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胃肠道吻合术
- 格式:pdf
- 大小:166.10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记录:胰十二指肠除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十二指肠癌,胰腺导管癌
术后诊断:十二指肠癌,胰腺导管癌,慢性胰腺炎
手术方式:
胰十二指肠除术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手术经过:
1.手术入路为上腹部正中切口,切口长约20cm。
2.进入腹腔后,首先观察了胰腺、十二指肠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3.分离并结扎了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和胰腺上下缘的血管。
4.将十二指肠第三段从前腹壁腹膜后向前游离出,同时保留胰管的完整。
5.切除部分胰腺头部和十二指肠球部,并清扫淋巴结。
6.重建消化道,包括胆管、胰管和胃肠道的吻合。
7.吻合完成后,仔细检查了吻合口是否有渗漏,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8.放置了腹腔引流管,并按规定关闭了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腔引流情况。
2.需要进行胃肠道减压和营养支持治疗。
3.需要进行抗感染和止痛治疗。
4.需要控制血糖和血压等基础疾病。
5.根据医嘱定期复查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6.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感染的发生。
单针全层胰肠吻合(301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刘荣;刘渠;赵之明;谭向龙;高元兴;赵国栋;许勇;尹注增【摘要】目的:探索单针全层胰肠吻合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单针全层胰肠吻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连续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胰瘘、胆漏、胃排空障碍、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病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中1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成功施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97.1±38.4)min,胰肠吻合时间平均(14.6±3.4)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50,200 mL),术后平均住院(12.9±3.5)d,术后出现生化漏3例(30%),未发生B级、C级胰瘘,术后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无Clavien 3级以上并发症发生及30 d再入院、死亡病例.结论:单针全层胰肠吻合可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胰肠吻合方法.【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3)011【总页数】4页(P854-857)【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检查【作者】刘荣;刘渠;赵之明;谭向龙;高元兴;赵国栋;许勇;尹注增【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胰肠吻合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用、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消化道重建方式[1]。
•1580•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2020,Vol.32,No.12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方式的研究进展张敬,阮一,王逻逻,卢叶挺,周新华doi:10.3969/j.issn,1671-0800.2020.12.072【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20)12-1580-0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最复杂的普通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壶腹周围及胰头肿瘤的外科治疗。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研发、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手术经验的积累,LPD的安全性、有效性己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其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
其中以胰漏最为严重,发生率高达5%~25%lll o如何通过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胰漏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Whipple等匸」及Child等a早年就提出LPD的关键环节即为胰肠吻合,胰肠吻合口漏是术后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LPD的大规模开展,术中换的吻合方式,一直是微创帼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国内外LTO胰肠吻合术式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施1LPD发展概述1994年,Gagner等冋报道世界第1例为慢性胰腺炎患者成功完成保留幽门的LPD,历时10h,率先实现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随后日本医生Uyama等m开展了1例采用腹部提拉的腹腔镜辅助小切口LPD,手术历时6hl3min,相对较短的手术时间体现了其存在的优势。
此后,各国的医生都开始进行了尝试。
2002年,我国卢榜裕等首次成功施行LPD。
该术式虽然成功可行,由于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困难、技术要求高及手术时间较长等原因,未被广泛关注。
2004年,英国医生Ammori作者单位:315211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张敬);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阮一、王逻逻、卢叶挺、周新华)通信作者:周新华>Email:zhouxinhua ************等巾报道了手辅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不同方式的技术探讨与分析白寒松【摘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一种复杂且创伤较大的腹部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某些良恶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该术式包括胰肠、胃肠及胆肠吻合,而胰肠吻合则是决定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胰肠吻合术式不断改良,已发展为数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该文就PD中胰肠吻合的不同方式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02【总页数】2页(P272-273)【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吻合术,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作者】白寒松【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0;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及某些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其缺点在于可破坏胃、十二指肠、胆管及局部神经血管的解剖结构[1]。
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胆总管下端、胰头、胃幽门区、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附近的淋巴结。
由于手术过程中切除的范围较大,术中需行胰肠吻合、胃肠吻合及胆肠吻合等方式以重建消化道,在这几种吻合方式中,胰肠吻合最容易出现术后吻合口愈合障碍或胰瘘等并发症[2],甚至导致腹腔内出血感染。
随着近20年来麻醉、手术及重症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PD的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3]。
然而胰瘘作为胰肠吻合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仍然高达5%~20%[4],常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直接影响着腹部外科医师对该手术的开展,故在胰十二指肠不同术式的选择中,胰肠吻合的方式选择显得尤为重要[5]。
现对PD中胰肠吻合的不同方式进行探讨。
1898年Codivilla第一次对胰腺头部病变施行PD,切除范围包括十二指肠、胰头及幽门部,术后患者存活3周[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名词解释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胰腺和十二指肠的疾病。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切除一部分或全部胰腺以及与其相连的十二指肠,通常是因为这些器官受到了严重的疾病或损伤。
这种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胰腺癌、胰腺炎、胰腺囊肿、以及胰腺和十二指肠之间的瘘管等疾病。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首先进行全身麻醉,然后通过腹部切口进入腹腔,定位并切除受影响的部分器官。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手术可能会伴随着胆囊的切除,以及胰管和胃肠道的重新连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来执行。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长期的恢复期,以确保身体能够适应新的消化系统结构。
尽管这种手术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和风险,但对于患有严重胰腺和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来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总的来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胰腺和十二指肠相关疾病,虽然手术风险较高,但对于患有严重
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术后的康复和恢复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对术后胰腺功能的影响比较张晓剑【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between pancreaticojejunostomy and pancreatogastrostomy on pancreatic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62 patients undergo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33 cases of pancreaticojejunostomy and 29 cases of pancreatogastrostomy. The nutrition status, pancreatic duct diameters and pancreatic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ncreatic duct diameter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enlarged after operation(P<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HbA 1c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unchanged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two cases of new-onset diabetes in pancreaticojejunostomy group(6.06%) and two cases in pancreatogastrostomy group(6.90%). There were ten cases of catarrhal dysentery in pancreaticojejunostomy group(30.30%) and eight cases in pancreatogastrostomy group(27.59%). Conclusion Both pancreaticojejunostomy and pancreatogastrostomy had no influence on pancreatic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对术后胰腺功能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59期383·临床监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范凌玲(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医院,黑龙江 海林 157199)摘要:胰、十二指肠切除适应于胰头癌、壶腹部癌、胆管癌、是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
该手术切除范围大,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全部、胃窦部、胆总管等。
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吻合口多,对病人机体侵袭面广,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该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腹部外科;并发症;观察和护理;重要作用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9.355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9年至2014年7月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60例,共发生并发症12例。
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岁。
并发胆痿3例,胰痿2例,消化道出血1例,腹腔感染脓肿1例,切口感染、裂开2例,肺部感染1例.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2.1 术后24小时的护理。
2.1.1 呼吸道的管理:因麻醉影响及麻醉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误吸而致肺不张,引起呼吸型态改变,故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未清醒者头偏向一侧同时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密切观察神志的变化,注意面色、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
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时血气分析。
2.1.2 腹腔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腹腔内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出血时间一般大多发生在术后12~24小时内.严密观察神志、脸色与生命体征变化,每30~60分钟测量一次,注意血压及脉搏的变化,特别是脉压差的变化;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块堵塞,观察量、色、性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引流管内每小时排除50毫升以上的血性液,或出现脉压差缩小,血压下降等情况,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以便进行处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中胰管内置支撑管行胰肠捆绑式吻合术的安全性分析作者:黄华明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中胰管内置支撑管行胰肠捆绑式吻合术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治疗患者均未发生胰瘘,未出现消化大大出血状况;由于肝肾综合征中转内科治疗且已痊愈出院1例,二重感染病死1例。
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当中,合理处理胰腺断端,对胰管内置支撑管实施胰肠捆绑式吻合术,可谓一种具有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内置支撑管;胰肠捆绑式吻合术;安全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最为一种最具复杂性的腹部外科领域操作的手术方法,因其所造创伤较大,且术后临床并发症较多,至此,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极大的风险。
伴随近些年来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及提升,相关影像学及监控水平的得到很好的发展及提升,该术术后在并发症发病率得到显著下降,其病死率相比之前也得到明显降低。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4例,其年龄区间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57.1岁。
患者慢性胰腺炎胰头纤维化、壶腹部及乳头部癌和胰头癌分别为1例、8例和10例。
患者均伴有闷痛不适、黄疸、食欲减退及左中上腹部饱胀等状况。
在术前对患者CT及ERCP予以加强,强化CA19-9检测,对肿瘤及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均显示:术前对患病组织实施ERCP病检,其中结果为恶性为2例。
在术中实施取组织及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确诊为恶性为11例。
1.2 方法1.2.1手术方法对所选取患者采用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就患者肿瘤进行切除,清除周围淋巴结,并至第二站。
依据Child 方法,即对患者胃、胆及胰和空肠吻合,实施对应消化道重建操作。
1.2.2胰腺的处理在已拟定好胰腺切断线近端位置处,于其上缘及下缘各进行缝合一针,采用钝锐交替方式将胰腺切断,对断面实施电凝止血操作,针对存在较大出血点状况,可采用缝扎实施止血。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进展杜羽升【摘要】胰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中最大的技术难点.重建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涉及手术本身的顺利实施,更与术后并发症尤其胰瘘的发生关系密切.总结与优化腹腔镜胰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LPD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我们开展LPD积累的经验,对LPD胰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综述.【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3)002【总页数】4页(P148-151)【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检查;胰消化道重建【作者】杜羽升【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是最复杂的腔镜手术之一,1994年Gagner与Pomp完成了第一例保留幽门的LPD,标志着外科医生对这一领域的首次探索[1]。
近5年,随着腔镜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关于LPD的大宗病例报道不断增加,相关文献报道也已证实其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相近甚至更优的肿瘤根治性[2-4],且得益于腹腔镜的微创优势,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但LPD涉及多脏器切除及复杂的消化道重建,其中胰消化道重建方式是最大的技术难点,目前LPD术中如何选择胰消化道重建方式,意见尚未完全统一[5]。
因此总结与优化LPD术中胰消化道重建方式是目前我们学习的重点。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积累的LPD经验,就LPD胰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综述。
1 LPD消化道重建原则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顺序基本采用Child法[6],即先将空肠断端上提与胰腺断端吻合,再于其下方行胆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要注意什么
一、概述
大家的胆管癌患者如无肝脏转移及远处转移,大家全身情况较好者均应施行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如胆管下端癌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家胆管上段癌即肝门部胆管癌,视情况施行肝外胆管切除、相应肝叶切除及肝胆管空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要注意什么,分享给大家
二、步骤/方法:
1、手术切品选用右上腹正中旁切口,对肥胖病人,可选用上腹横弧形切口,可获良好显露。
2、进腹后,探查胆管癌肿范围、大小、活动度,是否侵犯周围脏器,肝脏,肝门及腹腔动脉周围有无转移。
3、横断胆总管时勿损伤门静脉,胆囊管开口低位时,可一并争除胆囊。
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应留足够并双重结扎。
4、于胰颈部肠系膜上静脉前方横断胰腺,胰管多位于胰腺中上1/3部、宜多留0.3cm,断端插入相应口径硅胶管,以引流胰液
5、进行胃肠道、胆道及胰腺的重建方法很多。
如胰管扩张,可行胰管空肠端侧吻合,在胰管内置1根适当长度的硅胶管经空肠引荐出体外。
有助于防止发生胰瘘。
如胰管无扩张,则可行胰断端与空肠套入式对端吻合术。
6、于肝下胰床区域置双套管引流及潘氏引流,术后持续完负压
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