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炼制教案

石油炼制教案

石油炼制教案

第一节:石油炼制的概述

1.1 石油炼制的定义

石油炼制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加工过程,分离、转化和提纯,得到不同品位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1.2 石油炼制的意义

石油炼制作为石油产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满足人们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至关重要。通过石油炼制,可以将原油转化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燃料,满足交通、工业等领域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生产出润滑油、沥青等工业原料,以及大量的化工产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1.3 石油炼制的工艺流程

石油炼制一般包括原油的分离、重整、裂化、加氢、脱硫等工艺。在分离过程中,原油会被分为轻质石油产品和重质石油产品。重整是通过改变烃类分子结构,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供应。裂化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分子,增加汽油和石脑油的产量。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节:石油炼制工艺的具体操作

2.1 原油的分离

原油的分离是石油炼制过程的第一步,也是石油炼制的核心环节之一。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蒸馏来实现。首先,原油会被加热至不同的温度,然后进入蒸馏塔。在蒸馏塔中,原油沿塔高度逐渐升温,不同沸点的烃类分子会在不同的高度冷凝,最终得到不同石油产品。

2.2 原油分离后的处理

原油分离后的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石脑油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其中,重整是通过改变烃类分子结构,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供应。裂化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分子,增加汽油和石脑油的产量。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2.3 原油分离后的处理

原油分离后的重质石油产品,如柴油、航空煤油等,同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其中,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此外,还可以通过脱蜡等工艺将重质石油产品中的杂质去除,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节:石油炼制的环境影响和绿色改造

3.1 石油炼制的环境影响

石油炼制是一个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密集型的行业,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炼油厂的排放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不仅会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石油炼制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3.2 石油炼制的绿色改造

为了减少石油炼制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改造已经成为炼油厂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改造包括对工艺的优化,以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和废水处理技术,将排放物的浓度降到最低;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绿色改造还包括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利用废热发电、废渣再利用等。

3.3 石油炼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石油炼制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和高效。炼油工艺将进一步优化,以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新能源将逐渐替代传统石油产品,以满足可持续能源的需求。

结语

石油炼制作为石油产业的关键环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本文对石油炼制的概述、具体工艺操作、环境影响和绿色改造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石油炼制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石油炼制能够逐步实现绿色、可持续和高效的发展。

石油炼制教案

石油炼制教案 第一节:石油炼制的概述 1.1 石油炼制的定义 石油炼制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加工过程,分离、转化和提纯,得到不同品位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1.2 石油炼制的意义 石油炼制作为石油产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满足人们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至关重要。通过石油炼制,可以将原油转化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燃料,满足交通、工业等领域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生产出润滑油、沥青等工业原料,以及大量的化工产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1.3 石油炼制的工艺流程 石油炼制一般包括原油的分离、重整、裂化、加氢、脱硫等工艺。在分离过程中,原油会被分为轻质石油产品和重质石油产品。重整是通过改变烃类分子结构,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供应。裂化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分子,增加汽油和石脑油的产量。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节:石油炼制工艺的具体操作 2.1 原油的分离 原油的分离是石油炼制过程的第一步,也是石油炼制的核心环节之一。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蒸馏来实现。首先,原油会被加热至不同的温度,然后进入蒸馏塔。在蒸馏塔中,原油沿塔高度逐渐升温,不同沸点的烃类分子会在不同的高度冷凝,最终得到不同石油产品。

2.2 原油分离后的处理 原油分离后的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石脑油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其中,重整是通过改变烃类分子结构,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供应。裂化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分子,增加汽油和石脑油的产量。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2.3 原油分离后的处理 原油分离后的重质石油产品,如柴油、航空煤油等,同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其中,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此外,还可以通过脱蜡等工艺将重质石油产品中的杂质去除,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节:石油炼制的环境影响和绿色改造 3.1 石油炼制的环境影响 石油炼制是一个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密集型的行业,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炼油厂的排放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不仅会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石油炼制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3.2 石油炼制的绿色改造 为了减少石油炼制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改造已经成为炼油厂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改造包括对工艺的优化,以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和废水处理技术,将排放物的浓度降到最低;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绿色改造还包括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利用废热发电、废渣再利用等。 3.3 石油炼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石油炼制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和高效。炼油工艺将进一步优化,以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新能源将逐渐替代传统石油产品,以满足可持续能源的需求。

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8第1单元第2课时石油炼制乙烯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第2课时石油炼制乙烯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乙烯性质的影响。 2.能运用化学符号正确表示乙烯的组成和反应。 3.能运用结构模型描述或解释乙烯的性质。 一、石油炼制 1.石油的成分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中含多种液态烃,并溶有少量的气态和固态烃。 2.石油炼制 (1)实验室模拟蒸馏石油 实验 操作 在250 mL蒸馏烧瓶中加入100 mL石油和一些沸石(或碎瓷片),按图示装置进行 实验,分别收集60~150 ℃、150~300 ℃温度段的馏分。 实验 装置 装置 分析 (1) 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沸腾过于剧烈(或防止液体 暴沸)。(2)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从下往上的目的是使冷却水流方向与馏分气流 方向相反,冷却效果好。(3)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水银球上缘与 支管口下缘相平,目的是测量从支管口流出的气体的温度。(4)给蒸馏烧瓶加热 时要垫上石棉网,目的是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 加热石油时,沸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沸点较高的成分随后汽化、冷凝,这样不断操作,能使沸点不同的成分(馏分)逐步分离出来。这一过程在石油工业中是在分馏塔内进行的,称为石油分馏。装置如下图所示。

微点拨: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馏分都是混合物,各馏分含有沸点相近的若干种烃,各种烃分子中含有的碳、氢原子数各不相同。随着馏分中烃分子含有的碳原子数增加,碳链增长,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它们的沸点也逐渐升高。 (3)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名称 定义目的 裂化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 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提高石油分馏产品中低沸点的汽 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裂解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 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 获得碳原子数更小的烃类作基本 有机化工原料 微点拨:石油的裂化、裂解均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二、乙烯 1.乙烯的结构 (1)分子表示方法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分子模型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 模型 C2H4CH2===CH2 (2)空间结构 分子结构立体构型 乙烯为平面结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面(1)氧化反应

石油炼制乙烯教案-镇江试验高级中学

3-1-2石油炼制乙烯(1) 【教学目标】 1、了解石油的炼制方法及其主要产品。 2、认识工业上大量使用的乙烯是从石油的炼制中获得的。 3、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 4、复习蒸馏及分馏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乙烯的分子结构。 2、蒸馏及分馏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阅读思考]石油的炼制手段有哪些?这些手段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观察与思考]观察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分析发生的现象。 1、蒸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应该在什么位置? 2、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 3、冷凝水的流向应该怎样,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4、结合图3-5说明石油分馏收集得到60~150℃、150~300℃时的馏分的主要成分。 [板书]一、石油的炼制 1、分馏:利用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2、裂化: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

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3、裂解: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采用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过渡]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板书]二、乙烯的分子结构 1、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 2 H2CH2=CH2 2、乙烯分子的结构特点 [展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观察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位置关系有何特点? [板书]乙烯分子中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平面构型。 [典例分析] 例1、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丙烯,采用的方法是( ) A.石油分馏B.裂化C.裂解D.人工合成 解析: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种烃的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其产品有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也有重油,但轻质油的产量较低;裂化是以重油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使烃的长链变成短链以提高轻质燃料油(主要是汽油)的产量;裂解是以石油加工产品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深度的裂化以制取气态烯烃(主要是乙烯、丙烯等)。 例2、目前还有一些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是管道煤气,但许多城市已陆续开始使用东海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 2CO+O2点燃 ====2CO22H2+O2 点燃 ====2H2O CH4+2O2 点燃 ====CO2+2H2O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填“增大”或“减小”)进风口,如不做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例3、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结,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烷烃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但据调查,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应用时常错。还有65%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石油炼制的原理及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区别 2. 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和概念,初步了解不饱和烃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知识主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乙烯性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难 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球棍模型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PPT】展示中国东海的地图。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 【学生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提出问题】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最近,日本宣扬说要买钓鱼岛,又是它处于风口浪尖上。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领土的一部分,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么为什么日本人却如此的想占为己有呢? 【学生回答】能源。 【讲述】是的,钓鱼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这才是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呀。那么石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认识它。 一、石油的炼制 【联想·质疑】加油站有不同型号的柴油和汽油。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用石油炼制的吗?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6~67 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石油的成分如何?石油的炼制方法有哪些? 2.如何把石油中低沸点的烃和高沸点的烃分离开?(提示: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目增多而升高)【概括整合】在学生阅读—讨论—交流—自发讲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和完善。投影如下:1.石油的成分 (1)元素组成:主要为C、H 元素(质量分数为97%~98%),还含有少量的O、N、S 等。(2)物质组成: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方法 2.石油的炼制

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课时1石油的炼制乙烯教案鲁科版必修2

课时1 石油的炼制乙烯 目标与素养:1.了解石油的成分及石油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基本原理。(宏观辨识)2.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进一步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变化观念)3.了解加成反应。(科学探究 ) 一、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组成 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 1.分子组成与结构

(1)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①概念: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H 2===CH 2+Br 2 ―→ b .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c .CH 2===CH 2+HCl,CH 3CH 2Cl d .CH 2===CH 2+H 2O ――→催化剂 CH 3CH 2OH 4.用途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 ) (2)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气态短链烃。( ) (3)乙烯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 ) (4)乙烯可与盐酸发生加成反应。( ) [答案] (1)× (2)× (3)√ (4)× 2.石油炼制过程中,既能提高汽油的产量又能提高汽油的质量的方法是 ( ) A .常压分馏 B .减压分馏 C .裂解 D .裂化 [答案] D 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分子式可写成(CH 2)2 B .乙烯的最简式为CHCH C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 D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C [乙烯的分子式为C 2H 4,最简式为CH 2,结构简式为CH 2===CH 2,双键不能省略。]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2节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第1课时 石油的炼制教案化学教案

石油的炼制 一、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 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 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 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 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 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的分馏及其产品和用途; 2.了解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馏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规范的实验操 作意识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和在国民 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过程

5分钟【提问】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 【讲解】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 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 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 讨论的热点。最近,日本宣扬说要买钓鱼岛,又是它 处于风口浪尖上。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领土的 一部分,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会 如此的想占为己有呢? 【导入】是的,钓鱼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尤其是石油,这是才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呀。那么石油 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今天我们又来好好的认识它。刚 开采出来的原油,直接使用价值不大,因此要进行炼 制 【板书】3.2.1石油的炼制 【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认真思考并回答】能源 通过钓 鱼岛自 然引入 新课,同 时引发 学生的 爱国情 怀 【展示】原油样品 【提问】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板书】 【观察】原油的的颜色状态 棕黑色粘稠液体 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回答 古代动植物遗体形成的 引导学 生用观 察法得 出石油 的物理 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含答案

课题3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石油和天然气 1.石油的炼制和石油化工 (1)石油炼制的目的: ①将石油中的混合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使它们物尽其用。 ②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转变为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作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以提高石油的利用价值。 (2)石油炼制和加工的方法: 石油炼制和加工方法 分馏裂化 裂解常压分馏减压分馏热裂化催化裂化 原理 用蒸发和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 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 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 高的烃分解为相对分 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 的烃的过程 在高于裂化的温度下, 使长链烃断裂成各种 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 液态烃的过程 原料脱水、脱盐的原油重油重油石油分馏产品中的烃 目的将原油分离成轻质油将重油充分分 离,并防炭化 结焦 提高轻质汽油的产量 和质量 获取短链气态不饱和 烃 主要原品溶剂油(C5~C8),汽油 (C5~C11),煤油、柴 油、重油 润滑油、凡士 林等 汽油等轻质油乙烯、丙烯、丁烯等 2.天然气的利用

用途⎩⎪⎨⎪⎧ 直接用作燃料 作为化工生产 的原料⎩⎪⎨⎪⎧ 提供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制乙烯制甲醇 合成液体燃料,替代石油生产清洁汽油、柴油 等燃料油 [跟随名师·解疑难] (1)通过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仅占石油产量的25%左右,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为了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采用催化裂化的方法。 (2)石油的裂化主要是长链烷烃发生分解的过程,如十六烷的裂化反应为C 16H 34――→催化剂 加热、加压C 8H 18+C 8H 16(此式只表示十六烷裂化的一种情况,实际裂化过程要复杂得多,同一种烃在裂化过程中可以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 (3)直馏汽油是石油通过分馏的方法获得的汽油,其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等;裂化汽油主要是长链烷烃裂化后得到的饱和烷烃和不饱和烯烃的液态混合物。可见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的成分主要的差异在于有无烯烃存在,因此,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4)石油的炼制过程: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1] 下列有关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混合物 B .石油裂化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品,主要指重油 C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汽油等轻质油 D .石油裂解的产品是液态轻质燃料,如汽油 [名师解析] 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油气等,每一种均为混合物;石油裂解的产品是小分子不饱和烃。 [答案] D [名师点睛] (1)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石油分馏的产物仍然是混合物。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1.2石油炼制-乙烯 教案设计

石油炼制乙烯 执教者: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张瑜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来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三——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乙烯”部分,在乙烯之前教材中编排了甲烷的教学内容,,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了解烷烃的性质是由碳碳单键决定的,通过本课时中乙烯的学习,了解烯烃的性质由碳碳双键决定的,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乙炔、苯、乙醇、乙酸等内容)的性质打下基础。 在有机物的学习中,着重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在学习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后,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乙烯的教学具有强化认识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的简单的烷烃的结构、性质(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等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碳四价理论,这些为本节课学习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起到了铺垫作用。但是学生还是缺乏相关的数理知识,故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理解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通过催熟水果、调节植物生长等应用活动,使学生了解乙烯在自然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材料预测、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掌握乙烯的物质结构以及物理性质,并用结构来验证、解释化学性质,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推导分析中初步学会用官能团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使学生在分析推理过程中体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逐步形成“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化学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乙烯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机理 五、教具准备 黑板、课件、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趣味引入 【引入】科学趣闻 1.中国古代就发现将果实放在燃烧香烛的房子里可以促进采摘果实的成熟。 2.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3.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 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水果、植物催熟剂——乙烯。 【过渡】乙烯最早发现于水果、植物中,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乙烯主要来自于哪呢?

石油化工-沪科版拓展型课程教案

石油化工-沪科版拓展型课程教案 课程背景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石油化工以及相关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石油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实现技术,并将能够进行石油化工产品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石油化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石油化工产品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3.了解石油化工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讲:石油化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石油化工的定义和分类 •石油化工生产的基本流程 •石油及其衍生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石油加工技术 第二讲:石油化工产品的制备技术 •烯烃、芳香烃等有机原料的制备技术 •石油炼制中的分离、裂解和重整技术 •石油化工中的合成和催化技术 •石化产品的加工和制备 第三讲: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 •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和加工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产品在能源、化工等行业的应用 •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讲:石油化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石油化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石油化工的创新和应用前景 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授课、讨论、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授课方式如下: •第一讲:讲授+案例分析 •第二讲:讲授+实验 •第三讲:讲授+讨论 •第四讲:讲授+现场调研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 参考资料 1.《石油化工学》(赵卫民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 2.《石油化工原理》(史义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3.《石油化工工艺学》(李阳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

高中化学 3.1.2第一课时 石油炼制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3.1.2第一课时石油炼制教案苏教版必 修2 [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质。 2、理解加成反应的机理。 [过程与方法]1、运用球棍模型学习乙烯分子的结构 2、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烯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原理 [教学准备]药品:乙烯气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模型:乙烯的球棍模型 仪器:试管、橡胶导管、注射器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石油炼制] [展示]石油样品。 [引言]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烃,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石油炼制的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 [提问]什么是石油的分馏? P58 [提问]石油分馏可以得到那些物质?

[插图]P58图3-4石油分馏产品示意图 [演示]石油的蒸馏 [观察与思考]P57石油蒸馏 [讨论](1)随着馏分的沸点范围上升,下列性质有何变化? 颜色;黏度;挥发性;易燃性;燃烧时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黑烟量。 (2)馏分的沸点范围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 (3)馏分的黏度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 (4)解释石油可分馏成不同馏分的原理。 (5)在通常条件下,烃分子里的碳原子数:到为气态; 到为液态态;到为固态态。 [过渡]从石油分馏获得的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将石油进行加工炼制。 [学生阅读]P58石油的裂解和裂化 [录象]石油的加工炼制——裂解和裂化 [创设情景]让学生阅读这段有趣的文字,了解这种神秘的气体。 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名贵的花卉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 [老师提问] 猜想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高一化学苏教版2教案:专题3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石油炼制含解析

第二课时石油炼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分馏原理及其产品的用途。了解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利用资源、爱惜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石油的分馏. 教学难点 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 课前准备 药品:石油样品、碎瓷片。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铁圈)、酒精灯、蒸馏烧瓶、水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单孔塞、导管。 教具:常压分馏塔模型。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前面我们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烷烃的性质,它们互为同系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相似,都能燃烧,发生取代反应,受热能分解。

导入新课 2007年5月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石油集团在渤海湾滩海地区新发现一个储量规模超过10亿吨的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它的发现对经济腾飞的中国无疑是一项新的强劲动力,使中国的能源安全又多了一道屏障。 推进新课 [板书] 一、石油的组成 [展示]原油样品,观察颜色、状态. 【提问】石油是一种棕黑色黏稠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投影] 1.石油的成分: (1)组成元素:主要为碳和氢。 (2)组成物质:各种烷烃和芳香烃. 【提问】石油中有许多有机物,但直接使用价值不大,怎样对石油中各种成分进行分离?我们学习过哪些分离方法?这些分离的方法适用于哪些方面? [结论]学习过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发结晶、萃取、蒸馏等. 1.过滤法应用于固体、液体的分离。 2.蒸发结晶适用于分离无机物的水溶液. 3。萃取是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和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4。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通过蒸发、冷凝的方法使它们分离.

石油炼制教案1-111

石油炼制教案 石油炼制是以原油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炼制工艺(或过程),例如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 化重整、延迟焦化及产品精制等,把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如各种牌号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重油、沥青和石油焦,以及生产各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原油通过常减压蒸馏可分割成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等重质馏分油及减压渣油。其中除渣油外其余又叫直馏馏分油。从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中可获得20~30%的轻质馏分油,40~60%的直馏馏分油,个别原油可达80~90%。 从原油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是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对轻质油品的需求的。因此,实际中是将重馏分和渣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即重质油的轻质化,以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通常将常减压蒸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过程,而将以轻馏分改质与重馏分和渣油的轻质化为主的加工过程称为二次加工过程。 原油的二次加工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有许多种过程,如以重质馏分油和渣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以直馏汽油为主要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等的催化重整、以渣油为原料生产石油焦 或燃料油的焦化或减粘裂化等。 1 常减压工艺 常减压工艺一般分为原油脱盐脱水、原油初馏、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等四个部分。 1.1原油脱盐脱水 原油含水、含盐给加工过程带来不利的影响,加工之前必须脱盐脱水。炼油厂广泛采用的工艺是电脱盐脱水。原油自油罐抽出与破乳剂、洗涤水按比例混合,经换热达到一定温度,再经过一个混合阀充分混合后送入电脱盐罐内,在破乳剂和高压电场的共同作用下,乳化液被破坏,小水滴聚结成大水滴,通过沉降分离,排出污水。 原油电脱盐的主要设备是电脱盐罐,变压器、混合设施等。 1.2原油初馏 主要作用是拔出原油中的轻汽油馏分。脱后原油经换热,温度达到210~250℃,这时较轻的组分已 经气化,气液混合物一起进入初馏塔,塔顶出轻汽油馏分,是良好的催化重整原料,塔底为拔头原油。 1.3常压蒸馏 原油经过常压蒸馏得到的是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油和常压重油,这些产品不同于一般精馏塔的产品,它们是复杂的混合物,其质量是靠一些质量标准来控制的,如汽油馏程的干点不能高于205℃,柴油馏程的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5℃等,所以对各产品的分馏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既不要求把原油这一复杂的混合物精确分开。 常压蒸馏的主要作用是分出原油中沸点低于350℃的轻质馏分油。 拔头原油经换热、常压炉加热至360~370℃,形成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常压塔,塔顶压力一般为130~170千帕。塔顶出汽油(常顶油),经冷凝冷却至40℃左右,一部分作塔顶回流,一部分作汽油馏分。各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2 石油炼制 乙烯 教案设计(1)

教学设计乙烯 【教材分析】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与乙烷结构对比,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的来源。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 质。 【教学重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探究乙烯分子结构特点解,根据原子守恒得出乙烯的分子 式,再根据价键理论,自行拼出乙 烯的球棍模型,从而得出乙烯的分 子结构。 (引导)乙烯具有和烷烃不同的性 质是由于结构上怎样的差异导致 的?进一步加深分子结构决定化学 性质。 (强调)结构简式和电子式的书写 规范。 (提升归纳)乙烯和乙烷最主要的 差别在于乙烯有碳碳双键,正因如 此,导致其分子的组成不同,乙烯 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原子,乙烷属于 饱和烃,则乙烯属于不饱和烃。乙 烯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而 乙烷不是。 重组,并得出乙烯的分 子结构。 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 得出结论 学生聆听。 做笔记 法,自主归纳整合分 子结构。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 力。 掌握乙烯的书写规则 解析理化性质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展示图片)观察颜色状态,总结 归纳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过渡)乙烯和烷烃在结构上的最 大不同就是存在碳碳双键,因此乙 烯的性质不同于烷烃即是碳碳双键 所带来的。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碳 碳双键使得乙烯具有哪些不同于烷 烃的化学性质。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可燃性 (图片展示)学生观察图片,得出 现象并自行书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 (点拨提升)对比乙烷,结合乙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乙烯燃烧有黑 烟说明了什么?(乙烯比乙烷少2 个氢,含碳量较大,所以燃烧不充 分。) b.KMnO4(H+)氧化 结合课前引入的实验视频,学生自 行得出现象:溶液褪色 (迁移应用)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 学生根据烷烃的物理 性质,推测归纳出乙烯 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 论并规范书写化学方 程式。 学生积极思考,体会乙 烯碳碳双键所具有的 性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以 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观察实 验,描述现象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有机化 合物-特殊结构-有机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2 石油炼制 乙烯 教案设计

新课程教学 课题石油炼制乙烯 课时第1教时 目标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2、学习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用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气体、甲烷气体 乙烯的球棍型 教学过程 Ⅰ、引入 1、写出甲烷、乙烷、丙烷结构简式 2、什么叫烃?链烃?饱和链烃? 3、CH2=CH2是否属于链烃?碳原子结合氢原子数目是否达饱和? (链烃、含有不饱和碳、属不饱和链烃) 过渡:工业上以石油为原料通过炼制可以获得大量的乙烯,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乙烯有很多用途今天我们来学习 这种神奇的物质---------------------乙烯。 Ⅱ、新授$2-3-1-2 乙烯烯烃 一、乙烯 1、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⑴分子组成分子式:C2H4 [展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与乙烷对比它们在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 [小结]组成上:乙烷分子与乙烯分子多两个H原子 (故相对乙烷来说后者叫烯) 结构上:乙烷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间是共价单键,而乙烯分子中两个碳 原子间是共价双键(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未被氢原子所“饱和”,乙烷属 饱和烃而乙烯属不饱和烃) ⑵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特征是C = C 结构式: H H 1200 C = C H H (展示)比例模型 结构简式:CH2 == CH2或H2C=CH2注意:不能写成CH2CH2 电子式 ⑶分子构型: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而乙烷分子是立体结构、 2、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

3、化学性质[分别实验、一一总结] [实验(1)]乙烯通入溴水中(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现象:溴水褪色 分析:乙烯与溴水发生反应(甲烷不能) 反应方程式: CH2 === CH2 + Br –Br CH2CH2 Br Br 1,2 –二溴乙烷叫加成反应[结论1]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用于鉴别乙烯与甲烷 [指出]: (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反应类型] (2)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 (3)加成反应发生的原因:C==C 中有一个共价键易断裂 (4)乙烯不仅能与溴水的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且还能与H2、Cl2、HX(不是氢卤酸)、 H2O等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通式:[记住] CH2 === CH2 X X H X H OH H H 乙烷 其中:乙烯与HX 用于制备卤代烷 乙烯与水加成工业合成醇(乙烯水化法) (5)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小结:乙烯性质(1)能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能)[板书] 实验(2)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为无色 分析:说明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了 反应式简述: CH2 == CH2 [O ] C=0 +0=C 0 CO2 [结论(2)]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所氧化(甲烷不能) [板书] 用于甲烷与乙烯的鉴别 实验(3) 纯净乙烯点燃 现象:纯净乙烯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 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2H4 + 3O22CO2 + 2H2O [结论(3)]:乙烯具有可燃性,能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指出:此反应特点与甲烷一样:反应前后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推测:若反应后水为气态则反应前后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不变。

石油炼制教案

石油炼制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石油的成分和特性 •掌握石油的炼制过程和原理 •了解石油炼制的应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知识点 1.石油的成分和特性 2.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分馏、裂化、重整、脱硫、脱氮等 3.石油产品的种类和用途: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4.石油炼制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技能与方法 1.实验技巧: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如分馏实验等 2.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3.团队合作: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1.情境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全球各地石油加工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石油炼制 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石油的成分和特性,以及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石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包 括其生产过程、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全班做简要介绍。 4.模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如分馏实验, 观察不同温度下石油组分的变化情况。 5.实践探究:学生在小组中设计并进行一次完整的石油炼制实验,通过调整不 同工艺参数,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产品质量的差异。 6.总结讲解:学生汇总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在班级中分享实验心得和发 现。 评价方式 1.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设计能力、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 评价。 2.小组展示评价:对小组展示内容、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3.课堂参与评价: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综合评价和反馈。 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5分钟) –展示全球石油加工厂图片,引发学生对石油炼制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堂讲解(15分钟) –讲解石油的成分和特性,以及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石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生产过程、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全班做简要介绍。 4.模拟实验(30分钟) –引导学生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如分馏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石油组分的变化情况。 5.实践探究(40分钟) –学生在小组中设计并进行一次完整的石油炼制实验,通过调整不同工艺参数,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产品质量的差异。 6.总结讲解(10分钟) –学生汇总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在班级中分享实验心得和发现。 参考资源 1.《石油炼制技术与工程》 2.《石油化工原理与工艺》 3.《石油工程概论》

石油炼制乙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设计

第2课时石油炼制乙烯 目标与素养:1. 了解石油的炼制方法(分馏、裂化、裂解)、目的及其主要产品。(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认识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和主要化学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了解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4.能识别加成反应。(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一、石油炼制 1 •石油的分馏 (1)原理:加热石油时,沸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冷凝……这 沸点较高的成分随后汽化、 样不断加热和汽化、冷凝,能使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岀来。 (2)实验室石油的蒸馏

(3) 工业生产 ①设备:分馏塔。 特点:各个馏分都是混合物 种类:石油气C l〜C4、汽油C5〜C2、 ②产品 煤油C2〜06、柴油C5〜G8、 润滑油06〜020、重油> GO 2 •石油的催化裂化 (1) 过程 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石油分馏产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2) 目的: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 _ (3) 举例(十六烷的裂化) 催化剂 化学方程式:0I6H4 >如+GH6。 加热、加压 3 •石油的催化裂解 催化剂净化、分离 (1) 过程:长链烃——> 短链烃——> 乙烯、丙烯。 加热、加压 (2) 目的: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微点拨: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裂化和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乙烯 1.组成和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 球棍模型分子模型 比例模型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盘燃 燃烧t反应方程式皿屮」+ 3( \ 2C0, +2H.0 囚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烯、能使酸性高钮酸钾泳伦褪色 (2)加成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牛成新

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一体资料之化学苏教必修2讲义: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第2课时

第2课时 石油炼制 乙烯 [知 识 梳 理] 一、石油炼制 1.石油的分馏 (1)原理: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加热时,沸点低的烃先气化,经冷凝后收集,随着温度的升高,沸点较高的烃再气化、冷凝,能使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这种方法叫石油的分馏。 (2)石油的蒸馏实验装置: (3)工业设备:分馏塔。 (4)各馏分的特点:都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石油的催化裂化 (1)原料:石油分馏产品。 (2)原理:用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例如:C 16H 34――→催化剂 加压、加热C 8H 18+C 8H 16 (3)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3.石油的裂解 (1)目的: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2)原理: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长链的烷烃进一步分解生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的气态烃。 (3)石油的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自主思考】 1.在实验室蒸馏石油实验中: (1)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放在哪儿? (2)冷凝管的作用是什么?水流方向是什么? (3)加入碎瓷片(或沸石)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1)由蒸馏实验获取几种沸点不同的馏分时,用温度计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温度计的液泡(又称水银球)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能浸入液体中。 (2)冷凝管作用是冷凝蒸气;冷凝水的流向要从低处流向高处,即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3)是为了防止蒸馏烧瓶内液体暴沸。 2.石油的裂解与催化裂化有哪些不同? 提示催化裂化与裂解的主要不同:①反应条件不同,催化裂化是加热、使用催化剂,而裂解加热的温度更高;②目的不同,催化裂化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裂解是制得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二、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1.下图为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根据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回答问题: (1)请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提示C2H4、、、CH2===CH2 (2)简述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 提示乙烯分子为平面形分子,即分子中的六个原子处在一个平面上。 2.乙烯的氧化反应 (1)乙烯能燃烧,其燃烧现象与甲烷燃烧有何不同?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乙烯燃烧比甲烷燃烧,火焰更明亮,并伴有黑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