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体论.ppt
- 格式:ppt
- 大小:7.85 MB
- 文档页数:3
引论一、感性思考:1、你认为文学是什么?2、你认为文学是怎么产生的?3、你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吗?你是怎么选择作品的?4、在你读过的作品中有没有一部作品使你至今难忘?5、你如何看待作家?你认为作家与现实世界有无关系?有你最喜欢的作家吗?…………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1、文学本体论★文学起源★文学发展★文学的本质及其定义2、文学形态论★文本层次论★作品体裁论及其审美特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及作品类型论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及其审美特征★文学形象论,如典型、意象、意境等3、文学创作论★作家论及文学创作基本原理4、文学接受论★文学传播★文学欣赏★文学批评美国当代学者艾布拉姆斯(1912——)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建立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系: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艾氏坐标提出了作品研究的四要素,根据作品与其他三者的不同结合形成了不同研究内容,艾氏理论对人们理解文学和研究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文艺学→文学批评→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文学史学补充:区分狭义文艺学、广义文艺学,此处是狭义文艺学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等关系密切,它通过对诸多文学现象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活动中的一般规律。
它力图指导、制约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的研究,而它自身的发展又离不开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等诸多文学现象的启迪与支持。
(学生记)第一章文学本体论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来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
所谓的文学整体,是指文学理论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和各个时代的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从文学理论学习的角度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只有通过各种文学观的比较方可见出。
第一节文学观念与文学起源一、文学观念从历史上看,人们对“什么是文学”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
兰塞姆文学本体论
文学本体论是由兰塞姆创造的一个术语,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这一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认为文学作品自成一类,具有本体地位。
兰塞姆的“本体论”概念有两层互有矛盾的意思:一是说诗自身是本体存在,文学作品自成一类,具有本体地位;一是说文学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活动,不是具体的、特殊的现象。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一、术语: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二、知识: 1、 社会结构图式及文学在其中的位置。
2、 “政治”的中介作用。
3、 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
4、 艺术的分类标准及分类。
5、 把握文学本质的三个层面。
三、思考题: 1、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成如何? 2、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如何表现出相对独立性? 3、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学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5、为什么说书本知识只是“流”,而不是“源”? 6、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有哪些特点? 7、试与绘画艺术比较,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
8、试与音乐艺术比较,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
一、术语: 形象性 赋比兴 陌生化 典型性 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典型化 意境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倾向性 形象大于思想 二、知识: 1、文学的四大特征。
2、" 熟悉的陌生人"的提出及含义。
3、典型化的原则。
4、塑造典型人物的三种基本方法。
三、思考题: 1、文学形象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典型人物?什么是典型环境? 3、典型环境对于塑造典型人物有何意义? 4、什么是典型化?试从个性化与概括化辨证统一的角度来说明典型化的规律。
5、作家创造典型人物有哪几种方法?试举例说明。
6、何谓意境?它有哪几个方面的内涵? 7、为什么说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 8、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不相一致的问题? 第三章 文学功能论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一、术语: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审美功能二、知识:1、“寓教于乐”。
2、“为艺术而艺术”。
3、“熏、浸、刺、提”。
4、“兴、观、群、怨”。
三、思考题:1、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2、怎样理解“寓教于乐”这一命题?3、能否将文学的娱乐功能等同于一般的感官快乐?4、为什么既不能将文学理解为仅仅供人消遣的,又不能将其社会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 一、术语: 摹仿说 游戏说 巫术说 表现说 劳动说 二、知识: 1、目前探讨文艺起源通行的做法和途径是什么? 2、劳动说的基本内涵。
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第二节文学的形象性•第三节语言的艺术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乔纳森¡¤卡勒论理论研究的四个特点:•1、跨学科:依赖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2、分析性:从“属性”上说明文学是什么•3、纠正常识:质疑“理所当然”的观念•4、思维的思维:提供思路而不仅是结论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一. 文学和文学观念•二. 文学和审美活动•三. 虚构和艺术真实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一、文学和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即人们对文学的认识•“文学”只有一个,但文学观念却是多种多样的•原因:•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文学活动与社会、文化有广泛联系;•文学本身具有各种形态。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形成的文学观念都相当宽泛,所谓的文学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
•最初的文学观念是一种广义的文学观念、具有泛文学的特点。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美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通过下面的坐标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关系网:世界↑文本↙↘作者读者一、文学和文学观念•从文学历史来看,先后产生过四种有影响的文学观:•(世界-文学)感物、模仿的文学观•(读者-文学)实用说的文学观•(作家-文学)表现说的文学观•(文本-文学)客观说的文学观一、文学和文学观念•1.(世界¡ª文学)从文学与世界/生活关系角度形成的文学观:•①中国古代的“感物说”的文学观(诗言志、诗缘情)•②西方古代的“模仿说”的文学观一、文学和文学观念•2.(读者-文学)从文学与读者关系的角度形成的文学观:•“实用说”的文学观:•强调文学是教化和认识的手段。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3.(作家-文学)从文学与作家关系的角度形成的文学观强调文学是内心世界的表现•“表现论”的文学观•中国古代有“诗言志”和“诗缘情”•“表现”文学观在西方兴起于浪漫主义运动一、文学和文学观念•4.以“作品(文本)”为对象形成•“客观说”的文学观•强调语言形式、技巧和结构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文学的特质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