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_第四版_(范瑾初_著)_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_课后解答
- 格式:pdf
- 大小:11.23 MB
- 文档页数:42
一、名词解说: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往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备管道内产生积淀。
所以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设计降雨强度——设计降雨强度一般和降雨历时成反比,随降雨历时的增添而降低。
表示为:澄清池——主要依赖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取澄清。
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 和管道直径 D 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 时称为满度。
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 ,使氨转变为亚硝酸氮 ,而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 ,进一步转变为硝酸氮 .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迅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进而使水获取澄清的工艺过程。
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土地办理——土地办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办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沙漠滩与荒漠等地。
专用途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浸透水采集管,免得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天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均匀逗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均匀逗留时间”。
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处的混淆液,在经过30min 静沉后,每g 干污泥所形成的积淀污泥所据有的容积,以ml 计。
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抵达峰点H 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抵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BOD5——水温为 20 条件下, 5 天的时间内,因为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耗费的溶解氧。
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淆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水质工程学�上�例题、思考题、习题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 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臵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 m-100n m�,具有稳定性�长时静臵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 a2+、M g2+、C l-等离子�H C O3-、S O42-等酸根�O2、C O2、H2S、S O2、N 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 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 g/L(以C a C 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第二章一.过滤基本原理答: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道,而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
二.反冲洗系统的种类。
答:大阻力配水系统:通过系统的水头损失一般大于3m;主要形式为带有干管和穿孔支管的配水系统;中阻力配水系统:通过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在0.5~3m,包括:带有干管和穿孔支管外套筛管配水系统;带有干管和筛孔滤头支管配水系统;带有滤头和二次配水系统。
小阻力配水系统:通过系统的水头损失小于0.5m,有格栅、平板孔式和滤头配水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统水头损失与小阻力配水系统相比,水头损失大,但配、集水均匀性要好。
考虑到压力过滤出水水压一般较高,可以满足反冲洗压力的要求,所以推荐压力过滤器采用大阻力配水。
重力过滤器出水压头低,不能直接用来反洗,需设反冲洗水塔。
三. 反冲洗配水系统作用,试叙反冲洗配水不均匀的绝对性,怎样才能达到配水相对均匀?配水系统的目的:均匀分布反冲洗水,均匀收集过滤水。
根据大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分析,穿孔配水管末端b孔的流量Qb={(S1+S2’)Qa2/(S1+S2”)+(u12+u2 2) / [ (S1+S2”)2g ]}0.5,由此看出首端孔口a 和末端孔口b的出流量是不可能相等的。
但可以通过减小孔口总面积以增大S1,削弱S2’、S2”及配水系统压力不均匀的影响,从而使Qa尽量接近Qb。
而小阻力配水系统则是通过减小上式中的u1、u2至一定的程度,等式右边根号中第二项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将大大削弱,以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大阻力配水系统,或是小阻力配水系统都不可能达到反冲洗配水系统的绝对均匀。
第三章思考题一.目前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简要评述各种消毒方法的优缺点。
答:氯:经济有效,有后续消毒效果,技术成熟;对某些病毒芽孢无效,产生臭味;受pH影响,有消毒副产物THMs氯胺:当水中存在有机物和苯酚时,氯胺消毒不会产生氯臭和氯酚臭,且大大减少THMs的生成,能较长时间保持水中余氯;杀菌能力弱,本身是致突变剂ClO:杀菌效果比氯好,不受PH影响,不产生有机卤代物;成本高,现场2制备,使用,设备复杂,管理操作要求高,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有一定的毒性:除色除臭效果好,杀菌氧化能力均比氯强,溶于水后使DO增加,无毒;O3投资运行成本高,无后续杀菌能力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快速简洁;电耗大,紫外灯管和石英套管需要定期更换,对浊度要求高,有光复活现象二.什么叫自由性氯?什么叫化合性氯?两者消毒效果有何区别?简述两者消毒原理。
《水质工程学》电子教案------给水处理工程总学时:60专业必修课教材《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煦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主讲教师:延克军教授课程性质及任务〈水质工程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水的性质、水质特征与水质指标等概念,较扎实地掌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应用与发展;基本掌握各种水处理的技术与方法、应用条件、设计规范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及运行管理工作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水质工程中的各构筑物、工艺系统的初步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徐保玖、安鼎年.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钟淳昌主编.净水厂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日) 水处理理论与应用.张自杰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index_gps.htm、http:///、在线给水排水等。
第一章给水处理概论§1-1水源水质§1-2水质标准§1-3 给水处理方法概述§1-4反应器任务:使所提供的水质达到用户的要求。
手段:采用各种方法使水质达到要求,其目的就是将水中“杂质”去除掉。
给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消毒剂二级泵站清水池絮凝沉淀原水投药混合过滤用户§1-1水源水质1.原水中的杂质或源于自然过程或源于人为的污染。
按照杂质尺寸的大小可将其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三类:分散颗粒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颗粒尺寸<0.1nm 1~100nm(或100nm) >0.1um(或1um) 典型物质无机离子、细小黏土颗粒、黏土、粉砂、小分子高分子有机物、腐质酸细菌等有机物等病毒、细菌等溶液体系真溶液(透明)胶体溶液(混浊)1.1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下沉或上浮,当水流较慢时可去除。
论循环水中铁离子有效控制摘要:针对电石炉循环水铁离子偏高进行分析,铁离子是反应循环水中腐蚀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更好的通过排污进行控制循环水铁离子的含量,循环水系统铁离子的高低与补充水铁离子、浓缩倍数、碱度控制范围的关系。
关键词:循环水、铁离子、补充水、排污引言:电石炉循环水采用闭式冷却水系统,封闭式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不暴露于空气中,水量损失很少,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一般不发生变化。
但是循环水管道内壁的压力冲刷,带有铁屑;循环水中溶解盐类的不断浓缩,工艺介质对水质的污染等原因引入铁离子。
1.超标的危害循环水系统中大多数的设备是碳钢结构的,又因为种种原因,碳钢的金属表面并不是均匀的。
当它与循环水接触时,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池(微电池)。
其中活泼的部位成为阳极,腐蚀学上称为阳极区;而不活泼的部位则成为阴极,腐蚀学上称为阴极区。
在阳极区,碳钢氧化生成亚铁离子进入水中,并在碳钢的金属基体上留下两个电子。
与此同时,水中的溶解氧则在阴极区接受从阳极区流过来的两个电子,还原为OH-。
当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相遇时,就会生成Fe(OH)2沉淀。
循环水系统中的金属设备有各种泵、管道、阀门、冷却塔盘管等。
由于盘管腐蚀后更换的费用较大,更重要的是由于盘管管壁腐蚀穿孔和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2.超标的原因循环水长时间运行未及时排污,补充水水质不达标,电石炉回水温度较高、加药不规范,备机切换造成的水流波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铁离子超标。
2.1 系统清洗预膜不充分对于新投运或经历停水检修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设备和管道在安装、检修过程中,难免会有碎屑、杂物和尘土留在系统之中,有时冷却设备的锈蚀和油污也很严重,这些杂物和油污如不清洗干净,将会影响下一步的预膜处理。
老系统的冷却设备还常有垢、粘泥和金属腐蚀产物,严重影响设备寿命和换热效率。
因此,清洗工作做的好,对新系统来说,可以提高预膜效果,减少腐蚀和结垢的产生;对已投产的老系统来说,可以提高换热效率,改善工艺操作条件,保证长的生产周期,降低能耗和延长设备寿命。
第二章一.过滤基本原理答: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道,而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
二.反冲洗系统的种类。
答:大阻力配水系统:通过系统的水头损失一般大于3m;主要形式为带有干管和穿孔支管的配水系统;中阻力配水系统:通过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在0.5~3m,包括:带有干管和穿孔支管外套筛管配水系统;带有干管和筛孔滤头支管配水系统;带有滤头和二次配水系统。
小阻力配水系统:通过系统的水头损失小于0.5m,有格栅、平板孔式和滤头配水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统水头损失与小阻力配水系统相比,水头损失大,但配、集水均匀性要好。
考虑到压力过滤出水水压一般较高,可以满足反冲洗压力的要求,所以推荐压力过滤器采用大阻力配水。
重力过滤器出水压头低,不能直接用来反洗,需设反冲洗水塔。
三. 反冲洗配水系统作用,试叙反冲洗配水不均匀的绝对性,怎样才能达到配水相对均匀?配水系统的目的:均匀分布反冲洗水,均匀收集过滤水。
根据大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分析,穿孔配水管末端b孔的流量Qb={(S1+S2’)Qa2/(S1+S2”)+(u12+u2 2) / [ (S1+S2”)2g ]}0.5,由此看出首端孔口a 和末端孔口b的出流量是不可能相等的。
但可以通过减小孔口总面积以增大S1,削弱S2’、S2”及配水系统压力不均匀的影响,从而使Qa尽量接近Qb。
而小阻力配水系统则是通过减小上式中的u1、u2至一定的程度,等式右边根号中第二项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将大大削弱,以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大阻力配水系统,或是小阻力配水系统都不可能达到反冲洗配水系统的绝对均匀。
第三章思考题一.目前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简要评述各种消毒方法的优缺点。
答:氯:经济有效,有后续消毒效果,技术成熟;对某些病毒芽孢无效,产生臭味;受pH影响,有消毒副产物THMs氯胺:当水中存在有机物和苯酚时,氯胺消毒不会产生氯臭和氯酚臭,且大大减少THMs的生成,能较长时间保持水中余氯;杀菌能力弱,本身是致突变剂ClO:杀菌效果比氯好,不受PH影响,不产生有机卤代物;成本高,现场2制备,使用,设备复杂,管理操作要求高,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有一定的毒性:除色除臭效果好,杀菌氧化能力均比氯强,溶于水后使DO增加,无毒;O3投资运行成本高,无后续杀菌能力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快速简洁;电耗大,紫外灯管和石英套管需要定期更换,对浊度要求高,有光复活现象二.什么叫自由性氯?什么叫化合性氯?两者消毒效果有何区别?简述两者消毒原理。
给水工程第四版习题答案给水工程是一门涉及供水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工程学科,它关乎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解答给水工程习题则是培养学生对于供水系统设计与运营的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给水工程第四版习题的答案,希望能为学习给水工程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第一章:给水工程概论1. 给水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答案:给水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清洁、安全、稳定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一系列工程和设施。
2. 给水工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给水工程的基本任务包括水源开发、水质处理、输配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供水设备的选型与安装、供水管理与运营等。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源类型。
答案:常见的水源类型包括地表水(如江河、湖泊等)、地下水(如井水、泉水等)和海水淡化。
第二章:水质及其处理1. 什么是水质?答案:水质是指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和微生物的性质和含量。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水质指标。
答案: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浑浊度、PH值、总硬度、氨氮、总大肠菌群等。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
答案: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如过滤、沉淀等)、化学处理(如消毒、调节PH值等)和生物处理(如活性炭吸附、生物膜处理等)。
第三章:给水系统设计1. 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答案: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水源工程、水处理工程、输配水工程和供水设备。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给水系统的设计流程。
答案:给水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确定供水对象和需水量、选择水源和水源工程、设计输配水系统、确定供水设备和设施、制定供水管理与运营方案等。
3.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有哪些?答案: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第四章:供水设备与管网1.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供水设备。
答案:常见的供水设备包括泵站、水箱、水泵、阀门、流量计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给水管网的分类。
答案:给水管网可以分为供水管网和配水管网。
十四章: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三类:1)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
但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的胶体通常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通常也属于胶体一类。
天然水中的胶体一般带有负电荷,有时也含有少量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粒径大于0.1mm的泥砂去除较易,通常在水中很快下沉。
而粒径较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2)溶解杂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它们与水所构成的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但有的无机溶解物可使水产生色、臭、味。
无机溶解杂质主要的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但有毒、有害无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有机溶解物主要来源于水源污染,也有天然存在的。
2、概略叙述我国天然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特点。
(8')答:1)、我国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各地区地下水中含盐量相差很大,但大部分地下水的含盐在200~500mg/L之间。
一般情况下,多雨地区含盐量较低;干旱地区含盐量较高。
地下水硬度高于地表水,我国地下水总硬度通常在60~300mg/L (以CaO计)之间,少数地区有时高达300~700mg/L。
我国含铁地下水分布较广,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松花江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也都有含铁地下水.含铁量通常为10 mg/L以下,个别可高达30mg/L.地下水中的锰与铁共存,但含铁量比铁不.我国地下水含有锰量一般不超过2 mg/L ~3 mg/L。
个别高达30 mg/L。
2)、我国是世界上高浊度水河众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及华北地区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系、海河水系及长江中、上游等,河水含砂量很大,华北地区和东北和西南地区大部分河流,浊度较低。
江河水的含盐量和硬度较低。
总的来说,我国大部分河流,河水含流量和硬度一般均无碍于生活饮用.(作为给水水源,江河水水质具有哪些特点?答:水中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浊度高于地下水.江河水的含盐量和硬度较低.江河水最大的确定是:宜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各种人为污染,因而水的色、臭、味变化较大,有毒或有害物质易进入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