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 格式:pdf
- 大小:625.20 KB
- 文档页数:9
Export Direc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alysis 作者: 关兵[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
出版物刊名: 国际贸易问题
页码: 13-2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出口地理方向;全要素生产率;FMOLS
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对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企业运营模式等方面,对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经验考察。
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加速和转型升级,并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数字经济;制造业升级;省际面板数据;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企业运营模式1. 引言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它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的边界,推动了制造业迈向高端和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通过对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2. 数字经济的定义和发展概况2.1 数字经济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它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型经济形态,包括数字产业、数字商务、数字金融等多个领域。
2.2 数字经济的发展概况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我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加。
在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约3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
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3.1 产业结构调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传统制造业的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产品受到挤出,同时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迅速崛起。
数字经济的应用使得我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
3.2 技术创新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2020年第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外汇管理政策的演变与发展马宇,张婷婷(3)……………………集体产权、资源禀赋与农村政治生态优化研究张毅,董江爱(14)………………………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基于省域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陈堂,陈光(21)………………………………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金融”耦合的异质性研究范文祥,李将军(32)………………………中国金融结构演进、信用中介链条与金融稳定朱凯(41)…………………………………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和金融化相关股价崩盘风险王贞洁,徐静(54)………………………政治关联、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罗天正,关皓(67)……………………………………要素市场扭曲与家庭创业———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数据的实证分析于明超,吴淑媛(78)…………………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耿晔强,常德鸿(89)……………………………云南地级市经济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基于“密度、距离、分割、依赖”的角度陆亚琴,李静(102)……………………2020年第2期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基于新经济生产方式的考量董翔宇,赵守国,王忠民(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及风险防范研究王雨薇,国世平(12)………………………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均衡发展———基于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陈智颖,钱崇秀,陈苗臻(19)………环境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央地关系的调节作用罗斌,凌鸿程(32)……………………………………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角度的研究周少甫,陈哲(49)……………………………………公司丑闻的强制披露是否影响内外部投资人“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金缦(60)…………市场竞争、并购商誉与投资效率张安军(74)…………………………………………………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基于中国70个城市的实证杨刚强,程恒祥,吴斯(89)…………………………外资占比、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邢震,梁君(101)……………………………………2020年第3期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吴杨伟,李晓丹(3)………………………………………………科技创新供给侧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十大关系”曾繁华,吴阳芬(11)……………………要素市场扭曲的增长方式效应研究解晋(20)………………………………………………大数据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吗吕明元,苗效东(31)………………………………保障性住房对区域人口流动的“双向涟漪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交互模型分析郑芳,王建生,位梦蕊(43)…………………………遗产继承是否显著促进了家庭财富的积累———来自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韦宏耀,杨政怡,钟涨宝(54)…………………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基于拔靴滚动因果方法尹晓娜,李静萍,苏志伟(67)………………………………多中心空间演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吗陈秀英,刘胜(79)……………政府补贴、寻租与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张志昌,任淮秀(92)……………………………管理者特征对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宋哲,于克信(104)………………………………………2020年第4期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基于跨越低收入均衡和中等收入均衡视角周文(3)…………………………………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基于碳排放对高质量发展作用的经验证据刘梦,胡汉辉(19)………………………FDI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展模型刘清杰,任德孝,刘倩(36)……………………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绿色经济效率损失张政,李雪松,王冲(51)…………………………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十分位点的分层省级数据分析宫锡强(64)……………………………………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周志方,李瑾瑾,曾辉祥(72)………………………金融去杠杆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民营企业的证据覃飞,石小霞(89)…………………………………………靠“关系”还是靠“学历”?———私营企业员工薪酬中的亲属关联效应和文凭效应研究赵秋成,马洪旭(101)………2020年第5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效能的空间差异及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罗海平,艾主河,何志文(3)………………中国科技进步对居民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徐淑红(15)………………………………………中国财政支出对碳排放影响的双重效应分析赵哲,谭建立(24)…………………………内部人减持对高送转的影响———基于媒体关注视角康明惠,陈佳敏,苗苗(37)……………………………………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杨虹,张柯(52)……………………………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一个基于我国农业领域中“关系”的实证研究刘胜春,阮萍(66)…………………服务主导逻辑下价值共创影响研究———平台能力的中介作用杨路明,张惠恒,许文东(76)…………………………………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机制研究———基于情感理论的研究视角何雨珊,陈鹏宇,陶向南,彭达枫(92)…………………精准视角下扶贫绩效模糊综合评价———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柳志,王善平(104)………………………………2020年第6期土地租税与土地财政演进———基于公共物品融资的经济逻辑张垒磊,闫晨(3)…………………………………地方政府“土地生税”研究:基于工业用地视角李学增,郭贯成,崔久富(17)………………跨省份人口城镇化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陈海龙,陈小昆(29)……………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经验数据朱风慧,刘立峰(42)………………………………行政分权、财政分权与金融资源配置厉华威(54)……………………………………………党组织嵌入、审计监督与预算松弛———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代彬,谈星辰,刘怡(64)………………………企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杨玥,张强,江新会(80)……………………………研发投入的创新绩效综合评估研究———基于仪器设备视角冷松(92)……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调节因素———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谭立力,刘小莞(104)……………………………………2020年第7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王伟,孔繁利(3)………………城市群发展战略下中心城市金融溢出效应研究罗小伟(17)…………………………………交通信息高度联通下的西南地区旅游增长新特征及其验证黄书雷,方行明,全诗凡(28)……技术创新、金融约束与产业结构研究庄雷,王飞(40)…………………………………股权集中或股权制衡能否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绩效的束缚———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张力派,于文领,陈玲玲,郭晓华(5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基于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双重视角的研究黄倩,李宽,熊德平(66)……………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杨晓亮,李冬,王维红(81)………………知识积累、开放式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绩效研究杨立生,陈倩(98)………………………2020年第8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接影响与间接效应———来自OECD 成员国的经验证据张文爱(3)…………………………………………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对国家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兼议突破全球价值链治理困境的政策逻辑陈秀英(18)………………………………中国居民住房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严艳,陈磊(26)………………………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王健,赵凯(38)…………………………………………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黄晶(55)………………………………………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的脱贫效应分析马骥,杨振宇,马金书(68)…………………企业家精神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需求结构转变视角陈欢,庄尚文,周密(80)………………………………如何识别R&D 税收激励效应?———从创新数量与质量视角说起姜安,黄惠丹,吴松彬(92)…………………………新时代矿产资源国有化模式的探讨王中庆,王继军(104)……………………………………2020年第9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实证分析寇冬雪(3)………………………………………不动产供给数量结构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加速效应研究赵华平,侯碧瑶,张所地(18)………P2P 平台合规化转型对平台运营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于博,董怡然(31)…………………基于国际视角的人口结构变迁与寿险消费:理论梳理与实证检验袁成,崔慧(49)…………业务结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程道金,张东辉,成力为(6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廖婧琳,胡妍,项后军(73)………………………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政治周期吗?梅正午,孙玉栋(88)……………………………………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服务质量———基于CGSS 数据的经验分析李振,吴柏钧,王丹阳(99)…………………………2020年第10期繁荣的诅咒:对金融部门扩张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一个分析框架杨宇焰,张柏杨(3)…………………………制度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对“制度接近性”假说的再检验聂爱云,何小钢,朱国悦,李建体(20)…………产业扶贫降低了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LDS 的准实验研究王志涛,徐兵霞(32)……………………………………过度负债会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吗廉永辉,褚冬晓(45)…………………………………卖空机制真的可以抑制公司违规吗———基于中国式融资融券的实证分析武晨,王可第(62)……………………………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周国富,柴宏蕊,方云龙(76)…………………………高管学术背景、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投入何旭,马如飞(88)…………………………企业轻资产运营与全要素生产率盛明泉,冯天宇,谢睿(101)……………………………2020年第11期试析中国现阶段是否具备有效开征房产税的前提和条件周文豪(3)…………………………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贸易比较优势的视角龚梦琪,尤喆,刘海云,成金华(15)…………………教育水平、相对剥夺与流动人口健康成前,李月(26)…………………………………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缪小林,李闵(36)………………………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影响因素及实践路径———基于中国西南地区6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冯朝睿,李昊泽(46)……………中国操纵汇率了吗———基于汇率宏观基本面模型的实证分析王盼盼,石建勋(57)………………………科技贷款对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孙芹,宋夏云(70)…………………………守住底线还是拓展空间:来自企业风险管理的经验证据胡明霞(80)…………………………文化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尹忠明,秦蕾(90)………………………………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刘永松,王婉楠,于东平(100)……………2020年第12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刘佩,孙立娟(3)………………………………………基于劳动力就业视角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理论与实践郭兆晖,孙金山,郭路(19)…………基于QCA 的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何涌,陈梦颖(27)…………………………………………………中国金融周期的再测度———基于动态因子法的分析刘璐,王晋斌(39)………………………………………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姚婷,宋良荣(53)………………………市场化债转股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李志军,陈龙(64)……………………………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促进了企业价值提升吗———基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袁蓓,夏昊(75)…………………………………股权激励水平内部差距与企业创新陈鹏程(8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治理研究———基于“两微”舆论风险的视角李贞,李栋(105)………………………………。
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估计及国际比较基于截面数据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一、内容概括本文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角度出发,在全球服务贸易框架下,通过应用截面数据引力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
文章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截面数据,以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出口潜力值。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存在正向关联,同时服务贸易出口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对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以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服务行业本身特点等。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解释变量的截面数据引力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大小和变化。
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经济体之间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利用截面数据引力模型对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揭示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在不同地区和服务行业中存在较大差异。
文章还发现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服务贸易政策等因素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具有显著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优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等。
文章也强调了政府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加强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创业等。
文章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指出尽管本研究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仍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其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全球贸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与服务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准确评估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制定科学的贸易政策、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总37卷第1期 2021年2月兰州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Vol. 37 No. 1F e b.,202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李保民,李慧(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利用Bakei■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200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
结论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升对我国外贸出口存在抑制效应,且随时间推移逐漸降低。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抑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对中西部的抑制效应强于东部;对金融危机后的抑制效应强于金融危机前;2015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这一抑制效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 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企北创新抑制外贸出口。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外贸出口效应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经济政策的时间与空间差异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域差异;时间差异;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指政府做出改变当前市 场环境的决定时经济主体无法预测其改变的特点 和方向[1]。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经济发展环 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政策,有利于应对经济周 期、减缓外部冲击、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经济政 策塑造经济运行环境,改变微观主体“游戏规 则”,而政策变迁和执行使得政策不确定性程度 上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微观经济 主体行为。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 Baker、Bloom和D avis三位学者根据新闻报道的 频率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评估指数(E P U)表 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 趋势,在2008年之后,多次出现峰值。
中国E P U 波动明显,一方面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 项重大政策的出台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美国总统文章编号:1004-5465(2021 )01-021-11特朗普上台以来大力推行美国利益优先的逆全球 化政策有关。
基于省际维度的中国数字经济空间结构发展研究
张舒博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
【年(卷),期】2024()11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以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发展环境及创新能力为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熵权法测度中国各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各省市之间的数字经济辐射及依存关系。
为进一步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的整体和局部特征。
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且数字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逐年提高,但各省市间关联的紧密性和稳定性有待加强,且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多点突出,局部失衡”的状况;各地区数字经济集群特点不同,数字经济联系多发生在经济集群内部,集群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
【总页数】6页(P41-46)
【作者】张舒博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基于省际视角
2.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3.数字经济、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
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4.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5.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要素禀赋,推动产业升级。
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实证分析,以期为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章概述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接着,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要素禀赋的现状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要素禀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包括要素禀赋对产业升级的直接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以及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要素禀赋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通过实证分析,文章揭示了要素禀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当前中国制造业在要素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创新驱动、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等,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要素禀赋与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也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谋求更高地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要素禀赋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总量和结构。
这些要素禀赋的差异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土地等,可以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需要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这就需要更加丰富的资本和技术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