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销售网点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414.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55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作者:来源:《出版参考》2009年第22期本刊讯(记者缪立平)11月6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55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隆重举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向建工社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建工社“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建工出版社55华诞题写贺辞:“坚持科学发展,多出精品力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陈亚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以“为建设行业和社会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力争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出版社”是建工出版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55年来,建工社一直肩负着弘扬建筑文化、传播建设科技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突出专业特色,不断改革创新,累计出版学术专著、应用技术图书、专业教材和普及读物等各类建筑图书16000余种,-总印数2.8亿册。
近几年,建工社保持了良性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年出版图书总码洋近6亿元,销售收入2.3亿—2.8亿元,实现利润5400万—6500万元。
截至2009年6月,该社总资产达4.45亿元。
川少社启动“好看”重头戏本刊讯近日,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了主题为“读好看的书,做幸福的人”的全国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成功拉开了儿童文学图书“好看”系列全国推广的序幕。
这次全国校园巡讲活动首站在成都,活动涵盖成都市中心十所著名小学校,现场签售3500册,并极大地带动了成都地区卖场的销售。
校园幽默儿童文学图书“好看”系列是川少社新近挖掘的儿童文学新秀王钢的处女作。
培养原创作者、打造自己的儿童文学品牌,一直是川少社经营儿童文学版块的思路。
为了成功推出“好看”系列,川少社策划了全面的营销推广计划,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让作者王钢脱颖而出、迅速被市场认可。
本次“读好看的书,做幸福的人”全国校园巡讲活动就是启动市场的序曲。
续表1主要材料名称及消耗数量表2环境质量现状表4评价使用标准表5续表5续表5工程分析表6续表6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营运期烃类有害气体排放量统计情况见表6-2。
表6-2 本项目营运期烃类有害气体排放量一览表项目排放系数通过量或转过量(m3/a) 烃排量(kg/a)储油罐大呼吸损失0.88kg/m3·通过量4598 4041 小呼吸损失0.12kg/m3·通过量4598 551油罐车卸料损失0.6kg/m3·通过量4598 2755加油站加油作业损失0.11kg/m3·通过量4598 505 作业跑冒滴漏损失0.084kg/m3·通过量4598 385合计8237 由表6-1可知,该项目建成后,有组织和无组织排入大气的挥发烃类有机污染物8237kg/a,年损失量较大,为此,本项目安装油气回收系统。
油气回收系统是在油罐车卸料及加油作业时通过油气回收管、油气回收泵等装置,将过饱和的油气回收,减少油气损失,按行业内经验,油气回收系统油气回收率在90%以上。
即每年可回收:8237kg/a×90%=7413kg/a油气,则项目有组织和无组织排入大气的挥发烃类有机污染物为8237-7413 =824kg/a。
油气回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油罐车卸料时采用密闭系统卸油,减少油气向外界扩散,主要工艺流程见图6-3。
第二阶段是指在为汽车加油时,利用加油枪上得特殊装置,将原本会由汽车油箱逸散于空气中的油气,经加油枪、抽气马达回收回油罐内,其主要工艺流程见图6-4。
图6-3图6-4废水来源于员工生活污水及厕所污水,污水量6.3m3/d,污水质COD350mg/L、SS250mg/L、NH3-N30mg/L、动植物油25mg/L。
本项目加油站采用埋地免维护油罐,不需清洗,无生产废水产生,场地冲洗废水约0.9m3/d,废水石油类约20mg/l、SS300mg/L。
第六版前言第六版前言(从第一个字到本文开头的文本将另作处理)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六版前言本书是为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在1979年开始编写的。
1989年至1999年共发行三版。
2000年,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及建设部(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九五”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对本书第三版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修订与增补,主要由以下各个方面:第1篇:中国古代建筑根据今年来学术研究新成就,调整、充实各章内容;为了开展对古代建筑的理论探讨,增加了“建筑意匠”一章,以适应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古代建筑基本特征”的内容移于篇首作为“绪论”,使学生对古建筑的概貌及重要属于有所了解,以便后续章节的学习。
第2篇:近代中国建筑以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实各章;着重更新了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并调整了章节关系及内容安排。
第3篇:现代中国建筑全篇共5章,均属第四版新增内容。
2000年2月,由主审在南京召开了八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中国建筑史教师会议,对书稿进行了一次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会后,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对各章作了补充与修改。
此外,根据会议意见,第四版还增编了一份古代建筑实例图录的光盘,附于书后,作为本教材的辅助材料,供广大师生使用。
光盘共收录古代建筑图片1300余幅。
插图凡沿用第三版者不在注明出处,新增插图凡引用他书者均注明出处。
关于“现代中国建筑”部分(第3篇),这里还要作一些说明。
早在第一版的书稿中(1979年),已撰写了现代中国建筑部分,但是由于当时的外部环境不具备刊出的条件,所以临时把这一部分删掉了。
而时至20世纪末,新中国的建筑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50多年来的建筑成就与经验教训大有可书之处,书籍出版的外部环境又比当年宽松了许多,因此我们决定在第四版中弥补这个缺陷,希望能用有限的篇幅展示出50年来中国建筑发展历程的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