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视野死角大解析(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5
汽车视野分析操作手册目录一、前方视野分析二、A柱障碍角分析三、前风窗刮刷面积分析四、仪表视野分析五、驾驶员对仪表板操纵件的视野分析六、侧视野分析七、B柱障碍角和视角分析八、后视野分析九、360°总视野分析十、虚拟主观评价分析一、前方视野分析 1. 输入条件R 点坐标,驾驶员靠背角度,风窗玻璃数据(含黑边),A 柱内外表面数据(含门窗框),侧门玻璃面数据,前机盖及风窗装饰件外表面数据,顶盖内饰前端表面数据,设计状态地面线,雨刮数据等.2. 校核风窗玻璃透明区域按GB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的要求,根据R 点和靠背角度,做出V 1、V 2点和风窗玻璃的透明区域基准点a b c 和a ’ b ’ c ’(如图1所示),再根据ECE R43做出黑边最小范围(图1中黄色线),仅当同时满足a 、b 、c 、a ’、b ’、c ’和黑边最小范围在风窗透明区域之内时,透明区域才能满足法规要求。
3. 前视角校核a )将V 1、V 2点投影到Y0平面得V 1’、V 2’点,过V 1点做Z0平面的平行平面Z’面;b )Z’面与挡风玻璃左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a 点,做a 点与V 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Y0平面的夹角——前左视角;c )Y0面与挡风玻璃上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b 点,做b 点与V 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 ’平面的夹角——前上视角;d )Y0面与挡风玻璃下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c 点,做c 点与V 2’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平面的夹角——前下视角;法规要求,仅当同时满足左视角不小于17°、上视角不小于7°和下视角不小于5°的条件时,前视角才能满足要求。
而实际前下视角需要综合考虑前方盲距的要求,前上视角需要综合考虑前方交通灯的影响。
4. 前方盲距将前下视野线延长至设计地面线,交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即为前方盲距,不同车型的前方盲距要求不同,应根据相应类型车辆对标后确定或判定是否合适,见图2。
开车视觉盲区如何避免规避说到视觉盲区,车主们第一反应肯定是车前、车后靠人眼或借助外后视镜看不到的位置,那么对于这些的视觉盲区应该如何去避免才好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开车视觉盲区如何避免,希望能帮到你。
开车视觉盲区如何避免特殊后视镜盲区:不连续变车道,多看后视镜右转或左转时,遇上转弯角度大或连续变道2次以上,通过后视镜根本看不清转弯过去后车道上的来车,这时也就形成了一个“后视镜盲区”,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路面较宽的高速路上。
所以,建议车主们在保持正常行驶时,经常观察后视镜,随时掌握车后的情况。
如果后面的车辆忽然消失,就很可能已进入盲区,要多加小心。
A柱盲区:多看慢速可避免一般轿车两侧有3个立柱,其中前风窗玻璃两侧的斜柱称作A柱。
在车辆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车主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现在不少车辆都安装了智能安全系统,只要有车辆或人进入前方A柱的盲点,就会出现警示;而对于一些没有安装智能安全系统的车辆,车主们则应多留意前方路况,减慢车速。
内轮差盲区:注意街角行人,扩大转弯半径所谓内轮差,是指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车主视线的盲区,货车、公交车等车身比较长的大型车,车头转过去了,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内外轮差”的盲区就成为“死亡地带”。
一般小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车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
所以,转弯时要注意站在街角的行人,特别是靠车辆较近的行人,如发现行人应扩大自己的转弯半径,并鸣喇叭提醒行人注意,确认安全后小心完成转弯。
超车盲区:超车看车头,会车看车尾无论是超越前车和与对向的车辆会车,车主往往看不清前车或来车的前后情况,特别是要超越公交车等大型车时,超车盲区更大。
在超越同向行驶的车辆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因为看似慢吞吞行驶的车辆,其实有可能正在避让行人;而与对面来车会车时,则需注意它的尾部,因为这个区域也可能会突然蹿出横穿马路的行人,此时如果贸然加速超车,很可能撞到行人。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汽车盲区的危害与解决方法导言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无法直接看到的区域,这片区域是不利于驾驶员视野的死角。
盲区造成了许多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
了解汽车盲区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每一位驾驶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汽车盲区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度探讨,以期帮助驾驶者更全面地了解并应对这一隐患。
一、汽车盲区的危害1.1 定义与位置汽车盲区指的是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无法直接看到的区域,通常在后视镜、车身柱和车顶等位置。
车身柱盲区和后视镜盲区是最常见的两种汽车盲区,它们对驾驶者的视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 危害汽车盲区使得驾驶者无法完全观察到周围的交通状况,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尤其在变道、超车和倒车等操作中,盲区给驾驶者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二、解决汽车盲区的方法2.1 调整后视镜合理调整后视镜的角度,使得能够最大化地扩大视野范围,减少后视镜盲区对驾驶的影响。
2.2 安装盲点辅助系统盲点辅助系统能够利用声音或灯光提示驾驶者车辆周围的情况,对于解决汽车盲区问题十分有效。
2.3 注意车身柱盲区在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变道和转弯时,一定要充分预估车身柱盲区的位置,注意加大观察范围,减少盲区带来的影响。
结语汽车盲区的存在给驾驶者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但通过合理调整后视镜、安装盲点辅助系统以及加强对车身柱盲区的注意,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希望每一位驾驶者都能够重视汽车盲区问题,加强对视野的掌控,从而为更安全的驾驶营造有利条件。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汽车盲区是一个极具危害性的问题,但也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解决的。
作为一名驾驶者,应该时刻关注并加强对盲区的观察,同时也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盲点辅助系统,来最大化地保障行车安全。
仔细认识汽车盲区的危害和解决方法,是每一位驾驶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愿我们在行车过程中都能够保持高度警惕,消除盲区隐患,为道路交通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详解汽车驾驶盲区,不管开不开车都要了解,分分钟救你一命!汽车盲区是我们在开车的时候最难解决的事情,尤其是新手司机开车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了解并能够正确的判断汽车盲区,今天小编就分享了车辆盲区图解,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般来说,盲区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盲区一共有10个,分别分布在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以及左右后视镜;主动盲区有车内障碍、错误跟车、陡坡驾驶、错用远光等。
汽车本身构造的盲区有8个,分别是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
这些盲区危险程度也高低有别。
一、车头盲区从汽车的构造来说,大部分汽车都拉长了车头因为需要装备一个核心动力 -发动机,对于驾驶员来说就会导致出现一个盲区。
车头盲区的安全隐患一般存在于车辆起步、挪车位和慢速行驶中,从主驾驶位看前方其实是还有一米多空余的距离,这一段空余就是车头盲区。
当有儿童在车头盲区蹲下停留、玩耍时,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很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SUV车身比小汽车更大,车头也比小汽车高,因此遮挡面积和盲区更大。
所以SUV的车头比普通小车高出许多,所以车头盲区距离也很长,驾驶人要格外留意了。
二、车尾盲区后备箱向后的区域属于车尾盲区。
虽然多数车辆都装有倒车雷达或者倒车影像,但是雷达也有扫不到的角落(比如车底),而且有时会误判,因此不能过分依赖电子辅助设备。
上车前要观察车辆周围一圈,观察好地形、障碍物和是否有人蹲在车尾后。
开车时,经常关注后视镜里车辆与行人的动态,倒车时内外后视镜都要记得看。
避免车头、车位盲区方法:减少车头、车位盲区带来的安全隐患一般有以下几招:1、一定要上车前观察车辆四周情况,排除障碍;2、调整好坐姿,一定要把车内座位调到最合适的以缩短车尾盲区距离;3、在起步和倒车时右脚悬在刹车踏板上方,随时制动;4、有条件摇下车窗,便于听车外声音;5、全神贯注四周的情况,避免意外发生;6、更换面积更大的车内广角后视镜,让C柱两侧和车尾情况尽收眼底;7、是汽车影像等高科技设备,但是这招不是很推荐,会让驾驶员产生依赖,如果哪天换台车开,那就懵了。
安全莫忽视教你如何避免汽车视野盲区[汽车之家用车养车] 开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视野盲区,如何避开这些盲区是一件挺让人头疼的事,也往往因为这些盲区,使自己的爱车受到伤害。
在路况日趋复杂的今天更是如此,许多不甚合理的路面设计、越来越多的高架路桥墩以及车与车之间形成的视觉盲区,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但却也是众多新手最容易忽视的。
由于盲区内的存在,极易造成驾驶者的判断以至操作失误,并由此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故汽车视野盲区被视为驾驶员获取路面信息的最大障碍。
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盲区有哪些?●车外“移动”的视线盲区场景一:城市里的车辆保有量日益增多,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各种各样的高架路桥应运而生,但也为驾驶者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因为支撑桥面需要建无数个桥墩。
当你走在紧挨桥墩的车道时,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盲区。
你有想过,桥墩后面会突然跑出一个行人来吗?支招: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走在最靠近桥墩一侧的车道,尽管那条车道往往是最为通畅的。
特别留意桥墩附近的路况,如需左拐或者掉头,那也得注意控制车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与前车保持足够距离,以防前车突然急刹造成追尾。
场景二:相信每位司机都试过在等红绿灯时,在车前面的各种大货车、公交车,接近3米高的车身,令尾随它的小轿车司机根本看不到头上的红绿灯。
不少公交车司机对红绿灯变换频率了如指掌,通常都能在红灯亮起前的瞬间顺利冲关,但往往尾随它的小车就不走运了,走出一段距离才发现闯了红灯。
支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接近路口时,与前面大客车保持足够距离,尽量保证能清晰看到前方交通指示灯或者其他辅助交通指示灯。
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需坚持“宁慢一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降低车速,看清楚灯号之后再安全通过。
场景三:想必你也试过,当你安分守己地在红灯亮起时停在斑马线前,在你的两侧车道上停了一台公交车。
这时候你要注意了,大客车宽大的车身就像两堵墙,导致小轿车驾驶员根本无法了解此时斑马线上的情况,从而产生了盲区。
工程:确定项目目标,项目验收方案
数学:角度与弧度的计算
乐高教具
本学习活动需要使用“45544机器人EV3套装”组装成大货车,模拟大货车在日常行驶的轨迹,利用传感器,测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学生探究的问题
1、当大货车静止时驾驶员的视觉范围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大货车的轮子与车体的比
例,关注车长和车高)
2、当大货车转弯时,视觉范围如何变化
(分小组进行探究,如较长的货车,弯度越大…...,视觉盲区越…...。
也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大货车转弯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史上最全汽车盲区示意图及应对办法,值得收藏!众所周知,视野无阻是保证车主们安全驾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双眼无法快速精准捕捉面前实时的路况,那么再好的驾驶技术与再安全的车辆都将会像悬崖上的马匹,一不留神,危险就会接踵而至。
其实,任何一台车、任何一位车主,在任何路段驾驶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视野阻碍,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谁真正做到了视野无阻的驾驶。
这是为什么呢?有不少车主都开始疑惑,我们平时开车都开得顺溜溜的,也没觉得视野被阻碍了,这视野阻碍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这里所提及的视野阻就是盲区,有一部分人也称之为驾驶视觉死角,国外称之为blind zone。
盲区的意思即为驾驶员在上车坐进驾驶座位之后,正常驾驶行为中的视觉角度死角,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坐在主驾驶座上开车时难以看见的区域。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经验足的老驾驶员说:“那些盲区,我都清楚,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我的心可以感觉到那些盲区,所以没必要太谨慎。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驾驶经验不能和突发路况划上等号;而一些新上路的驾驶员说:“我只要开慢一些,仔细看清能看清的区域就好。
”这样的想法亦是错的,因为往往新驾驶员连几个盲区的位置都不知道,一旦发生意外,估计自己都蒙在鼓里。
所以说,盲区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而且不同车辆的盲区与车身高度、座椅高度、外形结构以及驾驶员身体特征决定的,就算是同一款车,不一样的车主,他们所遇到的盲区角度和大小都有差异,那我们岂不是对盲区束手无策了?当然并非如此,不管车辆和车主再怎么变化,盲区只存在于那么几个固定的范围,我们只要记住那几个区域和避免的措施,开车的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一般来说,盲区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盲区一共有10个,分别分布在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以及左右后视镜;主动盲区有车内障碍、错误跟车、陡坡驾驶、错用远光等。
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这张图可以清晰地把汽车本身构造上的8个盲区位置展示出来,分别是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这些盲区对于驾驶者来说角度各有不同,危险程度也高低有别。
汽车视觉盲区预测及解决方案作者:乐丹怡吴金洪李秋苓卢娜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0期摘要:汽车视觉盲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了汽车视觉盲区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安全驾驶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视觉盲区原因盲区预警系统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232-01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
在汽车驾驶中,无论汽车的安全性能如何改进,驾驶者都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由于汽车固有结构、道路状况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视觉盲区,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据统计,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车祸在中国约占30%,在美国约占20%,并且在高速公路上因变换车道所发生的车祸有70%是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盲区进行研究,对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意义重大。
1 视觉盲区所谓视觉盲区是指其位于正常驾驶座位位置时,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
视觉盲区是一个空间立体范围,即驾驶员的视线通过车窗延伸到地面所形成的封闭立体空间。
由于驾驶员在驾驶中有80%以上的路况信息是依靠视觉获得的,所以如果没有良好的视野保证,安全驾驶就会变成空谈。
视觉盲区内的物体及路面驾驶员是看不到的,极易造成驾驶员的判断以至操作失误,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正确掌握车体盲区感觉的特点,对安全駕驶汽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视觉盲区的形成原因2.1 汽车结构视觉盲区的范围会因座位的前后高低及驾驶员的视角习惯等原因而略有差别。
一般普通轿车的视觉盲区如图1所示。
2.2 道路状况道路一般是依地势修建的,道路的坡顶处或傍山转弯处,驾驶员对对面的交通情况不能直视而出现视觉盲区。
在道路上停放的车辆、施工的土堆及堆放体积较大的杂物等均会形成视觉盲区。
2.3 其他原因在道路中间隔离及两旁的绿化带使驾驶员难以发现道路两侧的情况,以及两车交会时没有正确使用灯光等原因都会形成视觉盲区。
驾驶员要注意盲区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交通的日益繁忙,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驾驶员对盲区的不足了解和注意不够。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应注意的盲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为驾驶员出行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盲区所谓盲区,是指驾驶员在驾车时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区域,也就是视线盲区。
这是因为车辆设计或者道路环境的限制,使得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无法通过反射镜等方式观察到该区域的情况。
二、驾驶过程中常见的盲区1. 后视镜盲区后视镜盲区指的是在使用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时,由于反射镜的大小和角度限制,导致某些区域无法观察到。
尤其是传统的平面后视镜,在视角范围内存在死角,容易造成事故。
2. 前柱盲区前柱盲区是指车辆前方A柱和B柱所遮挡的区域,尤其是A柱对驾驶员的视线影响更大。
当转弯、跨越交叉口或者通过人行横道时,前柱盲区可能掩盖行人或其他车辆。
3. 侧后方盲区侧后方盲区特别容易发生在正在变道或者并行行驶时。
由于车辆身体的限制,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到车辆侧后方的情况,容易导致侧面碰撞。
三、盲区带来的危险与防范措施1. 危险性盲区存在的危险性不可忽视。
既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同时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比如在并线时,驾驶员无法观察到盲区内的车辆,可能发生剐蹭或者碰撞。
在倒车时,无法观察到盲区内的行人或物体,也可能造成伤害。
2. 防范措施为了减少盲区带来的危险,驾驶员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使用凸面镜: 凸面镜覆盖的范围更广,能够提供更好的视角,减少盲区的影响。
可以安装在两侧的后视镜和室内的后视镜上,提供更全面的视野。
(2) 调整座椅和方向盘位置: 驾驶员可以调整座椅和方向盘的位置,使自己处于更有利于观察盲区的位置。
同时,调整仪表板的高度和角度,以免遮挡视线。
(3) 观察后方视线: 在变道、超车或倒车时,驾驶员应通过反复观察后方视线,保持对盲区内的车辆或行人的注意力,确保安全。
第45卷第9期2017年9月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V d 45 N 〇.9FORESTRY MACHINERY & WOODWORKING EQUIPMENTSep. 2017推广应用汽车视野盲区分析及解决方案王乾浩,孙文轩,陈莹,薛亚硕,杨楠(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〇4〇)摘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汽车并道时,由于视野盲区的存在使驾驶员不能对车身周围的情况 有清晰的了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对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视野盲区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适当的解决方 案,对安全行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视野盲区;侧向辅助系统;3D 全息投影技术;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U491. 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2953(2017)09 -0044 -03Analysis of Vehicle Vision Blind Zone and SolutionsWANG Qian-hao, SUN Wen-xuan, CHENYing, XUEYa-shuo, YANG Nan(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China)Abstract : In the car running process, especially during lane change,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vision blinding zone, a driver can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around the vehicle body, causing traffic accidents easil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vision blind zone involved in the vehicle running process is made, with proper solutions given,of great importance to safe driving.Key words :vision blind zone;lateral auxiliary system ;3D holographic projection technology;solutioni 汽车视野盲区分析汽车盲区示意图如图i 所示。
汽车驾驶常见视觉盲区及如何应对所谓视觉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
视觉盲区是一个空间立体范围,既驾驶员的视线通过车窗延伸到地面所形成的封闭立体空间。
视觉盲区的物体及路面驾驶员是看不到的,驾驶员在驾车时必须小心对待。
正确掌握车体盲区感。
一、视觉盲区的形成原因1、地形障碍道路一般是依地形修建的,道路的坡顶处,或傍山转弯处,驾驶员对对面的交通情况不能直视而出现的视觉盲区。
2、路面障碍由于在道路上停放的车辆,施工的土堆、农民堆放的粮食、柴草等物形成。
3、运动物体障碍主要是指路面上行驶的各种车辆。
因其体积较大又处于运动中,所以对驾驶观察的阻碍范围较宽,是盲区观察的重点部位。
4、建筑障碍城镇交叉路口和村庄窄路等处建筑物体较密集,是视觉盲区形成较多并极易出现意外情况的地方。
5、绿化障碍农村道路两旁密集的树木,使驾驶员难以发现道路的出口处;在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有使驾驶员难以发现道路两侧的情况。
二、视觉盲区的分类及特点1、固定式指道路上静止物体形成的盲区,如停放的车辆、临时摆放的物体等。
固定式视觉盲区很难通过其它途径对盲区的情况进行间接观察判断,只能采取改变行车状态来处理。
2、移动式指视觉盲区的位置和范围随物体与车辆相互间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移动视觉盲区的范围较大,但通过交替扫描观察,可清楚地观察视觉盲区内的情况。
3、限距区指始终保持一定可视距离的视觉盲区。
限距盲区随汽车位置的不断变化,视觉盲区内的情况逐渐透明,虽有情况出现,但是存在一定的反应距离,只要车速控制得当,既可得到平稳处理。
4、变化式指随车辆位置变化而自然消失的视觉盲区,如路旁的绿化林带等。
该视觉盲区的范围和程度可通过观察角度的改变得到改善,只要同形成的视觉盲区保持一定的横向间距,即可大大减小对行车构成的影响。
三、视觉盲区的驾驶技巧针对视觉盲区不同的成因和特点,要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才能保证视觉盲区的情况得到准确处理。
大车盲区知识点总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型车辆在城市道路上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些大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往往存在盲区,这给行人和其他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
因此,对大车盲区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大车盲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大车盲区带来的安全问题。
一、什么是大车盲区大型车辆通常存在多个盲区,这些盲区是在驾驶员视野范围之外的区域,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些区域。
大车盲区主要包括侧后方盲区、前方盲区和底盘盲区。
侧后方盲区是指车辆侧后方的盲区,通常是指驾驶员无法通过后视镜或侧视镜直接观察到的区域。
前方盲区是指车辆前方的盲区,即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区域。
底盘盲区是指车辆底部的盲区,通常是指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区域。
二、大车盲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大车盲区存在的主要危害是给行人和其他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因为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到盲区内的情况,所以容易发生对行人或其他车辆的碾压或碰撞事故。
特别是在行人和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上,大车盲区会更加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了解和认识大车盲区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三、如何避免大车盲区带来的安全问题为了避免大车盲区带来的安全问题,行人和其他车辆在与大型车辆共享道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切勿在大车侧后方盲区内停留或行走。
尤其是在大型车辆的转弯时,行人和其他车辆应该尽量避开大车的侧后方盲区,以免被大车碾压或碰撞。
2.当行人或其他车辆与大车同时行驶时,不要靠近大车的侧后方盲区。
尽量保持与大车的一定距离,以便驾驶员能够及时发现并避让行人和其他车辆。
3.在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交叉口处,应该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车,尽量不要在大车前方盲区内等待或穿行,以免发生危险。
4.当行人或非机动车与大车共享车道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进入大车的底盘盲区,以免被大车碾压或碰撞。
5.鼓励大车驾驶员安装倒车预警系统和侧向盲区监测系统,以提高驾驶员对盲区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