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创新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69.50 KB
- 文档页数:7
实验名称:肉类工艺食品制作实验时间: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食品加工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肉类工艺食品的基本制作流程和原理。
2. 掌握肉类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提高对肉类工艺食品品质的鉴别能力。
实验材料:1. 新鲜猪肉(500g)2. 食盐(适量)3. 白糖(适量)4. 酱油(适量)5. 料酒(适量)6. 生姜(适量)7. 大蒜(适量)8. 花椒(适量)9. 八角(适量)10. 食品级油(适量)11. 食品级铝箔纸(适量)12. 研钵、研杵13. 刀具、砧板14. 烤箱实验步骤:一、原料处理1. 将新鲜猪肉洗净,去皮,切成块状。
2. 将生姜、大蒜洗净,切成末。
3. 将花椒、八角研成粉末。
二、腌制1. 在猪肉中加入适量食盐、白糖、酱油、料酒、姜末、蒜末、花椒粉、八角粉,充分拌匀。
2. 将拌匀的猪肉放入冰箱中腌制2小时。
三、烹饪1. 将腌制好的猪肉取出,沥干水分。
2. 在锅中加入适量食品级油,烧热。
3. 将腌制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翻炒至表面微黄。
4. 加入适量水,放入姜片、蒜片,盖上锅盖,小火炖煮30分钟。
四、烤制1. 将炖煮好的猪肉捞出,沥干水分。
2. 在铝箔纸上铺上一层油,将猪肉放在铝箔纸上。
3. 将铝箔纸包好,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烤制30分钟。
五、成品检验1. 取出烤好的猪肉,切成薄片。
2. 观察肉片颜色、质地和香气,判断成品品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观察肉片颜色:烤好的猪肉呈金黄色,色泽鲜艳,符合肉类工艺食品的标准。
二、观察肉片质地:肉片质地鲜嫩,有弹性,口感佳。
三、观察香气:烤好的猪肉香气扑鼻,符合肉类工艺食品的特点。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符合肉类工艺食品标准的猪肉产品。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肉类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对肉类工艺食品品质的鉴别能力。
在今后的食品加工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食品加工水平。
广式腊肉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腌制和烹饪的方式制作出传统的广式腊肉,研究其腌制原料和步骤,以及分析其口感和食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试剂- 厚肉片:1 kg- 精盐:80 g- 白胡椒粉:10 g- 料酒:50 ml- 甜面酱:30 g- 红曲粉:20 g- 冰糖:50 g- 五香粉:10 g- 桂皮粉:5 g- 八角:3 颗- 干辣椒:适量实验步骤1. 将厚肉片洗净,晾干备用。
2. 在一个大碗中,加入精盐、白胡椒粉、料酒、甜面酱、红曲粉、冰糖、五香粉、桂皮粉,搅拌均匀成腌制料。
3. 将晾干的厚肉片放入腌制料中,用手将肉片均匀地裹上料汁,腌制料需要充分地渗入肉中。
4. 腌制好的肉片放入冰箱中,封好保鲜膜,冷藏腌制4 天。
5. 第5 天,将腌制好的肉片取出晾干,放置12 小时,使其表面风干。
6. 取一锅热水,加入八角和干辣椒,水开后放入晾干的肉片,煮10 分钟煮熟。
7. 取出肉片,晾凉后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制作出传统的广式腊肉。
腌制后的肉片呈现出鲜红色,表面均匀坚实,肉质酥软。
煮熟的腊肉外表金黄,切开后露出肉质红润,带有淡淡的香味。
腌制时的调料使得肉片充满了酱香味,口感醇厚,风味独特。
结论本实验通过腌制和烹饪的方式成功制作出传统的广式腊肉。
腌制料的配比和時間对腊肉的口感和风味具有重要影响。
适度的腌制时间使得调料充分渗入肉中,同时晾干后的风干过程为其口感增添了韧性。
食用腊肉时,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方式。
首先,可以直接切成薄片作为火腿,和白煮蛋、面条等搭配食用。
其次,腊肉还可作为主料,与蔬菜一起炒或煮,调制出各种丰富的广式煲仔菜。
最后,还可以将腊肉切丝或切粒,蒸煮后作为配菜或味道提升的调料。
广式腊肉作为传统的广东特色食品之一,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本实验的成功制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良传统腊肉制作方法提供了基础。
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可进一步尝试使用不同的调味料和辅料,探索出更多的腊肉制作方法和口味变化。
肉制品创新性实验黑椒鱼露猪肉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姓名:张亚楠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09-01 同组人:秦可欣张静艳姜雪蔡春苗吴越吕强范亚雄指导教师:张根生教授日期:2012年11月21日黑椒鱼露猪肉脯摘要:1.前言肉脯为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味道鲜实,咸中微甜,芳香浓郁,余味无穷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是餐桌的上等菜肴,也是理想的旅游馈赠佳品。
猪肉脯形态美观,风味独特、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倍受青睐;流口水新鲜好吃的蜜汁猪肉脯,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蛋白质;肉脯中添加蜂蜜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氨基酸,多种活性酶和一些丰富的常量、微量元素,丰富的矿物质,又不含脂肪,助消化。
猪肉脯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而严格,选用的是新鲜猪肉后腿部分,剔去皮、膘、筋骨,取其整块纯瘦肉为基本原料,剖成薄片。
然后,将配以白糖、味精、特级鱼露、鸡蛋等几十种佐料涂在肉片上,其中鱼露一味至关重要。
之后,再将肉片平摊在一种特制的筛匾里烘烤。
先后要经过片肉、拌料、摊筛、脱水、烘烤、压平、修剪、装箱等十几道工序,才成为那一片片色、香、味、形俱佳的肉脯,方可出厂上市。
烤肉制品以其独特的烤制香味和鲜美的口感著称,本实验对黑胡椒添加量、鱼露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及烘制条件对猪肉脯品质的影响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进一步寻求更加美味的猪肉脯。
2.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猪肉、黑胡椒、鱼露、料酒、食盐、酱油、白砂糖、味精、白芝麻、蜂蜜、食用油。
2.2 仪器设备用具斩拌机、远红外烤炉、电子天平、案板、刀具、锡纸、擀面杖、保鲜膜2.3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修整→绞碎→调味→腌制→擀压→烘烤→切片→包装→成品2.4 工艺要点2.4.1 原料选择、修整、绞碎选择经过卫生检验合格的猪肉,除去结缔组织、血污等,将肥瘦肉分别用绞肉机绞成肉糜。
2.4.2 调味、腌制称取适量的酱油、鱼露、黑胡椒粉、食盐及白砂糖糖添加在一定肥瘦比的肉糜中,拌匀,将放入调料的猪肉馅朝一个方向搅上劲,使其相互粘结,在0~4℃下腌制4h。
肉品加工研发方案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肉品加工行业不仅对食品营养、口感、品质要求严格,还要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因此,肉品加工企业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研发方向肉品加工研发主要围绕以下方向展开:1. 新产品研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家肉制品企业需要凭借自身的技术和创新优势,开发出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企业可以找寻未被开发的市场空缺点,根据需求研发新的口感、营养等特点的产品,如低糖、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等产品。
此外,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市场上已有的同类产品,分析其特点和使用者反馈,为自身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2. 技术改进技术改进是肉品加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改进加工流程、提高生产能力、减少工艺损失等。
对于产品质量,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加工方式、使用新型食品添加剂等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口感、储存寿命和安全性。
3. 包装设计包装是肉制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品体验的影响较大。
包装的样式、材质、印刷等因素对于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有直接的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创新的包装设计,使产品更加美观、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营销力度。
研发流程肉品加工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研发流程,以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研发成果符合市场需求。
一般研发流程如下:1. 调查研究在研发新产品之前,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上的肉品加工需求、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同时需要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从中汲取创新的灵感。
2. 初步设计在了解市场和竞争状况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进行初步的产品设计。
初步设计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等,确保产品的设计方向正确。
3. 试制样品初步设计完成之后,企业需要进行试制样品,对利用产品制造工艺、口感等方面进行评估。
孙宝国院士在香料研发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案例孙宝国院士是中国食品科学家和调味品专家,他在香料研发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孙宝国院士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克服了这些难题。
以下是他在香料研发过程中攻坚克难的一个案例。
在孙宝国院士的研究中,他致力于开发一种高品质的肉类调味品,以提高肉制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然而,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在保持食品原有口感和风味的同时,降低盐的含量。
传统的肉类调味品含有大量的盐,而过量的盐摄入与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健康问题有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宝国院士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实验。
他分析了不同种类的香料和调味料对肉类风味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们在食品中的相互作用。
他还与食品工程师和营养学家合作,以确保新产品在食品加工和营养方面的可行性。
在研究的过程中,孙宝国院士发现了一种名为"鸡精"的调味品,它具有鲜味增强的特性。
然而,鸡精中的盐含量也很高,这与他的目标相悖。
因此,孙宝国院士决定尝试开发一种低盐的鸡精替代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为了降低盐的含量,孙宝国院士采用了一种名为"酵母提取物"的天然调味剂。
这种提取物可以增强肉类风味,同时减少对盐的依赖。
然而,酵母提取物的使用方法和配比并不容易确定。
孙宝国院士进行了多次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下酵母提取物对风味的影响。
最终,他确定了一种最佳的酵母提取物使用方法,以实现降低盐含量的目标。
此外,孙宝国院士还面临了市场接受度的挑战。
由于消费者对传统肉类调味品的习惯,他们可能对新产品的口感和风味产生抵触。
因此,孙宝国院士决定与食品生产商和厨师合作,共同开发新的食谱和烹饪方法,以展示新产品的优势和特点。
他还与营养学家合作,进行推广活动,宣传低盐调味品对健康的益处。
经过多年的努力,孙宝国院士成功地开发了一种高品质的低盐肉类调味品。
这款产品不仅保持了肉类风味的原有特点,还降低了盐的含量,符合健康食品的需求。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牛肉制品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
2. 了解不同牛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及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对牛肉制品加工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牛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牛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通过对牛肉进行腌制、熟制、切割、包装等工艺,使其口感、色泽、风味和保质期得到改善。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 新鲜牛肉- 食盐- 酱油- 料酒- 八角- 花椒- 香叶- 老抽- 生姜- 大蒜- 糖- 白胡椒粉- 红曲米- 食品级植物油2. 设备:- 刀具- 切肉机- 搅拌机- 腌制池- 煮锅- 冷却池- 包装机- 灭菌设备四、实验步骤1. 牛肉预处理:将新鲜牛肉清洗干净,剔除筋膜、脂肪等杂质,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腌制:将切好的牛肉块放入腌制池中,加入适量的食盐、酱油、料酒、八角、花椒、香叶、老抽、生姜、大蒜、糖、白胡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腌制4-6小时。
3. 熟制:将腌制好的牛肉块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放入红曲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牛肉熟透,汤汁浓郁。
4. 冷却:将煮好的牛肉块捞出,放入冷却池中,待其自然冷却。
5. 切割:将冷却后的牛肉块切成适当大小的片状或块状。
6. 包装:将切割好的牛肉片或块放入食品级包装袋中,进行封口处理。
7. 灭菌:将包装好的牛肉制品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高温杀菌,确保产品安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牛肉制品色泽鲜艳,口感鲜美,具有浓郁的香味。
2. 牛肉制品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得到保留。
3. 牛肉制品保质期较长,便于储存和运输。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牛肉制品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了解了不同牛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及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牛肉原料、腌制、熟制、冷却、切割、包装和灭菌等操作,提高了对牛肉制品加工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实验建议1. 在腌制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调料的种类和用量。
肉制品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肉制品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人员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肉制品实验室是用来进行肉制品品质检测、研究和开发等工作的实验室。
第三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服从管理,并做到及时、准确、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始终把人员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放在首位,不得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第六条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等。
第七条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权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八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指导,不得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
第九条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爱护实验室设备和物品,妥善使用,不得滥用或私自调换。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工作程序,合理安排实验工作的时间和顺序。
第十二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如遇到问题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
第四章人员安全第十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使用实验室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
第十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六条实验室工作人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如发生意外伤害,需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寻求帮助。
第五章处罚条例第十八条对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权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及时纠正。
第十九条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行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权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酒等行为,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肉制品创新性实验黑椒鱼露猪肉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姓名:秦可欣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09-01 成员:秦可欣张亚楠张静艳姜雪蔡春苗吴越吕强范亚雄指导教师:张根生教授日期:2012年11月21日黑椒鱼露猪肉脯摘要:本文系统的对猪肉脯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及感官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3%,鱼露添加量为7%,黑胡椒粉添加量为0.7%,食盐为1%,料酒为4%,酱油为1.5%,味精适量;腌制好的肉饼先于60℃烘箱中烘制2小时后,表面刷上酱油蜂蜜汁于180℃的烤炉中烤制10分钟。
关键词:猪肉脯;黑胡椒;鱼露;加工工艺1.前言:1.1肉脯的种类传统的肉脯种类相对比较单一, 根据所用的原料分为猪肉脯、牛肉脯、羊肉脯、鸡肉脯等。
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 新型的肉脯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 诸如添加了果蔬材料的果蔬肉脯、经过辐照加工工艺制成的肉脯、改变营养成分比例而制成的美味肉脯, 等等。
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改变, 使得精致包装肉脯、散装肉脯、香酥肉脯、营养肉脯等成为人们首选的对象。
1.2猪肉脯的特点猪肉脯是以新鲜的猪瘦肉为原料, 经切片腌制后烘干烤制而成的一种高档肉制品, 色泽呈现鲜艳的棕红色, 具有味道鲜美、甜中微咸、芳香浓郁且回味无穷, 不需煮制且硝酸盐的残留量少, 食用方便,便于携带且易于保存等特点]1[。
1.3猪肉脯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 人们迫切需要一些档次高、产品风味独特且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产品。
而在传统猪肉脯的基础上添加果蔬、豆粉原料的方式无论从营养和成本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使其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且色、香、味俱全, 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加之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科技的日益先进,猪肉脯的生产逐步多样化, 使得其相关研究与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 结合我国传统猪肉脯的生产加工技术, 利用改进工艺方法制作出适合中式风味的猪肉脯新产品, 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2[。
肉制品的基因鉴定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通过基因鉴定技术对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以验证其真实品种和来源,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实验采用了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对肉制品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我们收集了市场上常见的牛肉、猪肉、鸡肉等肉制品样本,共计30份。
经过样本预处理和DNA提取,我们成功获得了高质量的DNA样本。
接着,我们使用PCR扩增技术对DNA样本进行放大,选择了牛肉、猪肉、鸡
肉等特定基因位点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经过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条带,证明了PCR扩增的成功。
随后,我们对PCR扩增产物进行了DNA测序分析,通过比对基因库,我们成
功鉴定了每份肉制品样本的基因序列。
结果显示,其中有5份牛肉样本中掺杂了猪肉基因,3份猪肉样本中掺杂了鸡肉基因,而鸡肉样本中没有检测到其他动物的基因。
最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有部分肉制品存在品种混杂的
情况,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也有一些样本的基因序列与标签所示的品种不符,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基因鉴定技术对肉制品进行了准确的品种鉴定,发现了
部分样品存在品种混杂和虚假宣传的问题。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肉制品市场的监管,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肉制品时也要注意查看产品标签,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食品安全。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姓名:
专业:
学号:
水果汁复合火腿肠
摘要:本实验采用的水果是皇冠梨,皇冠梨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色,果面光洁,
果点小,无锈斑;果心小,果肉洁白,质细腻,石细胞及残渣少,松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
果实椭圆,平均250克左右,果面黄白,果点小类似黄冠苹果。
品质优:皮薄,肉厚,质细,松软多汁,风味酸甜适口且带蜜香,果核小,可食率高,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
皇冠梨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胡罗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苹果酸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100
克果肉的产热量为37千卡,比同量的其他瓜果热量都高。
梨不但能生吃,还可熟吃,味道别具一
此外梨性味甘寒,具有清心润肺的作用,对肺结核,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所出现的咽干、痒痛、音哑、痰稠等症皆有效。
梨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
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痰、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些梨大有益处。
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1.实验目的:传统的火腿肠是只是普通肉类的风味,而在制作火腿肠的过程中
混入新鲜的梨汁,既可以提高火腿的口感,又可以把梨的营养成分很好的融入到火腿之中,主要是利用水果中维生素C和畜肉有利于提高Fe的生物利用率。
同时梨的价格远低于肉类的价格,及经济实惠又能做到营养充分,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这一发现,结合火腿肠的加工工艺,制作新型果汁火腿肠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1.1实验材料:猪精肉、肥膘肉(由实验室购买)皇冠梨
精盐、胡椒粉、淀粉、大蒜、精盐、硝酸钠(实验室提供)
塑料肠衣(实验室提供)
1.2实验设备:菜板,菜刀,榨汁机,电磁炉,蒸煮锅,盆若干
2、实验步骤:
2.1选用优质白梨,经清洗,去皮去核后,切块,备用
2.2将猪精肉切成100-150g的小块,,加入食盐和硝酸盐,随加随搅拌,至均匀。
,一同放入盆中腌制,腌的温度4-10℃,时间24小时。
2.3将肥肉膘切成100-150的大块与精肉同时进行腌制。
2.4将腌好的肌肉,用绞肉机绞碎,并用刀剁5-7分钟,以提高其保水性,增加粘着性;将脂肪切成脂肪丁,大小要均匀,约0.3立方厘米。
2.5首先将大蒜去皮研磨成碎末,将精制的干淀粉,用水果汁调成糊状,然后将肉馅倒入斩拌机中,随搅拌随加入其他配料至均匀。
2.6首先将肠衣洗干净,并检查有无漏洞,将制好的陷倒入灌肠机中,进行灌制,松紧要适中。
2.7将灌制后的肠放在约90℃的水中,下水后,水温保持在80-85℃,煮制30-40分钟,用手捏肠衣,有硬度,弹力强。
即为成品。
实验结果:利用正交表和感官评价表进行产品的分析以及实验结果的鉴定。
3.配方:
最优配方为:猪精肉 0.5kg 味精 1g 胡椒粉 1g
肥膘肉 0.2kg 大蒜 5g
硝酸钠 3g
4工艺流程
水果前处理→切块
↓
制陷→灌制→烘烤→煮制→原料肉选择与前处理→肉的腌制→烟熏→煮成品
5操作要点:
5.1梨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新鲜的白梨,去皮去核,然后用清水洗干净
5.2梨块的制备。
5.3切块
将清洗干净的水果,将梨切成细块
5.4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
选取健康的猪肉为原料,肌肉与皮下脂肪含量3:1,用温水洗净,将脂肪切成5-7cm的长条,肌肉顺着肌纤维方向切成100-150g的小肉块
5.5肉的腌制
将整理好的肉放入盆中,家去其重量5%的食盐和0.1%的硝酸盐,随加随搅拌,至均匀。
将食盐用手均匀的擦在脂肪表面,一同放入盆中腌制,腌的温度4-10℃,时间24小时。
5.6腌肉的制陷前处理
将腌好的肌肉,用绞肉机绞碎,并用刀剁5-7分钟,以提高其保水性,增加粘着性;将脂肪切成脂肪丁,大小要均匀,约0.3立方厘米。
5.7斩拌
首先将大蒜去皮研磨成碎末,将精制的干淀粉,用水果汁调成糊状,然后将肉馅倒入斩拌机中,随搅拌随加入其他配料至均匀。
5.8灌制
首先将肠衣洗干净,并检查有无漏洞,将制好的陷倒入灌肠机中,进行灌制,松紧要适中。
5.9煮制
将灌制后的肠放在约90℃的水中,下水后,水温保持在80-85℃,煮制30-40分钟,用手捏肠衣,有硬度,弹力强。
6.成品质量指标
外观:肠衣干燥,具有均匀的红色,无皱纹,无裂痕。
组织状态:肉馅均匀细腻,切片良好,无空洞。
气味:肉嫩而味香,鲜美。
7.实验数据
表1 因素
因素
水平 A B C D
梨块(g)食盐(g)淀粉(g)煮制时间(min)
1 100 23 60 30
2 120 25 70 40
3 140 27 80 50
为选出最佳风味和组合分别对梨块、食盐、淀粉、蒸煮时间四种因素进行单因素水平实验。
8.感官评价
根据感官指标对产品进行评分。
表2 感官指标
品质
感官评分
7 8 9
口感有明显粗糙感无明显粗糙感较硬、
缺乏弹性
口感鲜嫩
略有弹性
组织状态松懈无弹性肉稍有疏松感肉表面紧密色泽棕红色棕红色红色
梨香程度梨香较淡梨香太浓香郁的梨香味
表3 梨块对产品的影响
用量(g)品质感官评分(10分)100 淡淡梨香味7.5
120 梨香味最好8.5
140 梨香浓稍掩盖肉的风味 7.0
从表4中可知梨的添加量为120g时对肉质的煮出效果最好。
表4 食盐对产品的影响
用量(g)品质感官评分(10分)
23 风味较淡7.0
25 风味适中9.0
27 风味偏咸 8.5
从表5中可知食盐的添加量为25%的条件下对成品肉的效果最好。
表6淀粉对产品的影响
用量(g)品质感官评分(10分)
60 弹性较差,略微细腻7.0
70 弹性最好,肉质细腻8.5
80 稍硬,肉口感差7.5
从表6中可知淀粉的添加量70%是对肉质的煮出效果最好。
表7 ()349L正交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分析表
实验号
因素综合指
标(10分)A B C D
1 1 1 1 1 8.0
2 1 2 2 2 8.8
3 1 3 3 3 8.4
4 2 1 2 3 8.7
5 2 2 3 2 9.0
6 2 3 1 1 8.3
7 3 1 3 2 8.2
8 3 2 1 3 8.1
9 3 3 2 1 8.5
25.3 24.9 24.3 24.9 综合76
26 25.9 26 26
24.8 25.2 25.6 25.2
R 1.2 1.0 1.7 1.1
因素主次 2 4 1 3
较好水平 2 2 3 2
从表7 可知影响成品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比淀粉的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蒸煮时间>梨添加量。
最优组合为,肉0.5kg,淀粉用量为70g,食盐的用
量为25g,梨块用量120g,蒸煮时间为40min。
9.结果与讨论
通过试验确定,在添加猪精肉0.5kg,淀粉用量为70g,食盐的用量为25g,梨块用量120g,味素1g,胡椒粉1kg,肥肉0.2g,大蒜5 g,硝酸钠3 g,在温火条件煮制40min,使其口感,肉质都能达到最佳,实验结果表明梨汁火腿可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由于本实验只对其中的部分配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上色及肉制品其他性质上未进行讨论,所以该工艺还能通过提高得到改善,且实验室杀菌效果不好,存放时间段。
参考文献
[1] 李彦明, 莫伟强. [J]. 肉类工业, 2005
[2]史奎春, 林苏荣. 香辛料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探讨[ J]. 中国调味品, 2010
[3]陈银基, 李殿鑫, 周光宏等. 减菌技术在冷却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4]黄德智,张向生等.新编肉制品生产工艺与配方: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265-266.
[5] 刘国信;;如何识别病害猪肉[J];肉类研究;2011年03期
[6]我国低温肉制品研发现状与进展
[7]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9〕黄德智,张向生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