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电气配电分析

民用建筑电气配电分析

民用建筑电气配电分析
民用建筑电气配电分析

民用建筑电气配电分析

摘要:民用建筑配电设计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建设情况,也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

正常生活,只有较为科学合理的配电设计,才能够给居民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且保证其用电的稳定、安全。配电设计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化和高端化,

是其发展的整体趋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配电系统更加稳定和完善。

中国关键词:民用建筑;配电;系统;设计;发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逐渐加快,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调相一致,我

国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建设量日益加大,特别是民用建筑

的建设。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我国人均GDP产值的升高,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认知度和要求也逐渐增加,民用建筑舒适度随着设计手段和附属性设施质量提高也在

不断满足着广大人民的需求。民用建筑设计和施工都与配电设计紧密联系,民用

建筑的配电设计发展在我国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

1 民用建筑及其配电

民用建筑是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是非生产性质的建

筑类别,民用建筑,民用建筑的组成靠多个大小不一的空间,这些空间通过各种

实体和设备找组合而成。民用建筑中较为重要的构成之一就是配电系统,配电系

统关系到整个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关系到每一个用户的用电负荷,所以长久以

来人们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民用建筑的配电设计。民用建筑的配电不能够不考

虑供电,一般市区的民用建筑采用高压10000V或者是低压380V/220V为供电电源,再将这些电能配送到每一个用户的用电负荷,这个过程称为民用建筑的配电。在配电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设备和管线如,变压器、配电箱、开关、电线等,

通过合理的配电设计才能够使用户的用电更加安全稳定,才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科

学的配电系统。

民用建筑的配电设计是为了居住用户各项用电负荷得到满足,通过不同的技

术手段和设备等级满足用户不同时段、不同情况的用电需求,并且保证用电的稳

定和安全,并且还要充分考虑配电设计的经济性,做到电能的节约化,使用的科

学性。而且配电设计还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与民用建筑其他系统的相互配合,整

个配电系统不能够与其他系统在使用上有明显冲突。配电设计发展期初为了保证

用户的用电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电量的不断增大,而且电气设备层出不穷,使得民用建筑配电设计也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满

足民用建筑本身和用户用电的需求,并且要保障用电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 民用建筑配电设计及发展

电力系统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由于电力事故无论对民用建筑和公

共建筑等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较大,所以要对配电设计进行层层把关,对于民用建

筑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配电和电气的设计规范进行。民用建筑配电设计要根据供

电要求和电力负荷进行,一方面,供电要求等级不同分为三个级别,一级的供电

负荷应该保证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在一个电源出现故障的同时,为

了使建筑用电陷入瘫痪,造成更大程度的经济或者其他损失,另一个电源能够及

时将电力配送到每一个用户,而且防止两个电源同时出现故障应该考虑应急电源

的配置。二级供电负荷要求在民用建筑供电出现故障时电力配送不会突然中断,

或者在中断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持配电通畅。三级供电负荷要求使每个用户

的用电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保持正常,没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配电设计

要求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出民用建筑用户总的用电负荷,用电负荷的类别,并且

电气负荷计算

学习情境 1 住宅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安装 1.1 施工技术准备 1,识图 1)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① 图纸: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② 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2)设计范围 ① 电气照明设计 ②弱电设计(埋管线) 防雷设计. (3)配电系统 ① 负荷:设计负荷每户 10kW. ② 配线:本工程所有配线均为穿管暗配线,室内在板,墙,梁内敷设,各部位管型管径见图中标注和主材表备注栏. ③ 线型线径:管内导线按规定分色.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④ 电器安装:配电箱,开关箱铁制暗设,底边距地高度 1.8米. ⑤ 开关:暗设距地高度 1.3米. ⑥ 插座:暗设,卫,洗间防溅插座距地高度 1.3米. ⑦ 电视,电话只埋线管,距地高度0.3米. (4)电气安全:卫,洗间作局部等电位联接,等电位做法见 02D501-2. (5)防雷:凡被利用作防雷用的钢筋均应焊接成电气通路.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②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③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④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⑤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有防腐措施. (6)其它 ① 图中未尽事宜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② 本工程所用配电箱的生产厂家应具有证认. 2)图例 3)选用标准图集 (1)《室内管线安装》03D301-1~3(2004合计本) (2)《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D702-1~3(2004年合订本) (3)《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2003年合定本) (4)《等电位联接安装》02D501-2 (5)《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3)D501—1

建筑电气设计计算简明方法

建筑电气设计计算简明方法 建筑电气设计计算简明方法(一)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Pjs=K x·P e(Kw); 无功计算负荷 =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KVA); 计算电流 Ijs=Sjs/√ ̄3·U x·Cosψ(A)。 式中:P 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 tgψ---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 x---标称线电压(Kv)。 K 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 Ijs=Sjs/√ ̄3·U 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 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 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 x·P 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 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 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 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 同期系数K∑值表: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现行国家规范目录精编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现行国家规范目录

传壹分现行规范目录,已废止的就自然知道了。 建筑电气常用规范目录 2010.11.23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壹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化GB50310-2002 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3 1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1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X公司2003年十月八日发布)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53-15-2004 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5、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26、建筑物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规程(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067-1998 2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16-2005 2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30、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664-1999 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 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化GB50169-2006 3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3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3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建设部发布> 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3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40、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41、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2007

建筑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 Pjs=Kx·Pe(Kw); 无功计算负荷 Qjs=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 计算电流 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 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 Ijs=Sjs/√ ̄3·U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 同期系数K∑值表: 计算负荷表(参考格式):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学习笔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学习笔记 一、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内容 1、变配电所设计 (1)根据变配电所供电的负荷性质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分级,从而确定所需的独立供电电源个数与供电电压等级,并确定是否设置应急备用发电机组。 (2)进行变配电所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计算,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3)确定变压器形式、台数、容量。进行主接线方案选择。 (4)变配电所选址。为了节约电能与减少有色金属耗量,通常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但在建筑高度甚高和大容量负荷相当分散的情况下,也可分散设置多处变电所,其布置方案应经过技术经济进行比较确定。 (5)短路电流计算与开关设备选择。 (6)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继电保护的选择和整定计。操作电源的选择。计量与测量。(7)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8)变配电所电气照明设计。 高压与低压配电所的设计、除不需进行变压器选择之外,其余部分的设计内容与变电所设计基本相同。 2、高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 (1)输电线路设计 包括:线路路径及线路结构型式(架空线路还是电缆线路)的确定,导线截面选择,架空线路杆位确定及标准电杆绝缘子、金具的选择,弧垂的确定与荷载的校验,电缆敷设方式的确定,线路的导线或电缆及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选择,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等。 (2)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高压配电多采用放射式系统,以增强其供电可靠性与控制的灵活性。对于有多处变压器分散设置的高层建筑,高压配电网络也可以采用环网结构。 主要任务:确定配电电压与网络结构;进行配电线负荷计算;选择开关设备并进行短路校验;拟定二次回路方案并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选择高压电缆截面、形式,确定配电干线路径与敷设方式。 还应做好防雷击与电气防火设计,以确保安全。 (3)、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主要任务:确定低压配电方式与配电网络的结构,其主要内是竖直配电干线与水平配电干线的个数,位置与走向。进行分干线与干线的负荷计算,选择开关设备及导线、电缆、封闭式母线的截面与形式。选择保护装置,进行保护整定计算并保证其级间的选择性配合,以防止穿越性跳闸。确定线路敷设方式,进行电气竖井与配电小间的设计。低压无功补偿容量计算,补偿方式与调节方式的选择。按需配置电气测量与电能计量装置。保护接地、重复接地系统的设计。 3、电力设计 电力设计通常指动力负荷的供电设计。 主要内容:在建筑平面图上确认各动力负荷的位置、容量;按各动力负荷的性质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分级,并采取相应的供电保证措施(如双电源互投的供电方式);确定动力负荷的配电网络形式,通常多采用放射式供电。确定配电装置的位置、选择

小区用电负荷计算

小区用电负荷计算 1. 小区负荷计算(估算) 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4.2.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应用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Pjs(适用于照明及家用电负荷),即: Pjs=∑Pei×Ni(kW) 式中Pei——单位用电指标KW/户。 Ni——户数 应用以上方法计算负荷应乘以同时系数,即实际最大负荷(PM)。 PM=Pjs×η(式中η——同时系数,不同的住户η值不同) 我们建设的小区总户数为17000户,每户最大的用电负荷为6KW/户考虑,所以:Pjs=∑Pei×Ni=6 kW/户×17000户=102000(kW) 小区实际最大负荷PM=Pjs×η=102000(kW)×0.4=40800(kW)。 (η取0.4,η值越大,配电成本越高,电业局越高兴,建议当η取0.2时PM=20400(KW)或每户用电负荷按3KW/户考虑,PM=20400(KW)) 2. 选择配变容量 S=P∑÷cosφ(kVA) cosφ一般取值为0.8~0.9。 S=P∑÷0.85=20400÷0.85=24000(kVA),变压器总容量为24000(kVA),按此选择变压器。 3. 今年开发用地负荷计算(估算) 今年开发用地:职工安置用地66267㎡+补偿用地33133㎡=99400㎡ (公司总共开发用地780716㎡,总户数17000户,容积率按1.7计算,平均每户面积为78.0716㎡) 所以今年开发建设的建筑面积约为:99400㎡×1.7=168980㎡ 户数为:168980㎡÷78.0716㎡/户=2164(户) Pjs=∑Pei×Ni=6 kW/户×2164户=12984(kW) 今年开发用地最大负荷PM=Pjs×η=12984(kW)×0.4=5193.6(kW) S=P∑÷0.85=5193.6÷0.85=6110.12(kVA),变压器总容量为6110.12(kVA),按此选择变压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完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5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城镇普通及康居住宅的电气设计,住宅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普通住宅套型按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分为一、二、三、四类。 康居住宅分为:基本型(1A)、提高型(2A)、先进型(3A)。 住宅电气设计应与国家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住宅电气设计一般包括: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家庭智能控制器;线路敷设及防雷、接地等。 负荷等级 住宅楼的负荷等级应遵守本规范第3 章表3.2.2 常用用电负荷分级表的规定,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应符合消防电源的供电要求。 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调系统的高级住宅、19 层及以上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一级负荷要求设计。 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要求设计。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住宅小区的10kV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 2 住宅小区的220/380V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3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宜留有发展的备用回路。 4 住宅小区内重要的集中负荷宜由变电所设专线供电。 5 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TT、TN-S、TN-C-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6 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应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 剩余电流动作值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不大于25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300mA。 2)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为250~40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500mA。 3)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大于400A 时,宜在总配电柜的出线回路上分别装设若干组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其剩余电流动作值按本款1)、2)项设定。 4)消防设备供电回路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不应作用于切断电源,只应作用于报警。 5)电源总进线处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报警除在配电柜上有显示外,还宜在小区值班室设声光报警。 7 住宅小区路灯的供电电源,宜由专用变压器或专用回路供电。 8 供配电系统应考虑三相用电负荷平衡。 9 单元(层)应设电源检修断路器一个。 10 只有单相用电设备的用户,其计算负荷电流小于等于40A 时应单相供电;计算负荷电流大于40A 时应三相供电。

建筑电气设计具体要求

建筑电气设计具体要求 要求一:必须先了解建设单位的需求和提供的设计资料,必要时还要了解电气设备使用情况。完工后的建筑工程是以交付建设单位使用,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需要为根本目的。当然,不能盲目地去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需要,而要在客观条件许可之下适当地去实现。因此,在设计中应进行许多方案的比较,选出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案,加以设计和施工。 要求二:设计是用图样表达的产品,尚需由施工单位去建设工程实体。因此,方案设计是否满足施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一般来说设计者应掌握电气施工工艺,了解各种安装过程,以使图样具有指导作用。 要求三:电气装置使用的能源和使用和信息来自设施的不同系统。因此,在开始进行方案构思时,应考虑到能源和信息输入的可能性及具体措施。与之相关的设施就是供电网络、通信网络和消防预警网络等,相应的就要和供电、电信和消防等部门进行业务联系。要求四:“安全用电”在建筑设计中是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考虑多种安全用电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保证电气设计内容完全符合电气的规范。在这方面,当地供电、消防和电信等部门不但

是能源和信息的供应单位,而且还是“安全用电”和“防火报警”的管理部门。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是经过这些部门的审查后,方能施工与验收。 要求五:建筑电气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与其基本不可分割,而且与其它系统纵横交错、息息相关。一栋具备完善功能的建筑物,应该是集土建、暖通、水、电等系统所组成的统一体。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与建筑设计协调一致,按照建筑物格局进行布置,同时要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在结构安全的许可范围内“穿墙约户”,建筑电气设备与建筑设备“争夺地盘”的矛盾特别多,因此,要与各专业协调“划分地盘”,加在走廊内敷设干线、于管时,设计中应先约定电气线槽与各设备干管各沿走廊的一侧敷设,并相互协商好跨越的高度。

电气设计的负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电气设计的负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电气负荷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单位面积功率计算法,单位产品功率计算法等.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娄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求得计算负荷; (3),二项式系数法:将负荷分为基本负荷和附加负荷,后者考虑一定数量大容量设备影响; (4),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等,可用于初步设计用电量指标的估算,对于住宅建筑,在设计各阶段均可使用单位面积功率法. 它们的应用范围各不一样,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4.2.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可见:民用建筑电气计算负荷推荐采用需要系数法;这是因为民用建筑中电气设备很少有特别突出的大功率设备,而按照需要系数法简单易行;而在工业建筑中,由于各设备的用电量存的很大差异,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与实际就存在很大出入. 例如:某车间用电设备如下: 电焊机25台,功率分别 为:3.0KVA*8;8KVA*6;16KVA*5;30KVA*2;180KVA*2;200KVA*2;ε=50% 风机:50台,功率均为:2.2KW 机床:66台,功率分别为:7.5Kw*30;15KW*30;30KW*2;45KW*2;90KW*2 吊车:2台,分别为15KW,22KW. 本车间的总配电计算负荷用上述(1),(2),(3)分别如下: (一),采用需要系数法: 电焊机,Kx=0.35, Pjs=Kx*Pe =0.35*972**cosΦ =0.35*972**0.7=168.39Kw Qjs=Pjs*tgΦ=1.02*168.39=171.76Kvar 风机:Kx=0.75 Pjs=Kx*Pe=0.75*50*2.2=82.5KW Qjs=Pjs*tgΦ=0.75*82.5=61.9Kvar 机床:Kx=0.12 Pjs=Kx*Pe=0.12*1005=120.6KW Qjs=Pjs*tgΦ=1.73*120.65=208.6Kvar 吊车:Kx=0.1 Pjs=Kx*Pe=0.1*37=3.7KW Qjs=Pjs*tgΦ=1.73*3.7=6.4Kvar P∑=K∑p*∑Pjs=0.9*374.8=375.19KW Q∑=K∑q*∑Qjs=0.95*374.8=448.66KW S∑==584.86KVA cosΦ∑=0.5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强条(强弱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强条 强电强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 3.2.8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3.3.2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4.3.5 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4.7.3 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4.9.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9.2 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 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7.4.2 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 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表7.4.2 7.4.6 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导体。 7.5.2 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导体,不得装设断开PEN导体的电器。 7.6. 2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险之前切断短路电流。7.6.4 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该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forelectrical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JGJ 16-2008 J 778-2008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800号 现批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6-2008,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8、3.3.2、4.3.5、4.7.3、4.9.1、4.9.2、7.4.2、7.4.6、7.5.2、7.6.2、7.6.4、7.7.5、11.1.7、11.2.3、11.2.4、11.6.1、11.8.9、11.9.5、12.2.3、12.2.6、12.3.4、12.5.2、12.5.4、12.6.2、14.9.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1 总则

1.0.1 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人防工程、燃气加压站、汽车加油站的电气设计。 1. 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对电磁污染、声污染及光污染采取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1.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装备水平,应与工程的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质相适应。 1.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电能消耗。 1.0.6 应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1.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采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1 术语

新手如何学习建筑电气设计

新手如何学习建筑电气设计 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到如今已经将近两年。虽然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但是电气这个专业实在太大,在学校里没有接触过建筑电气的内容,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工作之后一点一点重新学习的。正好总结一下这一年多来自己的学习之路,不敢说是指南,只能说是经验,一家之见,浅薄得很。 什么是建筑电气设计,这可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先说「建筑」,后说「电气」,最后说「设计」。 建筑按功能分,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往下还可以细分。按照高度可以分成低层、多层、中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不同的分类对应不同的设计要求,确定了建筑的类别,是设计的第一步。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主要分为五大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每次建筑设计都是所有专业合作的结果,其他专业的设计会影响电气的设计,而电气的设计也会影响其他专业,所以要想做好建筑电气设计,至少要对其他各个专业都有基本的了解。 这方面的内容,推荐马志溪主编的《建筑电气工程》,在第一部分《基础篇》对各个专业均有介绍,而且特别强调出电气专业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说过了其他专业,接下来再来说回本专业「电气」,电气的一大特点就是涉及的内容多而杂,每个工程最后的图纸里,电气差不多总是最厚的那一摞。单单一个工程内,电气设计就可能包括照明、配电、防雷、接地、电视、电话、网络、消防、安防、广播等等十余个小系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电气设计师,要学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还记得我一开始接触建筑电气的时候,真是觉得千头万绪,无处下手,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才算渐渐摸对门路。 首先,我建议你先对建筑电气的知识体系有个总体的认知,不求都明白,至少要知道都有啥,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附加的,就像车一样,哪些算是「低配」,哪些算是「高配」。知识体系建立了,再去学习就不会盲目了。所以这个阶段就需要一本能有总论性质的教材,如果你的专业有相关的课程那自然是极好的,如果没有,那么依然推荐上边那本马志溪主编的《建筑电气工程》。 学校的课程还是建议好好学的。理论扎实对于一名建筑电气设计师,是相当有好处的,所以本专业的课程,类似电路、模电、数电、电力电子、电力拖动、电磁场,对今后的工作都是有帮助的。甚至于高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这样的课程也别小看,建筑电气设计师最有价值的一个证书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证,以上这些都是考试的范围之内。我的考试复习过程,就被高数折磨得痛苦不堪。 有一门课叫「供配电设计」,对于建筑电气设计相当重要,不过反正我本科的时候没有接触过,还是后来工作以后自学的,看的是翁双安主编的《供配电工程设计指导》。 行了,以上都是准备内容,下边正式介绍电气设计师的几大法宝:规范、图集、手册、图纸。 规范,是建筑设计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它规定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对于建筑电气设计来说,「符合规范」是基本的要求。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未必那么容易,因为相关的规范实在是太多了。 规范分四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考到的常用国家标准就有六七十种,摞起来应该比我还高。不同的地区因为发展程度不同,还会各自出台各自的地方标准,有些企业(比如大型房地产公司、高级酒店、大型工业企业)也有自己成熟的企业标准。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Pjs=Kx·Pe(Kw); 无功计算负荷Qjs=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Ijs=Sjs/√ ̄3·U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同期系数K∑值表: 计算负荷表(参考格式):

最 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JGJ 242 - 2011 术语 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 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 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

注: 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 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 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 A.低层:1~3;多层:4~6 ;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 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 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 明装箱底距地 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 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 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 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

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 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 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 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 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 负载率不宜大于 85% 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三、自备电源 1.建筑高度为 100m 或 35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宜设柴油发 2.应急电源装置 (EPS) 可作为住宅建筑应急照明系统的备用电源 四、低压配电 1.住宅建筑单相用电设备由三相电源供配电时,应考虑三相负荷平衡。 2.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或楼层宜设一个带隔离功能的开关电器,且该开关电器

建筑电气设计负荷计算

建筑电气设计负荷计算1、设备组设备容量 采用需要系数法时,首先应将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同一类型的用电设备归为一组,并算出该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Pe。 对于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负荷(如空调机组等),其设备容量就是设备铭牌上所标注的额定功率。 对于照明设备:白炽灯的设备容量按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取值;带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照明装置,由于自感式镇流器的影响,不仅功率因数很低,在计算设备容量时,还应考虑镇流器上的功率消耗。因此,对采用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装置,其设备容量取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高压汞灯装置的设备容量取灯泡额定功率的倍。 有功计算负荷 Pc KxPe (12-1) 无功计算负荷 视在计算负荷Qc Pctg Sc Pc2 Qc2或 PcS cos 103 3U (12-2) 计算电流 式中 Kx——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U——线电压(V); ——计算电流(A)。 上述公式适用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中式(12-2)计算电流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计算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开关容量的重要依据。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相负荷:相负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相电压,正常运行时,相负荷接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民用建筑中的大多数单相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都属于相负荷。在供配电设计中,应将相负荷尽量均匀地分配到三相之中,按照最大的单相设备乘以3,求得等效的三相设备容量,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得计算电流(线电流)。 3Pm——最大负荷相的单相设备容量 (2)线间负荷:线间负荷是指额定工作电压为线电压的单相用电负荷,正常工作时,线间负荷换算为等效的相负荷,再按照相负荷求得计算电流。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后的多个用电设备组均连接在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 低压母线上,考虑到各个用电设备组并不同时都以最大负荷运行,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应等于各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求和以后,再乘以一个同时系数,即配电干线或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为: 有功计算负荷 PP KP. Pc (12-3) 无功计算负荷 Qq Kq1. QC 视在计算负荷 22 P QP C g 式中 KI C S3 10C3U (12-4) P,K q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同时系数,一般取为~和~; PC ——各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之和(kW);——各用电设备组无功计算负荷之和(kvar); QC U ——用电设备额定线电压(V)。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JGJ 16-2008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8月1日 1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城镇普通及康居住宅的电气设计,住宅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普通住宅套型按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分为一、二、三、四类。 康居住宅分为:基本型(1A)、提高型(2A)、先进型(3A)。

住宅电气设计应与国家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住宅电气设计一般包括: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家庭智能控制器;线路敷设及防雷、接地等。 负荷等级 住宅楼的负荷等级应遵守本规范第3 章表常用用电负荷分级表的规定,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应符合消防电源的供电要求。 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调系统的高级住宅、19 层及以上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一级负荷要求设计。 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要求设计。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住宅小区的10kV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 2 住宅小区的220/380V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3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宜留有发展的备用回路。 4 住宅小区内重要的集中负荷宜由变电所设专线供电。 5 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TT、TN-S、TN-C-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6 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应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 剩余电流动作值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不大于25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300mA。 2)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为250~40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500mA。 3)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大于400A 时,宜在总配电柜的出线回路上分别装设若干组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其剩余电流动作值按本款1)、2)项设定。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方法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方法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计算负荷的需要系数法 1.设备组设备容量 采用需要系数法时,首先应将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同一类型的用电设备归为一组,并算出该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e P 。 对于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负荷(如空调机组等),其设备容量就是设备铭牌上所标注的额定功率。 对于断续周期制的用电设备,其设备容量是 对于照明设备:白炽灯的设备容量按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取值;带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照明装置,由于自感式镇流器的影响,不仅功率因数很低,在计算设备容量时,还应考虑镇流器上的功率消耗。因此,对采用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装置,其设备容量取灯管额定功率的 1.2倍,高压汞灯装置的设备容量取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2.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根据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e P ,即可算得设备的计算负荷: 有功计算负荷 e x c P K P = (12-1) 无功计算负荷 ?tg P Q c c = 视在计算负荷 22c c c Q P S += 或 ?cos c P S = 计算电流 U S I c c 3103 ?= (12-2) 式中 x K ——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e P ——设备组设备容量(KW );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角; U ——线电压(V ); c I ——计算电流(A )。 上述公式适用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中式(12-2)计算电流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计算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开关容量的重要依据。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相负荷 相负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相电压,正常运行时,相负荷接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民用建筑中的大多数单相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都属于相负荷。在供配电设计中,应将相负荷尽量均匀地分配到三相之中,按照最大的单相设备乘以3,求得等效的三相设备容量,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得计算电流(线电流)。 ?m P ——最大负荷相的单相设备容量 (2)线间负荷 线间负荷是指额定工作电压为线电压的单相用电负荷,正常工作时,线间负荷换算为等效的相负荷,再按照相负荷求得计算电流。 ?P ——接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 3.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建筑设计配电设计计算论文

建筑设计的配电设计计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 供电要求高等特点,对配电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设计是建 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建筑设计的配电设计计算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电气配电设计;导线开关选择;电压损失计算 照度计算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odern building for 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complexity, electricity load,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put out a higher demand on the distribution design. distributio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paper launched a series of distribu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design; wire switch to select; voltage loss calculations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筑设计施工文件电气专

某高层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说明

某高层用电负荷估算 一、相关资料: 建筑面积:60000㎡;地址:***市 设计数量:583户;设计高度:28层 电地暖设计:<80W/㎡且按建筑面积70%铺装; 二、资料分析: 总建筑面积60000㎡(除办公用部分面积共计583户,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00㎡左右) 三、一般通用设计参与数据及计算: (一)智能小区每户用电标准值(KW); 气象区普通住宅中档住宅高档住宅 一类 4 6 8 二类 5 7 9 三类 6 8 10 1、气象区划分: 一类指最热月(7月)最高平均气温<25℃的地区; 二类指最热月(7月)最高气温平均28~30℃的地区; 三类指最热月(7月)最高平均气温>30℃的地区; 2、住宅划分: 普通住宅相当于建筑面积75㎡以下的住宅,高档住宅相当于建筑面积120㎡以上的豪华住宅,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档住宅。 3、对于高层住宅,每户应增加0.6KW作为电梯及生活、消防水泵、公用照明、 事故及应急照明等智能化管理的用电负荷。 4、住宅综合功率因数COSΦ取0.8~0.9,住户用电需要系数取0.5~0.6。(二)、依据上述通用设计标准,结合本高层建筑,实际情况取其中间值进行计算: 1、小区住户用电负荷:(75㎡>102㎡>120㎡)取8KW/户; 2、住宅公共用电负荷:0.6KW×583户=350KW; 3、住户总用电负荷为:8KW×583户=4664KW; 4、合计总用电负荷为:4664+350=5014KW; 5、建筑供电变压器容量:S=5014/COSΦ(0.85)=5899KVA

5899×0.55=3244KVA 该高层建筑用电负荷3244KVA(选用2台1600KVA变压器) 四、家用电器设施功率基本情况: 1、洗衣机 0.35-0.4KW 2、电视机 0.1-0.2KW 3、组合音响 0.1~0.3KW 4、空调 1.5~4.5KW 5、电饭锅 0.8KW 6、排烟机 0.2KW 7、电冰箱 0.1~0.2KW 8、微波炉 1KW 9、电烤箱 1.5KW 10、食品加工机 0.3KW 11、消毒柜 0.6KW 12、照明设施 0.2~0.8KW 13、家用自动化设施 0.2~0.5KW 合计:6.95~11.3KW 同时需要系数取40%:2.78~4.52KW 一般情况下家用电器设施负荷在3KW左右。 五、使用电地暖负荷计算及分析 户均建筑面积103㎡;实际铺设面积70%即70㎡;每平方<80W,则每户电地暖安装负荷功率为:70㎡×80W=5600W;需要系数取50%,即5.6KW×60%=3.36KW;使用电地暖则空调不需要再使用,相互进行折算负荷冲抵:(5.6~4.5)×40%=0.44KW; 综合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户均家用电器负荷3KW,冬季取暖采电地暖户均用电负荷3.36KW,按一般通用8KW/户设计,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与其它方式采暖相比较具有更多得优越性,节省投资,提升楼盘品味。 住宅每户6~8KW,商业10~12KW/100平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