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及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901.50 KB
- 文档页数:14
1.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至少三个)怒族:怒族民歌的特点是运用隐喻手法,句式简练,语言质朴,与劳动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
即兴编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有一定格律,以琵琶,笛子,葫芦笙伴奏。
《龙潭》反映了怒族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过程;《猎人调》描绘了怒族人民狩猎时的情景和捕获野兽后的欢乐心情。
《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控诉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
《孤儿歌》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叹调》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此外还有边舞边唱的《跳舞歌》等。
怒族民歌的形式有叙事歌、山歌、劳动歌、儿歌、哄娃娃调、祭祀歌与悼念歌等等。
特点是结构以单乐句和上、下句式为主,旋律随歌词的长短而变化,反复演唱。
北部民歌大多节奏自由、委婉悠长,具有山歌的特色;南部民歌节拍、节奏较为规整,其中以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特征蒙古族: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
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
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呼麦: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藏族: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
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第二节汉族民歌体裁分类及特点汉族民歌是中国汉族人民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自由而不受束缚的音乐形式。
汉族民歌体裁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民歌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
本文将介绍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
一、民歌体裁分类1.婚礼歌曲:婚礼歌曲是汉族民歌中最常见、最热烈、最多样化的一类。
它主要包括婚前祝福歌、迎亲歌、婚礼进行曲、喜庆歌、夫妻歌等。
婚礼歌曲以欢乐、祝福为主题,节奏明快,歌词简单直白,富有浓郁的喜庆气氛。
2.劳动歌曲:劳动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另一大类,它主要描绘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希望,表达了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劳动歌曲包括犁地歌、播种歌、渔夫歌、搬运歌等。
这些歌曲饱含着对劳动的热爱和赞美,旋律舒缓悠扬,歌词富有感情。
3.祈祷歌曲:祈祷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一类宗教性歌曲,主要用于祈求神明的庇佑和保佑。
祈祷歌曲包括拜神歌、祈雨歌、祭祀歌等。
这些歌曲通常具有神秘的气氛,歌词既简洁又入情入理,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和依赖。
4.爱情歌曲:爱情歌曲是汉族民歌中的浪漫主题,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和爱情的甜蜜与忧伤。
爱情歌曲包括恋爱歌、相思歌、离别歌等。
这些歌曲富有感情,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细腻动人,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5.季节歌曲:季节歌曲以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季节的热爱。
季节歌曲包括春歌、夏歌、秋歌、冬歌等。
这些歌曲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季节的情感和期望,旋律舒缓悠扬,耐听性强。
二、民歌特点1.简朴自然:汉族民歌通常采用简朴的旋律和淳朴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
它们的歌曲结构简单明了,旋律简洁优美,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矫饰。
2.团结感人:汉族民歌以庆祝团结、表达感情为核心,歌词真实感人。
它既可以歌颂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也可以表达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通过音乐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歌的节奏形态与演唱民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艺形式,其节奏形态与演唱方式呈现出区别于其他音乐类型的独特魅力。
下面将以我国民歌为例,从节奏形态和演唱两个维度来探讨民歌的特点。
一、节奏形态1、节拍感强民歌的节奏感非常明显,其节拍感强,一般采用四拍或八拍的节奏形式,例如《茉莉花》、《千里之外》等传唱广泛的民歌。
节拍感强的节奏让人容易跟随节奏起舞或按照节奏鼓掌等。
同时,一般情况下,民歌的节奏会在歌曲的开头部分就显现出来,便于歌曲听众在旋律出现前就抓住歌曲的基本节奏。
2、复调性弱民歌通常是一种单音唱法,其音乐本质上较简单,复调性较弱。
这也是民歌节奏性上较为简单、规整的重要原因。
因为民歌唱法的特殊性质,声音的调性也较为稳定,有利于民歌唱法的传承和发展。
3、曲调多样尽管民歌的唱法相对单一,但是民歌的曲调却是多种多样的。
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色的,如藏族的《雪山飞狐》、蒙古族的《草原之夜》等,也有的歌曲节奏简单,曲调平稳的,如《茉莉花》、《敖包相会》等。
旋律曲调丰富的同时,在节奏上也具有多种变化,这也是民歌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二、演唱方式1、自由性强民歌的演唱方式比较自由,演唱者一般以自己对于民歌的理解进行演唱。
由于民歌在传统社会中是口传心授的形式,所以每个演唱者对民歌的理解和演绎方式都存在差异。
这种自由性的演唱方式也让民歌在不同的演唱风格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情感饱满民歌常常表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爱情、乡土情怀等感性话题的情感表达。
在演唱时,演唱者会通过唱法和表情传递出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情感。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深度融合,将歌曲所描述的情感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
3、随意性强民歌的传唱过程一般都是自由的。
由于民歌通常没有标准的歌词和唱法,在演唱时演唱者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传唱的过程中的传承者对歌曲进行创作和再创造。
这种随意性的演唱方式也增加了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民歌的节奏形态和演唱方式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
各国民歌的特点范文民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象征,反映了相应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思想和情感。
不同国家的民歌各具特色,以下将介绍一些主要国家民歌的特点。
中国的民歌以其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歌包含了大量的地方特色,呈现了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例如,藏族的民歌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和高亢激昂的节奏而著名,表现了藏民族淳朴的生活和坚韧的精神。
而东北地区的民歌则以其豪放热情、朴实隽永的风格而备受喜爱。
中国民歌的特点之一是其注重表现情感和表达民众的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美国民歌在音乐风格上颇具多样性,同时也受到了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影响。
美国的民歌通常通过吉他、口琴和班卓琴等乐器伴奏,展现了美国人民的乐观和自由精神。
例如,美国南方黑人的布鲁斯音乐和福音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黑人民众的苦难和抵抗精神。
而美国西部的民歌则以其深情的歌词和悲怆的旋律而著名,反映了西部开拓者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法国的民歌以其浪漫主义和柔和的风格而广为人知。
法国民歌主要通过和声和吉它伴奏,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热情和浪漫情怀。
例如,法国的夜莺之歌,以其轻快的旋律和温柔的歌词,传达了法国人民对自然与爱情的赞美。
另外,法国的抗议民歌也是其特色之一,例如著名的《国际歌》和《马赛曲》,反映了法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
印度的民歌以其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和复杂的旋律结构而著称。
印度民歌通常以印度传统乐器如萨塔拉、达拉巴杰琴、坎巴等伴奏,表达了印度人民的宗教和哲学信仰。
例如,印度的多支天萓花的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传达了印度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激之情。
此外,印度民歌中还有很多关于爱情和家庭的主题,表达了印度人民的感情和思考。
日本的民歌以其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风格而闻名。
日本民歌通常通过竹笛、三味线等传统乐器伴奏,展现了日本人民的朴素和儒雅。
日本民歌的特点之一是其强调节奏和音乐的标准化。
例如,日本的樱花歌,以其婉转的旋律和悠扬的歌词,传达了日本人民对美和寿命的崇拜。
多彩的民歌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性所致的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
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风格相互交融。
民歌的八块色彩区: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丰富。
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主要有: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按歌唱的场合分,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按唱腔分,山歌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分为:谣曲、时调、吟唱调。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
它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中国民歌有3个基本特征: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按地区分类,有东北民歌、西北民歌等,也有按体裁分类的,如儿歌、号子等。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艺术论文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一、日本民歌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帄洋西部的一个岛国。
它与我国隔海相望。
日本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多彩。
日本音乐多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如谣曲是古典剧“能剧”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无调是日本歌舞伎的音乐。
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奠和民间的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日本民歌按体裁可分为10类:田歌、场地歌曲、山歌、海歌、作业歌、路歌、祝贺歌、节日歌、游戏歌、儿歌。
`日本音乐受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较大,非凡是受五声调式的影响,因此日本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运用五声音阶性质的调式。
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可分为无半音调式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两种。
如无半音调式有:Sg5M=Z律调式: 5 6 1 2 3 5 民谣调式: 6 1 2 3 5有半音调式的有: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琉球调式: 1 3 4 5 7 1 作品赏析《拉网小调》顾名思义,《拉网小调》是日本渔民的拉网号子。
日本四周环海,国土又呈四个大岛和若干小岛,渔业发达。
渔民在海上捕鱼是跟大海及风浪搏斗,有捕捉鱼群的喜悦,也有许多风险,这种生活使他们性格坚毅豪迈,也对命运把握不定,所以难免又有些迷信色彩。
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但生动地体现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
大量的虚词、语气词、半说半唱的“喊号”表现了拉网时的紧迫节奏。
这首歌在我国也曾广泛传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为自己的代表曲目。
二、印度尼西亚民歌在亚洲大陆与澳洲大陆之间,太帄洋与印度洋浩瀚辽阔的洋面上,有上万个大小岛屿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那就是漂亮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印尼是一多民族的国家,共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经济、文化的交往,近代又长期成为荷兰的殖民地,由于种种原因,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英国民歌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
人口的80%是英格兰人,还有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历史上英国和爱尔兰曾居住着凯尔特、朱特、盎格鲁、撤克逊和诺曼等民族,国世纪时法国北部某些地区也曾辖属于英国。
爱尔兰独立后,英国与爱尔兰仍有不少微妙联系,因此英国音乐文化较为复杂。
英国民歌是七声自然调式,还有很多是五声音阶的调式,曲调具有哀愁伤感的特色。
英国的民间乡土音乐还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风俗习惯和基督相结合垢特色,有圣诞颂歌“凯罗尔”和在节日里围着花柱跳舞的摩里斯舞曲。
I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民间音乐独具特征,以至一直吸引着像海顿、贝多芬、格林卡等许多卓越的音乐家对这些民间音乐的兴趣。
在英国、苏格兰的民间音乐中,叙事体裁有着重要意义,苏格兰民间音乐的特点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旋律丰富,节奏明显。
爱尔兰民间音乐的调式是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为基础的,其中五声音阶的因素明显突出。
爱尔兰民歌中有很多独特的五拍子和拍子节奏,从中可看到古老说唱所留下的痕迹。
作品赏析《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民歌是苏格兰民歌中的佳作,由于这个曲子出现在美国40年代影片《魂断蓝桥》里,使这首歌曲在世界范围内已家喻户晓。
这首歌还有一个名字叫《一路平安》,人们习惯在和朋友告别时演唱这支歌。
这首歌的歌词是由18世纪苏格兰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原苏格兰古老民歌《过去的好时光》而写的。
歌曲为2/4拍,采用典型的苏格兰五声调式写成。
歌曲分为AB两段,前八小节是A段,B段是副歌部分,歌曲结构规整,节奏鲜明,其特点是以附点的节奏型贯穿全曲。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婉转,情感丰富,歌词纯朴自然,深切感人,歌曲还通过副段重复的歌词,更加渲染了分别时依恋不舍和分别后思恋之情的气氛,此歌唱出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
这首歌还有三拍子的记谱,电影《魂断蓝桥》中就是以三拍子的圆舞曲出现的。
意大利民歌意大利人的性格热情豪放,喜欢歌唱,意大利的音乐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
民歌是一种反映民间生活、表达人们情感的音乐形式。
它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 简朴自然:民歌通常以简单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表达情感,融合了民间语言和口头传统。
2. 情感真挚:民歌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抒发,通常与爱情、友谊、离别、劳动等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紧密相关。
3. 生活化体验:民歌以生活为题材,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和体验,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
4. 多样性:民歌存在丰富多样的风格和形式。
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民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民歌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如下所示:
1. 地域性分类:根据不同地区的民俗和文化差异,民歌可以被归类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西方民歌等。
2. 主题性分类:根据歌曲的主要主题,民歌可以被分类为爱情民歌、劳动民歌、战争民歌、儿童民歌等。
3. 传统与现代分类:民歌可以根据其传统性或现代性进行分类,包括传统民歌、现代民歌和当代流行民歌等。
4. 民族性分类: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传统,如中国的汉族民歌、藏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仅为一种常见的方式,实际上民歌的分类并不限于此,因为民歌的形式和风格具有很大的多样性。
简述中国民歌的特征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
以下是中国民歌的一些典型特征:
反映生活:中国民歌常常描绘普通百姓的生活、劳动和感情。
它们反映了农村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民的田园劳动、爱情、家庭和社会问题等。
创作形式多样:中国民歌形式多样,包括长调、短调、双调、三调、回调等各种调式。
它们可以是独唱、合唱、对唱或者轮唱的形式,通常伴随着简单的乐器伴奏,如口弦、芦笙、二胡等。
简单自然的旋律:中国民歌的旋律通常简洁、朴素,具有自然和谐的特点。
旋律的起伏变化较小,但表达了情感与人生的真实。
它们往往具有易于传唱和记忆的特点。
歌词富于意境:中国民歌的歌词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它们以简短的词句表达复杂的意境,常常通过比喻、象征和隐喻等手法来描绘情感、景物和人物形象。
情感真挚动人:中国民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的深沉体验。
歌词及演唱中充满了真挚、纯真和朴实的情感,能够打动人心。
地域特色鲜明:中国民歌在不同的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各地的民歌在旋律、节奏、乐器和歌词方面都表现出
丰富多样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民歌以其真实、朴实和感人的表达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生活和文化。
它们是中国音乐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
简述民歌的艺术特点及比较喜欢的一首带
给你的感受
民歌的艺术特点: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唱出人们心中淳朴的生活感受。
我们现在听到的民歌,一般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了今天。
民歌《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
其中的一些作品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刻画了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民歌《茉莉花》。
听这首民歌,我身心都感觉沉淀下来了。
我国的民歌各具特色,人们哼唱着民歌,感受着生活的无限美好。
民歌鉴赏知识点总结一、民歌的定义民歌是指在民间流传的,用于表达民族情感和生活体验的歌曲形式。
它的传播方式朴素直接,不受书面文字或音乐学术规范的约束,因此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民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情歌、工歌、田园歌、祭祀歌等不同种类,但都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
二、民歌的特点1. 民族特色鲜明: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和情感倾向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 生活本真:民歌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用朴素、直接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情感、生活体验和意念。
3. 传承性强:民歌具有口头传统的特点,多数没有书面传承,靠着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4. 情感表达丰富:民歌以真情实感为基础,通过歌词、旋律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民族的情感和思想。
三、民歌的流派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社会背景,民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
比如中国的民歌有汉族、维吾尔族、藏族等不同的民歌流派;而世界各国的民歌也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流派。
每个流派都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形成并发展,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四、民歌的艺术特色1. 歌词真挚:民歌的歌词常常直抒胸臆,真挚流畅。
2. 旋律优美:民歌的旋律通常简单易记,动人心弦,富有民族特色。
3. 表现形式多样:民歌的表现形式有情歌、工歌、祭祀歌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
4. 情感丰富:民歌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凸显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情感。
五、民歌的鉴赏方法1. 了解歌曲的背景:在进行民歌鉴赏时,应首先了解歌曲的背景、产生地域、民族及文化特色等,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重视歌词的理解:歌词是民歌的灵魂所在,应重视对歌词的理解研究,从中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注意旋律的欣赏:旋律是民歌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重视对旋律的欣赏和体会,从中感受民歌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4. 多角度分析:在进行民歌鉴赏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歌曲的音乐性、艺术性、民族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陕西民歌赏析
陕西民歌是陕西省境内各种民间音乐的统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对陕西民歌的赏析:
1. 丰富的音乐风格:陕西民歌以其丰富的音乐风格而闻名,包括号子、山歌、小调等。
这些民歌通常以独唱或合唱的形式演唱,并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
例如,《信天游》是陕北地区的一种山歌,其曲调高亢激昂,富有情感,表现了黄土高原的粗犷和豪放。
2. 地方特色:陕西民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陕西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例如,《蓝花花》是一首流传于陕西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歌,其歌词描绘了蓝花花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对爱情的追求和她的悲剧命运。
3. 强烈的叙事性:许多陕西民歌具有强烈的叙事性,通过歌曲传达历史故事、传说和民间故事。
例如,《孟姜女哭长城》是一首流传于陕西和河北地区的民歌,讲述了孟姜女为寻找丈夫范杞梁而来到长城,伤心哭泣的故事。
这首歌以其动人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4. 独特的演唱技巧:陕西民歌的演唱技巧独特,包括真假声结合、滑音、颤音等。
这些技巧使得民歌在演唱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三十里铺》是一首流传于陕北地区的民歌,其曲调悠扬、节奏自由,真假声转换和滑音、颤音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之,陕西民歌以其丰富的音乐风格、地方特色、强烈的叙事性和独特的演唱技巧,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之一。
音乐知识各地民间音乐(1)西北民歌:代表曲目: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陕西民歌《脚夫调》《赶牲灵》《三十里铺》,山西民歌《刨洋芋》。
风格特点:旋律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较自由,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中原民歌代表曲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江苏民歌《茉莉花》(3)南方民歌代表曲目: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对花》《对鸟》,湖北民歌《幸福歌》风格特点:歌词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蒙古民歌代表体裁:长调《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西藏民歌代表作品:《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西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
)维吾尔族民歌代表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达坂城的姑娘》各民族代表乐器:藏族(扎木聂)蒙古(马头琴)维吾尔族(冬不拉、弹布尔、手鼓)二、中国民间器乐1.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
2.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分为黄门鼓吹(用于宫廷宴饮)、骑吹(用于帝王贵族的马上演奏)、短箫铙歌(用于祭祀狩猎)、横吹(用于随军演奏)四大类。
3.吹歌:是鼓吹乐的一个类别。
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以打击乐器。
因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称。
4.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
演奏乐器有: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
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5.江南丝竹6.广东音乐三. 中国戏剧、曲艺世界三种古老戏剧艺术,即: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1、从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算起,至今有二百多年。
2、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3、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四大艺术特征:唱、念、做、打。
5、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多彩的民歌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性所致的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
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风格相互交融。
民歌的八块色彩区: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丰富。
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主要有: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按歌唱的场合分,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按唱腔分,山歌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分为:谣曲、时调、吟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