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省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11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9.10.22
•【文号】教职成函〔2019〕12号
•【施行日期】2019.10.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
知
教职成函〔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7日至6月16日在天津主赛区和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岛等21个分赛区成功举行。
共有来自全国37个地区的17450名选手参加了中、高职组87个项目的比赛。
现将获得常规赛项一、二、三等奖的选手、优秀指导教师及所在学校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请各地结合实际,加大对大赛获奖选手的宣传表彰力度,充分利用比赛资源,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引领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附件:1.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中职组)
2.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高职组)
教育部
2019年10月22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征求意见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2018年9月目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与遴选管理办法 (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编制规定 (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承办管理办法 (2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管理办法 (3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题管理办法 (3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办法 (4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和裁判工作管理办法 (4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备与设施管理办法 (6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监督与仲裁管理办法 (6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合作管理办法 (7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全管理规定 (8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8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识使用与管理规定 (9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源转化工作办法 (10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宣传与信息管理办法 (10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惩办法 (1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工作管理办法 (12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工作手册 (13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工作手册 (14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监督工作手册 (17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赛组委会”)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赛执委会”)。
各分赛区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赛区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赛区执行委员会。
各赛项设赛项执行委员会,下设专家工作组。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大赛组委会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主要职责:1.确定大赛定位、办赛原则及组织形式。
2.顶层设计大赛制度安排。
3.审定赛事规划。
4.审定大赛设赛范围及实施方案。
5.发布年度赛事公告。
6.指导开展大赛。
7.审定发布大赛最终成绩等。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6赛项名称:会计技能英文名称:Account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会计职业岗位通用技术、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竞赛包括财务会计技能竞赛和管理会计技能竞赛两个环节,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
其中财务会计技能竞赛环节包含岗位职业素养竞赛内容(岗位职业素养考核穿插和融入于团队竞赛过程中),管理会计技能竞赛环节也采用团队竞赛方式。
1.财务会计技能(含职业素养)竞赛环节竞赛内容及分值分布财务会计技能竞赛环节共400分,其中4个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各10分,共40分,团队合作竞赛360分。
(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在全部正确的基础上,每提前1秒可获得奖励分0.01分)(1)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内容及分值(共40分)严谨准确精神——出纳岗位——现金存储业务(10分)耐心细致态度——审核会计——银行对账业务(10分)快速高效作风——成本会计——凭证汇总业务(10分)灵活应变能力——会计主管——会计制度设计(10分)(2)团队赛竞赛内容及分值(共360分)①出纳岗位(共60分)支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进账单填写、单据整理、网上电子支付业务、涉及收付款记账凭证审核等。
②成本会计岗位(共100分)填制成本核算原始凭证、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核算相关的记账凭证、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等。
③审核会计岗位(共100分)票据审核、填制除成本核算以外的相关业务原始凭证、编制除成本业务以外的记账凭证、凭证审核、账簿核对等。
④会计主管岗位(共90分)建立账套、凭证的审核、过账及结账,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审核授权,网上税费申报、报表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公式设置)及报表分析、纳税筹划等。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一、参赛作品文档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一)参赛教案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
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规范完整、详略得当。
每个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
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可用图、表等对实施过程和成效加以佐证,字数不超过3000字。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附在本校网站发布的网址链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
参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只需提交实际开设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要求,参考职业教育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科学、规范制定,说明课程要求、时间进度、实施保障等。
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课程标准;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的课程标准。
二、参赛作品视频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2~5段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不直接实施课堂教学的团队成员可不作要求。
2019年山西省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大赛竞赛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电子商务技能二、竞赛项目和内容本赛项包括学生组和教师组。
1、学生组(团体项目):网店开设装修、网店客户服务、网店推广。
2、教师组(个人项目):网店推广。
(一)网店开设装修参赛选手按照流程完成网店注册、认证、设置操作,利用竞赛平台内置的素材,完成网店的首页、详情页设计与制作。
(二)网店客户服务参赛选手使用竞赛平台模拟买家的提问,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同时完成30个买家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三)网店推广在系统给定的推广预算范围内,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为一家正在运营的店铺做一个周期的模拟推广活动,包括直通车推广、钻石展位营销、标题优化。
三、竞赛方式1.学生组本赛项为团体赛。
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校限报1组。
学生组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比赛项目是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软件平台上,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别完成网店开设装修、网店客户服务、网店推广。
2.教师组个人项目,参赛选手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软件平台上,对指定内容进行网店推广。
四、比赛命题及裁判1.命题:由大赛执委会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命题。
2.裁判:由大赛组委会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和电子商务企业专家共同担任裁判。
五、比赛环境(一)学生组1.赛场设备赛场为每个参赛队提供1组工作台(包含3台电脑,其中一台备用),工作台号与参赛队抽签号序号一致。
赛场为每个参赛队提供计算器1个、中芯笔2支和A4纸2张。
2.参赛选手电脑配置:硬件环境:双核1.8 GHz以上,4GB内存,500 GB硬盘,256 MB以上独立显卡,DVD光驱,USB接口,19寸液晶显示器。
软件配置:Microsoft Windows7(中文版)Google Chrome浏览器(54.0.2840.59 以上版本)火狐浏览器录屏软件Adobe Fireworks CS6(中文版)及以上Adobe Photoshop CS6 Extended(中文版)Adobe DreamweaverCS6(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 2010(中文版)及以上WinRAR解压工具(中文版)搜狗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王码86版、98版)以上软件均不提供原介质包以外的第三方插件。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获奖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教学能力比赛中,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获奖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个比赛不仅仅是对教师们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提升。
在这次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他们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了评委和观众的目光。
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他们都表现出色,展现出了中职教师们的高水平。
他们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比赛中,展示了中职教育的魅力和活力。
作为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比赛,这次比赛对参赛选手的要求非常高。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能力。
在比赛中,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表达能力。
只有兼具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仅是对中职教育的一次肯定,更是对中职教师们的一次鞭策。
中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但是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看到了中职教育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注重技能,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
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职教师们树立了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比赛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职教师。
他们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有着独到之处。
他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优秀的中职教师不仅在赛场上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更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看到了中职教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创新。
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这种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和追求卓越的教学精神,正是中职教师们的共同特点。
总的来说,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的获奖,是对中职教育的一次肯定,也是对中职教师们的一次激励。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5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医药卫生大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引领全国高职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培育新时代中医药领域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通过竞赛,能为师生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完善“赛教融合”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检验参赛院校学生从事中药生产、流通、服务等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展示全国职业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中医药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竞赛内容包括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含审方理论考试)、中药炮制四个项目。
各个项目涵盖的知识与技能、比赛时限及成绩比例比见表1。
表1 竞赛项目、知识与技能、时限及成绩比例本赛项考察的职业能力:中药性状和粉末鉴别能力、中药处方审查及调剂能力、中药炮制操作能力等高水平知识与技艺技能。
本赛项体现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依法执业、开拓进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中药性状鉴别本项目包括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两部分内容。
比赛时,参赛选手须对给出的2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识别,并写出品名及主要功效;同时,须对给出的1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真伪鉴别,判断是真品还是伪品。
比赛规定时限13分钟。
1.中药识别品种竞赛品种范围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材及饮片350种,见表2。
2019年山西省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组别:中职组二、竞赛目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办发〔2015〕28号)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战略发展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5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大,产业链技能型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该赛项的竞赛活动,可以全面检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职业教育、培训工程的发展成果。
大赛活动面向社会的公开化以及职业技能的核心技能及操作序列的标准化,促进中等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相关专业的发展,推动中等职业院校与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维修企业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引导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企结合,提升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服务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三、竞赛内容赛项包括两个竞赛模块:“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每个竞赛模块的时长、分值及相应权重见表1。
表1 竞赛模块时长、分值及相应权重竞赛模块时长分值权重总分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60分钟100分60%100分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60分钟100分40%每个竞赛模块的作业要求和考核要点如下: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1)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60分钟内,要求参赛队以小组作业的方式,对新能源整车常见的低压供电(含仪表)、充电、上电、驱动、暖风与空调等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依据维修手册的规范完成作业流程,发现和确认故障点,并根据现场裁判的要求排除故障,完整准确填写《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记录表》。
作业过程中要熟练地查阅维修资料和电路图、规范使用工量具和仪器设备、准确测量技术参数和判断故障点、正确记录作业过程和测试数据、安全文明作业。
2019年山西省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导游服务赛项组别:高职组二、赛项目的以导游服务技能竞赛为载体,促进相关院校、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促进旅游行业与院校之间的了解,搭建行业名师与参赛选手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参赛选手与优秀企业之间构建就业对话平台。
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政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推动专门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与壮大。
三、竞赛内容中文导游部分(一)竞赛内容导游竞赛内容包括4个部分,共四个环节:导游知识测试、现场导游词创作及讲解、自选景点导游讲解、才艺运用,其中第二、三、四项作为一个竞赛环节在同一场地按序完成,第一项作为独立环节在固定场地完成。
1.导游知识测试测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题量100题,题型包含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三种。
题库量共1000题,其中判断题300题、单选题400题、多选题300题,内容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法规和旅游热点问题。
赛前按规定时间公开题库。
2.现场导游词创作及讲解内容为中国著名旅游文化元素,该部分比赛公开题库,题库包括50个旅游文化元素和8个团型。
选手现场抽选出一个旅游文化元素和一个团型,准备时长30分钟,选手独立完成现场导游词创作。
30分钟后上场,在2分钟内用中文进行脱稿讲解。
3.自选景点导游讲解选手在赛前根据选题范围准备一段5分钟的导游词和相应的PPT 资料,讲解景点为除山西以外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世界遗产,用中文进行模拟导游讲解。
其中须含欢迎辞,欢迎辞包含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希望语、祝愿语五部分内容。
PPT使用office2007版本,制作格式为pptx,PPT文件大小不超过20M。
选手所提供所有PPT统一设置为自动播放形式,经选手示意后由工作人员在现场点击开始自动播放。
PPT中不允许使用音乐及视频,不允许出现非景区固有的文字或符号等信息提示。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导游服务(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第三产业(旅游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一)以导游服务技能竞赛为载体,促进相关院校、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促进旅游行业与院校之间的了解,搭建行业名师与参赛选手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参赛选手与优秀企业之间构建就业对话平台。
(四)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促进政、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推动专门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与壮大。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二)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宗旨。
(三)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
(四)坚持源于实际、高于实际的竞赛要求,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评分形式智能化导游知识测试采用机考;现场导游辞创作及讲解、自选景点导游讲解、导游英语口语测试三个环节裁判采用信息平台即时评分,第一时间显示比赛成绩。
(二)裁判组成国际化在导游英语口语测试环节首次邀请英语母语国家的外教担任裁判(三)赛项设计更加完善为更好体现大赛的公平公正,避免泄露选手区域身份,自选景点导游讲解环节,明确规定讲解景点为非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或世界遗产地。
(四)比赛内容突出传统文化比赛内容适应导游职业发展趋势。
进一步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重在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五)重视导游创新能力培养以导游职业能力为导向,重点考评选手在导游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能力,包括针对不同人群创作与讲解导游辞、运用英语能力开展对外服务、灵活运用才艺调节团队氛围等能力。
六、竞赛内容简介(须附英文对照简介)竞赛内容包括5 个部分,共四个环节:导游知识测试、现场导游辞创作及讲解、自选景点导游讲解、导游英语口语测试、才艺运用,其中第二、三项作为一个竞赛环节在同一场地按序完成,其余三项作为独立环节在各自比赛场地完成。
2019年山西省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蔬菜嫁接”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蔬菜嫁接赛项组别:中职组二、竞赛目的通过本赛项,考核与展示园艺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嫁接育苗、穴盘育苗等种苗繁育技能与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生产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推进园艺技术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应现代园艺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园艺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推进学校与相关园艺企业深度合作,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园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以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规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设置竞赛项目,主要包括西瓜劈接、黄瓜顶端插接两个部分操作。
技能竞赛时间为45分钟,总分100分。
其中西瓜劈接部分时间为25分钟,占总分比重50%,黄瓜顶端插接部分时间为20分钟,占总分比重50%。
具体竞赛内容及其考核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如下:(一)西瓜劈接操作1.西瓜劈接速度。
在规定的25分钟时间内按照西瓜劈接的技术要求完成西瓜劈接操作全过程。
2.砧穗选择。
按照西瓜劈接适期要求,从提供的葫芦砧木穴盘苗中选出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初现的穴盘苗;从切下来的西瓜接穗苗中挑选出子叶充分展开的西瓜接穗苗进行嫁接。
3.工具消毒。
操作人员手、嫁接刀、嫁接竹签等嫁接工具用在西瓜劈接前用棉球蘸75%的酒精消毒。
4.去生长点。
用嫁接竹签、嫁接刀片剔除砧木生长点和真叶,剔除干净。
5.劈砧木。
用刀片沿双子叶内侧方向过轴心向下纵劈1-1.5cm,过胚轴心,下胚轴外侧不劈开,宽不小于接穗横径。
6.削接穗。
在子叶下方0.5-1㎝处将接穗下胚轴削成双面楔形,削面长度和砧木切口深度相对应,长度控制在1-1.5cm,楔形面平滑无污染。
7.结合固定。
将接穗楔面全部插入切口,使楔面一侧与砧木外表皮处于同一平面,用嫁接夹从劈口对侧夹住接穗,接穗楔面与砧木切口不移位。
8.嫁接过程。
嫁接苗及嫁接工具做到轻拿、轻放,劈砧木、削接穗、砧穗结合等过程熟练、规范。
9.整理。
保持操作台面清洁卫生,所用工具摆放原处,在穴盘一端贴上记号标签(包括日期和工位号),将嫁接苗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并喷雾保湿。
(二)黄瓜顶端插接操作1.黄瓜顶端插接速度。
在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按照黄瓜顶端插接的技术要求完成黄瓜顶端插接操作全过程。
2.砧穗选择。
按照黄瓜顶端插接适期要求,从提供的南瓜砧木穴盘中挑选子叶平展、第一片真叶显露至初展的砧木穴盘苗;从切下来的黄瓜接穗中选出子叶全展,第一片真叶显露之前的黄瓜接穗苗。
3.工具消毒。
操作人员手、嫁接刀、嫁接竹签等嫁接工具用在黄瓜顶端插接前用棉球蘸75%的酒精消毒。
4.去生长点。
用嫁接竹签、嫁接刀剔除砧木生长点和真叶,剔除干净。
5.插砧木。
用竹签紧贴子叶的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的叶柄基部成30~45°斜插,插孔深约0.7㎝,竹签即将穿透砧木苗表皮,手指有触感为宜,竹签暂不拔出。
6.削接穗。
在接穗子叶基部约0.5㎝处沿两子叶平行的方向向下胚轴方向斜切0.5-0.6㎝的平滑单楔面或双楔面,角度约为30°,切面平滑无污染。
7.砧穗结合。
拔出竹签,迅速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插入砧木插孔内,使接穗与砧木紧密结合。
接穗斜面与砧木斜面紧靠在一起,嫁接苗的四片子叶呈“十”字交叉。
8.嫁接过程。
嫁接苗及嫁接工具做到轻拿、轻放,插砧木、削接穗、砧穗结合等过程熟练、规范。
9.整理。
保持操作台面清洁卫生,所用工具摆放原处,在穴盘一端贴上记号标签(包括日期和工位号),将嫁接苗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并喷雾保湿。
四、竞赛方式本赛项为个人赛。
五、竞赛流程赛程安排2天,赛前报到1天,竞赛1天。
具体流程为:参赛队报到、领队会议、选手熟悉现场;竞赛开幕式;项目竞赛。
表1 竞赛项目运行安排表六、竞赛规则(一)熟悉场地与抽签1.比赛前一天下午安排参赛队熟悉比赛场地,召开领队会议,宣布竞赛纪律和有关事宜,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组别。
2.所有竞赛项目每场比赛前30分钟组织各参赛队检录抽签,参赛选手在竞赛区的工位号、材料及工具等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二)赛场要求1.参赛选手应在指引员指引下提前15分钟进入竞赛场地,迟到者不予参加比赛,并依照项目裁判长统一指令开始比赛。
2.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必需听从现场裁判人员的统一布置和安排,比赛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赛场提供竞赛指定的专用材料与工具,参赛选手不可自带工具。
4.参赛选手应认真阅读竞赛须知,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按竞赛规则、项目与赛场要求进行竞赛,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及存储设备、纸质材料等物品进入赛场,赛场内提供必需用品。
5.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参赛队及个人信息。
6.竞赛过程中如因材料、设备等原因发生故障,应由项目裁判长进行评判;若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而无法继续比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选手或该队比赛,若非选手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暂停比赛计时或调整至最后一批次参加比赛),如果裁判长确定为设备故障问题,将给参赛选手补足技术支持人员排除设备故障所耽误的竞赛时间。
7.比赛结束前3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即将结束,当宣布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必须马上停止一切操作,按要求位置站立等候撤离比赛赛位指令。
8.参赛选手若提前结束比赛,应由选手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选手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并按要求撤离比赛现场。
(三)成绩评定1.大赛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裁判组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负责赛项成绩评定,确保比赛成绩准确无误。
2.竞赛成绩在所有竞赛结束3小时后公布。
七、竞赛环境(一)场地及周边布局1.场地环境应按照蔬菜嫁接育苗的技术要求进行布置,整个比赛场地应保持通畅和开放,并配备防火防爆及其他安全设施。
2.赛场周边设有卫生间、维修服务、医疗、生活补给站等公共服务区和紧急疏散通道,并在赛场周围设置隔离带。
3.设立赛场开放区和安全通道,赛场走廊安装玻璃墙,透明、通亮,适合观摩。
便于大赛观摩和采访,保证大赛安全有序进行。
4.场地配套提供稳定的水、电、气源和供电应急设备,并有保安、公安、消防、设备维修和电力抢险人员待命,以防突发事件。
(二)场内设施及布局1.场地嫁接操作台不少于16套,可同时容纳16个工位同场竞赛。
2.每个竞赛操作台上配有相应的材料、工具和操作流程材料,配有相应数量的清洁工具。
3.竞赛工位相对独立,确保选手独立开展竞赛,不受外界影响。
八、技术规范以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蔬菜园艺工》(中级)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农业生产岗位需求,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技能型人才1.培养具备园艺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栽培、良种繁育、工厂化育苗、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掌握蔬菜育苗基质配制、工厂化穴盘育苗、嫁接育苗、营养液配制与管理等现代育苗新工艺,并对种苗质量进行控制与分析。
(二)产业、职业技术标准1.适用产业蔬菜、花卉、果蔬、药用植物、茶、经济林等多种产业。
2.引用技术标准《蔬菜穴盘育苗通则》(NY/T 2119-2012),《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85),《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8-2012)。
九、技术平台通过调研全国涉农院校及园艺作物育苗工厂,竞赛选用通用的育苗材料、工具、设备与生产企业一致,符合学生就业岗位要求。
材料:西瓜砧木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瓠瓜穴盘苗(西瓜砧木品种为瓠瓜苗),接穗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西瓜幼苗;黄瓜砧木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籽南瓜穴盘苗(黄瓜砧木为白籽南瓜苗),接穗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黄瓜幼苗。
工具:嫁接操作台、嫁接刀(采用双面刮须刀片,将刀片沿中线纵向拆成两半,一段用胶布包扎)、座凳、毛巾、瓷盘、培养皿、手持小型喷雾器、75%酒精、棉球、3种规格的嫁接竹签、标签、记号笔等。
(由承办单位统一准备)。
十、成绩评定(一)评分方法1.裁判员组成聘请相关专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行业企业专家、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为裁判员,建议由3~5人组成。
2.裁判评分方法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采取过程评分和操作结果相结合,裁判员独立打分,100分制计分。
3.成绩产生方法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进行成绩评定,在裁判员的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作为选手技能得分。
4.成绩审核方法各裁判员首先审核自身对选手的原始打分成绩,并签名;裁判长对所有裁判员的打分成绩进行审核,并签名;最终,竞赛组委会总裁判长对本项目裁判员的打分成绩进行最终审核,并签名。
5.成绩公布方法竞赛组委会对本项目裁判员的打分进行最终审核后,再根据成绩产生的方法,计算出选手最终成绩后,即可公布成绩。
若有异议者,及时向竞赛组委会进行申诉与仲裁。
(二)评分标准比赛评分由该项目裁判员统一评分,评分细则见表2,3。
十一、奖项设定(一)个体奖本赛项为个体奖。
竞赛奖项按分数排名,确定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并颁发获奖证书。
如分数相同,则以完成合格苗总数多者为先,如合格苗总数相同则以先完成者为先。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获奖参赛选手的项目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十二、赛项安全(一)安全操作要求1.选手和裁判进入果蔬嫁接赛场,选手须统一穿大赛服装,裁判须着装得体,所有人员禁止穿钉子鞋和高跟鞋,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比赛现场,严禁在比赛现场抽烟、禁止拨打手机或接听来电;2.竞赛选手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独立进行规范操作,确保比赛安全运行;3.竞赛结束,选手须将工具放回原处,经裁判允许方可退场。
4.比赛期间,若突遇停电、停水等意外,应听取裁判指挥,冷静等待处理。
(二)赛场安全保障1.赛场配备防火防爆及其他安全设施;2.赛场提供稳定的水、电源和供电应急设备;3.所有竞赛现场设有紧急逃生指示图、医护人员及相关医疗应急用品。
(三)突发事件紧急处理与应急救援成立比赛期间突发事件处理指挥工作小组,并制定竞赛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十三、申诉与仲裁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组提出申诉。
大赛采取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