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9.55 KB
- 文档页数:3
化工行业有机废气治理新技术探讨摘要:当前,我国在废气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需要进行深度研发,进一步提高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水平,在推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
关键词:化工行业;有机废气;治理;新技术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以工业有机废气为代表的大气污染物,在影响整体大气环境的同时,也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有机废气净化治理与回收的探索及研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1有机废气相关概述1.1有机废气的产生原因有机废气是一种挥发性较强、有一定危害性与刺激性的气体,多产生于化工生产活动中的反应挥发及有机溶剂挥发,有机溶剂种类很多,如苯类、腈类、烯烃类塑料聚合物、乙酯类、芳香族化合物等。
有机溶剂如果不经过净化治理与回收,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不仅会破坏臭氧层,而且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1.2常见的有机废气从产生途径来看,有机废气常产生于油漆生产、金属涂装、胶合板制造等制造型行业,其中橡胶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内部高分子聚合物在热力作用下发生分解,就会挥发烯烃类塑料聚合物;油漆喷涂等表面处理企业在作业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丙醇、丁醇、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塑料、塑胶等粒子在加工受热过程中容易挥发乙烯、丙烯、丙烯腈等聚合物单体;印刷型企业在油墨印刷过程中也会产生非甲烷类、乙酸乙酯等有机废气。
1.3有机废气的危害由上可知,不同化工企业所产生的有机废气种类千差万别,而不同的有机废气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及危害程度也不同。
苯类有机废气会伤害人体神经系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急性中毒;芳香胺类会严重损伤人体器官功能,甚至导致死亡;腈类有机废气会刺激呼吸系统,甚至引发窒息。
此外,这些有机废气一旦进入大气层,还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2.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能力,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养分,对其进行降解、代谢,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废气治理方案标题:废气治理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废气排放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各国纷纷制定了废气治理方案。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废气治理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处理废气排放问题。
一、物理治理方案1.1 筛分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截留下来,净化废气。
1.2 冷凝技术:利用冷凝器将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进而分离出其他有害气体。
1.3 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二、化学治理方案2.1 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2.2 中和反应:利用中和剂中和废气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使其变为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氧化反应:通过氧化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废气的有害程度。
三、生物治理方案3.1 生物过滤技术:利用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净化废气。
3.2 生物膜反应器:将废气通过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3.3 生物吸附技术:利用生物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四、热力治理方案4.1 燃烧技术:将废气经过燃烧处理,将有害气体燃烧成无害物质。
4.2 高温焚烧:采用高温焚烧技术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
4.3 热解技术:通过高温热解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五、综合治理方案5.1 联合治理技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和热力等多种治理技术,达到更好的废气净化效果。
5.2 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测废气排放情况,实时调整治理方案,提高治理效率。
5.3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治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废气治理效果。
结论:废气治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三种不同燃烧法对比
在企业废气治理方面,对有机废气治理采用燃烧法通常有三种:直接燃烧法、热力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等。
一、热力燃烧法(RTO)
热力燃烧法操作简单,易于维护,适用于温度较高、浓度较大、风量较小的有机废气,可高效处理大多数有机气体。
如与废热回收装置、气体浓缩装置结合使用,则经济适用性强、适用气体范围更广。
二、催化燃烧法(RCO)
(1)起燃温度低,能源消耗少。
含烃类的VOCs气体在通过催化剂床层时,碳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并被活化,因而能在200~450℃较低温度下完成反应,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由于反应温度低,热能消耗量少,在某些情况下,催化燃烧达到起燃温度后,便无需外界供热,还能回收净化后废气带走的热量。
(2)适用范围广
催化燃烧几乎可以处理所有含烃类的VOCs废气。
对于有机化工、涂料、造漆、印刷、食品加工等行业排放的低浓度、多成分、无回收价值的VOC废气,采用吸附—催化燃烧法处理效果更好。
(3)效果高,无二次污染。
(4)用催化燃烧法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率一般可达95%以上,最终产物为无害的CO2和H2O,且由于燃烧温度低,能大量减少NO x生成,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三、直接燃烧法(TO)
直接燃烧法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对于高浓度VOCs,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直接燃烧法在处理低浓度VOCs时,必须使用辅助燃料维持燃烧,运行成本大幅增加,且换热设备庞大,易生成NO x等大气污染物,甚至形成二噁英等毒性物质,近年已较少应用。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方案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技术规范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的技术规范方案。
一、工程准备1.废气特性分析:对待处理的废气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废气组分、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便选择适合的吸附材料和工艺。
2.设计方案:根据废气的特性,确定吸附材料、吸附器的结构和尺寸、废气处理量和处理流程等,进行工程设计。
二、吸附材料选择1.吸附材料性能测试:对多种吸附材料进行实验室测试,评估其对目标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再生性能和稳定性等。
2.吸附材料优选: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吸附性能最佳的吸附材料,并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评估,确保满足工程要求。
三、设备选型与设计1.吸附器选型:根据废气处理量、吸附材料特性和工程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吸附器类型,如活性炭吸附器、分子筛吸附器等。
2.设备设计:根据吸附器类型和工程要求,设计吸附器的结构、尺寸、进出口管道和控制系统等。
四、工程施工与安装1.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吸附器、管道、泵类等设备,并检测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工程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管道连接和系统调试,确保工程施工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五、工程运行与维护1.运行参数监测:监测废气处理量、吸附剂使用量、废气中有机物浓度等关键参数,并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
2.设备维护:定期进行吸附剂更换、设备清洗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吸附效果稳定。
3.废物处理:对吸附剂再生后的废物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环境监测与管理1.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废气排放标准,确保废气治理工程运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环境监测:定期进行废气排放监测,检测废气中有机物浓度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3.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废气治理工程管理体系,包括工艺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措施,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6—2013)前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防治工业有机废气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本标准被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吸附法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技术要求。
该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主要起草单位包括XXX、XXX等。
本标准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吸附法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技术要求。
适用于工业有机废气的常压吸附治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多个文件中的条款,如GB 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GB/T 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等。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其中,GB/T 7701.2和GB/T 7701.5规定了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和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的相关标准;GB/T 和HJ/T 1规定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以及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GB/T规定了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GB 、GB 、GB 、GB 、GB 、GB 、GB 、GB 和GBJ 87等规定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排气筒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GJ 229规定了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1 除了溶剂和油气储运销装置的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进入吸附装置的有机废气中有机物的浓度应低于其爆炸极限的25%。
如果废气中有机物的浓度高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则必须将其降低到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以下才能进行处理。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6—2013)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的防治工业有机废气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吸附法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XX、XXX、天辰(北京)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2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2026—2013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划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吸附法管理工程的设想、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技术请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有机废气的常压吸附治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 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7701.2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7701.5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采暖通风与氛围调治设想规范GB 排气筒设计规范GB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爆炸和火警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想规范GB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想规范GB 石油化工企业设想防火规范GB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J 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想规范HGJ 229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J/T 1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XXX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 387工业废气吸收净化装置HJ/T 389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J 200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JJF 1049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扶植工程环境保护设想划定》国度计划委员会、XXX[1987]002号《扶植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群众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扶植工程(工程)完工验收办法》国度计划委员会1990年《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XXX令[2002]第1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发展及技术运用【摘要】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发展及技术运用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重要性,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技术的运用案例。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制定和技术运用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本文旨在强调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广泛的政策制定和技术应用,以保护环境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关键词】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发展、技术运用、重要性、历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运用案例、创新、环境问题解决。
1. 引言1.1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发展及技术运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发展及技术运用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有效治理这些废气,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不断提升治理技术水平。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未来,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将继续发展,趋势是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各种运用案例也将不断涌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范例。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将助力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工作的进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制定和技术的运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正文2.1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重要性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制定和实施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的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些废气不仅会导致大气污染,还会影响水、土壤质量,影响生物多样性,并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加强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技术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质所构成的气态废气。
这类废气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治理和处理。
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其利用光催化材料和氧化剂对废气进行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将从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光催化材料的选择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作用下产生活性氧物种(如•OH、O2•-等),对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技术。
其处理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光照激发、活性氧物种产生和有机物氧化降解。
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作用下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将活跃于材料表面,形成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与氧气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活性氧物种,如•OH、O2•-等;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在活性氧物种的作用下,发生氧化降解反应,最终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整个过程中,光催化材料、光照条件和氧化剂等因素对废气处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二、光催化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光催化材料是光催化氧化法成功应用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光催化材料主要包括二氧化钛、铜氧化物、氮化铟等。
这些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光催化活性高、电子传递速度快等优点,适合用于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
二氧化钛是光催化氧化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化学稳定性高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种,对有机物进行充分氧化降解。
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材料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如N、S等元素的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铜氧化物和氮化铟等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可以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活性氧物种,增加废气处理的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废气成分和光照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光催化材料对废气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的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物和聚合物等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二、术语和定义1. 有机废气: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有有机物质的气体。
2. 吸附:指通过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吸附剂吸附至固体表面。
4. 技术要求:指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三、技术要求1. 设计要求(1)废气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设计的目标是使各种有机废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废气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要素,例如废气流量、成分、温度、湿度、压力等,以确保处理效果。
(3)废气处理设施设计应满足节能和低碳的要求,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工艺流程(1)吸附设备的工艺流程应合理和稳定,一般采用多级吸附和冷凝两级法,以确保吸附效果。
(2)吸附剂的选用应根据废气成分和工作条件的不同而进行选择,活性炭或分子筛是常用的吸附剂。
(3)吸附设备应设置进气预处理系统,以提高气体的干燥度和净化度,减少吸附剂的堵塞。
3. 设备选型(1)吸附设备选型应根据处理量、排放标准和处理工艺等要素来进行确定,一般应选用适当的容积和效率的设备。
(2)吸附设备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密封性好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的设备。
(3)吸附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应高,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方便和经济。
4. 安装调试(1)吸附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零部件应按规定进行安装,设备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2)吸附设备的调试应根据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要求进行操作,设备运行稳定后,应进行各项检测和测试。
5. 操作维护(1)吸附设备运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到位。
(2)定期对吸附剂进行更换和再生,保持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使用寿命。
(3)设备运行中应当进行不间断地监测和检测,记录各项指标的数据和运行情况。
关于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的污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也越来越被重视,大气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其中工业废气是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机废气是工业废气最难处理的部分,这种气体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更好的处理有机废气,还需要进行技术的发展创新。
关键词: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废气治理一、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化工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外部环境,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却忽略了对环保的投入,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当大量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不仅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重现绿水蓝天,就需要不断加强工业废气的处理,而对工业废气处理的技术研究也就摆在人们面前。
有机废气是工业废气中污染性较强、处理难度较大的一种,而且有机废气进入到人体呼吸道之后,对人体的呼吸、血液、肝脏等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机废气的处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有机废气的来源及危害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就逐渐发生恶化,大气污染越发严重。
这就足以说明,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气环境污染的真凶。
这种废气排放量巨大,其中包含的有机物含量波动性大,是有毒气体,还可以燃烧,有些废气甚至有恶臭,废气的成分氯氟烃也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
除此以外,石化行业中的储存设备,印刷厂以及其它石化相关行业都是产生有机废气的源头。
面对大气质量的下降,环境的恶化,必须减少大气中的有机气体排放,这里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从源头入手,这也是最为经济的手段。
废气污染会导致环境恶化加重,而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
有机废气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来自不同行业的有机废气所具备的毒性也是有所区别的,最常见的几种主要有机废气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如下:苯类的有机气体会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高浓度的苯蒸气(含量达空气的2%)可导致急性中毒身亡。
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致癌特性,属于严重污染物。
苯酸类有机气体会是蛋白质变性凝固,造成全身中毒。
腈类有机气体可导致呼吸问题,甚至窒息死亡。
硝基苯破坏神经系统,影响脏器功能。
有机磷化物会导致血液中胆碱脂酶的活性降低,发生功能性神经系统障碍。
在各种硫化有机物中,高浓度的硫醇是可能致命。
高浓度的含氧有机物环氧乙烷可致人死亡。
三、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目前而言,治理有机废气比较普遍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氧化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目前使用广泛,不可回避一个问题是效率不高,经济性低,因此在有限的环境治理投入下,带来的环境改善效果也很有限。
3.1活性炭吸附法吸附是指液体或气体附着集中于固体表面的作用,一般的活性碳都能发生这种作用。
根据选取的吸附材料以及吸附机理的不同,吸附法又可分成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利用的是疏水键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例如用酚醛树脂吸附剂去除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类物质。
但是化学吸附剂,更多的是运用在去除水相污染物当中,用来去除有机废气的情况比较少见,究其原因是吸附剂与气体接触时间不够长,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应,导致吸附效果达不到预期。
这就使得人们在实际生产中选择物理吸附材料处理有机废气,比如活性炭、沸石等。
选择这种孔状结构,比表面积大,物理吸附能力强的吸附剂符合去除有机气体的要求。
实验数据表明,纤维吸附材料与蜂窝状、颗粒状吸附材料相比,具备更快的传质速率,因此,常常选择纤维吸附材料,以提高去除效率。
3.2吸收法吸收法一般情况是指的是液体吸收法,其基本的原理是废气和吸收剂接触很充分,吸收剂对于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从吸收剂中除去废气并提取吸收剂,这样就使得吸收剂能够被循环利用。
目前废气处理设备中喷淋装置是使用吸收的原理进行制作的。
物理吸收剂是利用物质具备相似相容的物质特性,比如常见的吸收剂水,可以用于去除那些易溶于水的气体,像丙酮、甲醇、醚,但是对于水溶性差的物质无法起到作用。
这就需要使用化学吸附的方法,其主要的原理是吸附剂上面的基团与有机废气发生反应,就当前国内外对吸收法的应用,可以获得以下经验总结。
一是国内外研究者研究了不同溶剂吸收法对各种有机废气污染成分的处理效果,吸收剂主要包括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还包括新型环保型吸收剂环糊精;因此废气种类不同,采用的吸附剂的种类也就不同。
3.3催化氧化燃烧法对于处理那些有毒、有害、没有回收价值的气体,如VOCs,氧化法是最佳的处理手段。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VOCs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化反应就好比燃烧过程一样,最后得到的成分是对空气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促使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一种是加热升温,即热氧化法,使得废气达到氧化反应必需的最低温度;另一种是催化氧化,催化氧化是指不改变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向反应环境中添加金属催化剂,例如Pt、Pd、Ni等,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氧化剂发生的氧化反应,催化剂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催化燃烧所需要的温度。
如何获得高效的催化剂是催化氧化法的关键。
近些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与整体催化剂的研究,同颗粒状催化剂比较,其在传质、传热、压降性能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优点。
四、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展望相比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因其存在诸多不足,随着近些年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在新领域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治理有机废气,包括生物膜法和等离子分解法等。
4.1生物膜法人们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生物,特别是微生物降解过程来处理废物是一种优异的处理手段,我们知道采用生物膜法对有机污水进行处理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将其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特别是净化有机废气却刚刚起步。
国内外对生物膜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都处理理论实验阶段,尚未获得可以用于生产实践的技术,不过其广阔的前景已经被业界所看好,生物膜法是有机废气治理研究的前沿性课题。
生物膜法治理有机废气是指将微生物培养在多孔性介质的表面,并让污染气体在填料床层中进行生物处理,可除去其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并使之在空隙中发生降解反应;孔隙中的微生物消耗掉空隙中的有机污染物,并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中性的盐类。
4.2等离子体分解法利用等离子体分解法对氯氟烃进行分解的技术已经被用于工业生产了,该分解过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对装置的规模没有要求,在小型装置内也可以处理大量的氯氟烃等气体。
等离子体分解法运行设备包含两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是利用高频等离子体急速加热等离子体,使其温度在短时间内升高到约10000摄氏度,这就是超高温加水分解系统,这是利用等离子体的化学作用与水蒸气接触进行分解的原理。
另一个子系统是为了防止二噁英类物质再度合成的排气急冷系统,其可以把高温分解的排气急速冷却到80°C以下。
组成一个完整的这种系统需要氯氟烃和水蒸气的供给装置和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需要反应炉、冷却罐和排水处理装置等。
4.3 PSA技术及光催化氧化技术PSA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过程中其应用得到了初步的肯定。
此项技术主要是以有机废气组成和吸附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差异性为依据,同时结合周期压力的改变,进而使有机废气被净化和分离。
PSA技术具备的优势包括成本低廉、能耗小以及具备较高的自动化能力。
在有机废气的分离及其回收过程中,合理地采纳此项技术前景良好,值得考虑。
此外,光照状态下部分半导体材料可能有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存在,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能够使有机废气发生无毒反应,此过程是不会受到溶剂分子的影响的,其主要优势是反应速度快以及易于回收,因此光催化氧化技术在部分有机废气处理上也值得考虑应用。
4.4 综合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就是对多种有机废气处理进行综合运用,使每种处理技术的优点都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达到更好的废气处理效果。
如今,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应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如吸附催化技术、吸收一解吸一变压一吸附组合工艺等等。
通过吸附催化技术可以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并且降低有机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利用复合吸收技术可以增强对废气中甲苯、乙酸丁酯的吸收效率,使得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结束语:有机废气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大气环境的关键因素,工业高速发展以来,人们排放到大气中的有机气体不论是量还是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减少环境污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源头入手,降低有机气体的排放,这就需要高效、节能、经济的有机废气处理手段,因此在传统的处理技术上,研发新的处理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性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也会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降低甚至消除大气中有机气体的排放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1] 胡焰宁.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及前景展望 2015.4[2] 张旭东.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技术及其进展探讨2011.9[3] 刘杰.采用生物滴滤塔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气的试验性应用[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