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in monitoring process

主要内容:质量保证在环境监测

中的意义和内容;监测试验基

础;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

表述;实验室质量保证;

学习难点: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

处理和结果表述方法。

学习重点: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处

理和结果表述方法。环境监测实验

用水和试剂介绍及制备技术;标准分析方法与分析方法的标准化。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一、意义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二、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过程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储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

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

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和安

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对于无人值守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工作将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最低限度的质量保证工作,应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⒈网络的整体设计。

⒉具体采样点选择。

⒊子站的结构设计。

⒋采样系统选择。

⒌分析方法。

⒍监测仪器选择。

⒎设备装置的安装和布局。

⒏标准的可追踪性。

⒐标准工作。

⒑监测仪器日常零点、跨度值的检查与调节。

⒒零点、跨度漂移控制限的规定以及相应的数据修正工作。

⒓监测仪器单点和多点标准频次的规定和控制性检查。

⒔预防性和弥补性的维护工作。

⒕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有效性的鉴别。

⒖检测数据精密度、准确度和完整性、代表性及可比性的检查。

⒗有关质量控制的文件管理。

系统执行质量保证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⒈提供可满足监测目的且合乎质量要求的数据。

⒉将由于仪器故障及各种干扰影响导致数据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⒊确保系统提供的数据有效、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

也即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五性”: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完整性。

监测实验室基础

实验室是获得监测结果的关键部门,要使监测质量达到规定水平,必须要有合格的实验室和合格的分析人员。具体的讲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玻璃仪器的选用和校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技术等。

仪器和玻璃量器是为分析结果提供原始测量数据的设备。它的选择视监测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而定。仪器和量器的正确使用、定期维护和校准是保证监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也是反映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的重要方面。

一、实验用水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配制试剂、标准物质、洗涤均需大量使用。它对分析质量有着广泛和根本的影响,对于不同用途需要不同质量的水。市售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实验室中应配备相应的提纯装置。纯水的分级见表9-1。

实验室用水分三个等级,应在独立的制水间制备。

1、一级水:基本不含有溶解杂质或胶态粒子及有机物,可用二级水经再蒸馏、离子交换混合床、0.2μm滤膜过滤等方法处理,或用石英蒸馏装置作进一步蒸馏制得。一级水用于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

2、二级水:常含微量的无机、有机或胶态杂质。可用蒸馏、反渗透或离子交

换法制得的水再蒸馏的方法制备。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

3、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实验工作,可用蒸馏、反渗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备。

㈠蒸馏水

蒸馏水的质量因蒸馏器的材料与结构而异,常见的几种不同蒸馏器及其所得水的质量如下:

①金属蒸馏器:只适用于清洗容器和配制一般试液;

②玻璃蒸馏器:适用配制一般定量分析试液,不宜配制分析重金属或痕量非金属试液;

③石英蒸馏器:适于配制对痕量非金属进行分析的试液;

④亚沸蒸馏器:适于配制除可溶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以外的各种物质的痕量分析用试液。常作为最终的纯水器与其他纯水装置联用。图示

㈡去离子水

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一定形式组合进行水处理。水中含金属杂质极少,适于配制痕量金属分析用的试液,但不适于配制有机分析试液。

㈢特殊要求的纯水

主要有:⒈无氯水⒉无氨水⒊无二氧化碳水⒋无铅水

⒌无砷水⒍无酚水⒎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二、试剂和试液

实验室中所用试剂和试液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用相应规格的试剂,按规定浓度和需要量正确配制,并按规定要求妥善保存,注意空气、温度、光、杂质等影响。同时要注意保存时间,一般浓溶液稳定性较好,稀溶液稳定性较

差,如10-3mol/L的某溶液可贮存一个月以上,10-4mol/L只能贮存一周,而

10-5mol/L溶液需当日配制。故许多试液常配成浓的贮存液,临用时稀释成所需浓度。

一般化学试剂分为三级:一级试剂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二级试剂常用于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液。如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三级试剂只能用于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中试液和清洁液等。

三、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空气中如含有固体、液体的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对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会导致较大误差。所以要求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达到较高的标准。最好能在超净实验室或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或使用。

四、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其内容包括:

㈠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

㈡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㈢实验室安全制度

㈣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㈤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㈥样品管理制度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监测中所得到的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数据统计,是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由于监测系统的条件限制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测试值与真值之间常存在差异;环境污染的流动性、变异性以及与时空因素关系,使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由许多因素综合所决定;描述某一河流的环境质量,必须对整条河流按规定布点,以一定频率测定,根据大量数据综合才能表述它的环境质量,所以这一切均需通过统计处理。

一、基本概念

㈠误差和偏差

⒈真值(X)

在某一时刻和某一位置或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客观值或实际值称为真值。真值包括:

⑴理论真值:例如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⑵约定真值:由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的国际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和导出单位。由国际单位制所定义的值叫约定真值。

⑶标准器(包括标准物质)的相对真值: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为低一级标准器或普通仪器误差的1/5(或1/3-1/20)时,则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的相对真值。

⒉误差及其分类

由于被测量的数据形式通常不能以有限数表示,同时由于认识能力不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使测量值与真值不一致,这种矛盾在数值上表现为误差。

误差按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恒定误差或偏倚(bias)。指测量的总体平均值与

真值之间的差别,是由测量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

现性,并不因为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少系统误差,它的产生可以是方法、仪器、试剂、恒定的操作人员和恒定的环境所造成。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共同作

用造成,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规律。

过失误差:又称粗差。是由测量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所造成,它明显地歪曲测量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改正。

误差的表示方法:分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

差,有正负之分。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3、偏差

个别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均值之偏离叫偏差,它分绝对偏差、相对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等。

1)绝对偏差:是测定值与均值之差。

2)相对偏差:是绝对偏差与均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3)平均偏差:是绝对偏差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

4)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5)极差:一组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表示误差的范围,以R表示。㈡总体、样本和平均数

1、总体和个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叫总体,其中一个单位叫个体;

2、样本和样本容量:总体中的一部分叫样本,样本中含有个体的数目叫样本

容量;

3、平均数:代表一组变量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样本观测中大多数测量值

都靠近平均数。它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当监测数据是正态分布时,其算术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三者重合。

㈢正态分布

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均遵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曲线说明:

(1)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大误差,即误差的概率与误差的大小有关。(2)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正负误差数目近于相等,故曲线对称。

(3)出现大误差的概率很小。

(4)算术均值是可靠的数值。

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1、数据修约原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

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2、可疑数据的取舍

离群数据:与正常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分布总体,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

可疑数据: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

测量中发现明显的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由此而产生的数据应随时剔除。而可疑数据的取舍应采用统计方法判别,即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

1、狄克逊(Dixon)检验法

(1)将一组测量数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x1、x2…xn,x1和xn分别

为最小可疑值和最大可疑值;

(2)按表9-5(P299)计算式求Q值;

(3)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和样本容量(n),从表9-6(P299)查得

临界值(Qα);

(4)若Q≤Q0.05则可疑值为正常值;

若Q0.05<Q≤Q0.01则可疑值为偏离值;

若Q>Q0.01则可疑值为离群值。

2、格鲁勃斯(Grubbs)检验法:适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一致性和剔除

多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均值;也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值。

3、监测结果的表述

1)用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是表达监测结果最常用的方法,平行测定次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条件是测定过程中排除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只存在随机误差。

2)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偏差表示测定结果。如果标准偏差越大,算术均数结果的代表性越小。

3)用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述监测结果。

4)如果分析监测获得的数据或结果低于所选用方法的检出限,则不能将该数据作为最终表达的结果,因为,该数据的可信程度不搞。遇到这种情况,结果可

用“未检出”表述。

三、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t检验)

相同的试样由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不同分析方法所测得均数之间差异;在实

验室质量考核中,对标准样的实际测定均值与其保证值之间的差异,到底

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还是确实存在本质的差别,可用计算t值和查t表的

方法来判断两均数之差是属于抽样误差的概率有多大,即对这些差异进行

“显著性检验”,简称“t检验”,当抽样误差的概率较大时,两均数的

差异很可能是抽样误差所致,亦即两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如其概率

很小,即此差别属于抽样误差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差别有显著意义。

t检验判断的通则是:

当t<t0.05(n),即P>0.05 ,差别无明显意义;

当t0.05(n)≤t<t0.01(n),即0.01<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

当t≥t0.05(n),即P≤0.01,差别有非常明显意义。

四、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数据,弄清和研究对象有关的各个因素对该对象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和性质。

㈠方差分析中的统计名词

1、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

一项试验中只有一种可改变的因素叫单因素试验;

具有两种以上可改变因素的试验叫多因素试验。

2、水平

因素在实验中所处的状态叫水平。例如,比较使用同一分析方法的五个实验室是否具有系统的准确度,该因素有五个水平。

3、总变差及总差方和

在一项实验中,全部试验数据往往参差不齐,这一总的差异称为总变差。总变

差可用总差方和来表示。总差方和可分解为随机作用差方和与水平间差方和。

4、随机作用差方和

产生总变差的原因中,部分原因是试验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干扰与测量中随机误差的影响,表示为同一水平内试验次数的差异,这种差异用随机作用差方

和表示。

5、水平间差方和

产生总变差的另一部分原因是来自试验过程中不同因素以及因素所处的不同的水平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水平试验数据均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用各因素的水平间总差方和表示。

6、交互作用

在多因素试验中,不仅各个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各因素间有时能联合起来起作用,这种作用称为交互作用。

㈡方差分析的方法步骤

1、建立假设(H0)。

2、选取统计量并明确其分布。

3、给定显著性水平(α)。

4、查出临界值(Fα)。

5、列表计算有关的统计量。

6、根据方差分析表作方差分析。

7、如有必要,对有关参数作进一步估算。

㈢应用方差分析的条件

方差分析要求试验数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同一水平的数据应遵从正态分布。

2、各水平试验数据的总体方差都相等,尽管各总体方差通常是未知的。

五、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一些模糊问题。所谓模糊问题是指界限不清或隶

属关系不明确的问题,而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程度”的界限就是模糊的,人

为的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环境污染程度是不确切的。

实验室质量保证

监测的质量保证从大的方面可分为采样系统和测定系统两部分。实验室质量保证是测定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目的是保证测量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室质量保证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实验室基础工作之上,以下讨论的前提是假定实验室的各种条件和分析人员是符合一定要求的。

一、名词解释

(一)准确度

准确度是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并决定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第二种是“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

率,以确定准确度,多次回收实验还可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是目前常用而方便的方法,其计算式是:

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 /加标量· 100%

所以,通常加入标准物质的量应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接近为宜。

因为加入标准物质量的大小对回收率有影响。

(二)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精密度大小,较常用的是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

在讨论精密度时,常遇到如下术语:

1、平行性

平行性是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2、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3、再现性

再现性是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通常室内精密度是指平行性和重复性的总和;

而室间精密度(即再现性),通常用分析标准溶液的方法来确定。

(三)灵敏度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

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实际工作中,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灵敏度因实验条件而改变。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以下式表示:

Α﹦kc+a

式中:A----仪器的响应量;

c----待测物质的浓度;

a----校准曲线的截距;

k----方法的灵敏度,k值越大,说明方法灵敏度越高。

(四)空白实验

空白实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其所加试剂和操作

步骤与试样测定完全相同,并同时进行。

空白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分析中的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质、环境及操作进程的沾污等对试样测定的综合影响,以便在分析中加以扣除。

(五)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配制标准系列的步

骤与样品处理过程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配制标准系列溶液时省去了样

品的预处理)。

测定时只用到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即定量测定时,待测组分的浓度或量和测

定信号或物理量呈线性比例关系。

(六)检测(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或置信水平上)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所谓检测(出)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确定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测限有几种规定:

⒈分光光度法中规定以扣除空白值后,吸光度为0.01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

测限。

⒉气相色谱法中规定检测器产生的响应信号为噪声值两倍时所对应的量。最小检测浓度是指最小检测量与进样量(体积)之比。

⒊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规定某一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外延的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电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直线相交时,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值即为检测限。

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浓度的一次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一次测定值有显著差异者,即为检测限(L)。当空白测定次数n大于20时,

L=4.6σwb

式中:σwb----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

检测上限是指校准曲线直线部分的最高限点(弯曲点)相应的浓度值。

(七)测定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

测定限分测定上限和测定下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一般,在低浓度区间实际检测中,人们以“检出限”界定待测物质的有无,以“测定下限”界定定性、定量区间,这种划分有效地解决了低浓度区间检测的

复杂性问题,有利于控制检测质量。

测定上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

最佳测定范围(optimum concentration range)又叫有效测定范围,是指在

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

度范围。

方法运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

最佳测定范围应小于方法适用范围。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一般通过分析和应用某种质量控制图或其他方法来控制分析质量。

⑴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

编制控制图的基本假设是:测定结果在受控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按正态分布。

编制均数控制图的方法:用同一分析方法在短时期内多次(至少20次)测定某一控制样品(与环境样品的浓度、组成尽量相似),计算它们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从而计算上、下控制限,上、下警告限等。

均数控制图的使用:根据日常工作中该项目的分析频率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每间隔适当时间,取两份平行的质量控制样品,随环境样品同时测定,对操作技术较低的人员和测定频率低的项目,每次都应同时测定控制样品,然后将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依次点在控制图上,再按相关规定检验分析过程是否处

于控制状态。

①如此点在上、下警告限之间区域内,则测定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环境样品分析结果有效;

②如果此点超出上、下警告限,但仍在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内,提示分析质量开始变劣,可能存在失控倾向,应进行初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③若此点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外,表示测定过程“失控”,应立即检查原

因,予以纠正。环境样品重新测定;

④如遇到7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是(虽然数值在控制范围之内),表示有失去控制倾向,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⑤即使过程处于控制范围之内,尚可根据相邻几次测定的分布趋势,对分析质量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

⑵均数-级差控制图

有时分析平行样的平均数与总均值很接近,但极差很大,显然属质量较差。而采用均数-极差控制图就能同时考察均数和极差的变化情况。

⑶多样控制图

为了适应环境样品浓度多变,和避免分析人员对单一浓度控制样品的测定值产生“习惯性”误差弊病,可以采用多样控制图。其方法是配制一组浓度不

同,但相差不大的控制样品,测定时标准偏差视作为常数,绘制控制图时,每次随机取某一浓度控制样品进行测定。在对不同浓度控制样品进行至少20 次测定以后,计算它们的平均浓度和标准偏差,并绘制多样控制图。

㈡其他质量控制方法

⑴比较实验:对同一样品采用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的符合程度来估计测定准确度。对难度较大而不易掌握的方法或测定结果有争议的样品,常采用此法。

⑵对照分析: 在进行环境样品分析时,对标准物质或权威部门制备的合成标准样进行对照分析,将后者的测定结果与已知浓度进行比较,以控制分析准确度。

三、实验室间控制质量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找出误差来源,

提高监测水平,增加各实验室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这一工作常由某一系统的中心实验室、上级机关或权威单位负责。

(一)实验室质量考核

其考核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⑴质量考核测定项目

⑵质量考核分析方法

⑶质量考核参加单位

⑷质量考核统一程序

⑸质量考核结果评定

考核内容有:分析标准样品或统一样品;测定加标样品;测定空白平行,核查检测下限;测定标准系列,检查相关系数和计算回归方程,进行截距检验等。(二)实验室误差测验

在实验室间起支配作用的误差常为系统误差,为检查实验室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及它对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可不定期对有关实验室进行误差测验。常用方法为根据双样图的图形来判断实验室存在的误差。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一、标准分析方法

标准分析方法又称分析方法标准,是技术标准中的一种,它是一项文件,是权威机构对某项分析所作的统一规定的技术准则和各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标准分析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⒈按照规定的程序编制;

⒉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

⒊方法的成熟性得到公认,并通过协作试验,确定了方法的误差范围;

⒋由权威机构审批和发布。

编制和推行标准分析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和准

确性,不但要求同一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要一致,而且要

求不同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也要一致。

二、分析方法标准化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标准化过程,包括标准化试验和标准化组织管理。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严密性和连续性的工

作,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同时受到标准化条例的约束。

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系统:(P332 图9-17)

国家标准总局(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主管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单位

国外标准化组织机构:标准局——归口主管部门——专家委员会——任

务组——参加实验室

三、监测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1、协作试验:是指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和按照预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合作研究

活动。可用于分析方法标准化、研制标准物质、监测网的质量控制、实验室

性能评价、分析人员考核等活动。

2、分析方法标准化协作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拟作为标准的分析方法在实

际应用条件下可以达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制定实际应用中分析误差的允许

界限,以作为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仲裁的依据。

3、注意事项:包括下列因素

1、实验室的选择

2、分析方法

3、分析人员

4、实验设备

5、样品的类型和含量

6、分析时间和测定次数

7、协作实验中质量控制

环境标准物质

一、环境标准物质及其分类

1、环境计量:是定量地描述环境中有害物质或物理量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及浓度(或强度)的一种计量系统。它包括环境化学计量和环境物理计量两大类。

化学计量是以测定大气、水体、土壤及人和生物中有害物质为中心的化学物

质测量系统。

物理计量是以测定噪声、振动、电磁波、放射性、热污染等为中心的物理计量

系统。

2、基体和基体效应:在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一般在ppm或ppb级水平,而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则称为基体。

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给实际测定中带来的误差,叫

作基体效应。

3、环境标准物质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Ⅰ) 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贯穿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素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要求。 11.1 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 11.1.1 监测人员技术要求 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11.1.2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格证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某项目)合格证,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 11.2 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 11.2.1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可比,必须执行计量法,对所用计量分析仪器进行计量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准使用。 11.2.2 应按计量法规定,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11.2.3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依法检定,或送有授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11.2.4 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校验和维护。如天平的零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pH 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性误差,应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校验。 11.2.5 新购置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其密合性、容量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11.3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用和验证 11.3.1 对不同的监测分析对象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要遵循本规范中6.2.1 选择分析方法所确定的原则。 11.3.2 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条件时,或者水样十分复杂,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不能得到合格的测定数据,必须做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的主要特性参数:方法检出浓度、精密度、准确度、干扰影响等与标准方法有等效性、可靠性,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批、核准。 11.4 水质监测布点采样的质量保证 11.4.1 地表水质的布点采样质量保证见4.2.4 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 11.4.2 底质采样质量保证见4.3.2 底质采样质量保证。 11.4.3 污水监测采样质量保证见4.2.4 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和5.2 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 11.5 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 11.5.1 实验室环境:应保持实验室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安全操作的基本条件。做到相互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对可产生剌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分析天平应设置专室,做到避光、防震、防尘、防腐蚀性气体和避免对流空气。化学试剂贮藏室必须防潮、防火、防爆、防毒、避光和通风。

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设计

XX 县作为本项目监测点,鉴于本次监测任务顺利进行,特绘制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 1监测内容 XX 县地表水水质、县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水、气)、城区及交通干线噪声质量等监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表水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1.1.1 监测断面 哈尔腾河红崖子断面。 1.1.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1)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粪大肠 监测区域现场勘查及资料收 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 象气候、土壤利用等) 编制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及类别 确定确定监测点 布置及采样时间 和方法 电话预约 现场样品采集 检测室样品分析 检测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上报 出具监测报告 接受委托 后期服务

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1-1 地表水监测因子及检测方法依据监测指标技术要求方法依据 水温,℃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氨氮(NH3-N) 总磷(以P计) 总氮(湖、库,以N计) 铜 锌 氟化物(以F-计) 硒 砷 汞 镉 铬(六价) 铅 氰化物 挥发酚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此外还可根据XX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污染物监测。1.1.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监测网点布置 组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点位置设点依据 1.1.4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见表1-3) 表1-3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 样品名称采样方法采集设备 地表水 1.1.4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1-4) 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全面至少监测4次,且需在各监测月份的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具体监测时段按下表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表1-4 监测时间及频次 季度监测时段选测时段频次选测原因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质量保证管理方案及措施

质量保证管理方案及措施 本工程将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全体部门、全部工序、全体人员都置于质量控制之中,形成全员化、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使各项工作都实行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做到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形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造出高质量、高速度、令用户满意的工程,提高我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参加图纸会审,做到事前控制。 工程开工前,由工程处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进行各专业之间的内部会审,并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单位土建及安装各专业参加的图纸会审,将各专业内部以及专业之间的矛盾提供给设计单位,落实各专业施工技术方法、工艺等问题,使施工图通过会审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利技术质量问题能得到事前控制。 2.坚持技术交底、样板引路制,规范操作。 施工前由项目工程师召集各专业施工员、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料具员,讲清工程概况质量要求、施工进度以及主要质量保证措施,同时由施工员向工程项目负责人及施工骨干对工程概况设计特点、重要疑难问题以及施工布置等作总体的技术交底,并同时进行安全、质量交底,三方面交底要确保吃透弄懂,记录齐全;施工中专业施工员应根据进度计划作分部、分项技术交底,专业工(班)长根据每天的具体作业楼层和施工内容作班前技术交底,并可配合实物示意图表作示范,作模拟操作讲解,直至施工人员弄懂为止;4~20层为标准层,为规范施工,施工前选一层作样板层,尺寸、标高、具体走向、水电风各专业管线布置均在这一层解决,施工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让现场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落实、确认,样板层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标准层则按此统一施工。 3.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标准。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施工规范GBJ242-82给排水工程、GB50258-96、GB50169-92(电气工程)、GBJ222-82(空调工程)按照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及设计院工程联系单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施工图纸,不得进行无根据施工。施工消防工程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消防专业规范要求。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分析原因,制定计划,限期整改,互检由工程处或工程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班组完成的施工项目进行互检互评,每月工程处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

检测质量保证制度

检测质量保证制度 1、检测人员: 1.1检测人员必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基本技术和检测水平,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书,在指定的岗位上进行检测工作。 1.2检测人员要遵守岗位职责,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实事求事,不徇私情,检测认真负责,做到严、细、准。 2、检测仪器设备: 1.1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状态应符合设备管理制度和专业技术检测有关规定要求。 1.2各种检测用的仪器设备应按规定检定(或校准)。 1.3主要检测设备要有使用记录、设备档案和操作规程。 1.4仪器设备有故障或过期未检定,不得投入检测工作。 1.5保持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 3、检测数据读取和记录: 1.1数据读取和记录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发现数据可疑时应停机检查。 1.2原始数据应如实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字迹要清楚,不准任意涂改。 1.3原始记录和计算结果要有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4、检验报告的审查: 1.1检测原始记录及其计算过程和结果由检测人员负责整理撰写,并在试验上签字,对数据负责。原始记录经校核后出具正式检测报告。 1.2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对检测报告负责审批,审查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检测方法是否正确,数据图表是否与原始记录相符,并在负责人一栏上签字,对检测质量负责。 1.3检测报告经审核后,加盖公章发出。 1.4在审核中,任何人都无权更改检测数据,如发现错误应由检测人员理正(或重新试验),重新履行逐级审批手续。 5、试验室管理: 1.1试验室要有专人管理,负责仪器设备保管、维护、安全和卫生等工作。 1.2下列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应达到的标准: ①混凝土试验室:20±5℃; ②水泥试验室:20±2℃,湿度≥50%; ③混凝土养护室:20±2℃,湿度≥95%; ④水泥养护箱温度:20±1℃,湿度≥90% 。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一系列便捷,但与 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人们一方面积极采取措 施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对国家整体环 境质量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监测质 量控制备受关注目,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环 境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 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 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 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 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室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定的。当时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回忆来开帷幕,但是发展较慢;80年代进入调整和巩固的阶段,在 这个时段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管理站点,并引入了环 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标,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大进步;90年代是我国环境监 测工作的提高和深化阶段,并于中后期将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列为我国现代化研 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但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还是有 差距的。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上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是经过四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监测环境质量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采取的 方法越来越广泛,比如遥感技术、卫星技术、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监测范围也 越来越广,在地理范围上可以实现有点向面的推广,由一个城市向整个省级范围 扩散;在监测的种类上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大气、水以及生态环 境的监测。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是 在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上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克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2.1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能够真实地调查到环境污染源的相关问题,就必须严格对可能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制定控制环境 监测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办法,环境监测部门职能目前还很薄弱,有些部门在环 境监测部门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环境监测部门是一个建立在环境监测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2.2实验室外部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应制定相关的采样计划和质控计划,并按照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的实施,其中的内容包括:采样点位、测定项目、频次和数量及样品的 运输和保存等等。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规范现场采样工作,明确的规定从 采样计划的指定到样品运输的采样全过程规范要求,其内容应具体全面,细化采 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质量保证措施(免费版)

五、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选拔质量意识强,领导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职业素质好的人员担任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通过引进先进施工设备与工艺,有效组织人力、设备、物资等资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质量目标。 2、强化项目的技术、质量、检测力量 根据本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标准高的特点,摒弃不适应高标准要求的习惯作法,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真正实现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引进一流的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手段。精选具有能适应新技术、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担任项目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技术、质检、检测负责人。 3、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和技能教育 坚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把对参建本工程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从业能力的培训教育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分对象、分阶段地组织实施,以保证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教育培训可分为普及教育、专题技术教育、专项技能培训,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分专业、分重点的教育培训,以达到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和工程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的目的。 4、制定完善、明确的技术标准 认真贯彻实施《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工程质量管理新机制,制订高于国家和部颁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明确项目部各职能业务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主控要素和参与要素及质量职责,强化质量自控能力,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以全面创优为目标,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5、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有:质量责任制及保证金制度;设计文件复核制度;测量双检制度;工程试验检测制度;质量自检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班前质量讲话制度;日常定期质量教育制度;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资料规范整理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工程质量报告制度;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6、认真组织制定内控工艺标准,积极落实创优规划

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措施与承诺

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措施与承诺 1 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 对于,我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单位工程确保验收优良,力争创市优良样板工程。 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85%以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消除质量通病。 我公司承诺将投入足够的管理技术力量和先进施工机械设备,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上述质量目标,提高精品意识,争创优质精品工程。 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各专业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技术部 质检部 测量组 试验室 材料部 专职质检员 班组兼职质检员 施工部

3 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参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建立的。本工程我公司拟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成立项目管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实现总的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工程技术部过程控制 项目经理 材料设备部 质量控制部 过程检验控制 班组自检、互检、专职检 项目部检查验收 进货检验 非 构 件 原 材 料 外 购 件最终检验 竣 工 资 料 实 测 实 量 外 观 竣工验收、交付 公司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回访、保修 试 验 室 总工程师

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质量检查保证体系施工中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负责制 健全职能机构 施工组织设计 熟练技术标准 组织施工 各分公司、队负责人质 量 检 查 员 原材料质量保证 分项工程质量检查 工组长班 组 质 检 员 试验计量质量保证 工序质量检查保证 完成工程质量检查 优质工程 施工调度 机械保证 人员素质和技术的保证 原材料质量保证 工艺保证 检验、计量 制度保证 岗 位 责 任 制 技 术 责 任 制 信 息 反 馈 制 奖 惩 制 度

南京市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实施细则(1).doc

附件2 南京市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实施细则为提高南京市环境检测质量水平,规范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环境检测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可追溯性和可比性,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江苏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及各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方法等对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要求,制订本细则。 第一部分通则 1. 人员要求 环境检测实验室中凡承担样品采集、样品分析、编制报告等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人员上岗认定,取得南京市环境检测上岗资质,没有资质的人员,应在有资质的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其检测质量由指导人员负责。 检测技术人员在扩展持证领域或者项目时必须按要求完成上岗自认定所有材料,通过考核评定方可从事相关项目检测工作。 2. 仪器设备 所有从事监测活动的仪器设备应按相关国家计量法规规定,定期由计量部门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在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和量值溯源要求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并作好仪器使用登记记录和期间核查记录。 3. 样品采集 现场采样按工作计划实施,确保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频次正确。 现场采样至少二人参加,为保证采样时对现场状况了解的连续性,每次采样时应至少有一名采样人员参加过上次该点采样。 样品采集方法和保存器具符合国家监测技术规范或有关监测方法规定的要求;现场及时填写完整的采样记录;采样结束后,核对样品,做好样品唯一性标识、保存和运输,及时完成样品交接。 4. 样品分析 按照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在样品有效期内完成样品分析,及时填写原始记录,不允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有限公司####项目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本次验收监测中应对全过程包括布点、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一、废气监测质量控制 1、采样 (1)为了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应在工况正常、连续和负荷80%以上的情况下采样,并有专人负责监督工况。 (2)对本次监测所使用的采样仪器采样前全部进行校准。 (3)连接整个采样系统进行检漏实验。 (4)采样滤筒的处理。应在105℃烘箱中烘烤1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采样后的滤筒,放入105℃烘箱中烘烤1h后冷却称重。(5)采集烟粉尘时,采样嘴需对准气流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5°。 (6)测定效率时,必须进、出口同步监测。 (7)粉尘各点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min,总采尘量不低于20mg;当采集浓度较低的工业粉尘时,总采尘量不低于5mg,采气量不低于1m3。(8)TSP的采样在采样器上安放滤膜前须清洁滤膜夹和表面的灰尘,用镊子将滤膜毛面朝上放入采样夹内。采样前应校正仪器流量,并检查气路是否漏气。采样后,小心将滤膜从滤膜夹上取下,沿中心线对折,放入专用袋内,以防止样品的损失。

(9)采样人员在采样时,应认真逐项填写采样记录。 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监测分析中所使用的仪器须经计量部门校准认证,处于正常状态方可工作。 (2)重量法测定粉尘、烟尘时,须制备标准滤筒(标准滤膜),每批样品称重前后均要对“标准滤筒”(标准滤膜)称重,“标准滤筒”(标准滤膜)的绝对偏差控制在±0.5mg。 二、污水监测 1、采样 (1)采样现场要求每批(期)监测至少采一次质控样。 (2)现场采样时,采集不少于总采样数的10%平行双样作为采样现场质控样,按密码样方式移交实验室分析(除PH、悬浮物)。 (3)采样容器须经洗涤合格后方能使用。 (4)采样人员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样品送入实验室应做好交接并记录。 2、实验室内质控 (1)监测分析中使用的所有仪器须经校准后方能使用。 (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项目,要求做三条合格曲线,相关系数r≥0.999。 (3)重量法测定的项目,称样前后均进行恒重操作,两次称重差值≤0.5mg。 (4)容量法测定的项目,每次测前应对标液进行标定,其相对偏差

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第六章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在我国建筑行业有句格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公司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都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并根据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采取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事后检验的质量保证措施,愿以优质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积极的态度来完成此项工程。我公司在幕墙行业中较先取得了IS09001的认证。产品符合ISO9001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一建筑幕墙》的规定。 一.质量保证手册 公司的质量体系是根据“GB/T19001—2008(IS09001:2008)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确定的。公司的质量保证手册对20条体系要素的要求所作的描述,体现了对体系要素控制的程度,它要求把每一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按预先确定的程序进行,预防为主,系统管理,即使存在缺陷也能及早发现查明原因,以防止再发生,保证向顾客提供达到确认水平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质量保证手册是全体员工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履行质量义务的基本体系文件,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质量计划 为确保本工程幕墙质量,特制定此质量计划。此计划只限于本工程使用。 1.质量目标 (1)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2)元件加工、组装:100%合格。 (3)安装:基本项目合格率为100%; 2.执行组织:为确保这个质量目标,公司将为该工地配备专职质检员,并且公司质量部不定期对工地进行抽查。 3.材料供应阶段:供应部要对本部门该项目的材料采购工作负责,要严格按

照质量手册中《物质采购控制》程序规定去采购材料,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与供货周期。质检员对采购回来的材料要按照质量手册中《进货检验控制》的程序规定去进行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不准进场。此过程的判定的依据为质检部材料检验单。此过程控制要点: (1)生产厂家提供样品,试验合格后,收样、订货。 (2)材料进场生产厂家要提供质量证明材料。 (3)材料进场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并向监理报验后方可施工。 4.加工阶段:质检员要对加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工序控制》进行组织加工和组装。控制要点如下: (1)工人必须按照加工图纸进行加工。 (2)必须进行首检、自检和互检。检查时要确认量检具的精确度。 (3)加工前检查设备及工装的完好情况。加工中不能野蛮工作。 5.安装阶段:该工程项目部要对本工程的安装质量负责,对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控制。项目部设有质检员,负责日常的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并向监理单位进行沟通报验。安装过程控制要点如下: (1)现场材料和构件摆放要符合要求。 (2)预埋件安装处理要符合规范,防腐措施要切实可靠。 (3)转接件安装要可靠,安装精度要在偏差范围内,切实做好防腐工作。 (4)框架幕墙的框格安装必须控制在内控标准之内。 (5)防火、防雷的处理要符合规范,满足设计要求。 (6)要保证板块的安装精度与外观质量,安装后要进行三维方向上的调整,使其符合幕墙的安装精度要求。 (7)严格控制硅酮密封胶的打胶质量。 以上要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现场安装过程质量控制》和《安装过程检验控制》程序进行操作和控制。判定的依据为各种质量记录及评定标准。 6.验收阶段:验收前施工人员应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清洗。验收时,先由公司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业主方进行最终验收。此过程控制

试析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试析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19T20:36:16.5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作者:杜蓉 [导读] 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环境保护局 摘要: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环境保护理念和环境保护模式的滞后,我国在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现代水环境监测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在我国现代社会运行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众,保护综合水平直接关系到全民健康和生活幸福,通过提升水环境保护水平构建现代社会运营体系,是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促进水环境监测更好的发挥作用,是现代环保工作的重点[1]。 一、水环境监测保护的公共属性 从调整范围和对象来看,水环境监测所调整的对象属于特殊对象,具有利益上的特殊性,水环境监测不在于保护某一项个人具体权益,而在于通过规制破坏水环境的行为,保护社会公众总体环境质量,在环境保护实践中,由于监测和质量结果和方式直接涉及到广大公众,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这个层面来讲,水环境监测并不是保护某些人个人具体利益为目标[2]。在制定和实施水环境监测的工作实践中,如何发动广大群众的利益,让广大公众都成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对于提升环境保护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让公众参与真正成为指引水环境监测落实、完善的有力根据,减小这部分工作阻力,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总体水平。二、强化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的原则 从环境保护的意义及水环境监测的规制目标来看,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在我国现代水环境监测治理体系中,在环境治理体系中融入科学原则,对于实现科学规制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一)明确水环境保护的价值与目标 在实施水环境监测和进行水环境保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就是维系社会福祉,提升社会科学的幸福感,在实践中,通过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可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如果人民不能充分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水环境监测工作将失去最根本的依托,对于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具有消极影响。对此,通过让科学参与原则成为水环境监测实施的有效指引,也是符合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构建现代法治谁科学体系[3]。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水环境监测实施过程中践行科学参与原则,是世界通行的管理,对于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法律问题而言,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水污染防治和社会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力量,可以进一步实现水环境监测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体系和方式。 (二)引导社会公众力量融入其中 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理念上的缺失和问题,导致水环境监测工作也不容乐观,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融入公众参与,在社会公众的主导下引入社会治理力量,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效能,引领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基于此,在我国社会经济工作格局中,构建现代环境保护事业,对于实现规范化、科学性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水环境监测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对于水环境监测规制的价值与意义,探索有价值的水环境监测实施路径,构建现代水环境监测格局体系,实现水环境监测保护目标,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我国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趋势,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保护综合效能,真正还社会百姓一个绿水青山。 三、提升水环境检测质量控制与保障水平的路径 (一)完善相应的水环境法律保护体系 在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要想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效能,必须加强相关立法,完善现代法律体系。在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由于法律不够明确,仍然存在很多空白地带,在法律实施和行为指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果能够构建现代法律体系,对于提升工作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多具有积极意义[4]。在实践中,要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相关法律的制定实施,将科学原则纳入其中进行通盘考虑,构建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格局,保障利益主体的正当利益,规范不正当的行为,通过有效的法律规制与指引,实现水环境监测工作目标,推动水环境监测工作不断提档升级,提高法律规制水准,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底线,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运营,实现法律工作目标,构建现代工作格局体系,提升实践性、科学性。 (二)注重水环境监测律实施 有了好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保障,是开展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也能为科学工作的渗透夯实基础,但是这不是全部工作内容,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执法,提升法律操作水平,让法律条文真正落到水环境监测工作实处,保障水环境监测工作秩序,推动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5]。在实践中,要想融入科学原则,让社会公众真正遵循相关法律,就要严格执法与司法,通过严明的法律实施,划清法律界限,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提升法律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提升保驾护航,让相应的法律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有效工具。 (三)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 在现代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实践中,要想提升工作效能,离不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在开展监测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要想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综合效果,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更好的满足当代工作发展需求,可以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针对性,根据不同需求,选取合理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在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注重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将所有对象都纳入到统一体系中来,提升数据应用效率和水平,满足当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需求,实现数据化服务管理目标,践行现代管理理念。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水环境监测过程中,要通过让广大社会公众都融入到环境保护体系中,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综合效能,转变过去的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一个强制性、公正性的工作环节,因此在针对环境监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也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整个的环境监测结果合理可靠。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加强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管理;技术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a mandatory, justice work link, therefore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 work must be done well, only so can ensure that the whol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ult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ome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cess of quality assurance work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The measure; Management; technology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检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环境检测的作用。在环境检测工作中,我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环境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监测机制,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很不容易,控制好环境监测的质量问题历来为我们所探讨。就以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水平,保证检测过程合理可靠;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下。 1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1.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精准、可靠和完整的根本。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要运用技术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记录等式,对所有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各个环节加以系统和协调的控制,对各个部门的监测管理者的职责与行为加以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因此,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应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检测、处理数据、撰写报告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开展监测部门内部

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

(1)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1.1质量总要求 我单位将严格按照IS09000质量体系的规定,制定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保证在项目执 行的各个阶段、各个设备材料、系统、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质量控制过程均有质量记录,以便进行产品质量的追溯。 对于合同的各个阶段(包括系统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测试、试运行等阶段),我单位将制订和执行质量保证监督计划,清楚地阐明对各个阶段的检查验收和测试方法,确保交付的设计文件、各项设备系统、项目和提供的各项服务均达到合同的要求。 我单位在投标书中已结合本工程设备供货及安装工程的工程特点和本招标文件要求,建立整个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方案。 为确保本工程得以实现,我单位将提供并执行下面规定之有关设备制造、安装的质量控制程序。整个合同期间,直至最终验收,招标人将监督我单位在工程各阶段的方法、过程、进程、文本和记录是否符合质量控制计划。在工程开始之前,我单位将以书面形式向招标人指明一名授权处理本合同质量控制各种问题的雇员或其组织中成员。在整个工程过程中,我单位若不能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工程将被认为是不能满足合同的要求。 1.2质量程序文件 我单位管理部门对质量的政策、目的和保证有明确定义并制订文件。我单位保证该政策在各级组织范围内已经理解、贯彻和执行。 1.3质量保证体系 我单位将建立和贯彻以明文规定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保证产品符合技术要求的一种手段。我单位将介绍给招标人现行有效的成文的质量保证体系。 1.4控制检查程序 我单位将建立和贯彻一定的合同检查程序和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程序。 1.5设计控制 所有图纸和产品资料均有明确的质量标准,确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及时地分发更新的规范、书和图纸,并收回正在使用的陈旧资料。生产人员和监造人员均随时随地得到所有最新的有效图纸和修改。建立一图纸清单表示出每一张图纸的状态,包括提交、日期、审核和版本。 1.6文件控制 1)文件审核和颁发 我单位将建立和贯彻一定程序来控制所有的文件及数据,这些文件颁发之前将经授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测试题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 为获知黄河宁夏段水质情况,在宁夏黄河段共设5个断面人工监测,共获得15个监测数据,监测(研究)的总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2.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监测工作的。 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检测中十分重要的和。 4. 监测分析的误差包括、和。 5. 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即:、、、 和。 6. 狄克逊(Dixon)检验法适用于容量较小(n≤25)的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离群值的剔除。适用于检出或异常值。 7. 格鲁勃斯(Grubbs)检验法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和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也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检验。检出的异常值个数不超过1。 8. 数据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五后皆零”。 9. 检出限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0.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 二、选择题 1. 16005化简为4位有效数字为。

A、1.601×104 B、1.600×104 C、1600×10 D、1601×10 ⒉近似数运算,如18.3+1.4546+0.876等于。 A、20.6 B、20.63 C、20.631 D、20.6306 3. 测得溶液的pH=12.55 ,则氢离子浓度为 A、[H+]=5.6×10-13 B、[H+]=5.60×10-13 C、[H+]=5.60×10-12 D、[H+]=5.600×10-13 4. 下列计算式表达相对误差的是 A、测量值—真值 B、测量值—测量均值 C、(测量值—真值)/真值 D、最大值—最小值 5. 近似数运算,0.0123×25.60×1.0686等于 A、0.3364 B、0.336 C、0.33641 D、0.34 6. 灵敏度是指分析信号随测定组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能力,它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低, A、检出限越低 B、越高 C、检出限可高可低D检出限不变 7.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B、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C、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 D、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8. 控制分析结果精密度的质控方法是。 A、行双样测定 B、标准物质测定 C、加标回收率测定 D、仪器和量皿的检定或校准。 9.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检测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检测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质量认证管理体系企业我们“执行标准,严格管理,科学公正,服务热忱”为管理宗旨,执行包括《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管理标准》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对我公司承接的检测委托,我们将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该委托项目使该项目检测能有效、正常运行,确保该委托项目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一、环境条件保证 1、保证实验室正常是环境条件,满足实验检测要求,定期检测环 境数据。我公司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对我公司所有参数均 能满足试验条件,并对所试验参数在试验前都检查了环境条件 并予以记录。 2、环境条件不和服要求时,立即停止检测,清查原因进行纠正, 待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实验检测; 二、仪器设备保证 1、计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我们按照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为此我公司按照质量手册 的要求,制定了仪器设备检定计划,按时对应检定设备进行送 检,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符合检定要求。 2、对于检定合格的仪器粘三色标识,对不合格仪器及时由专业人 员进行检修,检定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检测,对不合格的设备 粘贴停用标识,不得使用。

3、试验仪器设备定期由设备管理员和试验人员进行检修和保养, 对部分使用频率高的试验仪器还进行期间核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可以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 三、检测人员技术素质保证 1、我公司检测人员均持有重庆市建委颁发的检测人员检测资格 证,确保每次检测都是持证人员进行有效检测。 2、我公司按照质量手册,不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 考核,确保检测人员对检测试验保持正确性。 四、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1、根据承接的委托,我们将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实行技术负责人 负责制,选取适用的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使用正确的试验 操作方法和适当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2、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出具检测报告,并由检测人员 进行复核,待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形成有效报告。 五、质量事故处理 1、一旦发生检测人员不能处理的事故,由试验人员立即报告实验 室负责人,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由质量负责人对本次事故进行调查,组织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 分析,同时采取纠正措施,并由质量负责人对此形成质量报告存档,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3、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in monitoring process 主要内容:质量保证在环境监测 中的意义和内容;监测试验基 础;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 表述;实验室质量保证; 学习难点: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 处理和结果表述方法。 学习重点: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处 理和结果表述方法。环境监测实验 用水和试剂介绍及制备技术;标准分析方法与分析方法的标准化。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一、意义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二、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过程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储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

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 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和安 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对于无人值守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工作将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最低限度的质量保证工作,应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⒈网络的整体设计。 ⒉具体采样点选择。 ⒊子站的结构设计。 ⒋采样系统选择。 ⒌分析方法。 ⒍监测仪器选择。 ⒎设备装置的安装和布局。 ⒏标准的可追踪性。 ⒐标准工作。 ⒑监测仪器日常零点、跨度值的检查与调节。 ⒒零点、跨度漂移控制限的规定以及相应的数据修正工作。 ⒓监测仪器单点和多点标准频次的规定和控制性检查。 ⒔预防性和弥补性的维护工作。 ⒕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有效性的鉴别。 ⒖检测数据精密度、准确度和完整性、代表性及可比性的检查。 ⒗有关质量控制的文件管理。 系统执行质量保证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⒈提供可满足监测目的且合乎质量要求的数据。 ⒉将由于仪器故障及各种干扰影响导致数据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质量保证控制措施(优质结构)

结构优质工程 施工进度、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质量目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公司开发的XX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该建筑主楼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室及裙房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层数为地下2层,地下室层高为3.9m和5.4m。其中5#楼为地上31层,建筑高度95.95m,建筑面积为13450.73㎡;6#、7#楼为地上31层,建筑高度为95.5m,建筑面积为19967.2㎡。施工工期短、质量标准高,因此特别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与控制。 二、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工程各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各分部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确保本工程“结构创优”,单位工程争创“结构优质工程”。 为顺利地实现本质量目标,特制定人、机、料、法、环质量预控措施。 第二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计划、控制和协调。本工程合同工期为630际根据工期总目标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表”,并根据动态控制原理对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实施全面管理。 一、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 项目经理部负责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落实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并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按照分项工程进行层层分解。认真研究、分析各单位工程的量,影响及制约因素,做出周密合理的施工网络图,施工中严格按照网络计划施工,如出现不符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 二、强各工序施工之间的协调工作 各专业施工前应按总体计划作出本专业详细的月或旬作业计划,项目经理部统一管

理,按照作业计划经常进行检查,若出现与计划进度偏离,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应报请工程监理部,共同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坚持工程例会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星期召开一次工程会议,检查落实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分析和预测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制订预防措施。对因资金、材料或外部条件干扰工程进度的因素,及时报请工程监理部,共同制订解决办法。各班组坚持每日下班前的碰头会,检查当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将存在问题及时报告项目经理部,把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层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三、加强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避免发生质量事故和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这是保证工程按计划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与利用率。 四、科学地、合理的组织平面流水施工交叉作业,项目经理部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具体作业计划,配置必要的设备,供给充足的材料,安排合理的劳动力,进行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避免因资金、机械、材料和劳动力不足而影响工程进度。 五、认真做好月报工作,项目经理部每月将完成的工作量和工程形象进度呈报业主和监理部,以便根据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控制,使得工程进度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循环的、动态的控制之中。 六、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项目经理部负责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落实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并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按照分项工程进行层层分解,编制出更详细的季度、月或旬作业计划,并按照计划表进行控制。 七、坚持多点施工,平行作业,根据施工需要,可采取二班或三班倒施工,每班安排部分领导值班,对现场施工进行指挥与协调。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全面承包,建立激励制度,开展劳动竞赛,关心职工生活,搞好后勤服务,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体系的建立: 1、选择业务精、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来配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机械管理员、测量员、工长等工作岗位,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赋予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