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六章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38.32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第六章 磁路与变压器习题参考答案1.有两个如图6-4所示的环形金属,外套绕组,大小完全相同,一个是铁的,另一个是铜的,所套绕组的匝数和通过的电流相等,试问(1)两环中的H 和B 是否相等?(2)如果在两环上各开一个相同的缺口,两环中的H 和B 有何变化?答:(1)H 相同,B (=μH )不同。
(2)空气和铜都是非铁磁材料,值相近,但空气与铁的导磁率相差很大。
因此铜环上开缺口H 和B 无变化,铁环上开缺口后H 不变,B 大大减小。
2.如果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和直流电源电压相等,试比较以下四种情况通过线圈的电流和功率的大小,并说明其理由。
(1)将一个空心线圈先后接到直流电源;(2)将一个空心线圈先后接到交流电源;(3)这个线圈中插入铁心后接到直流电源;(4)这个线圈中插入铁心后接到交流电源;答: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直流电压相等,设为U 。
空心线圈接到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电流分别为I 1=U /R 和I 2=U /22L X R +,故I 1>I 2;功率分别为P 1=UI 1,P 2=UI 2cos φ,故P 1>P 2。
插入铁心后,再接到直流电源上,I 1、P 1不变;再接到交流电源上,因X L =2πfL 增大,故I 2减小、P 2也减小(功率因数也降低)。
3.将铁心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当发生下列三种情况时,铁心中的电流和磁通有何变化?(1)铁心截面积增大,其它条件不变;(2)线圈匝数增加,导线电阻及其他条件不变;(3)电源电压降低,其它条件不变。
答:将铁心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I=U/R ,φ=INS μ/l ,故(1)S 增大时,I 不变,φ增大;(2)N 增加时,I 不变,φ增大;(3)U 降低时,I 、φ都减小。
4.将铁心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当发生以上三种情况时,铁心中的电流和磁通又有何变化?答:将铁心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则22)2(/fL R U I π+=,φm ≈U/4.44fN ,又根据L=N 2μS/l ,可知(1)S 增大时,L 增大,I 减小,φm 不变;(2)N 增加时,L 增大,I 减小,φm 不变;(3)U 降低时,I 、φ都减小。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2图(b)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反偏压为-5v,小于u,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电○d流为零,电阻r上的压降为零,则输出电压u0=-5v。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第6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一、选择题1.一空载变压器,其原端电阻为22Ω,当原边加上额定电压220V时,原绕组中电流为()。
[北京工业大学研]A.10AB.大于10AC.小于10A【答案】C【解析】因为变压器原边不仅有电阻特性还有电感特性,所以原绕组的电流可表示为I<=10A。
I=UR2.某变压器的变比为10,已知原绕组电流10毫安,则副绕组电流为()。
[西南大学研]A.1毫安B.100毫安C.1安【答案】B【解析】由,此题中K=10,因此,I2=100mA。
11221I NI N K==3.交流铁心线圈的铁心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而不是用整块硅钢,其目的是()。
[武汉理工大学研]A.增加磁通B.减小磁滞损耗C.减小线圈铜损D.减小涡流损耗解析:采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小涡流损耗。
【答案】D4.某单相变压器变比为220V/110V,容量为300V·A,问下列哪种规格的电灯能接在变压器的副边电路中使用。
()[江苏大学研]A.220V,300WB.36V,60WC.110V,100WD.110V,500W【答案】C【解析】因为是白炽灯,所以变压器所有的容量都提供给有功功率。
B中灯额定电压太低,接上110V的电压会把灯泡烧坏。
D中灯500W,功率太大,超出了变压器的容量。
A中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功率只有300/4=75W。
二、填空题1.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乘积称为变压器的______。
[北京科技大学研]【答案】容量【解析】变压器的容量是用视在功率来表示的,S=UI,因此此空应该填容量。
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武汉理工大学研]【答案】磁饱和性;磁滞性;高导磁性3.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损耗分为______,其中______为可变损耗。
[武汉理工大学研]【答案】铁捌和铜损;铜损【解析】铁捌和铜损,其中铜损为可变损耗,它与线圈电流的大小有关系。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题题2-2解题图12(a)解题图12(b)解题图12(c)解题图12(d)解题图12(e)解题图12(f)解题图12(g)解题图12(h)解题图12(i)解题图12(j)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A 2.0822I =+=注意:(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
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存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拟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V题题2-3V解题图13(a)Ω解题图13(b)Ω解题图13(c)Ω解题图13(d)Ω解题图13(e)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拟简便。
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 ab 为V 37.2118.08.2U ab =+=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V 45题题2-5V 45解题图15解:首先对于题图2-5所示电路的三条支路电流分别确定参考方向,如解题图15所示。
然后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律列出以下三个方程:⎪⎩⎪⎨⎧+=++=+=++==-+3223231131321I6I 5I 3I 6I 245I 6I 20I 10I 6I 10700I I I 解之,得A3I A 5I A2I 321===2-6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如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四条支路均为并联,其中一条支路电流为,根据支路电流法可知,只需列出三个独立方程即可求解。
第六章习题6. 3.8在图示电路中,将R L= 8Q 的扬声器接在输出变压器二 次绕组,已知N 1二300, N 2二100,信号源电动势E 二6 V,内阻Ro = 1000,试求信号源输出的功率。
【解】接在变压器二次侧的电阻,可变换到一次侧,其等效电 阻为:一次绕组电流:心 + R ; = 100 + 72 = 0 035 A信号源输出的功率:P = I?R ; = 0.0352 x 72 = 0.0876 W=81.6mW6. 3.9在图中,输出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有中 间抽头,以便接8Q 和3.50的扬声器, 两者都能达到阻抗匹配。
试求二次绕组两部分匝数之比N 2/N 3 o【解】80电阻变换到原绕组电路的等效电阻为:尺;.=3.5Q 电阻变换到原绕组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 L ” :xR t =[ — x8 = 72Q L 1100丿R ; = R ;,有:沪金5,等泊皿:・卄6.3.11图示为一电源变压器,一次绕组有550匝,接220V 电压。
二次绕组有两个:一个电压36V,负车12V,负载24Wo 两个都是纯电阻负载。
试和两个二次绕组匝数O【解】由变压器电压变换公式可得:/•变压器的输入概率为:P\ =UJ\ , 输出功率为:N 、_U\ _ 220~N7=U^ = 16■ ■ •••弘=探川严探x550 = 90匝,N、_U\ _ 220用=瓦=1^ 心盖M 墳S'。
匝,因为80和3.50的扬声器都能达到同样的阻抗匹配,即 x3.5,N 严心垃8由功率平衡可知:P1=P 2+P 3 ,即:=60IV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CS45 W5X 佬 34260 3&1I > :-5X^S(22669 ;11 26*S 6962 K 9”、«US 轲 X22I239 5H : • 60 60= 0.27 A。
目录第1xx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 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