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
- 格式:pdf
- 大小:674.97 KB
- 文档页数:13
老年人健康指标指标一:柔韧性苟波告诉记者,五六十岁的人可以通过肩部的前屈动作来检测柔韧性,即保持站立位,胳膊自然垂直,以肩为原点,由下往上举臂。
如果幅度能到180度胳膊与地面垂直,说明柔韧性不错,如果小于等于90度胳膊与地面平行,则说明柔韧性差。
专家建议重点拉伸肩部、腰部、下肢来增加柔韧性,如坐着时,伸直双腿,然后用手触碰脚尖,并停留10秒钟。
需要注意的是,练此类拉伸动作时要把握好度,根据身体的疼痛感来判断,否则易使韧带受伤。
指标二:皮肤弹性黄绿萍认为,皮肤弹性是衡量人体衰老的指标之一。
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手背上的皮肤,保持约10秒后再放开,观察皮肤的弹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测试衰老度。
皮肤恢复原状需要的时间越长,说明弹性越差,人也越显老。
想要保持好皮肤,平时应少熬夜、忌烟酒。
局部护理方面要做好防过敏、防晒、保湿等工作。
即使抗晒抗衰老能力较强的男性也应避免暴晒,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
指标三:听力测试正常听力的标准是在相对安静环境中,听到20分贝以内的声音。
宋海涛说,人的听力在五六十岁时开始逐渐下降,如果明显察觉到听力退化,应及时就诊。
尤其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中,与多人交流时出现听力障碍,很可能说明听力有问题。
保护听力要做到三点,一是用耳机听音乐时,声音别太大,每45分钟休息一下;二是遇到放鞭炮等强噪音时,采用捂住耳朵等方式保护;三是谨慎使用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指标四:记忆力美国《临床与实验神经心理学杂志》刊登过一项专门测试记忆力的实验。
研究者选取了几个词组,如书本、午餐、晨练、钥匙等。
请200名年龄为60~91岁的老人阅读5遍。
20分钟后,要求被测者仔细回想这些词组中的前4个词是什么。
如果记不清或记得混乱,说明你可能存在记忆力减退的危险。
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男性通常比女性脑力衰退的速度更快。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米拉·卡坦博士建议人们做些增强记忆力的训练,如下棋、慢跑、快走等。
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要点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作为衡量一个人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指标,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以及体重管理指南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老年人的体重,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一、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的适宜范围1. 了解体质指数体质指数是以体重和身高为基础计算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是否体重过轻、正常、过重或肥胖。
在高龄老年人中,体质指数的适宜范围通常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芳龄、性别等因素进行调整。
2. 高龄老年人的体质指数适宜范围根据中国老年人体质指数测定标准,适宜的体质指数范围并不同于一般成年人。
一般来说,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适宜的体质指数范围为18.5-24.9之间,略微偏向正常范围的上限。
而对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稍微超过正常范围也可以被接受。
二、中国高龄老年人体重管理指南1. 注意饮食均衡老年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容易积累多余的能量而导致体重增加。
饮食均衡非常重要。
建议老年人多摄入蔬菜水果、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盐分。
2. 合理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中国高龄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运动量,合理控制热量摄入是体重管理的关键。
老年人通常运动量较少,需要减少食物的热量摄入,避免能量过剩导致体重增加。
3.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老年人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仅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还能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力。
建议老年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在中国,高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合理的体重管理对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地控制体重,对于老年人而言,不仅可以降低患慢性病和代谢疾病的风险,还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延缓老化进程,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老年人体质健康数值标准
一、体重指数(BMI)
老年人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常用来评估身体肥胖程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老年人的BMI判断标准如下:
- BMI<18.5:偏瘦
- 18.5≤BMI<24.0:正常体重
- 24.0≤BMI<28.0:超重
- BMI≥28.0:肥胖
二、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
老年人的血压标准如下:
-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
三、血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老年人的血脂标准如下:
- 总胆固醇:正常范围为3.1-5.2mmol/L
- 甘油三酯:正常范围为0.6-1.70mmol/L
四、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老年人的血糖标准如下:
-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5.4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3.9-7.8mmol/L
五、肺活量
老年人肺活量的标准如下:
- 男性:正常肺活量为≥1.8L
- 女性:正常肺活量为≥1.4L
六、心率
老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标准如下:
- 60-100次/分钟为正常
七、骨密度(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密度的判断标准采用骨密度T值:
- T值>-1:正常骨密度
- -1≥T值>-2.5:骨质疏松
- T值≤-2.5:骨质疏松症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数值标准还应结合老年人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如有疑问或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对国民体质进行科学评估的指导性标准,是国家体育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国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域差异等因素,以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价国民的身体素质,为国家体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通常包括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测定,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如体能测试仪器、心肺功能测试设备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参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变化。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水平,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学校应加强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社会组织应组织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推行,将有助于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增强人民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提高整体素质水平、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推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全民健身成为国家的时尚,让健康成为人民的追求。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一、什么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是指为了评估国民的身体素质而制定的标准手册。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指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对国民进行体质测定的标准。
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重要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旨在评估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政策和个人制定健身计划提供依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可以发现国民的体质问题,及早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改善。
•通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可以了解全民健康状况,为国民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三、制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的基本原则1.全面性:体现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等。
2.实用性:标准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实施,并符合现实情况和科学依据。
3.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等特点,制定不同的测定标准。
4.追求科学化: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5.可操作性:标准要易于实施和操作,无需过多的设备和设施。
6.活动性:标准应该根据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进行更新和调整。
四、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内容1.身高体重测定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身高、体重指标2.肌肉骨骼测定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握力、腿力等测定指标3.心肺功能测定标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有氧运动能力测定指标4.协调能力测定标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平衡力、敏捷性等测定指标5.灵活度测定标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柔韧度等测定指标五、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运用•学校体育课程: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学生体质测量,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安排。
•健身计划制定: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
•健康政策制定: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相关部门可以了解全民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政策。
以上是关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的一些基本信息和运用方式。
中老年人体质监测有标准今年是全民健身年。
五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是户外健身的大好季节,各地的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
常有不少中老年人来信或来电话询问:“我们知道锻炼对健康很重要,可就不知道怎么练?练什么?”还有的读者询问:“2000年我国首次国民体质监测已完成,我们中老年人体质监测都有些什么内容,怎么测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请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系的张一民副教授给您作个较为全面的解释。
———编者体质随着年龄“走”年龄段划分: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划分:44岁以前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准老年或称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 岁以上为长寿。
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我国也是这样界定。
因为,统计学分析表明,大多数60岁以上的人群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衰老特征,55~60岁之间患病率最高,慢性疾病也增加,所以规定老年期始於60岁是适宜的。
这也同我国民间以60年为一甲子的习惯很合拍。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划分:学龄前儿童组,3~6岁;儿童青少年组(学生组),7~17岁;成年组,男子为18~59岁、女子为18~5 4岁;老年组,男子为60岁以上,女子为55岁以上。
成年和老年体质的基本特征成年前期(壮年):骨化结束,发育成熟,机体的同化和异化趋于平衡,形态、机能和素质基本定型或稳定,有的甚至达到高峰,而且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加强。
成年后期(中年):机体各组织、器官开始出现退行性改变,体内原有的储备能力下降,机体的同化和异化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表现为机能和素质上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逐渐向衰老方向发展。
老年期:新陈代谢中的分解活动逐渐超过合成活动而占优势,不能经常性的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性,自我修复能力失调,其结果造成各脏器功能能力发生明显的衰退现象。
1994年中国职工体质调研报告证明:身高:成年人的身高逐渐生长完成,趋于稳定,成年后期出现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来源:作者:时间:2009-03-25评论(1条)本文概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周岁的中国老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
男女共计4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周岁的中国老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
男女共计4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测试指标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表1)。
表1 测试指标类别测试指标形态身高体重机能肺活量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第二部分测试方法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
一、形态指标1、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厘米。
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图1)。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2、体重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千克。
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2)。
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
二、机能指标1、肺活量反映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使用肺治量计测试。
电子式肺活量计精度为1毫升,翻转式肺活量计精度为20毫升,桶式肺活量计数度为50毫升。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English Answer:1. Age-Related Changes in Body Composition.Body fat percentage in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muscle mass and an increase in fat mass.Muscle mass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protein synthesis and an increase in protein breakdown.Bone mineral density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bone form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bone resorption.Water content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total body water and an increase in extracellular fluid.2. Age-Related Changes in Physical Function.Cardiovascular fitness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heart rate, stroke volume, and cardiac output.Muscular strength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in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Flexibility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range of motion and an increase in stiffness.Balance decr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proprioception and an increase in postural sway.3. Age-Related Changes in Health Risk.Increased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immune function and an increase in inflammation.Increased risk of fall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 in balance and an increase in postural sway.Increased risk of fractures: This is due to a decreasei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an increase in bone fragility.Increased risk of death: This is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decreased physical function, increased chronic disease risk, and increased risk of falls and fractures.4. Recommendations for Maintaining Health in Older Adults.Regular exercise: Exercise helps to maintain muscle mass,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and it also helps to reduce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Healthy diet: A healthy diet provides the nutrientsthat are necessary for good health, and it also helps to maintain a healthy weight.Adequate sleep: Sleep is essential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it helps to reduce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interaction helps to reducestress, improve mood, and maintain cognitive function.Regular medical checkups: Regular medical checkups help to identify and treat health problems early, and they can also help to prevent serious health problems.Chinese Answer:1. 老年人身体成分的变化。
最详细的老年人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 引言老年人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以指导医护人员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指导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详细的老年人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包括各项检查项目和评分标准。
2. 检查项目和评分标准2.1 身高和体重- 身高:测量老年人直立时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
- 女性:- 150厘米及以下:0分- 150-160厘米:1分- 160厘米以上:2分- 男性:- 160厘米及以下:0分- 160-170厘米:1分- 170厘米以上:2分- 体重:测量老年人站立时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 根据老年人实际体重评分。
- 体重过轻:0分- 体重适中:1分- 体重超重:2分2.2 血压- 测量老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
- 血压正常范围:- 收缩压:90-140 mmHg- 舒张压:60-90 mmHg- 血压评分:- 血压正常:2分- 偏高或偏低(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1分- 明显偏高或偏低(超出可接受范围):0分2.3 视力- 进行老年人视力检查,评估其视力水平。
- 视力评分:- 正常:2分- 弱视:1分- 盲或几乎全盲:0分2.4 听力- 进行老年人听力检查,评估其听力水平。
- 听力评分:- 正常:2分- 轻度听力受损:1分- 中度或重度听力受损:0分2.5 行走能力- 测试老年人的行走能力,评估其步态和平衡。
- 行走能力评分:- 正常:2分- 轻度受限:1分- 严重受限或无法行走:0分2.6 老年人疾病评估- 综合评估老年人是否患有慢性疾病。
- 疾病评分:- 无慢性疾病:2分- 有一个慢性疾病:1分- 有两个或更多慢性疾病:0分2.7 心肺功能- 进行老年人心肺功能检查,评估其心脏和肺部健康状况。
- 心肺功能评分:- 正常:2分- 轻度异常:1分- 中度或重度异常:0分2.8 认知能力- 通过简单的认知测试评估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老年人体质健康数值标准
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数值标准与年轻人相比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老年人体质健康数值标准:
1. 体重指数(BMI):老年人的BMI标准与年轻人相似,但老年
人的理想范围可能略高。
BMI的正常范围是18.5-24.9。
2. 血压:老年人的血压标准较年轻人略高。
理想的血压范围为
收缩压(高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低于90毫米汞柱。
3. 血糖: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更加重要,因为老年人更容易患糖
尿病。
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应该在70-99毫克/分升。
4. 肺活量:肺活量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指标。
老年人的肺活
量可能略低。
正常的肺活量范围是男性3000毫升,女性2500毫升。
5. 骨密度:老年人的骨密度逐渐下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骨质密度测试(DEXA)可以评估骨密度。
T分数是评估骨密度的指标,-1.0及以上为正常。
请注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指标都有所不同。
如果您关注
自己的健康或者身体状况,请咨询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建议。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和监测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一套科学指标体系。
它涉及到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率、肌肉含量、血压、心肺功能、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可行的健康方向,促进全民健康的发展。
2023年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基于对大量国内和国际体质测定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准确把握,制定出来的。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主要指标和标准。
首先是身高和体重方面,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标准为170厘米,女性为160厘米。
对于成年人而言,体重的合理范围根据身高略有不同,一般男性体重应控制在标准身高的116%至156%之间,女性在标准身高的106%至146%之间。
其次是体脂率和肌肉含量方面,体脂率指的是身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标准为8%至20%,女性为18%至30%。
肌肉含量是指身体组织中的肌肉所占比例,成年男性的理想肌肉含量应在40%至50%之间,女性为30%至40%之间。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血压高低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至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至90毫米汞柱。
心肺功能是衡量人体耐力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评估方法是进行有氧运动耐力测试,例如步行、跑步等。
正常成年人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适当的速度完成相应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4.8公里或跑步2.4公里。
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至6.1毫摩尔/升。
血脂水平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成人的血总胆固醇应控制在5.2毫摩尔/升以下。
除了上述指标外,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还会涉及骨骼健康、生理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骨密度是评价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骨密度扫描。
免疫功能和心理健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等方法来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是为了促进公众健康的参考依据,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完全符合标准。
国民体质检测规范手册(老年部分)国民体质检测规范手册(老年部分)简介本手册旨在规范国民体质检测工作中的老年人群体,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通过遵循本手册,可以确保老年人体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进行国民体质检测工作中与老年人相关的各个环节,包括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体能测试和体质评定等。
老年人体质检测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老年人体质检测前,请事先与被测老年人及其家属沟通,并征得其同意。
- 确保老年人身体状况稳定,如果存在慢性病或潜在健康风险,请及时引导至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 按照老年人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特点,灵活调整测试项目和强度,以确保老年人能够顺利参与。
- 在进行老年人体能测试时,应注意测试环境的安全性,例如防滑措施、测量设备的稳定性等。
- 遵循国家有关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妥善保管老年人的相关信息和检测结果。
- 在测试结果解读和评定中,应注意老年人在全面评估中的身体素质和功能状况,而不局限于单项指标。
测试项目建议以下是针对老年人的体质测试项目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1. 老年人体能测试项目:- 步行测试:测量老年人步行速度和步态,评估其行走能力。
- 坐姿体前屈:评估老年人的柔韧性和下肢肌肉伸展度。
- 握力测试:测量老年人手部握力,评估其上肢肌力水平。
- 平衡测试:评估老年人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
2. 老年人体质评定:根据老年人的测试结果和身体状况,结合相关的健康指标和标准,综合评定老年人的体质素质水平。
结束语本手册提供了国民体质检测中针对老年人的规范要求和建议,旨在提高老年人体质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各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参考本手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和改进。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本文概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 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周岁的中国老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男女共计4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周岁的中国老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
男女共计4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测试指标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表1)。
表1 测试指标类别测试指标形态身高体重机能肺活量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第二部分测试方法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 一、形态指标1、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0.1厘米。
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图1).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2、体重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0。
1千克. 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2)。
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
二、机能指标1、肺活量反映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使用肺治量计测试。
电子式肺活量计精度为1毫升,翻转式肺活量计精度为20毫升,桶式肺活量计数度为50毫升。
测试时,受试者深吸气至不能再吸气,然后将嘴对准肺活量计口嘴做深呼气,直至呼尽为止(图3)。
(完整版)国民体质检测规范手册(老年部分)简介本手册是为了规范国民体质检测工作中老年人群的相关指导而编写的。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和指导方针,本手册提供了详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操作流程,以确保老年人群的体质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目标人群本手册适用于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在进行体质检测之前,应确保被测试者具备良好的体力和心理状态,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项目1. 身体成分检测- 测量身高体重指数(BMI)- 检测腰围和臀围比例- 测量体脂率和肌肉含量2. 心肺功能检测- 进行静息心率测量- 进行心率变异性测试- 进行步行或跑步测试以评估有氧耐力3. 骨骼健康检测- 测量骨密度以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进行骨骼肌力测试以评估骨骼健康状况4. 柔韧性检测- 进行关节活动度测试,包括肩部、髋部和膝盖的灵活性评估5. 平衡和稳定性检测- 进行单脚站立测试以评估平衡和稳定性操作流程1. 介绍测试流程和目的给被测试者,解答其疑问。
2. 检查被测试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其适合进行测试。
3. 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4. 进行心肺功能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5. 进行骨骼健康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6. 进行柔韧性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7. 进行平衡和稳定性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8. 根据测试结果,给出测试者的体质检测评估报告,包括对风险和建议的说明。
9. 提供适当的健康指导和建议,帮助被测试者改善体质状况。
本手册仅提供了基本的测试项目和操作流程,具体的细节和指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注意:在执行任何体质检测工作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被测试者的隐私和权益。
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基本特点本次体质综合评定结果显示:我市20岁-69岁居民男子体质总合格率为97.1%,其中优秀率达56.2%;女子体质总合格率达97.9%,其中优秀率达59.0%,总合格率和优秀率比往年明显提高。
身体形态包括身高和体重两个指标。
身体机能主要检测心肺功能,包括肺活量和台阶实验两个指标。
身体素质指标由反映上肢力量的握力指标、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反映平衡能力的闭眼单足站指标和反映神经速度的选择反应时指标组成。
20岁-39岁年龄段还包括反映下肢力量的纵跳指标和反映上肢力量的俯卧撑(男)和腹部力量的仰卧起坐(女)。
为了客观评价我市居民的身体素质特点,体育部门进行了七项内容的具体测试。
存在问题本次监测显示,虽然我市居民的总体体质情况处于较佳水平,但某些指标随年龄增长有衰退的趋势。
具体有:男子在50岁-55岁后心肺功能衰退明显,50岁后身体柔韧性变差,55岁后平衡能力减低,60岁后握力和神经反应速度衰退明显;女子在45岁后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减低,55岁后神经反应速度衰退明显,60岁后握力降低,65岁后肺功能降低。
专家建议昨日下午,市体育科研所所长李越就居民如何增强体质提出如下建议:一、科学体育锻炼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进行个体化的有效锻炼。
应加强锻炼中的医务监督、体格检查、测试评估等一系列科学方法指导,以期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二、针对我市居民体质的薄弱环节,建议中老年人选择长走、慢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进行柔软体操、拉伸练习等提高身体柔韧性,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来提高神经反应速度,练习太极拳提高平衡能力。
40岁以下青壮年宜多进行篮球、羽毛球、田径等运动来提高下肢弹跳力量,以及适当的负重练习。
三、经常性适度地参加体育活动是增进健康和维持健康的最简易方法之一。
许多证据表明有规律地参加中等程度的体力活动有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好处,例如:降低发生心脏病、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高血压,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
(老年人部分)
前 言
体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民体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并施行国民体质测定制度。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10个有关部门对3-69岁的国民进行了首次全国性体质监测,获取了20世纪未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资料。
此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利用这些翔实的数据,在《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并施行《标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与评定,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手段;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体育方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为规范《标准》的施行,保证施行工作科学严谨、健康有序地开展,我们编写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供有关人员使用。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做好《标准》的施行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2003年4月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施行工作,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
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施行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国务院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农业、民族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施行《标准》工作。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施行《标准》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扶持建立体质测定站;培训体质测定人员;划拨用于施行《标准》的专项经费;收集并统计分析施行《标准》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工作职责。
体育教学、科研等单位应当做好施行《标准》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八条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条件的社区应当建立体质测定站,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九条县、乡镇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创造条件建立体质测定站,为农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体质测定工作。
第十一条体质测定站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培训合格的体质测定人员;
(二)有符合体质测试项目要求的器材和场地;
(三)有对伤害事故及时救护的条件;
(四)有测试数据处理及健身指导的设备和人员。
第十二条开展体质测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为受试者提供测定结果并给予科学健身指导;保存测定数据和资料;对受试者的测定结果保密。
第十三条从事营利性体质测定服务的,应当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并接受其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四条对体质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和单位可将《标准》作为招生、招工、保险等体质考核的参考依据。
第十五条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标准》施行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标准》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其中青少年部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七条有关部门和地方可参照《标准》制定适用于特定人群或地区的体质测定标准。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0年7月4日起施行。
第一部分 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
一、适用对象的分组
1.分组和年龄范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岁周岁的中国成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
男女共计4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二、测试指标
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表1)。
表1 测试指标
类别 测试指标
形态 身高 体重
机能 肺活量
素质
握力
坐位体前屈 选择反应时 闭眼单脚站立
第二部分 评定方法与标准
一、评定方法与标准
采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进行评定。
单项评分包括身高标准体重评分和其他单项指标评分,采用5分制。
综合评级是根据受试者各单项得分之和确定,共分四个等级: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四级(不合格)。
任意一项指标无分者,不进行综合评级(表2)。
表2综合评级标准
等级 得分
一级(优秀) >23分
二级(良好) 21-23分
三级(合格) 15-20分
四级(不合格) <15分
第三部分 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
一、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评分标准
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
1.身高
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0.1厘米。
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图1)。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体重
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0.1千克。
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2)。
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60-69岁老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男)
注意事项:
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
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3、身高标准体重评分标准
表
表4 60-69岁老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女)
二、机能指标
1.肺活量
反映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使用肺活量计测试。
电子式肺活量计精度为1毫升,翻转式肺活量计精度为20毫升,桶式肺活量计精度为50毫升。
测试时,受试者深吸气至不能再吸气,然后将嘴对准肺活量计口嘴做深呼气,直至呼尽为止(图3)。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毫升为单位。
注意事项:
呼气不可过猛,防止学习漏气;
不得二次吸气;
肺活量计口嘴应严格消毒。
三、素质指标
1.握力
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
使用握力计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有力手持握力度,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开始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柄(图4)。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一位。
注意事项:
用力时,禁止摆臂、下蹲或将握力计接触身体;
如果受试者分不出有力手,双手各测试两次。
2.坐位体前屈
反映人体柔韧性。
使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双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图5)。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
测试时,膝关节不得弯曲,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动作;
记录时,正确填写正负号。
3.选择反应时
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使用反应时测试仪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中指按住"启动键",等待信号发出,当任意信号键发出信号时(声、光同时发出),以最快速度去按该键;信号消失后,中指再次按住"启动键",等待下一个信号发出,共有5次信号。
受试者完成第五次信号应答后,所有信号键都会同时发出光和声,表示测试结束(图6)。
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意事项:
测试时,受试者不得用力拍击信号键。
4.闭眼单脚站立
反映人体平衡能力。
使用秒表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立,闭眼,当听到"开始"口令后,抬起任意一只脚,同时测试员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撑脚移动或抬起着地时,测试员停表(图7)。
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按"非零进一"的原则进位,如10.11秒记录为10.2秒。
注意事项:
测试时,注意安全保护。
三、其他单项指标评分标准
表5 60-64岁老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
表6 65-69岁老年人其他单项指标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