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1)
- 格式:doc
- 大小:157.10 KB
- 文档页数:15
高考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高考考点解读高考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高考考点解读新课标解读: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
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第一单元的高考常见考点结合有关题型进行分析,旨在帮学生轻松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以便在高考中能轻松应对,复习中能有的放矢。
考点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解读:“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范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的“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精题解说:1、文化不是神的恩赐,也不是动物的活动,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这表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不需要物质载体D、文化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化特点的认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与题意无关;C与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本题答案是A项。
了解文化的特点,本题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用排除的方法也能得出答案。
2、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的一论述对我们理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有何启示?问题解析:从题目所给材料不难看出人的意识是具目的与计划性的,人与动物在这方面有本质的区别,这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文化是人的创造,人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生活1.“壮美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宏大实践和珍贵阅历,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讲解并描述一般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
这说明()A.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C. 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气,促进社会发展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扬、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傲慢,一种剧烈的民族骄傲感便会油然而生。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都源于物质载体③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先进文化具有增加人们精神力气的功能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99年中,无论是在苦难辉煌的革命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建设时期,党特殊重视舆论宣扬工作,党的最高领导人常常亲自指导舆论攻势,撰写新闻时评,有力地团结了人民、鼓舞了士气,巩固扩大了革命的成果、建设的成就。
这充发说明()①优秀文化是照亮心灵的火炬、引领前进的旗帜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长久、难以抹去的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培育健全人格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相识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文学界通过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体裁,围绕生命意义、个体阅历、现实担当、将来展望等方面创作抗疫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或特性显明、动之以情,或雄壮慷慨、激扬崇高,以期缓解公众的恐慌与焦虑,鼓舞大家的士气,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
这表明( ) ①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建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无形的和强制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示意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
专题3。
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1.【2017年海南省】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答案】B2.【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2H2O:表示2个水分子B.2H:表述2个氢原子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60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化学式可知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60的分子结构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镂空的足球状,也称作足球烯。
选D3.【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体积变大【答案】C【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4.【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 说法正确的是①3Hg ②Fe3 + ③S03 ④3H2 O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答案】B【解析】①3Hg表示的是3个汞原子;②Fe3 + 表示的是3个铁离子;③S03表示的意义有四种: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④3H2 O表示的是3个水分子.故选B。
5.【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C6.【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2O2表示A.2个氧分子B.2个氧原子 C.4个氧分子D.4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分子;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氧原子2O;4个氧原子:4O。
2014届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3.2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一选择题1.【南京2014届高三学情调研】第六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
这说明A.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B.世界各国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C.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D.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正是因为剪纸、云锦、秦淮彩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才得到了非洲人民的喜爱,这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选A。
B错误,过于绝对化;C错误,文化的共性要通过个性表现出来;D和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2【南京2014届高三学情调研】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故宫吴哥巴黎圣母院巴特农神庙A.多样性 B. 继承性 C. 包容性 D. 稳定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异彩纷呈。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材料中体现了世界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选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3. 【杭州外国语高中2014高三期中测试】“石头、剪刀、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
它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又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全世界。
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但是由于社会实践决定文化,不同的国家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所以文化也有共性,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石头、剪刀、布”源于中国,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全世界,说明了该观点.选B。
2020届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13 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考法1 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考法点评】通常是提供古今中外的文化活动及文化现象等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的起源即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此处应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如自然风光等不是文化。
2.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如: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考查这一特点时往往与第一个特点结合在一起,即先强调文化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再强调优秀文化起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人们同时又在享用文化。
材料一定要体现人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这个特点的两个内容有差别,前动后静。
前者强调人的内心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社会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如人的行为习惯反映人的精神风貌;后者强调文化必须寓于物质载体之中,如读书、参观文物可以看到蕴含其中的文化等,更侧重文化的呈现形式。
【典例1】“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以上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解析】材料强调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项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项表述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项与题意不符;物质不依赖于精神,但精神依赖于物质,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2014届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1.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河南信阳高三一调)著名跨国药企葛兰家史克中国公司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方式,向政府部门个别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提高药价。
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有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弊端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③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④良好的市场秩序依靠市场规则来维护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2.(河南南阳一中高三月考)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并向路人收取电费却遭遇多数人拒绝,张三因收费不能弥补成本只好拆掉路灯。
村委会从村集体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
这表明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②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③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考点: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3.(江西于都中学高三月考)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仅约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失高达6 000亿元,为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
这一现象说明 ( )A.现货交易是避免经济损失的最佳选择 B.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D.政府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4.(山东淄博五中高三质检)“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②诚信经营,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③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④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中的基础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襄阳高三调研)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网购狂欢节一天内成交额达到191亿元,再度刷新中国电商行业纪录。
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汇编文化与生活(含解析)32.[2021·广东卷] 某班以“应该‘浅阅读’仍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行辩论会。
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试探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以下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试探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拍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确信可不能有深远持久的阻碍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32.D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文化阻碍人的特点的明白得。
理性试探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A表述错误。
小李的主张是支持深阅读,反对浅阅读,B与材料主旨不符。
不管是深阅读仍是浅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阻碍,C说法过于绝对。
分析材料能够看出,小张以为“深阅读”具有深刻的理性试探和叩问心灵的力量,D项符合题意。
8.[2021·安徽卷] 最近几年来,我国不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取得繁荣进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进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阻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一辈子,增进人的全面进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增进社会进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C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阻碍。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进展的基础,排除①。
先进的文化才能增进社会进展,排除④。
文化建设改变了每一个人,可见文化与人的关系,故答案为C。
25.[2021·北京卷]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一家老字号食物企业在这一古老聪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骨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
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阻碍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彼此融合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D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2014届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2.1 公民的政治生活(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入学考试)在城市,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下列做法能体现城市居民自治的有:A.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通过B.社区的人大代表都是有城市居民选举产生C.居民自治的城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D.城市居民享有的部分权益可以超越法律的限制2.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网络谣言已成为社会公害,不仅损害社会诚信,而且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如果请你写一份抵制网络谣言的倡议书,你认为下列恰当的论点是①公民权利具有真实性,国家应该保障公民言论自由②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③自由是法律的前提,法律是自由的保障④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湖北省武汉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3年,人民、新华、光明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搜狐、易等主流商业网站同步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
此举有利于①改进国家机关工作,扩大公民的监督范围②政府依法审慎行使权力,接受社会监督③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便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④畅通公众政治参与渠道,依法行使监督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联考)“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外交部发布的这条“淘宝体”招聘信息令网民印象深刻。
政府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做法表明①实现了即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创新了民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范围,丰富了民主内容④建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平台,拓宽了民主渠道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
2014届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1.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甘肃张掖高三二模)2012年11月4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系大四学生陈国臻发明的“汽车自动会光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专利发明。
下列对专利认识正确的是A.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B.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是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2.(甘肃张掖高三二模)2012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招商银行成立25周年暨上市1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该纪念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③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统一发行货币④该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天津渤海一中高三月考)2012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网购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货币履行的职能主要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贮藏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4.(山东淄博五中高三质检)2012年“十一”期间,小华看中了一辆标价为11.8万元的轿车,经过讨价还价,小华支付10.5万元,买下该车。
在上述材料上中①11.8万元是观念上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10.5万元是观念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11.8万元是观念上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10.5万元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5.(河南信阳高三一调)下表为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材料中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有①我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的费用增加②我国企业会增加对俄罗斯的投资③我国游客选择去俄罗斯旅游的人数增加④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A. 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6.(乌鲁木齐一中月考)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与人们的生活。
2014届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一选择题1.【郑州2013届一模】当前,“汉字危机”现象不容忽视,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
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之一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选B。
②与史实不符;④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2【南京2014届高三学情调研】“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
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
各地区文化的差别是因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等造成的。
材料强调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对粽子口味喜好的不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选B。
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3. 【苏北三市2013高三二调】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这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中华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D.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把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但这得益于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选A。
B、C未体现;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错误。
2014届高考政治(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3.1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一选择题1.【吉林松原市油田高中2014高三10月调研】影片《2012》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强烈的感官刺激,冲击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世界未来和人类生存的思考,引起社会的反响。
这表明,影片《2012》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②是对人类生存状况歪曲的反映③推动人类同舟共济价值的传播④推动了世界气候变化的好转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来源,影片《2012》也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①正确;该影片冲击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世界未来和人类生存的思考体现了它推动人类同舟共济价值的传播,③正确,选B。
②错误,《2012》正是反映了人们的生存现状才引起了强烈反响;④夸大了该影片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实践和文化的关系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知识2.【杭州外国语高中2014高三期中测试】浙江杭州西兴街道过去被称作“灯笼之乡”,南宋宫廷正是用西兴人做的灯笼来营造喜庆氛围。
今天,人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前后,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它已经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A.灯笼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从灯笼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D.灯笼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人们会在元宵节前后,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它已经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说明灯笼作为文化现象,从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选C。
A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错误,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D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征3.【广东揭阳三中2013-2014高二阶段考试】右面漫画反映的观点是()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体现了阅读这种文化活动的影响,说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选C。
A错误;C观点过于绝对化;D和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实质4.【江门市2013高考模拟】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这说明莫言的作品A.源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B.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创造者的灵感C.批判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现实和梦幻的融合”旨在强调莫言立足于社会现实,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实现了与“梦幻的融合”,从而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故B符合题意。
A表述错误,文学作品最终源自于社会实践;C与题意无关;D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考点:文化创作与实践的关系5. 【苏北三市2013高三二调】“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这一获奖感言说明①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③中国文学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④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莫言强调了“故乡”“土地”,说明其文学创作立足于社会实践,其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正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所以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选B。
③④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文化与实践的关系6.【南京2014届高三学情调研】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公司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
公司在主题公园的营造中强调“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成为文化行业内的常青树。
该公司的经营理念表明A.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材料中该公司“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选D。
A和B不合题意;C错误,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7.【吉林松原市油田高中2014高三10月调研】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
这说明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说明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选A。
C和题意无关;④错误,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及大众传媒的作用8.【广东揭阳三中2013-2014高二阶段考试】截至12月24日24时,《泰囧》票房正式突破7亿元累计至7.21亿,打破了《画皮Ⅱ》创造的7.02亿华语片票房纪录。
《泰囧》上映13天便刷新了华语片票房纪录。
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选C。
④和题意无关,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9.【广东揭阳三中2013-2014高二阶段考试】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
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④人们的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强调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同时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②③正确,选D。
①和题意无关;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及文化的特点10.【杭州外国语高中2014高三期中测试】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年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朴槿惠总统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说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强大,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选B。
A文化趋同说法错误;C和D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1.【浙江温州八校2014高三期初届联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大学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拥有城镇户口是农村家庭的梦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丰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人生梦想差异的原因在于①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②个人实践和素养的差异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教育所具有的特定功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文化是对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又是由实践决定的。
人生梦想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生梦想的差异正是由于时代的不同、个人实践的不同造成的,所以选A。
③④不是原因,所以不选。
考点:文化与实践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2. 【苏北三市2013高三二调】《中国好声音》除了是2012年最热门的选秀节目,也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好生意”。
总决赛冠军产生前的15秒广告拍得1090万元,彩铃下载收入预计3.2亿元,巡回演唱会的营销收入预计1亿元……这些说明①文化对经济有巨大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表明《中国好声音》节目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旨在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所以选C。
文化具有两面性,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对经济有促进作用,①错误;材料并未强调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排除③。
考点: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13.【浙江温州八校2014高三期初届联考】“一个优秀的社区应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场所,具有传承文化、沟通情感的作用,使人不但在居住上感到舒适、更在精神上感到愉悦。
”这反映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性④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中心环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一个优秀的社区……”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使人不但在居住上感到舒适、更在精神上感到愉悦”说明了社区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载体,有利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所以选B。
②④材料未体现。
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4.【浙江温州八校2014高三期初届联考】“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
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古人的智慧,体会作者的内在思想感情。
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的特点 D.积极主动的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