT6 公差代号:h6 配合代号为Φ120G7/h6孔++47μm μm+12μm。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程飞月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2006年 6月1.认识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量仪,用量块作为长度测量基准,按比较测量法来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 1-1 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它由底座1、立柱 5、支臂 3、直角光管 6 和工作台 11 等几局部组成,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发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1-2〔b〕所示。
照明光辉经反射镜 1 照射到刻度尺 8 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 3,照射到反射镜 4 上。
由于刻度尺 8 位于物镜 3 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 3 上发出的光辉经物镜 3 后成为平行光束。
假设反射镜 4 与物镜 3 之间互相平行,那么反射光辉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像 7 与刻度尺 8 对称。
假设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 5 推动反射镜 4 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 , 〔图 1-2a〕,那么反射光辉相对于入射光辉偏转2, 角度,从而使刻度尺像7 产生位移t 〔图1-2c〕,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
物镜至刻度尺8 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 s 为测杆 5 搬动的距离,那么仪器的放大比 K 为:tftg2,K,, Sbtg,tg2,,2,,tg,,,当, 很小时,,所以:2fK, b光学计目镜放大倍数为12,f,200mm,b,5mm,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 为:2f2 , 200n,12k,12,12 ,,960 b5由此说明,当测杆搬动时,在目镜中可见到的位移量。
1.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依照被测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所以,测量平面或圆柱面工件时,采用球形测头。
测量球面工件时,采用平面形测头。
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采用刀口形测头。
2.按被测零件的根本尺寸组合量块。
3.调整仪器零位10参看图 1- 1,选好量块组后,将下测量面置于工作台11 的中央,并使测头对准上测量面中央。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2-8 几何量测量方法中,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有何区别?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有何区别?交举例说明。
2-9 测量误差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何区别?两者的应用场合有何不同?2-10 测量误差按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哪三类?试说明产生这三类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2-11 试说明三类测量误差各自的特性,可用什么方法分别发现、消除或减小这三类测量误差,以提高测量精度?2-12 如何估算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大小?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哪四个基本特性。
2-13 进行等精度测量时,以多次重复测量的测量列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优点是什么?它可以减小哪类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14 进行等精度测量时,怎样表示单次测量和多次重复测量的测量结果?测量列单次测量值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有何区别?2-15 什么是函数误差?如何计算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一、选择题1.对于孔,A ~ H的基本偏差是。
A.EI;B.ES;C.ei;D.es2._____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轴制是实际偏差B、基轴制是基本偏差C、基孔制是实际偏差D、基孔制是基本偏差3.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_____。
A、公差原则B、包容原则C、最小条件D、相关原则4. 公差原则是指_____。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5.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线的位置度6、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____。
A、0.1mmB、0.05mmC、0.2mmD、φ0.17、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mm,则其_____误差必不大于0.08mm。
A、平面度B、对称度C、垂直度D、位置度8、在建立基准时,基准与基准要素之间的联系应遵守_____。
A、公差原则B、独立原则C、最小条件D、包容原则9、评定参数_____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A、轮廓的最大高度B、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C、轮廓算术平均偏差D、轮廓的支承长度率10、作用尺寸是由_____而形成的一个理想圆柱的尺寸。
A、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B、极限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C、极限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D、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11、同轴度公差属于_____。
A、形状公差B、定位公差C、定向公差D、跳动公差12、形位公差的公差带通常有_____要素。
A、两个B、五个C、四个D、三个13.最小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14.含有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删除。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几何量公差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实验〔一〕简单零件的尺寸测量与表达1.掌握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理解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的区别; 3.掌握简单零件的表示方法; 4.理解工程图及标注方法。
二、实验器具的工作原理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常用的量具,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精度中等和测量的尺寸范围大等特点,可以用它来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宽度、厚度、深度和孔距等,应用范围很广。
游标卡尺的构造1.三用游标卡尺,其测量范围一般有〔0~125〕mm 和〔0~150〕mm 两种。
制成带有刀口形的上下量爪和带有深度尺的型式, 如下图。
其下量爪用来测量工件的外径及长度,上量爪用来测量孔径及槽宽,深度尺可用来测量工件的深度及长度。
1-尺身;2-上量爪;3-尺框;4-紧固螺钉;5-深度尺;6-游标;7-下量爪。
三用游标卡尺2.双面游标卡尺,其测量范围一般有〔0~200〕mm 和〔0~300〕mm 两种。
如下图,其上量爪用来测量沟槽或孔距,下量爪用来测量工件的外径或孔径。
双面游标卡尺3. 单面游标卡尺,与双面游标卡尺比拟,单面游标卡尺没有上量爪,下量爪可测内外尺寸。
其测量范围有〔0~200〕mm ,〔0~300〕,〔0~500〕mm 直至1000mm ,适用于较大尺寸的测量,单面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和读数方法游标卡尺的读数机构,是由主尺和游标(如上图中的6和8) 两局部组成。
当活动量爪与固定量爪贴合时,游标上的“0”刻线(简称游标零线) 对准主尺上的“0”刻线,此时量爪间的间隔为“0”。
当尺框向右挪动到某一位置时,固定量爪与活动量爪之间的间隔,就是零件的测量尺寸。
此时零件尺寸的整数局部,可在游标零线左边的主尺刻线上读出来,而比1mm 小的小数局部,可借助游标读数机构来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