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诺酯的生产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5
贝诺脂的合成实验原理
贝诺脂(Benzoic anhydride)的合成实验原理如下:
1. 原料准备:取一定量的苯甲酸(benzoic acid)和无水醋酸(acetic anhydride)作为合成贝诺脂的原料。
2. 反应条件:反应在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
3. 反应步骤:将苯甲酸和无水醋酸按照化学计量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
在搅拌的同时,加热反应容器中的反应混合物至反应温度。
4. 反应机理:贝诺脂的合成是通过苯甲酸和无水醋酸的缩合反应来完成的。
在反应过程中,无水醋酸分子中的一个酰基(acetyl)和苯甲酸分子中的羧基(carboxyl)反应形成贝诺脂分子,并释放出一分子的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
苯甲酸+ 无水醋酸→贝诺脂+ 水
C6H5COOH + (CH3CO)2O →(C6H5CO)2O + H2O
5. 离心和纯化: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出贝诺脂。
为了获得更纯净的产物,贝诺脂还可以通过结晶或者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
总之,贝诺脂的合成是通过苯甲酸和无水醋酸的缩合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生成贝诺脂和水。
年产500吨贝诺酯生产工艺设计一、 生产任务说明1.设计项目:贝诺酯生产工艺设计;2.设计规模:年产430吨,纯度99%的贝诺酯(扑炎痛)。
二、 产品简介及应用1、产品简介贝诺酯,又名扑炎痛、苯乐莱、解热安,化学名:2 - 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酯,结构式为:分子式:C 17H 15NO 5,分子量:313.31,是一种很好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环氧酶抑制剂。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本品的熔点为177 ~181 ℃。
【药理毒理】本品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
属非甾体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基本同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
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0000mg/Kg ,腹腔注射LD50为1830mg/Kg ;小鼠经口LD50为2000mg/Kg ,腹腔注射LD50为1255mg/Kg 。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以原形吸收,吸收后很快代谢成为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原形药的T1/2约为l 小时。
进一步在肝中代谢,主要以水杨酸及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自尿中排出,极小量从粪便排出。
水杨酸的T1/22~3小时,对乙酰氨基酚T1/21~4小时。
【适应症】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头痛、发热、关节痛。
2、产品的应用本品利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而成。
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环加氧酶的抑制, 减少前列腺素伊G)合成, 并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 因阻止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形成, 可降低肾血流量和尿量, 降低了肾孟输尿管内压, 使肾绞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此外,该药尚有抑制抗原)抗体形成, 抑制组织胺、缓激肽等形成, 降低炎症组织中血管通透性, 消除水肿等一系列抗炎作用,故疗效显著。
肾脏、输尿管内因结石或血块移动等原因, 可致肾绞痛, 且疼痛剧烈并易反复发作贝诺醋系由阿司匹林与对乙酞氨基酚两者羚基化合而成。
500吨贝诺酯生产工艺设计贝诺酯是一种用作合成聚氨酯、涂料、树脂和塑料的重要化学品。
本文将对贝诺酯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设计,并探讨其中的重要参数和工艺条件。
1.原料准备贝诺酯的合成原料包括己二醇、己二酸和异氰酸酯。
己二醇和己二酸按摩尔比1:1混合,在反应釜中加热至150℃,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
异氰酸酯将在另一个容器中预先加热至60℃。
2.缩聚反应将混合好的己二醇和己二酸倒入缩聚釜中,加热至180℃,开始搅拌。
将预热的异氰酸酯缓慢滴入缩聚釜中,同时继续加热和搅拌反应物。
保持反应温度在180-200℃范围内,并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物的黏度逐渐增加。
反应时间约为2-4小时,直到反应物完全缩聚为贝诺酯。
3.中和反应贝诺酯的缩聚反应会生成一些废弃物,需要通过中和反应进行处理。
将已经缩聚的贝诺酯倒入中和釜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中和剂,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中和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持续搅拌约1小时。
4.精馏回收经过中和反应后,贝诺酯溶液中还会存在一些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
为了提纯产物,需要进行精馏回收。
将中和后的溶液倒入精馏釜中,加热至100℃,开始蒸馏。
通过逐渐升高的温度,逐步蒸发掉杂质、未反应的原料和过剩的中和剂。
5.精馏产物处理精馏后获得的贝诺酯产品还需要进行处理,以提高纯度和质量。
可采用溶剂洗涤、真空脱气和冷凝处理等方法。
首先,将精馏产物用溶剂进行洗涤,去除残余的杂质和不纯物。
然后,采用真空脱气来除去产品中的气体和挥发性成分。
最后,通过冷凝处理冷却产物,并将其收集到储罐中。
6.储存和包装经过处理得到的纯净贝诺酯产品需要储存和包装。
将产物转移至专用储罐中,并使用密封盖进行封闭。
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贝诺酯产品应进行适当的包装,以免受到外界污染和氧化。
综上所述,贝诺酯的生产工艺设计包括原料准备、缩聚反应、中和反应、精馏回收、精馏产物处理以及储存和包装。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滴加速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获得高纯度和优质的贝诺酯产品。
贝诺酯的制备2篇贝诺酯的制备(上)贝诺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涂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贝诺酯制备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酯化反应制备贝诺酯。
酯化反应是一种将醇和酸进行酯化生成酯的化学反应。
首先,选取一种适合的醇和酸,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酯化催化剂,如硫酸等。
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度,提高产率。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和反应时间较长会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当反应完成后,通过蒸馏等方法,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贝诺酯。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酮醇缩合反应制备贝诺酯。
酮醇缩合反应是一种酮和醇经过缩合反应生成酯的过程。
首先,选择适当的酮和醇,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缩合剂,如酸性催化剂或碱性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也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控制酮醇缩合反应的进行。
反应结束后,利用萃取、结晶等方法,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贝诺酯。
贝诺酯的制备(下)贝诺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化妆品和涂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文中介绍的两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制备贝诺酯。
例如,贝诺酯还可以通过酮的氧化反应制备。
酮的氧化是一种将酮氧化为酮酸或酮醇的化学反应。
首先,将酮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金属过氧化物。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当反应完成后,通过蒸馏或结晶等方法,可以得到贝诺酯。
另外,贝诺酯还可以通过罗氏酯化反应制备。
罗氏酯化反应是一种将底物羧酸与醇酸酯化生成制品的化学反应。
首先,将羧酸和醇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酯化剂,如醇酸溶液。
酯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度和提高产率。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通过反应后的分离、蒸馏等操作,可以得到贝诺酯。
综上所述,贝诺酯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酯化反应、酮醇缩合反应、酮的氧化反应和罗氏酯化反应等。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产率和较纯的贝诺酯产物。
贝诺酯,又称扑炎痛、苯乐莱、解热安,它的化学名称: 2-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氦基苯酯,分子式: C17H15NO5,是一种良好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及环氧酶抑制剂[1-4]。
贝诺酯片剂是由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合成的一种亲脂性化合物,不仅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强解热的作用,还克服了阿司匹林突然降压的弊端,且具有很好的脂溶性,在血液中逐步溶解成为一种与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完全不同的代谢物,因此效果、适应性较好[5-6]。
贝诺酯片剂是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的酯化产物,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前列腺素( PG) 的合成而产生相应的作用。
与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相比,它的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经口服后,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环氧加酶,降低PG 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效果; 经外周组织PG 合酶的抑制,可产生镇痛效果; 在炎症反应中,PG 的合成受到抑制,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7-9]。
贝诺酯片剂能有效地降低人体温度中心的病理性亢奋状态,从而降低人体的温度; 使皮肤血管膨胀、出汗增多、散热加速,达到良好的解热效果; 也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组织胺等化学物质的生成,并抵抗它的刺激性,使溶酶体膜稳定,达到良好的抗炎效果; 还可以减少炎症组织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提高抗炎作用。
采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方法进行配制,适用于感冒所致的流涕、头痛、发热、关节疼痛。
因为在体内无胃肠道的分解,所以可以有效地避免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可以避免用药所引起的一些副作用,对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0-11]。
贝诺酯片剂具有见效快、溶出度高、生物利用率好、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特点,且在胃肠道中不会被水解,因此能有效地消除普通解热止痛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且长期使用没有成瘾性和依赖性[12]。
其不影响正常温度的中枢神经,适用于人体温度调节中心以及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婴儿,效果更理想、更安全。
贝诺酯片剂在缓解病人发烧、止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市场和社会效益[13]。
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流程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水杨酸—阿司匹林—贝诺酯—贝诺酯片1.阿司匹林的生产方法:水杨酸乙酰化得到,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
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
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反应式如下: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仪器药品】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25mL) 温度计(100℃) 烧杯(200mL,100mL) 吸滤瓶布氏漏斗小水泵水浴锅电炉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 乙醇水溶液(35%)【实验步骤】⑴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⑵结晶抽滤稍冷后拆下温度计.在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 烧杯中.⑶重结晶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注意事项】⑴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气冲出.并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⑵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生成.⑶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⑷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在通风橱内取用,并注意不要粘在皮肤上.【1】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一侧口安装球形冷凝管,另一侧口安装温度计.【2】水杨酸分子内存在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3】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1)称取水杨酸1.98g于锥形瓶(150mL);在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5mL,加入锥形瓶,滴入5滴浓流酸,摇动使固体全部溶解,盖上带玻璃管的胶塞,在事先预热的水浴中加热约10-15min[2]水浴装置:500mL烧杯中加100mL水、沸石,用温度计控制85℃-90℃。
消炎镇痛药贝诺酯的合成一、本文概述消炎镇痛药贝诺酯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等,同时具有一定的消炎和退热作用。
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贝诺酯在临床上受到广泛欢迎。
本文旨在介绍贝诺酯的合成方法,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优化、产物分离提纯等步骤,以期为贝诺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贝诺酯的合成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从而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
二、贝诺酯的合成原理贝诺酯的合成主要基于酯化反应原理。
酯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通常指的是醇和羧酸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在贝诺酯的合成中,我们选取适当的醇和羧酸作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将二者连接起来,生成贝诺酯。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选择一种含有适当官能团的醇,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它含有羟基,可以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
接着,我们选取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羧酸,如苯甲酸,它含有羧基,可以与醇进行酯化反应。
在酯化反应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或有机酸(如乙酸等)。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就能进行。
在酯化反应的过程中,醇的羟基与羧酸的羧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酯键和水。
这个过程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来推动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通过酯化反应,我们可以将对乙酰氨基酚和苯甲酸连接起来,生成贝诺酯。
贝诺酯作为一种消炎镇痛药,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其合成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贝诺酯的合成方法,为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三、贝诺酯的合成方法酯化法是最常用的合成贝诺酯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杨酸与相应的醇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贝诺酯。
烟酰胺催化合成贝诺酯的生产工艺流程1. 引言1.1 概述烟酰胺催化合成贝诺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工艺方法。
贝诺酯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机物,其在医药领域和化工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为了提高贝诺酯的产量和质量,寻找一种高效的合成工艺流程变得至关重要。
1.2 背景和意义贝诺酯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能和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作为维生素B3、抗白血病药物以及皮肤抗衰老剂等方面的原料。
另外,在化工领域,贝诺酯也可作为溶剂、添加剂和润滑剂等使用。
目前,很多合成方法都已经被提出来制备贝诺酯,但是其中大部分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产率低、废弃物产生多等缺点。
因此,发展高效率、环境友好和经济可行的烟酰胺催化合成贝诺酯工艺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目的和重要性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烟酰胺催化合成贝诺酯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分析烟酰胺的化学性质、介绍其在医药领域和化工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概述贝诺酯合成反应机理与常见的催化机制等内容,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贝诺酯制备方法。
该研究对于提高贝诺酯产量、改进合成方法和推动贝诺酯在各个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寻找高效率、环境友好且经济可行的生产工艺,可促进贝诺酯行业快速发展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烟酰胺及其应用2.1 烟酰胺的化学性质烟酰胺,也被称为维生素B3或烟酸,是一种维生素类化合物。
它是无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溶解度较高。
烟酰胺在常温下稳定,但受热或光照作用时会分解。
它具有弱酸性和抗氧化性质。
2.2 烟酰胺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由于烟酰胺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烟酰胺是维生素B3家族中最主要的成员之一,它在体内参与能量代谢,并对神经系统、皮肤以及消化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烟酰胺还可通过提供足够的NAD和NADP来发挥抗氧化效果,从而减少自由基损伤并保护身体免受潜在的疾病侵害。
此外,研究表明摄取适量的烟酰胺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并提高细胞DNA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