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教学查房2
- 格式:pptx
- 大小:12.59 MB
- 文档页数:12
子宫肌瘤的护理教学查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卫第9版《妇产科护理学》第11章“子宫肌瘤的护理”。
教学内容包括: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2. 了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学会对其进行诊断。
3. 熟悉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子宫肌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教学重点: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子宫、肌瘤模型。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病例,讲解诊断和治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出的病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子宫肌瘤的定义2. 子宫肌瘤的分类3. 子宫肌瘤的病因4.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5. 子宫肌瘤的诊断6.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7. 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并给出诊断方法。
2. 答案: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等。
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子宫肌瘤的预防和调养,提高生活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这些内容是理解子宫肌瘤护理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子宫肌瘤术后护理教学查房时间:2014年1月14日地点:总院示教室主持:护士长查房形式:教学查房查房主题:子宫肌瘤术后的教学查房参加人员:总院妇产科全体护士查房程序:一、责任护士汇报病情;二、护理体查;三、汇报及讨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四、提问疾病相关知识;五、护士长总结。
一、责任护士1汇报病情:患者阳银秀,女,46岁,冷水滩高溪市镇香花坝下蒋村人,务农。
初中文化,对疾病的知识欠清楚。
因月经经期延长伴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于2014年1月14日9:00步行入院。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外伤、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T36.5℃ P98次/分 R20次/分 BP109/70mmHg 神情合作,慢性病容,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分,率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专科情况: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附件扪及一包块3×2×3cm大小,无压痛,左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
辅助资料: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维阴道彩超示:子宫黏膜下肌瘤,右侧卵巢囊肿,X 胸片显示:双肺无异常;心电图正常,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感染四项肝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Hb7.5g/L WBC7.5×109/L PT2.6×109/L入院诊断:1.功血(更年期)2.贫血(中度)3.慢性宫颈炎4.子宫肌瘤?5.卵巢肿瘤?入院诊断遵医嘱二级护理,普食,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于1月16好9点50分在连硬外麻下(双点)行子宫全切术+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出血约300ml,输同型红细胞1.5u,输血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术毕于12:20安返病房,查:T36.5℃,P98次/分,R20次/分,BP110/67mmHg,神情,切口敷料干燥,引流管通畅,尿管引出淡黄色尿液50ml,肛门未排气、排便。
二、床旁查看患者:责任护士2护理查体:T36.8℃,P98次/分,R20次/分,BP110/68mmHg,腹部切口敷料干燥,各引流管通畅约100ml,肛门未排气、排便。
教学查房xx,你好,今天术后第天,看你精神不错,首先祝贺你手术做的很成功,为了给你提供更系统、全面的护理,现在我们针对你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时间大约30分钟,请你配合好吗?请问你现在需要饮水或大小便吗?不需要。
那好我们现在开始,子宫肌瘤是我们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作为我们妇科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这类病人的护理,首先请责任护生xx汇报病例,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于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现存问题1疼痛护理:1术前充分的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紧张、恐瘤心理,提高病人手术耐受性,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等不适。
2术后12小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刀口张力,减轻疼痛,必要时腹部刀口包扎腹带。
3告知病人术后刀口疼痛是正常现象,消除紧张,一般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后6h开始感到疼痛,24小时内最明显,影响翻身、咳嗽,一般均在当晚医嘱注射杜冷丁75-100mg,以达到止痛、让病人休息的目的。
次日,一般疼痛能减轻,但要到48小时后,疼痛才显著减轻。
必要时24h内每6小时注射一次。
4多安慰病人,说明过多使用止痛剂,也会抑制肠蠕动,造成腹胀或严重时肠麻痹,增加痛苦。
5仔细检查手术范围有无新鲜出血、血肿、感染等异常,避免盲目应用止痛药。
2恶心、呕吐护理:1告知病人为手术及麻醉后正常反应,消除顾虑。
乙醚麻醉后,呕吐中枢兴奋,加上手术中暴露牵拉肠管和盆漏斗韧带,术后胃肠道反应较明显,2有的病人对杜冷丁、吗啡较敏感,注射后引起消化道反应,一般都会自行消失。
3呕吐时,可应用胃复安止吐。
4呕吐剧者,应检查有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有无低钾、低钠。
如有电解质平衡失调而不纠正,可使恶心、呕吐顽固不止,应建议医师作血电解质测定。
3腹胀护理:腹胀气的主要原因是吸气时空气进入消化道而病人并不自觉,有时在术后因疼痛而呻吟,在3-5分钟内,可以从食道吸入1000-2000ml空气,空气中的78%氮气不易被肠粘膜所吸收,存在胃肠道内,由于术后12-24小时才开始有不规则肠蠕动,所以气体一时不能从肛门排出,这是术后腹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