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式除雾器工作原理及技术局限性
- 格式:docx
- 大小:15.27 KB
- 文档页数:1
管束除雾器工作原理
管束除雾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气体中水雾和液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含水气体流经管束除雾器时,气体中的水雾和液滴会在管束内部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并沿着管束表面流动,最终被收集和排除。
管束除雾器的主体结构通常由许多细小的管束构成,每个管束内部都有大量的小孔和细缝,这些孔隙和细缝的存在可以增加气体与管束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水雾和液滴的凝结和沉积。
此外,管束除雾器通常还会配备内置的冷却系统,以调节气体的温度并促进水雾和液滴的凝结。
总之,管束除雾器可以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效地去除气体中的水雾和液滴,提高气体的纯度和质量。
- 1 -。
管束式除雾器工作原理及技术局限性
1、工作原理:
烟气通过旋流子分离器,产生离心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雾滴与尘向桶体壁面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凝结成较大液滴,液滴被抛向内桶壁表面,与壁面附着的液滴层接触后一同落入浆液,实现雾滴与尘的脱除。
2、技术局限性:
2.1管束式除雾器冲洗水只管数量大,会出现安装强度不够的
问题,对安装精度有相当的要求,如果安装强度不够,直接导致冲洗水压力不足。
影响运行的稳定性。
2.2除雾器叶片积浆会导致效率降低。
不能长久持续达标。
2.3运行阻力大,正常运行阻力为350pa以上
2.4运行维护费用大
2.5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2.6建设工期长(大约2~3个月)占地面积大
2.7投资费用高、性价比低。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技术介绍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是我公司自行研发的高效除尘除雾装置,与现有运行的管束除雾器、高效屋脊除雾器和湿电除相比有优越的性能:成本低、耗水量小、安装维护简单,除尘除雾器效率高、适应范围宽等优点(可在BMCR40%-110%范围内正常工作),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烧结、取暖、生物发电、海水淡化、烘干炉除尘除湿、工业车间粉尘回收等行业。
1、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原理1.1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机理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是除雾加除尘设备,应用于各种湿法脱硫塔、旋流雾化塔、除尘除湿塔、工业废气等环境中的饱和烟气或气体携带的雾滴和粉尘颗粒的脱除净化。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是主要依赖于吸收塔上部低温饱和烟气或气体中含有大量细小雾滴的特点,利用大量细小雾滴跟随气流运动特性条件下增加粉灰颗粒与雾滴碰撞的机率,雾滴与粉灰颗粒凝聚后在气流直线运动的原理作用下,撞击涡扇叶片汇集器;在涡扇叶片改向离心的作用下汇聚成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吸收塔底部;以此原理实现对烟气或气体中的极微小粉尘或煤灰尘和雾滴的捕悉脱除,从而达到烟气或气体和雾滴加粉尘分离净化。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可简单表述为通过粉灰颗粒饱和、雾滴的汇聚、捕悉和汇集湮灭的四种运动状态,在气体直线运动的特点下、剧烈混合、在涡扇改向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将烟气中携带的雾滴和粉尘颗粒在惯性离心与直线运动的作用下撞击汇聚脱除。
粉尘颗粒饱和是指前部进烟气在除尘过程中;未除净携带的细小颗粒粉尘跟随气流运动到吸收塔内,与吸收塔内的喷淋浆液混合过程中充分饱和,饱和完成后跟随烟气上升进入除雾器。
在这个过程中如喷淋层有烟气走廊或边缘逃逸现象;就要在喷淋层的下部配合汇集耦合器实现烟气完全饱和。
汇聚是指大量的细小液滴与尘颗粒在直线运动特点的条件下碰撞机率大幅增加,在利用气体与液体直线运动的特点在涡扇改向离心的作用下汇聚下实现凝聚、最后聚集成为液体,从而实现从气相的分离;捕悉是指细小的液体颗粒和粉尘跟随气体与汇集器中的集液层充分累积接触后,被液体捕悉实现分离;高效汇集器内壁面的集液环会聚集涡扇分离器动向甩出的细小液滴膜,尤其是在整流器和涡扇分离器叶片的表面的过厚液膜,会在因压缩产生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流体运动的现象,大量的汇集含固液滴从叶片表面的汇集沟被抛向桶壁汇集壁,在汇集壁与分离器上部形成了大液滴组成的液膜层,穿过液膜层的细小液滴被捕悉,液膜汇集到一定厚度后一部分会随着烟气向汇集器内壁运动,另一部分会跌落到分离器表面,重新变成大液滴,实现对细小雾滴的捕悉。
除雾器工作原理除雾器是一种用于清除汽车或者其他设备上产生的雾气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通过一系列步骤将空气中的水汽转化为液态水,从而消除雾气。
1. 物理原理除雾器利用物理原理中的冷凝过程来除去雾气。
当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冷凝器时,由于冷凝器的温度低于空气中水汽的露点温度,水汽会凝结成液态水滴。
这些水滴会被采集并排出,从而达到除雾的效果。
2. 化学原理除雾器中的化学原理主要是利用吸湿材料吸收水汽。
吸湿材料通常是一种具有亲水性的物质,例如硅胶或者活性炭。
这些材料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将其转化为液态水,并将水滴排出。
除雾器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空气进入除雾器当车辆或者设备上产生雾气时,雾气会进入除雾器。
除雾器通常位于车辆或者设备的前部或者侧部,以便能够有效地接收雾气。
步骤2:冷凝过程一旦雾气进入除雾器,它会经过冷凝器。
冷凝器通常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具有较低的温度。
当雾气接触到冷凝器时,其温度会降低,导致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滴。
这些水滴会沿着冷凝器表面滴落,并被采集起来。
步骤3:水滴排出采集到的水滴会通过管道或者排水孔排出除雾器。
这样,除雾器就能将雾气转化为液态水,并将其从车辆或者设备上移除。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而有效。
它能够迅速清除车辆或者设备上的雾气,提高驾驶员或者操作员的能见度,从而提高行车或者操作的安全性。
除雾器的性能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冷凝器的温度、冷凝器的表面积、吸湿材料的质量等。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除雾器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高效除雾。
总结:除雾器是一种用于清除车辆或者设备上雾气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
物理原理是利用冷凝过程将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滴,化学原理是利用吸湿材料吸收水汽并转化为液态水滴。
除雾器的工作过程包括空气进入除雾器、冷凝过程和水滴排出。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能够提高驾驶员或者操作员的能见度,提高行车或者操作的安全性。
图表2管束式除尘器梁布置图
图表3旋流除尘器冲洗水管布置图
烟气流向
烟气流向图表4单个管束式除尘器外形图
图表5管束式除尘器安装图
4、管束式除尘器的应用
1)管束式非电除尘器中试项目
国电清新公司在试验基地实施了管束式非电除尘器的中试项目。
图表6中试项目设计参数表
序号项目名称参数单位
1 烟气流量40000 m³/h
2 烟气温度125 ℃
3 入口SO2浓度3500 mg/Nm³
4 入口尘浓度50 mg/Nm³
5 出口SO2浓度≤45 mg/Nm³
6 出口粉尘浓度≤5 mg/Nm³图表7中试项目运行监测数据
测试日期烟尘含量标况备注
mg/Nm3
9月19日3.26 2.01
9月20日1.09 喷淋层全开4.10 三层喷淋层
图表8管束式非电除尘器示范工程项目运行照片
图表9 管束式非电除尘器示范工程项目运行效果
测试日期烟尘含量标况mg/Nm3
10月1日5.71 4.05 4.29
10月2日4.32 2.70 5.61
10月3日2.39 6.07 3.62。
4.2.1 高效管式除雾器装置技术介绍1、高效管式除雾器装置原理原有旋流子除雾器只能适用小烟气量的除雾,其原因为:液滴靠离心力向外侧移动,如除雾直径过大,大局部微小液滴其未到达外侧壁板就已经离开除雾器,不能与其他液滴凝聚,也就使除雾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减小旋流子外径尺寸就成关键。
新技术是将旋流子做成小直径模块,并上下多个旋流子组成一个单元。
大烟气量的大型脱硫塔那么布置数个或数十个旋流子单元,从而到达良好的除尘除雾效果。
为保证旋流子不发生堵塞现象,以及外侧壁不积灰,在下部旋流子中心盲板处设置有喷水装置,可定期或不定期对外侧管壁和旋流板进行冲洗。
为到达良好的除尘除雾效果,根据烟气量大小布置一体化除尘除雾单元输入,以控制进入筒内烟气流速在适宜的范围。
为防止液滴随烟气向上流动,在外筒内侧设置一定数量的聚液环,一方面可制止液滴随烟气向上一定,另一方面可使液滴进一步凝聚长大。
吸收塔喷淋后的净烟气首先经过高效管式除雾器,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雾滴,雾滴由浆液液滴、凝结液滴和尘颗粒组成,大量的细小液滴与颗粒在经过高效管式除雾器的旋流板时,与旋流板叶片发生碰撞,烟气中的小颗粒雾滴经过碰撞聚集成为大颗粒,同时在旋流板叶片上形成液膜,烟气中的粉尘与液膜碰撞后被捕捉下来,液膜厚度逐渐增加从叶片脱离向下流入吸收塔浆池,实现除尘除雾的作用。
烟气经过旋流板后,运动方向由原来的垂直向上运动变成旋转上升运动,未被旋流板捕捉的雾滴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受离心力的作用向气旋筒外表运动,气旋筒外表同样是存在均匀的液膜,运动到液膜外表的雾滴及粉尘同样被捕捉,从而进一步到达了除尘除雾的作用。
一般经过三级旋流板除尘除雾后,可以使得烟气中的雾滴含量降至30mg/Nm3,粉尘浓度降至5mg/Nm3。
除雾器工作原理除雾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车辆玻璃上的雾气,提高驾驶员的视野,增加行车安全。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理和化学的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1. 物理原理除雾器利用了物理原理中的热对流和表面张力。
当车辆内部的湿气接触到玻璃表面时,会在玻璃上形成水膜,导致玻璃含糊不清。
除雾器通过加热玻璃表面,使水膜迅速蒸发,从而消除雾气。
具体来说,除雾器内部有一条细小的加热丝,通过电流加热,使得丝上的温度升高。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加热丝会将热量传递给玻璃表面,使得玻璃表面温度升高。
这样一来,水膜上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从而消除雾气。
除雾器还利用了表面张力的原理。
表面张力是液体份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体在表面上形成一个薄薄的膜。
当车辆内部湿气接触到玻璃表面时,会形成水膜,导致玻璃含糊。
除雾器通过改变玻璃表面的表面张力,使得水膜变薄并均匀分布在玻璃上,从而提高玻璃的透明度。
具体来说,除雾器内部的喷嘴会喷洒一种特殊的液体,这种液体含有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水膜变薄并均匀分布在玻璃上,从而提高玻璃的透明度。
2. 化学原理除雾器还利用了化学原理中的反应速率和吸附。
当车辆内部湿气接触到玻璃表面时,会在玻璃上形成水膜,导致玻璃含糊。
除雾器通过喷洒一种特殊的液体,这种液体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能够与水分发生反应,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速率,消除雾气。
具体来说,这种化学物质能够与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这样一来,加热丝所产生的热量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共同作用,使得水分迅速蒸发,从而消除雾气。
除雾器还利用了吸附的原理。
吸附是一种物质表面吸附其他物质的现象。
除雾器内部的喷嘴喷洒的液体中含有一种吸附剂,这种吸附剂能够吸附水分份子,从而减少水分在玻璃表面的积聚,提高玻璃的透明度。
具体来说,吸附剂的表面具有大量的弱小孔洞,这些孔洞能够吸附水分份子。
当车辆内部湿气接触到玻璃表面时,吸附剂会吸附水分份子,使得水膜变薄并均匀分布在玻璃上,从而提高玻璃的透明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208389574U
(43)申请公布日 2019.01.18(21)申请号CN201820548127.0
(22)申请日2018.04.18
(71)申请人江苏鑫华能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5-6
(72)发明人韩小卫;赵颏宇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俊范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管束式除雾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束式除雾器,包
括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内设有若干沿所述筒
状壳体轴向布置的加速旋流结构,所述加速旋流
结构包括直筒和下大上小的渐缩截头圆锥筒,所
述直筒与所述渐缩截头圆锥筒的上端连接,所述
渐缩截头圆锥筒的下端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连
接,所述直筒内设有用于形成旋流通道的导流叶
片,所述筒状壳体上与加速旋流结构位置相对应
的若干腰型孔,所述腰型孔长度方向与垂直方向
夹角为30°~80°。
该管束式除雾器能减少加速
旋流结构层叠数量,该管束式除雾器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19-01-18授权授权
权利要求说明书管束式除雾器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说明书管束式除雾器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除雾器工作原理除雾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车辆前窗上的雾气,提供良好的视野,确保驾驶安全。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物理原理和电磁波技术来去除前窗上的雾气。
一、物理原理除雾器利用物理原理中的加热和冷却效应来去除雾气。
当车辆内外温差较大时,车窗上会产生雾气。
除雾器通过加热车窗表面,将雾气中的水分蒸发,从而消除雾气。
同时,除雾器也可以通过冷却车窗表面,使水分凝结成水滴,从而达到去除雾气的效果。
二、电磁波技术除雾器中使用了电磁波技术,通过电磁波的作用来去除雾气。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传播的方式,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当电磁波遇到雾气时,会与雾气中的水分发生相互作用,使水分分子产生振动,从而将雾气分散。
这样,雾气就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
三、除雾器的工作过程除雾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检测雾气:除雾器内部配备了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车窗上的雾气。
当传感器检测到雾气存在时,除雾器就会开始工作。
2. 加热或冷却车窗表面:根据检测到的雾气情况,除雾器会选择加热或冷却车窗表面。
如果雾气较轻,除雾器会选择加热车窗表面,通过加热来蒸发雾气中的水分。
如果雾气较重,除雾器会选择冷却车窗表面,使水分凝结成水滴。
3. 分散雾气:除雾器通过加热或冷却车窗表面,使雾气中的水分发生变化,从而分散雾气。
加热车窗表面会使水分蒸发,冷却车窗表面会使水分凝结成水滴。
这样,雾气就会逐渐减少。
4. 清除水滴:除雾器还配备了清除水滴的装置,可以将凝结成水滴的雾气清除。
这样,车窗就能保持干燥,提供良好的视野。
四、除雾器的优势除雾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供良好的视野:除雾器可以迅速去除车窗上的雾气,提供良好的视野,确保驾驶安全。
2. 快速反应:除雾器内部配备了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到雾气的存在,并快速进行处理,保证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3. 省电节能:除雾器采用了物理原理和电磁波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雾气,节省能源,降低能耗。
4. 操作简便:除雾器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按下开关即可启动或关闭除雾功能。
除雾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除雾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业设备等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空气中的水汽或者雾气,确保视野的清晰度,提高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物理原理、结构构造、工作过程等方面。
正文内容:1. 物理原理1.1 水汽凝结原理:当空气中的水汽遇冷时,会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
除雾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使水汽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从而实现除雾效果。
1.2 界面张力原理:除雾器表面涂层通常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水滴在其表面上无法形成球状,而是扩展成一层薄膜。
这种薄膜可以均匀分布在除雾器表面,有效防止水滴会萃,提高除雾效果。
2. 结构构造2.1 加热除雾器:加热除雾器通常由电加热器和除雾器表面涂层组成。
电加热器通过加热除雾器表面,提高其温度,使水汽快速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从而实现除雾效果。
2.2 冷凝除雾器:冷凝除雾器主要由冷凝器和除雾器表面涂层组成。
冷凝器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使水汽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从而实现除雾效果。
3. 工作过程3.1 加热除雾器工作过程:当电加热器通电时,除雾器表面温度升高,水汽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并迅速流下。
这些水滴或者水膜会被除雾器表面涂层吸收或者排出,从而保持除雾器表面的清晰度。
3.2 冷凝除雾器工作过程:冷凝器通过冷却空气,使水汽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
这些水滴或者水膜会被除雾器表面涂层吸收或者排出,从而保持除雾器表面的清晰度。
4. 总结除雾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水汽凝结原理和界面张力原理。
根据不同的结构构造,除雾器可以分为加热除雾器和冷凝除雾器。
无论是加热除雾器还是冷凝除雾器,其工作过程都是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使水汽凝结成水滴或者水膜,然后被除雾器表面涂层吸收或者排出,从而保持除雾器表面的清晰度。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除雾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除雾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除雾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清除玻璃或镜面上的雾气,确保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原理和技术设计,通过一系列操作来消除雾气,提供安全的驾驶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和其实现的技术。
一、加热除雾器1.1 热电除雾器热电除雾器是一种利用热电效应来清除雾气的设备。
它由一系列热电偶组成,热电偶通过电流加热,产生热量。
当热电偶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可以将雾气迅速蒸发,从而消除玻璃表面的雾气。
热电除雾器具有加热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和后视镜。
1.2 热风除雾器热风除雾器是一种利用热风来清除雾气的装置。
它通过加热空气并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向玻璃表面,使雾气迅速蒸发。
热风除雾器通常使用车辆的暖风系统作为热源,通过控制暖风系统的温度和风速来实现除雾效果。
热风除雾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可以有效地消除雾气,提供清晰的视线。
1.3 红外线除雾器红外线除雾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来清除雾气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红外线辐射到玻璃表面,使雾气迅速蒸发。
红外线除雾器具有加热均匀、能耗低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
它可以通过调节红外线的强度和角度来实现不同程度的除雾效果。
二、化学除雾器硅胶除雾器是一种利用硅胶吸附湿气来清除雾气的装置。
硅胶是一种吸湿性能优良的材料,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减少玻璃表面的湿气。
硅胶除雾器通常以袋状或片状的形式存在,可以放置在车辆内部或外部,通过吸湿来减少雾气的产生。
2.2 离子除雾器离子除雾器是一种利用离子技术来清除雾气的装置。
它通过产生正负离子,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并通过离子吸附器收集水滴,从而减少玻璃表面的湿气。
离子除雾器具有除雾效果好、能耗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室内玻璃的除雾。
2.3 涂层除雾器涂层除雾器是一种利用特殊涂层材料来清除雾气的装置。
涂层除雾器通常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透明的涂层材料,这种涂层材料可以吸收雾气并将其转化为水滴。
图表2管束式除尘器梁布置图
图表3旋流除尘器冲洗水管布置图
图表4单个管束式除尘器外形图图表5管束式除尘器安装图
4、管束式除尘器的应用
1)管束式非电除尘器中试项目
国电清新公司在试验基地实施了管束式非电除尘器的中试项目。
图表6中试项目设计参数表
序号项目名称参数单位
1 烟气流量40000 m³/h
2 烟气温度125 ℃
3 入口SO2浓度3500 mg/Nm³
4 入口尘浓度50 mg/Nm³
5 出口SO2浓度≤45 mg/Nm³
6 出口粉尘浓度≤5 mg/Nm³图表7中试项目运行监测数据
测试日期烟尘含量标况备注
mg/Nm3
9月19日3.26 2.01
9月20日1.09 喷淋层全开4.10 三层喷淋层
图表8管束式非电除尘器示范工程项目运行照片图表9 管束式非电除尘器示范工程项目运行效果
测试日期烟尘含量标况mg/Nm3
10月1日5.71 4.05 4.29
10月2日4.32 2.70 5.61
10月3日2.39 6.07 3.62。
除雾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除雾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业设备等领域。
它的作用是清除空气中的雾气,提高能见度,确保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雾器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应用。
一、除雾器的基本原理1.1 加热原理除雾器通过加热空气来清除雾气。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加热器时,温度升高,水蒸气转化为水滴或水蒸气。
这样,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减少,从而实现除雾的效果。
1.2 对流原理除雾器还利用对流原理来清除雾气。
通过加热空气,空气的密度减小,形成上升的气流。
这些气流会将雾气带走,使空气变得清晰。
对流原理是除雾器工作的重要机制之一。
1.3 湿度控制原理湿度控制是除雾器的关键。
除雾器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空气中的湿度。
当湿度超过设定值时,除雾器会自动启动,通过加热和对流来降低湿度,实现除雾效果。
湿度控制原理保证了除雾器的自动化和高效性。
二、除雾器的工作过程2.1 检测湿度除雾器首先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湿度。
传感器会将湿度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2.2 加热空气控制系统根据湿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除雾。
如果湿度超过设定值,控制系统会启动加热器,加热空气。
2.3 清除雾气加热后的空气会上升形成气流,将雾气带走。
同时,加热后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转化为水滴或水蒸气,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湿度。
这样,除雾器就能够清除雾气,提高能见度。
三、除雾器的应用领域3.1 汽车领域除雾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清除汽车前风挡上的雾气,提供良好的视野,确保驾驶安全。
3.2 船舶领域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雾气,影响航行安全。
除雾器可以清除船舶的舷窗上的雾气,确保船员的视野清晰。
3.3 工业设备领域工业设备中常常有高温、高湿度的环境,容易产生雾气。
除雾器可以应用于工业设备中,清除雾气,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除雾器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除雾器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除雾器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环境湿度自动调节工作状态,提供更好的除雾效果。
管束式除尘器与湿式除尘器技术初探管束式除尘器与湿式除尘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两种除尘技术。
在环保方面,这两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除尘器具有明显的优势,极大地减少了工业产生的尘埃排放,保障了大气空气质量和员工健康的安全。
一、管束式除尘器技术初探管束式除尘器属于干式除尘器的一种,在工业环境中的净化效果至关重要。
管束式除尘器主要应用于冶金、建筑、化工、矿山、电厂等大型生产企业中。
管束式除尘器按照不同的结构,可分为整流板式、旋转螺旋板式和旋转紊流器式等多种类型。
整流板式管束式除尘器主要是通过整流板将气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并保留分离下来的大颗粒粉尘在其中,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旋转螺旋板式的管束式除尘器,则是利用转动的螺旋弄滚筒,将气体在筒内进行高速旋转的同时,强制将其进行分离。
这样处理过的气体便可再次进入工作环境中使用了。
二、湿式除尘器技术初探与管束式除尘器不同,湿式除尘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水的冲刷,将气体中的粉尘和其它固体颗粒进行分离,进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湿式除尘器一般采用喷淋装置,将水喷洒在高温下,通过溶解和冲刷的作用能够将煤尘、钢铁尘、烟尘等固态污染物排放掉。
湿式除尘器对烟气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通常要求烟气温度在120 ~ 180℃之间,对于含硫和含氧污染物,湿式除尘器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三、管束式除尘器与湿式除尘器的对比从工作原理上来看,管束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分别在净化气体和液体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管束式除尘器是利用旋转螺旋板、整流板或旋转紊流器等设备将气体中的粉尘进行分离的,在分离出来的粉尘中,几乎所有的水分都被蒸发掉,因此不需要对残留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管束式除尘器具有处理效率高、清灰效果好和处理量大等特点。
而湿式除尘器则可以通过对气体进行喷淋和雾化,将其与水进行混合,完成对气体中的颗粒和固态物质的分离。
湿式除尘器可以消除气体中的各种污染物,不仅可以净化大气环境,而且可以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防火、防爆等安全保障作用。
管束式除雾器工作原理及技术局限性
1、工作原理:
烟气通过旋流子分离器,产生离心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雾滴与尘向桶体壁面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凝结成较大液滴,液滴被抛向内桶壁表面,与壁面附着的液滴层接触后一同落入浆液,实现雾滴与尘的脱除。
2、技术局限性:
2.1管束式除雾器冲洗水只管数量大,会出现安装强度不够的
问题,对安装精度有相当的要求,如果安装强度不够,直接导致冲洗水压力不足。
影响运行的稳定性。
2.2除雾器叶片积浆会导致效率降低。
不能长久持续达标。
2.3运行阻力大,正常运行阻力为350pa以上
2.4运行维护费用大
2.5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2.6建设工期长(大约2~3个月)占地面积大
2.7投资费用高、性价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