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褥垫层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工程名称日期交底部位褥垫层、垫层页数共8页交底内容:一、材料要求0.5~1cm粒径碎石、C15商品砼。
二、主要机具水准仪、水准尺、钢卷尺、平头铁锹、抹子、手推车、蛙式打夯机、挖掘机、铲车、挖掘机、自卸式土方车、混凝土罐车、汽车泵、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1、褥垫层、垫层方案及施工图纸已经确定。
2、清除基底垃圾等杂物,清除积水淤泥,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好基槽隐蔽等手续。
3、对碎石进行材料现场验收,符合要求,运输路线畅通。
4、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检测桩身完整性,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桩身完整性通过低应变法确定,以上试验均需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规范规定的养护期后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待检测合格经设计方核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5、所有施工材料、机械、人员已经进场,且具备施工条件。
四、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褥垫层施工→测量放线→模板支设→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养护。
工程名称日期交底部位褥垫层、垫层页数共8页五、施工工艺5.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图纸对褥垫层位置进行定位放线,按设计要求褥垫层铺设范围应超出素垫层边缘不小于200mm。
放线完毕后经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对位置及角度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工程名称日期交底部位褥垫层、垫层页数共8页5.2褥垫层施工待CFG桩基检测合格经设计方核认后,分层进行回填230mm 厚粒径5~10 mm 的碎石褥垫层,每层铺设厚度150-200mm 。
碎石垫层每边比素垫层边缘宽200mm ,褥垫层夯填度不得大于0.9 。
工程名称日期交底部位褥垫层、垫层页数共8页(1)将地基表面的浮土和杂质清除干净,平整地基,妥善保护基坑边坡,防止坍土混入砂石垫层中。
(2)对回填料进行检查,对粒径过大的碎石应及时挑选出来,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粒径合适良好的碎石。
褥垫层技术交底褥垫层技术交底一、准备工作:1.材料要求:碎石: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应小于5%。
2.主要机具:机械设备:平板式振动器、电夯;其他工具:铁锹、铁耙、胶管、喷壶、手推车等。
3.作业条件:边线以槽底白灰县为界限,需铺厚度以控制桩水平点下反50mm二、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处理地基表面→分层铺筑碎石→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2.操作工艺:1)将地基表面上的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平整地基,并妥善保护基坑边坡,防止塌土混入垫层中。
2)本工程基础垫层下均铺设300mm厚碎石褥垫层,每边宽出基础垫层200mm,压实系数0.91。
3)夯实:平振法施工:用平板振动器往复振捣,一般振捣不少于4遍。
振动器振动时,每行应搭接1/3,以防振动面积不搭接。
4)找平及验收:A.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
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B.最后一层夯、压密实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符合设计标高。
6)雨期施工时,应有防雨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造成塌方或基土破坏。
三、质量标准: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要求。
2)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厚度应夯压密实,接槎平整。
四、成品保护:1.回填碎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高桩,并应经常复测。
2.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3.级配碎石成活后,如不连续施工,应适当洒水湿润。
4.碎石子铺夯完毕后,严禁小车及行人在上面行走。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应严格执行铺筑砂石操作工艺要求,夯实遍数应达到,洒水应充足等。
2.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以防局部下沉。
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环境管理措施:1)砂土应遮盖存放,避免扬尘。
2)运输砂土时必须覆盖,沿途不得遗撒。
3)施工现场配备洒水降尘器具,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褥垫层技术交底(经典)表C2-04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褥垫层铺设、集水坑开挖日期。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1) 在施工开始前,技术部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对图纸进行熟悉和会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监理工程师、甲方现场负责工程师汇报。
2) 技术部应负责施工方案交底工作。
3) 施工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4) 施工前,质量技术部要对楼号控制点进行复核,如有不符合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甲方现场负责工程师汇报。
1.2 材料准备褥垫层材料采用自然级配碎石,粒径为≤30mm的碎石。
本工程采用已经拌合均匀的级配碎石,不在现场搅拌。
1.3 主要机具平板振动器、平头铁锹、手推车、2m靠尺、钢卷尺、小线、钢尺等。
1.4 现场准备1) 通过质监站、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同意褥垫层施工。
2) 沿槽边每隔4m设置控制标高的木桩,木桩上弹上褥垫层上口水平标高控制线,以控制碎石垫层的铺设厚度。
3) 检查基槽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积水、浮土和杂物。
4) 联系好砂石料的供货单位,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施工工艺2.1 工艺流程电梯基坑、集水坑开挖→砌筑集水坑砖胎膜→放褥垫层边线→基底找平→铺设自然级配碎石褥垫层→褥垫层压实、夯实→找平验收2.2 电梯基坑、集水坑、JK1的开挖标高从基础顶标高往下推算。
筏板厚度防水保护层(C15细石砼) SBS防水卷材素混凝土垫层(C15)褥垫层650mm 30mm 4mm 100mm 200mm2.3 碎石进场后,先进行质量检验,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
含泥量不得超过5%。
2.4 碎石进入基坑后,在槽底虚铺220mm厚碎石。
褥垫层宽度自素砼垫层外缘外扩200mm。
2.5 采用平板振捣器,横竖往复振捣三遍,夯填度不大于0.9(夯填度为褥垫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压实后褥垫层厚度为200mm,即至基底设计标高。
2.6 边缘和转角碾压密实,施工时对边角处的碾压不得遗漏。
表C.2.3工程名称编号交底日期2020-07-25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摘要褥垫层施工技术交底页数共5页第2页签 字 栏交底人 审核人接受交底人2、对级配砂石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在基坑土基础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每隔4m 插钢筋棍,并在钢筋棍上做褥垫层铺筑高程控制标记,基坑四周及转向处插钢筋、挂线,确定褥垫层铺筑范围,保证褥垫层铺筑位置与设计相符。
4、(1)电梯井和集水坑斜坡均用普通砖砌筑,然后在砖表面抹30mm 厚C15混凝土,要求收面压光,普通砖与土坡之间的空隙采用砌筑砂浆填实。
为使主楼与电梯井、集水坑交接处褥垫层铺筑饱满,在此处砌筑200mm 高的砖胎膜,厚度为200mm 。
详细做法如下图所示。
(2)PCT 工程桩处于斜坡处时,此处褥垫层做法如下图所示。
表C.2.3工程名称编号交底日期2020-07-25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摘要褥垫层施工技术交底页数共5页第3页签 字 栏交底人 审核人接受交底人5、分层铺筑砂石:5.1铺筑级配砂石的每层厚度为10cm~15cm ,不应超过20cm ,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褥垫层厚度比值不应大于0.9,砂石褥垫层范围宽出外排混凝土桩边缘不小于300mm ,分层厚度用样桩控制。
5.2砂石地基底面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挖成踏步或斜坡形,接槎处注意压(夯)实。
施工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5.3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做成45度角的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至少0.5m ,并应充分压(夯)实,如下图。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二、褥垫层施工技术要求1. 褥垫层材料: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石混合料,其粒径、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2. 褥垫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褥垫层厚度一般为200mm,虚铺厚度为230mm。
3. 夯实度:褥垫层夯实度应小于等于0.9。
4. 边缘处理:褥垫层每边伸出垫层边250mm。
5. 集水坑底处理:集水坑底清理干净,先铺设一层100mm碎石层,再铺设砂石褥垫层。
三、施工工艺1. 清扫基地地面:将地基表面浮土杂物清理干净,并把边坡拍实,防止流土混入褥垫层。
2. 铺设褥垫层:按照设计要求,将砂石混合料铺设在清理干净的基地地面上。
3. 震动找平: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震动,使褥垫层密实平整。
4. 验收:褥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褥垫层厚度、夯实度、平整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道路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隔离设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4. 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褥垫层施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遇到雨雪天气,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褥垫层发生沉降。
6. 严格执行褥垫层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五、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顺序,确保褥垫层施工质量。
2. 严格控制褥垫层厚度、夯实度,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褥垫层施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 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环境卫生。
六、验收标准1. 褥垫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 褥垫层夯实度:小于等于0.9。
3. 褥垫层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