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烟尘的防治(标准版)
- 格式:docx
- 大小:60.95 KB
- 文档页数:4
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电焊作业中,电焊烟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物质。
电焊烟尘主要由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颗粒物、金属氧化物等组成,其中包含有害物质如镍、铬、锌、铅、锡、铜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1. 引起呼吸道疾病:电焊烟尘中的颗粒物质可被吸入呼吸道,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易引起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2. 镉、铅等有毒金属的中毒:电焊烟尘中的镉、铅等有毒金属被吸入人体后,可在体内积累并引起中毒,严重影响血液、肝脏、神经系统等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3. 引起肺部疾病: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可由呼吸道进入肺部,对肺部组织产生直接损害,导致肺部纤维化、肺炎、气胸等肺部疾病。
4. 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和损害: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皮肤吸收,引起皮肤过敏、皮炎等症状。
同时,焊接时产生的强紫外线辐射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5. 导致白血病和肺癌:电焊作业中长期接触电焊烟尘可导致白血病和肺癌的发生,对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二、电焊烟尘的防护措施为降低电焊烟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1. 通风换气:电焊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室内新鲜空气的补给和烟尘的排除。
可以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使烟尘迅速被稀释和排除,减少工人吸入烟尘的风险。
2. 穿戴防护设备:工人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包括耐火防护服、防火眼镜、防尘口罩、防警帽等。
这些设备能有效隔绝电焊烟尘对皮肤和呼吸道的直接接触,减少职业危害。
3. 使用附加排烟设备:在电焊操作区域设置附加排烟设备,有效减少电焊烟尘的产生和扩散,提高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4. 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产生:选用低烟量焊条或焊丝,控制电弧能量和电弧稳定性,降低烟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同时,采用局部吸尘系统对焊接区域进行局部抽风,能有效减少烟尘和气体的扩散。
焊接烟尘排放标准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技术,但是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的烟尘。
这些烟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和执行焊接烟尘排放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焊接烟尘排放标准应该明确规定焊接过程中允许排放的
烟尘浓度。
这样可以限制焊接过程中的烟尘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和材料,应该有相应的排放
标准进行区分和规范。
其次,焊接烟尘排放标准还应该规定焊接设备和工艺的技术要求。
通过采用先进的焊接设备和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烟尘的产生
和排放。
比如,采用高效的焊接通风系统、使用低烟尘焊接材料等,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焊接烟尘的排放。
另外,焊接烟尘排放标准还应该包括对焊接操作人员的健康保
护要求。
对于长期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应该加强健康监测和防护
措施,确保其身体健康不受烟尘的危害。
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对焊接企业的烟尘排
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督促其改善排放情况。
总之,制定和执行焊接烟尘排放标准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才能有效地控制焊接烟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焊接烟尘排放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保护环境,共同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焊接烟尘方案第1篇焊接烟尘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提高生产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二、现状分析1. 焊接烟尘成分及危害焊接烟尘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碳氢化合物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氮氧化物等。
长期吸入焊接烟尘,可能导致矽肺、锰中毒、氟中毒、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2. 焊接烟尘产生原因(1)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焊接方法均会产生焊接烟尘。
(2)焊接材料:焊接材料中的药皮、焊条涂料等在高温作用下分解产生烟尘。
(3)作业环境:封闭或半封闭的作业环境,通风不良,导致焊接烟尘积聚。
3. 现有控制措施(1)自然通风:利用自然气流降低烟尘浓度。
(2)局部排风:在焊接作业区域设置排风扇,将烟尘排出室外。
(3)个人防护: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三、方案设计1. 总体原则(1)源头控制:选用低烟尘、低毒性的焊接材料,优化焊接工艺。
(2)过程控制: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烟尘浓度。
(3)末端治理:采用高效过滤设备,净化排放烟尘。
(4)综合防护:提高作业人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2. 具体措施(1)焊接工艺优化1) 选用低烟尘、低毒性的焊接材料。
2) 采用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低烟尘焊接方法。
3) 优化焊接参数,降低焊接烟尘产生。
(2)通风换气1) 增设局部排风设施,提高排风效率。
2) 实施全面通风,确保作业区域空气质量。
3)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高效过滤设备1) 设置焊接烟尘净化器,对焊接烟尘进行过滤净化。
2) 定期更换滤芯,保证净化效果。
3) 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排放,确保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个人防护1) 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焊接烟尘治理方案焊接烟尘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工人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针对焊接烟尘治理问题,制定合理的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综合考虑环保、经济和实施可行性的焊接烟尘治理方案。
一、病因及健康影响焊接烟尘是由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粉尘组成的。
其中,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氧化物、金属颗粒以及一些致癌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如果被人体吸入,会对呼吸道、肺部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
长期接触焊接烟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等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二、常见的烟尘治理方法目前常见的焊接烟尘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过滤、湿式洗涤以及静电除尘等。
机械过滤是利用过滤器对烟尘进行过滤,有效捕捉大颗粒烟尘。
湿式洗涤则是利用水喷淋设备将烟尘附着至水中并沉淀。
静电除尘则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烟尘带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沉积。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全面施行的鉴于现有烟尘治理技术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可以考虑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制定全面施行的焊接烟尘治理方案。
首先,进行机械过滤。
在焊接过程中设置机械过滤装置,对烟尘进行初步过滤和捕集,阻止大颗粒烟尘进入空气中。
其次,采用静电除尘。
利用高压静电场引导残留的颗粒烟尘带电,并在电场的作用下沉积于集尘设备中。
静电除尘不受颗粒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可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烟尘。
再次,考虑湿式洗涤。
通过水喷淋设备将烟尘附着至水中并沉淀。
湿式洗涤可以有效去除一些难以捕捉的细小颗粒烟尘,并起到降温的作用。
最后,引入新技术。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法、等离子体处理法等新技术逐渐运用于烟尘治理中。
光催化氧化法通过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将烟尘进行降解分解,实现净化效果。
等离子体处理法则利用等离子体高温气体将烟尘氧化为无害物质。
这些新技术可能在焊接烟尘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焊接烟尘治理问题,综合运用机械过滤、静电除尘、湿式洗涤以及新技术等多种方法制定全面施行的治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焊接烟尘的排放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范本电弧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电弧焊接作业也伴随着一些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探讨电弧焊接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电弧焊接作业的职业病危害1. 焊接烟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电弧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其中包含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等有害物质。
长期暴露在焊接烟尘中,会引起职业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紫外线辐射对眼睛的危害:电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对眼睛具有很强的危害性,会引起电弧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3.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危害:电弧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职业性听力损失。
4. 高温对皮肤的危害:电弧焊接作业的工作环境温度较高,长时间接触高温物体会导致皮肤灼伤、热度疾病等。
5. 金属有毒物质对全身的危害:有些金属材料在电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吸入、皮肤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全身性中毒。
二、电弧焊接作业的安全防护范本1. 防护设备的使用:进行电弧焊接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服、帽子、手套、安全鞋等。
确保防护设备的完好无损,能够有效防护紫外线、烟尘、高温等因素的侵害。
2. 合理的通风系统:电弧焊接作业区域应设立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减少工人的暴露量。
通风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监测与控制有害因素:应配备合适的有害因素监测仪器,对焊接作业现场的烟尘浓度、紫外线辐射等进行监测。
对有害因素超标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调整焊接参数、提高通风效果等。
4. 提供职业健康教育:为从事电弧焊接作业的工人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包括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措施、职业病预防知识等。
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遵守操作规程。
5.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护:为电弧焊接作业人员提供定期的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
焊接烟尘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是电焊尘、有毒气体以及金属烟雾的混合物质。
就化学元素而言,已发现20多种,常见的有Na、Si、Al、Fe› Ca、Mn、Ti、Cu等,其金属化合物主要成分有Fe2O3. Ca0、Sio2、Mn0、HF 等,有毒气体一般包括 8、82、03、NOx等,其中CO 占有毒气体的比例最大。
焊接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如有毒气体中的CO浓度达到一定时, 可以使焊接作业人员感到头疼、恶心、四肢无力甚至死亡。
NoX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对作业人员的呼吸道产生损害,会使作业人员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恶心,一旦作业人员长期吸入NO会导致肺水肿。
对于金属烟雾而言,作业人员长期吸入金属氧化物,可导致电焊工尘肺、氟骨症、镒中毒、金属热症状以及神经衰弱等。
通风排烟是治理焊接烟尘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的消除焊接烟尘的危害。
目前采取的通风排烟措施主要有四种:点排烟、局部排烟和全面通风、全室空气净化回。
1、点排烟直接从焊接电弧区附近排除焊接烟气称之为点排烟。
包括大风量低压系统、小风量高压系统及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等。
2、局部排烟局部排烟与点排烟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使用吸嘴直接从焊点吸走烟气, 而前者则是在焊烟发生源附近设置排风罩或排风口将烟气抽走,因此排风量大于点排烟。
局部排烟主要用于工位固定而焊接点在小范围内移动的焊接作业。
3、全面通风焊接车间除首先采取点排烟和局部排烟外,尚需辅之以全面通风设施以排除未能被这些装置排除的剩余有害物,并不断补入必要的新鲜空气。
在某些生产情况下,无法采用上诉这些点排烟和局部排烟装置时, 全面通风就成了主要的手段。
全面通风主要包括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4、全室空气净化焊接车间全室通风换气的排风量一般都很大,采暖地区冬季由于排风而损失的热量是相当可观的。
全室通风一般有以下2种形式:(1)分散式净化机组。
其主要作用是将室内空气不断循环净化,可有效地将室内焊接烟尘浓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热量不向室外排出,节能效果相当可观。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焊接工艺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对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改善生产环境,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减少焊接烟尘排放,降低职业病危害;2. 改善焊接作业场所空气质量,提高生产环境;3. 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三、整治范围1. 焊接作业场所;2. 焊接烟尘治理设施;3. 焊接作业人员防护用品。
四、整治措施1. 焊接烟尘治理设施改造升级(1)对现有焊接烟尘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治理效率;(2)针对高大厂房、狭小空间等特殊环境,设计定制化焊接烟尘治理设施;(3)推广应用新型焊接烟尘治理技术,如静电除尘、活性炭吸附等。
2. 焊接作业场所环境整治(1)对焊接作业场所进行分区管理,明确划分焊接区域、休息区域等;(2)加强焊接作业场所通风,确保空气流通;(3)定期对焊接作业场所进行清洁,减少烟尘沉积。
3. 焊接作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1)为焊接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2)加强焊接作业人员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3)定期检查、更换焊接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确保其使用效果。
4.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1)加强对焊接作业场所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2)加大对焊接烟尘治理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3)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依法处罚。
五、实施步骤1. 组织培训,提高认识。
对企业管理人员和焊接作业人员进行环保法规、焊接烟尘危害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2. 制定整治计划,明确责任。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焊接烟尘专项整治计划,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
3. 全面实施,稳步推进。
按照整治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4. 落实整改,巩固成果。
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巩固整治成果。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
焊接烟尘排放标准焊接烟尘排放标准。
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其产生的烟尘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焊接烟尘排放标准。
本文将就焊接烟尘排放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行业和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首先,焊接烟尘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控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制定标准时,通常会考虑到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和材料所产生的烟尘成分及排放量,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焊接烟尘排放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次,焊接烟尘排放标准通常包括了烟尘排放的监测和控制要求。
监测要求包括对焊接烟尘排放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以确保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而控制要求则包括对焊接工艺和设备的要求,例如采用高效的排烟设备、使用低排放的焊接材料等,以减少烟尘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焊接烟尘排放标准还会对相关行业和单位提出相应的要求和限制。
例如,要求焊接企业必须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排烟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要求焊接工人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焊接烟尘排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焊接烟尘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对焊接烟尘排放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促进焊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焊接企业和工人也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配合相关法规要求,减少焊接烟尘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焊接烟尘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法规,其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焊接烟尘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国和地区能够加强对焊接烟尘排放标准的执行,共同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焊接烟尘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焊接作业人员的健康,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针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问题,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焊接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焊工、技术人员等。
三、管理要求(一)环境因素调查1.对焊接场所的环境进行调查2.对每种焊接工艺及工序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价3.分析焊接产生的烟尘对人员健康与环境的危害。
(二)烟尘治理措施1.采用有效的焊接工艺和材料,减少产生烟尘的量。
确保焊接操作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
2.选择合适的排风系统,对焊接场所进行通风排烟。
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
3.采用烟尘净化设备进行处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产生烟尘的机会。
(三)人员防护措施1.为焊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防护服等,保护其呼吸道和皮肤不受烟尘污染。
2.制定操作规程,明确焊工在焊接作业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焊工的身体健康状态。
四、责任(一)环保主管1.对焊接作业场所进行环境评估,确定烟尘治理措施。
2.监督焊接作业期间的排风系统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3.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对烟尘治理措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二)安全负责人1.负责对焊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焊接作业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2.对焊接作业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进行监督执行。
(三)焊接作业人员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2.及时向环保主管和安全负责人报告发现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五、监督与检查(一)焊接作业现场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对烟尘治理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三)随时接受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检查,确保焊接烟尘的管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焊接车间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焊接车间污染焊接车间的污染按不同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化学有害污染和物理有害污染两大类。
1化学有害污染化学有害污染是指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
1.1焊接烟尘焊接烟尘是由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蒸气经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
因此电焊烟尘的化学成分,取决于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焊剂等)和被焊接材料成分及其蒸发的难易。
不同成分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接材料,在施焊时将产生不同成分的焊接烟尘。
焊接烟尘的特点有:(1)焊接烟尘粒子小,烟尘呈碎片状,粒径为1μm左右。
(2)焊接烟尘的粘性大。
(3)焊接烟尘的温度较高。
在排风管道和滤芯内,空气温度为60〜80。
&(4)焊接过程的发尘量较大。
一般来说,1个焊工操纵Id所产生的烟尘量约60~150g。
1.2有害气体有害气体是焊接时高温电弧下产生的,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治理: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治理在传播途径上的控制方式有2种:全面透风和局部排风。
全面透风也称稀释透风,它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答应浓度,同时不断地将污染空气排至室外或收集净化。
全面透风包括自然透风和机械透风2种方式。
在国外,对于户外焊接作业或敞开的空间焊接,一般采用自然透风方式,对于室内作业通常采用机械透风方式。
通过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轴流风机,把车间内焊烟排出室外,或者经过净化器净化后在车间内循环使用,达到使车间烟尘浓度降低的目的。
循环被净化的空气,解决了车间内的能量损失,止的方式在国外普遍采用。
局部排风是对局部气流进行治理,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
一般局部排风机组由集气罩、风管、净化系统和风机4部分组成。
局部排风按集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和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
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操纵地点和工人操纵方式固定的大型焊接生产车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固定集气罩的位置。
焊接烟尘方案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烟尘对工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与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焊接烟尘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1. 预防措施1.1 装配焊接抽风罩针对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烟尘,安装合理的焊接抽风罩是一种有效措施。
抽风罩应位于焊接区域的正上方,与焊工头部保持一定距离,并确保罩体完整、无损坏。
1.2 开启通风设备焊接作业时应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可以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保持通风设备的效率和正常运转。
1.3 使用可吸附型除尘装置安装可吸附型除尘装置是一种有效去除焊接烟尘的措施。
该装置能够通过吸附的方式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烟尘颗粒,保障工人的健康。
2. 个人防护措施2.1 戴好防护口罩在焊接作业中,工人应佩戴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口罩。
口罩应能够有效过滤烟尘颗粒,降低工人对有害颗粒的吸入。
2.2 使用防护手套和工装工人在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工装,以保护皮肤免受火花或烟尘的伤害。
2.3 贴身佩戴防护眼镜焊接作业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火花或烟尘的伤害。
3. 定期培训为了增强工人对焊接烟尘危害的认知,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是必要的。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焊接烟尘的成分、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等。
4. 清理和处理4.1 定期清理工作场所定期清理工作场所是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措施。
焊接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焊接烟尘,将其集中处理,避免烟尘积聚对环境造成污染。
4.2 安全处理焊接烟尘废弃物焊接烟尘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
包括将其分开收集、妥善贮存,并委托合格单位进行处理或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5. 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焊接烟尘方案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监测与评估。
通过监测烟尘颗粒的浓度和含有害成分的种类,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烟尘防护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总结:通过实施科学的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烟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焊接烟尘的主要防护措施(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焊接烟尘的主要防护措施(标准版)焊接烟尘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和多种金属及其盐类的微粒。
焊接烟尘可引起多种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症状和疾患有头痛、恶心、发烧、肺炎、气管炎和癌症等。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最高允许的烟尘浓度值如下:非低氢型焊条焊接低碳钢时为10m9/m3;低氢型时为5m9/m3;低氢型焊条焊接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时为2m9/m3。
许多国家还推荐规定了焊接烟尘的最大容许值,如美国推荐三氧化铬为0.1m9/m3;英国规定镉和钴为0.05m9/m3,锰为1m9/m3,臭氧为0.1x10一;日本制订了有关焊接烟尘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JISZ3950-1975,Z3951-1977和Z3952-1981)。
对焊接烟尘的主要防护措施是:1.建立良好的局部排风系统排气量可按下式计算:L=3600FVo式中:£--排气量(m3/h);卜排气罩进气口的面积(m2);%--在此进气口的空气速度(m/s)。
排气罩的排气量和类型,根据所用设备和环境条件来选定。
进气口空气速度则根据保证距进气VIX米处的空气流速达到圪值这一条件来确定。
E的推荐值为:手焊大于0.5rn/s;C0:保护焊大于0.5m/s;惰性气体保护焊大于0.3m/s;钛合金和低合金钢的气割和离子切割分别为大于1m/s和1.4m/s;铝镁合金和高合金钢的等离子切割大于1.8m/s。
焊接烟尘专项整治方案一、项目背景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影响。
为了规范焊接过程,减少烟尘排放,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制定焊接烟尘专项整治方案是必要的。
二、整治目标1. 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烟尘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2. 保护焊接工人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风险。
3. 规范焊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整治措施1. 技术改造(1)采用低排放焊接设备,降低焊接烟尘排放。
(2)优化焊接工艺,减少烟尘产生。
(3)加装焊接烟尘治理设备,对排放的烟尘进行有效控制。
2. 培训教育(1)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烟尘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防护意识。
(2)加强操作规程的培训,规范焊接作业流程。
3. 管理监督(1)建立健全的焊接烟尘排放监测系统,对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2)加大对焊接作业现场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3)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符合标准的单位加以奖励,对不达标的单位进行处罚。
四、实施方案1. 技术改造(1)制定技术改造计划,明确具体的改造内容、时间表和责任人。
(2)选购低排放焊接设备和相应的烟尘治理设备。
(3)在焊接作业现场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培训教育(1)开展烟尘防护知识培训,邀请环保专家和职业健康专家进行指导。
(2)制定培训大纲和计划,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3. 管理监督(1)建立焊接烟尘排放监测系统,购置相关监测设备,并进行监测站点的布设。
(2)对焊接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对监测数据和巡查结果进行定期汇总和分析。
(3)建立奖惩制度,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处罚,对效果显著的单位进行奖励。
五、预期效果1. 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保障。
2. 焊接工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提高,职业病发病率降低。
3. 焊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六、监测评估1. 建立焊接烟尘排放监测系统,并定期对排放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焊接烟尘治理方案摘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对工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的焊接烟尘治理方案,以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安全。
1. 引言焊接工艺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制造业、建筑业等。
然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不仅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焊接烟尘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2. 焊接烟尘产生原因焊接烟尘主要来源于焊接过程中的熔化金属、焊条涂层和表面涂层等物质。
这些物质在焊接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形成烟雾和烟尘。
这些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镉、铬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 焊接烟尘治理方法3.1 空气净化设备的应用空气净化设备是一种常见的焊接烟尘治理方法。
它通过过滤、吸附、静电除尘等方式,去除烟尘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质量。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有局部抽烟罩、风机、管道和过滤器等。
在焊接作业场所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有效防止烟尘污染扩散。
3.2 合理设计焊接作业环境合理设计焊接作业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焊接烟尘治理措施。
通过设计合理的风道、排风系统和通风系统等,可以有效地将焊接烟尘排出室外,减少室内烟尘浓度。
此外,还可以合理选择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烟尘产生。
3.3 增强工人的防护意识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是防止焊接烟尘伤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工人认识到焊接烟尘的危害,了解正确的防护措施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有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有效减少烟尘对身体的伤害。
4. 焊接烟尘治理方案的效果评估评估焊接烟尘治理方案的效果是确保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对焊接作业现场进行空气质量测试,测量室内烟尘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来评估焊接烟尘治理方案的效果。
职业危害告知牌(电焊烟尘)令狐采学电焊作业会产生电焊弧光,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本区域作业会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急救部门应急电话:一氧化碳当心有害气体中毒本区域作业会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健康危害如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坏神经系统,。
轻度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进而症状加重,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头痛、头昏、耳鸣、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心电图改变。
注意防护1、加强有限空间排风;2、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3、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 急救部门: 应急电话:理化特性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为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已扩散,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易燃、易爆。
与空气混合有爆炸危险。
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注意防尘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 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 少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 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 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 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 (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 可发生眼损害,严重 者可失明。
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4—2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接工艺防尘防毒的技术要求和竹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焊接工艺过程中粉尘、毒物危害控制的工程技术和竹理,也适用于相关部门对焊接工艺过程中粉尘、毒物危害的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陇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609.1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GB 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9448 4.2焊接与切割安全焊工防护用品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焊接welding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目使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永久性结合的方法。
3.2焊接工艺welding procedure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工艺程序及其技术规定。
包括:焊接方法、焊前准备加工、装配、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顺序、焊接操作、焊接工艺参数以及焊后处理等。
3.3焊接操作welding operation按照给定的焊接工艺完成焊接过程的各种动作的统称。
3.4焊接烟尘welding fume焊接过程中,由高温蒸汽经氧化后冷凝而产生的烟雾状微粒,卞要源于焊接材料和母材的蒸发、氧化。
3。
5受限空间confined space受限空间又叫密闭空间或有限空间。
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封闭、半封闭的设备、设施及场所.如各种设备内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竹道、容器等)和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烟尘的防治(标准版)
焊接烟尘的防治(标准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焊接烟尘颗粒的形成
焊接工艺在整个钢结构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类钢构件产品中,焊接构件的重量占钢材总产量80%以上。
电弧焊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焊接方法,在施焊时,焊条、焊件和药皮在电弧高温下,发生蒸发、凝结和气化,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气体,污染车间的焊接作业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焊接烟尘各成分的允许浓度
我国国家标准GB16194-19965《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规定,焊接烟尘的允许浓度为6mg/m⊃;,车间卫生标准规定,一氧化碳每立方米小于30毫克,二氧化碳每立方米小于10毫克,二氧化锰每立方米小于0.2毫克,二氧化硅每立方米小于2毫克,氮氧化物每立方米小于5毫克,臭氧每立方米小于0.3毫克,氟每立方米小于1毫克。
3、焊接烟尘的危害性
焊接烟尘的危害主要由下列成分产生: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物、氟化物包括各种盐类以及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等。
这些成分中的不可溶物质会引起矽肺病,某些金属氧化物容易引起金属热症状,如流泪、噪子干、恶心、记忆力衰退等不良感觉。
4、焊接烟尘污染防治方法
(1)、焊接烟尘的净化方法
为了达到改善焊接作业环境和防止大气污染,就要把施焊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收集起来,不让其在车间扩散,然后用高效净化设备把其除下。
焊接烟尘的收集有以下两种方式:A、局部抽风:在固定焊接作业点的侧面或顶部设排烟罩,利用风机的力量,就地把烟尘抽走,达到改善室内环境的目的,这种办法风量省,效果好,节约能量,常用的净化设备就是移动式焊烟净化器。
B、全面换气:大多数的情况是工位移动工件不动,烟尘产生点不断变化,无法用局部排烟罩收集烟气。
这时为了使车间内保持一定的清洁度,就需采用全面换气的办法。
即在车间一定的高度上,烟气最密集的区域内,设置全面换气罩;或采用一边吹一边吸的方式,使车间上部一定高度上形成一道气幕,把上升的烟气锁住,并推赶至排烟罩,达到排除烟气的目的。
全面换气与
局部抽风法相比,风量大,排烟效果差,能消耗大,特别是在冬季采暖的地区,为了补充排风热损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全面换气应该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合理采用,常用的设备就是中央式焊烟净化器。
(2)、个体防护
在车间作业时,加强个体防护是防止个人被伤害的重要办法,根据不同的危害因素可选择:面罩、头盔、口罩、防毒面具、护眼眼镜、耳塞、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焊接车间污染因素多,应从污染源、污染途径、个体防护三个方面综合治理,应结合车间工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不能够脱离实际,影响正常生产操作,治理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污染治理方式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前提下,设计采用一体化设备或设施,从而起到减少设备占用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