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16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在制造业中,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并更新自己的工艺和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然而,这种改进和更新必然涉及到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变更管理体系,以确保变更过程的安全和可控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下面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变更管理流程:1.变更申请阶段:在变更发生之前,负责者需要认真评估该变更对于工艺和设备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影响范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等,并填写变更申请单,提交给变更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
2.变更评审阶段:变更管理委员会成员会对该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该变更申请。
在评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变更的目的和必要性•变更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变更流程的可行性和影响3.变更计划阶段:变更管理委员会根据变更评审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内容、变更时间、变更负责人等,并将计划通知给相关人员。
4.变更实施阶段:执行变更计划,确保变更过程符合计划,并防止不必要的影响。
5.变更验证阶段:对变更后的工艺或设备进行验证,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记录验证结果。
6.变更关闭阶段:关闭变更过程,并将变更的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归档,方便后续参考。
关键要素变更管理体系的实现需要依靠多个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变更管理委员会变更管理委员会是变更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和流程,审批变更申请和计划,监督变更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等。
委员会应由多个部门的代表组成,包括质量、生产、工程等部门。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变更管理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
包括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申请单和变更计划的模板,以及梳理变更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变更管理工具现代化的变更管理需要依靠科学的信息化系统,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变更管理中的优势。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油田分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防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 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 (Q/SY1237-2009),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 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 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 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 (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 警值改变等)。
(二) 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三) 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 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 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 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 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带来的危害, 健康和安全, 管理规范》 ^定。
第一条第四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培训、监督、支持和审核第五条各生产单位和部门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条公司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七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三)化学药剂的改变;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六)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七)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八)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九)软件系统的改变;(十)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一)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二)操作规程的改变;(十三)试验及测试操作;(十四)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五)运输路线的改变;(十六)装置布局改变;(十七)产品质量改变;(十八)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十九)其他。
井下作业公司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井下作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Q/SY1237-2009),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的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井控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安全监察科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本规定的执行提供咨询。
第五条装备科负责对设备设施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六条工程技术科负责对工艺、设计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各单位执行本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八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施工方案、工艺条件变更: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的改和作业过程的改变;(三)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六)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七)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八)软件系统的改变;(九)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一)操作规程的改变;(十二)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三)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四)运输路线的改变;(十五)设备或装置布局改变;(十六)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十七)其它第九条所有的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
生产车间工艺设备变更管理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生产车间设备变更工艺参数管理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生产作业人员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同类替换和紧急变更。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的改变(如温度改变、速度改变、行程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更换产品规格)。
(四)紧急变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现场发生泄漏,工艺参数处于危险限值等情况,如不在短时间处理可能导致重大安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正常的变更流程方式无法执行时的需求。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所属各工序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技术生产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本规定的执行提供咨询。
第五条技术部负责对设备设施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六条技术部负责对工艺、设计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各工序执行本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八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施工方案、工艺条件变更: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的更改和作业过程的改变;(三)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六)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七)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八)软件系统的改变;(九)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一)操作规程的改变;(十二)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三)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四)传送路线的改变;(十五)设备或装置布局改变;(十六)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十七)其它第九条所有的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
企业标准Q/SY 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 布Q/SY 1237—2009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 (1)5 管理要求 (1)5.1 变更范围 (1)5.2 变更申请、审批 (2)5.3 变更实施 (2)5.4 变更结束 (3)6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3)6.1 审核 (3)6.2 偏离 (3)6.3 培训和沟通 (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变更管理流程 (4)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同类替换范例 (5)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微小变更申请审批表 (7)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工艺设备变更申请审批表 (8)IQ/SY 1237—2009II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裴玉起、谢国忠、王泽华、杨胜松、李新民、刘毅、李六有、丁树成。
Q/SY 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所属企业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SY1245-2009 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范Q/SY1240-2009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总则第一条为防止生产作业人员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弱小变更、同类替换和紧急变更。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的改变(如温度改变、速度改变、行程改变等)。
(二)弱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更换产品规格)。
(四)紧急变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现场发生泄漏,工艺参数处于危(wei)险限值等情况,如不在短期处理可能导致重大安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正常的变更流程方式无法执行时的需求。
第三条本规定合用于公司生产车间所属各工序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技术生产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本规定的执行提供咨询。
第五条技术部负责对设备设施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六条技术部负责对工艺、设计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各工序执行本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变更范围第八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施工方案、工艺条件变更: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的更改和作业过程的改变;(三)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者改进;(六)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七)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八)软件系统的改变;(九)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非标准的(或者暂时性的)维修;(十一)操作规程的改变;(十二)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三)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四)传送路线的改变;(十五)设备或者装置布局改变;(十六)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十七)其它第九条所有的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
生产车间设备变更工艺参数管理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生产作业人员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同类替换和紧急变更。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的改变(如温度改变、速度改变、行程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更换产品规格)。
(四)紧急变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现场发生泄漏,工艺参数处于危险限值等情况,如不在短时间处理可能导致重大安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正常的变更流程方式无法执行时的需求。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所属各工序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技术生产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本规定的执行提供咨询。
第五条技术部负责对设备设施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六条技术部负责对工艺、设计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各工序执行本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八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施工方案、工艺条件变更: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的更改和作业过程的改变;(三)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六)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七)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八)软件系统的改变;(九)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一)操作规程的改变;(十二)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三)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四)传送路线的改变;(十五)设备或装置布局改变;(十六)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十七)其它第九条所有的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