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10
山东省气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简介
陈延玲
【期刊名称】《山东气象》
【年(卷),期】2004(24)2
【摘要】介绍了山东省气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及主
要内容等.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陈延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69
【相关文献】
1.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计 [J], 韦云波;顾永跟;洪拓夷;吕元康;沈宏良
2.山东省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简介 [J], 孟静
3.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情况的报告 [J], ;
4.山东省气象局关于公布《山东省气象局实施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细则》和《山东省气象局实施气象台站迁建行政许可细则》的通知鲁气办发[2016]154号 [J], ;
5.福建省气象档案管理服务系统简介 [J], 池幼群黄敏林秀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录1. 实施方案 (3)1.1. 背景介绍 (3)1.2. 工作目标 (3)1.3. 工作思路 (4)1.4. 系统架构 (5)1.5. 系统模块 (7)1.5.1. 数据存储子系统 (7)1.5.2. 服务支撑子系统 (27)1.5.3. 运维管理子系统 (33)1.6. 系统功能 (41)2.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应对措施及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45 2.1.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45)2.2. 应对措施及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45)2.2.1. 利用GreenPlum解决结构化数据存储 (47)2.2.2. 利用Hbase解决半结构化数据存储 (51)2.2.3. 利用FastDFS解决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52)3. 质量(完成时间、安全、环保)保障措施及方案 (55)3.1. 质量管理内容 (55)3.1.1. 编制和评审质量计划 (55)3.1.2. 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 (55)3.1.3. 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 (56)3.2. 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56)3.2.1. 质量保证小组职责 (56)3.2.2. 配置管理小组职责 (57)3.2.3. 测试小组职责 (58)3.3. 质量保障措施 (59)3.3.1. 项目进度 (59)3.3.2. 需求分析 (61)3.3.3. 系统设计 (62)3.3.4. 系统实现 (63)3.3.5. 系统测试 (63)3.3.6. 系统维护 (65)3.4. 项目安全保障措施及方案 (65)3.5. 项目环保保障措施及方案 (67)1.实施方案1.1.背景介绍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探测设备的不断增加,观测台站上传的数据正在急剧增加,存储总量呈现几何式增长,目前气象数据每年增量达到PB+量级,已具备大数据的特征。
而且随着公众对气象服务需要的日益增长,要求天气预报向精细化、全时空和集合预报的方向发展,气象服务从传统向多元化拓展,随着气象服务方式的改变,对气象信息服务的时效性越来越高,气象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逐渐成为了趋势。
气象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还能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一、气象信息化系统概述气象信息化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以气象观测、预报、预警等为主要内容,将气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展示,形成一套在线、实时、智能化、全面的气象服务系统。
随着气象服务需求的增长和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气象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1. 前端界面设计气象信息化系统的前端界面设计应该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让用户能够轻松使用。
界面需要直观、简洁、美观、易操作,设计应考虑可用性、统一性、协调性和易学性。
采用响应式布局技术,为用户提供不同大小屏幕的界面适配,并支持多终端浏览。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气象信息化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数据应包括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卫星云图、气候信息、气象预报等。
数据采集要求高效、可靠、规范。
系统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噪声去除、数据插补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3. 预警机制与预报算法气象信息化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预报算法。
预警机制应包括灾害预警、空气质量预警等,具备预测性、预警性、预防性。
预报算法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智能化,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并能够进行大量数据的存储、并发计算和快速查询。
4. 服务支持与用户管理气象信息化系统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持和用户管理功能。
服务支持应包括用户需求统计、数据报表分析、定制服务等。
用户管理应包括用户注册、权限管理、用户数据查看等功能。
三、气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前景气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在为气象部门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的同时,还能为立体化的城市建设以及大型天气灾害的预防和救援提供帮助。
其次,在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的同时,还能提供对环保和能源使用的帮助。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摘要气象信息管理系统(MIMS)是气象部门利用各种软硬设备资源进行气象信息数据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集成化、自动化信息系统。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气象信息能否及时正确发布,影响着人们对气象信息的正确获取。
因此,加强对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安全进行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气象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安全1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外出旅游、健身的群众不断增多,而这些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气象行业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领域也引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气象领域的开发建设,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对天气的预测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灾害天气的报警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极大地减少了国家和群众的财产损失。
但是,随着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气象信息资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实时性应用要求越来越高,气象信息的综合应用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例如:没有统一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各级气象部门管理、业务、服务等多种应用需求难以满足;缺少经过整理的基本观测资料、业务支撑产品和气象服务产品,各级业务单位难以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气象信息;各类气象信息的数据格式、表现形式、服务方式各异,造成气象信息共享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利用率较低等。
因此,根据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公共气象服务为目标,需要建立数据收集、分类和存储、监控、数据查询及管理等含有多个功能的气象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我们便于查询历史气象数据,还要满足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统计和收集,从而提高气象业务数据内在质量,推进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使气象现代化建设及防灾减灾的效益得以提升[1]。
气象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气象信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信息系统也在日益完善和发展,其集成与应用成为了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气象信息系统的集成是将各种分散的气象数据资源、技术手段和应用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统一、高效、协同的整体。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传输以及应用展示等。
在数据采集方面,气象信息系统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如气象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大量的气象要素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等。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后续的分析和预测至关重要。
数据存储是气象信息系统的重要环节。
由于采集到的数据量巨大,且需要长期保存和快速检索,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不仅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还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支持快速的数据查询和访问。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信息的关键步骤。
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用的气象特征和规律。
例如,通过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可以对未来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通过气候模式分析,可以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数据传输是确保气象信息能够及时送达用户的重要保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气象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遍全球。
无论是专业的气象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方式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农业领域,农民可以根据准确的气象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方面,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气象条件优化航线和航班安排,避免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公路和铁路部门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安全。
甘肃省气象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简介作者:刘峰民韩潇影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第11期摘要:甘肃省气象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简称CMIS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气象综合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工程。
该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结构体系、层次结构,最后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管理;架构;数据库;信息安全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478-03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事业在社会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面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各级气象部门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提高,相比而言,甘肃省气象管理系统水平较为滞后,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统一平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009年初,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提出将建设现代化气象管理平台作为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气象部门依托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成一个高效率、综合性、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该系统的推广运行,将在很大程度上甘肃气象部门行政工作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办公成本,最终提高各级气象部门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1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基本结构甘肃省气象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主要由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notes邮件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短信收发器、短信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组成。
短信服务器主要提供办公平台的短信提醒功能,用户通过访问办公系统应用服务器处理相关办公业务,也可以手机短信进行提醒。
网络基本硬件设备则由网络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主控服务器、拨号服务器、调制解调器、客户终端等组成。
2 系统设计整个系统的组成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户、三个体系,四个层次”。
“一个门户”是甘肃省气象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门户。
“三个体系”是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标准信息系统规范体系。
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处理层和业务综合应用层。
其中基础设施层是构成了整个系统的物理环境;应用支撑层是各种通用组件的集合,这些组件为系统提供了可通用的、可复用的、标准化的模块;数据处理层主要解决数据的组织问题,各种信息应按照其反映的不同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属性、信息本身具有的客观内容来归属信息的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在信息资源内部建立起与之对应的结构体系。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科研人员使用手册(气候变化科研专项部分)二○一三年七月目录1 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手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读者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使用软件说明和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系统角色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科技人员使用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角色及相关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新管理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63①作者简介:杨昆(1983,11—),汉族,男,山东青岛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信息技术、通信电子。
DOI:10.16660/ki.1674-098X.2020.02.163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①杨昆(临沂市气象局 山东临沂 276004)摘 要:气象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数据联系,把各部门子系统的信息和数据,通过相关的组织方法,连接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来达成数据资源的共享。
以促进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与协调合作,使业务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合理分配资源和共享资源。
进一步有效地保证了气象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工作了效率。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面向内部局域网,服务气象业务管理。
关键词:C/S 气象信息技术 管理软件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b)-0163-02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高效的信息化进行企业管理已不再是困难的事情,我们在深入剖析气象信息服务的结构框架和业务流程后,研发出适用于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流程化、智能化。
当前气象所辖站点相互之间距离较远,因此远程管理各个站点势在必行,我们开发的这套程序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这样的问题。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 系统总体流程作为可以方便使用的气象信息站实施控制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整体上一致性很好,数据的存储与调取比较安全可靠,系统运行状况稳定,界面美观维护方便,而且可以免费升级等。
在功能上要求满足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管理和生产自动化,并能准确的把控整个流程,使之一目了然。
系统采用基本的语言知识实现特殊的管理功能,采用B/S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架构,实现气象信息的管理与维护。
江苏省气象科技管理自动化系统
董晓敏;顾亚进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1991(17)4
【摘要】本文根据省一级气象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设计了江苏省气象科技管理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气象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董晓敏;顾亚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09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J], 韩博
2.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J], ;;
3.警方高科技管理系统在江苏省推广 [J], 无
4.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鉴定 [J],
5.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46号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