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收费定价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44.44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Bertrand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定价分析及产业驱动策略孙小清;李友林;孙战旗【期刊名称】《物流技术》【年(卷),期】2015(034)007【摘要】In this paper,using the Bertrand game model,we analyzed the pricing strategy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th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ce competition between such enterprises,built the corresponding pricing game model,and at the end,with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the Xia-Zhang-Quan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object,proposed the strategy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region.%运用博弈论Bertrand模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定价策略分析,结合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价格竞争特点,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定价博弈模型.指出应通过加强企业信息共享、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价格联盟,避免同质企业之间价格战.最后以厦漳泉大都市区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仿真对象,分析仿真结果,提出促进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驱动策略.【总页数】3页(P150-152)【作者】孙小清;李友林;孙战旗【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3.7;F260【相关文献】1.基于客户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J], 王冬2.基于Cournot Model与Bertrand Model寡头竞争模型的药品最优定价策略[J], 宁钟;王志强;方凯雷3.基于价格竞争的第三方平台回收定价策略研究 [J], 杨天剑;宋景秀4.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对策 [J], 梁永安5.基于SCP视角的第三方支付产业竞争策略比较分析——支付宝Vs微信支付 [J], 李佳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共同配送的快递企业末端服务网点定价博弈研究
孔继利;李鸿超;刘晓平
【期刊名称】《运筹与管理》
【年(卷),期】2022(31)11
【摘要】在末端共同配送背景下,以快递共配联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定价博弈模型。
对分散决策情景考虑了固定支付、按件支付、收益共享、服务水平补偿、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五种不同的利润分配方法。
在构建模型时,考虑了快递员提成比例、同行竞争、服务水平、宣传水平对需求和成本的影响,给出了快递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最佳决策。
最后,分析在不同模式下联盟的服务水平、价格、利润变化。
结果显示,集中决策下联盟的总利润最高,分散决策下使用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模式最佳。
【总页数】7页(P99-105)
【作者】孔继利;李鸿超;刘晓平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24.32;F274
【相关文献】
1.高校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模式研究--基于校园物流服务中心
2.共同配送下城市快递末端网点布局研究
3.基于末端共同配送的电商环境下快递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4.
基于快递员行为的城市末端共同配送定价研究5.城市快递末端共同配送网点选址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动态博弈的服务外包定价机制分析作者:张海航,张玉智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7期张海航,张玉智(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服务外包业务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企业因为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生产而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然而,服务外包在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也会伴随着相应的风险。
本文从服务外包业务的定价机制过程中着手,通过动态博弈及“委托人—代理人”2个模型进行分析,为二者之间更好地防范风险提供定价机制理论依据。
关键词:服务外包;定价机制;动态博弈中图分类号:F224.32;F71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5.07.020收稿日期:2015-03-15;修回日期:2015-06-16作者简介:张海航(1991-),男,吉林敦化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金融及期货研究,E-mail:zhanghaihang888@。
服务外包是企业将其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性的业务委托给外部优质资源来完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活动[1]。
在“一路一带”及“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服务外包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服务外包发展较晚,外包市场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金融机构对外包服务提供商还未形成统一的评估体系、定价机制以及管理模式[3],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4]。
对于这样的风险问题,刘晓峰和惠晓峰通过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演进博弈模型得出随着重复博弈的次数不断增加,企业合作次数的增加,彼此的信任风险也在不断降低[5]。
俞海宏在根据工程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激励模型,研究工程服务外包中的最优激励机制,得出最优的激励转移支付,并提出了工程服务外包的定价模式[6]。
潘丽通过建立风险产生过程的动态博弈分析,得出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金融机构和承包机构的行为选择倾向[7]。
– 90 – 2012年第11卷第1期一、假设在物业服务行业中,主要的参与者是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交纳物业费,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服务。
但在物业服务行业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物业收费问题。
本文将博弈论理论应用到对物业收费问题的探讨中,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分析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静态”和“动态”博弈。
假设1,博弈局中人有两方,局中人1表示业主,局中人2表示物业服务企业。
假设2,S={S 1,S 2}表示局中人1的行动空间,S 1表示交纳物业费h,S 2表示交纳的物业费为0。
M={M 1,M 2}代表物业服务企业的行动空间,M 1表示提供优质服务,M 2表示提供劣质服务。
行动空间是双方的共同知识。
假设3,业主从物业服务中得到的效用为U。
为便于分析,用财富值W来衡量业主效用的大小:W 1表示优质服务带来的效用财富值,W 2表示劣质服务得到的效用财富值,W 1>W 2。
提供优质服务的成本为C 1,提供劣质服务的成本为C 2, C 1>C 2,业主完全可以依靠对服务质量的判断来获知企业的成本支出,即双方的收益函数是共同知识。
二、博弈论分析1、静态博弈分析参与者2(物业服务企业)参与者1 业主优质服务劣质服务交纳(W 1-h, h-C 1)(W 2-h, h-C 2)不交纳(W 1,-C 1)(W 2,-C 2)对“囚徒困境”模型的分析已经很多,在此就不再描述。
通过划线法,得到参与者的纳什均衡是(W 2,- C 2)。
但这却不是最好的结果,甚至是最坏的结果。
这是因为双方参与者同时行动,而且以后也不存在惩罚的机会(只考虑一个合同期限),都只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所以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2、有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在现实中,这种“静态”博弈是不常发生的。
现实是业主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在合同中规定物业费;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周期(月或季度)收取物业费。
在这种情况下,物业服务企业首先行动,业主会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来选择交纳还是不交纳费用(即h或者0);然后,企业再根据业主交纳物业费的情况来选择下一阶段的行动方案。
物流外包中的博弈分析在物流外包中,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努力程度为非对称信息,文章在次基础上,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委托人)和提供方(代理人)进行了博弈分析,主要分析了委托人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以及委托企业选择的努力程度,以使企业的努力与回报成比例。
标签:物流外包非对称信息最优合同一、引言物流外包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承包方去完成的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又被称为合同物流或者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是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者。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为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例如研发、生产等等,而把物流业务外包。
因此,作为一种新兴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在世界各国与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物流外包中,物流服务需求方即生产企业为委托人;物流服务提供者即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代理人。
代理人选择的行动(这里主要指努力程度),不能直接被委托人看到,但是不同努力的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代理人努力工作,保证产品尽量不被损坏,接到工作及时完成,不无故拖延时间等等,这些都会提高委托人的信誉和口碑,自然就会增加委托人的效益,反之亦然。
所以,委托人要根据这些看的到的结果来制定激励措施,将支付给代理人的报酬与委托人自己企业的效益挂钩。
但是,委托人的效益不但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有关,更与他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关,也就是说委托人的努力程度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本身的效益,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并不是自己越努力企业效益就越好,有可能因为代理人的懈怠,而使委托人的努力白费,就是说努力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所以委托人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决定是,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方选择最大的努力程度,以及如何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让企业的努力与回报成比例,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
二、委托——代理模型假定ai是一个一维的努力变量(a1表示生产企业努力变量,a2为物流企业的努力变量),假定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努力的成本,b代表成本系数,b越大表示付出努力的成本越大,并且均可以等价于货币成本。
对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的跨境电商物流的想法(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与挑战三、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的原理四、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在跨境电商物流中的应用五、具体实施策略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物流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决策方法,有望为跨境电商物流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二、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与挑战1.跨境电商物流现状:随着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Ebay、Lazada、WISH、Souq、Shopee 等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迅速增长。
传统的物流模式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的需求,导致物流环节出现诸多问题,如配送时效不稳定、物流成本较高、货物损耗大等。
2.跨境电商物流面临的挑战:如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证货物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等问题,是跨境电商物流亟待解决的挑战。
三、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的原理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是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多目标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各决策主体的利益诉求和约束条件,为各决策主体分配权重,并寻求最优解,以实现多目标的协同优化。
四、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在跨境电商物流中的应用1.优化物流渠道选择:通过分析不同物流渠道的优缺点,如国际海运、空运、快递直发等,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
2.优化仓储布局:根据跨境电商企业的销售数据和客户分布,合理布局仓储设施,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和降低库存成本。
3.优化配送路线:结合客户地址和物流网络,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配送成本。
4.优化包装和运输方式:根据商品特性和运输条件,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运输方式,以降低货物损耗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具体实施策略1.建立多方利益诉求模型:分析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服务商、客户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约束条件,为各决策主体分配权重。
2.搭建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和整理跨境电商企业的销售数据、物流数据、客户数据等,为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收费定价问题探讨朱涛;郭志伟【摘要】Profit-making model and platform user charges have always been hot spots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re- searcher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realites of Beij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by analyzing the charging model of the B2B market to builds different forms of charging monopoly model and discusses the best choice of optimal pricing model of the platform.%盈利模式和平台用户收费问题一直是平台企业和行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文章主要考虑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B2B市场主流的收费模式,构建了平台只收取注册费形式下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平台收费的定价问题。
【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双边市场理论;定价策略;注册费【作者】朱涛;郭志伟【作者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4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3.9为提高北京市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北京市物流服务成本,推进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带动北京市经济发展,北京市建立了目前区域唯一的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北京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为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平台必须注重其服务管理,包括平台的服务定价管理、运营计费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谈网络货运平台定价 目录 一、内容描述................................................2 1.1 网络货运平台的概念与特点.............................2 1.2 定价在网络货运平台中的重要性.........................3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5 二、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现状分析................................6 2.1 国内外网络货运平台定价模式对比.......................7 2.2 影响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的主要因素.......................8 2.3 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的现状与问题........................10 三、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策略探讨...............................11 3.1 成本导向定价法......................................13 3.2 竞争导向定价法......................................14 3.3 需求导向定价法......................................15 3.4 产品线定价法........................................16 3.5 价格歧视定价法......................................18 四、网络货运平台定价模型构建...............................18 4.1 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构建方法........................20 4.2 数据驱动的网络货运平台定价模型......................21 4.3 模型的验证与优化....................................22 五、网络货运平台定价实施与监控.............................24 5.1 定价策略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25 5.2 定价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26 5.3 定价效果的监测与评估方法............................27 六、案例分析...............................................28 6.1 成功网络货运平台定价案例介绍........................29 6.2 案例中定价策略的选择与实施过程......................31 6.3 案例总结与启示......................................33 七、结论与展望.............................................34 7.1 研究结论总结........................................34 7.2 对未来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的展望........................36 7.3 研究不足与局限之处..................................37 一、内容描述 本报告旨在探讨网络货运平台的定价策略,为相关行业内的公司和潜在投资者提供分析框架和指导建议。报告首先将介绍网络货运平台的基本运作模式,以及它们如何与传统的货运服务竞争。报告将对影响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市场供需、成本结构、竞争态势、用户定位以及政策法规等。针对不同类型网络货运平台的具体定价策略,本报告也将提供详细的案例研究,并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定价策略差异。报告将基于市场趋势和预测,探讨未来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的可能变化趋势,并提出改进定价策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