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原燕沟扶贫兰炭厂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生态环境部关于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关于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0〕28号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关于审批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中联〔2019〕121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起自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压气站(含),止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河北中心站(含),途经山西省吕梁市、忻州市、太原市、阳泉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
管道长543.87公里,山西省境内段长357.77公里,河北省境内段长186.1公里。
工程设计管径813毫米、压力8.0兆帕、输气量50亿立方米/年。
工程采用沟埋方式敷设,埋深不小于1米。
新建3座站场(康宁压气站、闫庄分输站、河北中心站)及25座阀室。
项目符合《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19〕995号文件核准了该项目。
工程实施将对沿线生态、水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工程建设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控制。
我部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一)环境风险。
天然气泄漏及其引发火灾等事故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等将对沿线环境敏感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二)生态影响。
管线穿越河北冶河省级湿地公园等生态敏感区。
项目永久占地13.22公顷,临时占地1084.66公顷,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林地等为主。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神木县打井沟矿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综合治理工程排土区临时占用林地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林业厅
•【公布日期】2014.03.21
•【字号】陕林资字〔2014〕90号
•【施行日期】2014.03.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神木县打井沟矿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有限公司综合治理工程排土区临时占用林地的批复
榆林市林业局:
你局《关于神木县打井沟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有限公司店塔镇打井沟煤矿采空区裂隙坍塌综合治理项目临时使用林地的请示》(榆政林资字[2014]43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神木县打井沟矿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有限公司采空区裂隙坍塌综合治理工程排土场临时占用神木县店塔镇水头村集体宜林地19.7904公顷。
(使用期限从发文之日起贰年)。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神木县打井沟矿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有限公司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
占用期满后,必须恢复所占林地的林业生产条件。
三、请你局督促神木县林业局严格监管,按照批准的地点、面积、用途施工,严禁改变地点、用途或扩大面积。
同时,应尽快恢复不少于该项目所占林地面积的植被。
陕西省林业厅2014年3月21日。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建平县中全矿业有限公司苏子沟铁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12.13•【字号】辽环函〔2021〕166号•【施行日期】2021.12.13•【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建平县中全矿业有限公司苏子沟铁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建平县中全矿业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审批〈建平县中全矿业有限公司苏子沟铁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申请函》收悉。
经我厅行政许可和规划环评审查委员会2021年第10次会议审查,现对该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批复如下。
一、本项目(项目代码:2112-210000-04-01-441421)位于建平县小塘镇苏子沟村、七家村境内,属于改扩建项目。
2019年1月,辽宁省地质学会出具了《建平县中全矿业有限公司(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辽地会审字〔2018〕C172号),明确了本项目开采范围、建设规模和开采方式等建设内容。
根据辽宁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11月《关于征求采矿项目意见的复函》,本项目符合省矿产资源规划。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本项目矿区范围由苏子沟、太平沟和海棠沟3个采区组成,总计由35个拐点坐标圈定,总面积3.655平方千米,开采深度855米~226米。
建设内容为:苏子沟采区设两个井工开采系统(一井和二井),一井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二井生产规模为13万吨/年;太平沟、海棠沟采区各设一个井工开采系统,生产规模分别为13万吨/年、10万吨/年,具体建设内容见报告书。
矿山采取分阶段开采,总计生产规模为38万吨/年,设计利用资源量(122b 333)为635.311万吨,服务年限为17.66年。
建平县自然资源局出具了矿区范围不在建平县预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内。
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大气、地下水、土壤等产生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该项目产生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缓解和控制。
陕北神木受煤矿污染水体的水质调查与评价梁丽华;范代娣;马沛;朱晓丽【摘要】煤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在煤炭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对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在对陕北神木煤炭矿区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4处水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陕北煤炭矿区水体受煤粉污染较为严重,水体中色度、SS、COD、NH4+-N、NO3-、SO42-、Cr6+、Cu2+、Fe3+、Mn2+、Pb、Cd元素比参照水样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重金属Cr和Cd、COD和TP,都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六道沟煤矸石淋溶形成的淤泥对附近水样污染最为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SS、TP、Cr6+、COD和Cd,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3.561.【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4页(P54-56,94)【关键词】陕北煤矿;水质监测;水质评价【作者】梁丽华;范代娣;马沛;朱晓丽【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陕北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未来将建设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电源基地和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1]。
但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易流失、土地沙漠化的环境中开采煤炭资源和大量开办煤化工项目,必然导致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据调查,榆林每采1 t煤,就会破坏地表水2.84 t,自煤炭能源大规模开发以来,榆林地区11条主要河流有9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神木县境内一些煤矿的井下废水,直接排入窟野河,导致窟野河水体中总悬浮物比开发前增加93倍,神木、府谷等6县饮用水源的水质已严重超标[2]。
但目前少有文献对陕北水体进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价,从而很难正确的认识陕北煤炭开采对当地水体造成的污染。
榆林市某园区兰炭企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榆林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榆林市纷纷转型升级,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兰炭企业作为榆林市煤炭行业的代表,却存在着一些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亟待解决。
兰炭企业是榆林市煤炭行业的主要代表之一,企业规模较大,产能较强。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兰炭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兰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排放,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兰炭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严重污染附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兰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漏洞,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兰炭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管理。
兰炭企业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废气、废水等进行科学有效处理。
加强设备设施更新维护、技术改造,提升生产环境和设备设施的环保水平。
二、加强环境监测,实施排放标准。
兰炭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标准,通过环保监测和评估,对企业的废气、废水等进行全面监测,并确保排放达标。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确保环境安全。
三、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制度。
兰炭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设施、用工行为等方面的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火灾、爆炸及其他安全事故。
健全应急预案,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四、推进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兰炭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实现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低排放、低耗能,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生产滞后不注重环境的例子一、基本情况兰炭是一种利用精煤低温干馏生产的碳素材料,主要用于化工、冶炼等行业。
兰炭生产能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典型的“两高”行业。
兰炭行业是榆林市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超过7400万吨。
二、主要问题(一)淘汰落后产能不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单炉产能7.5万吨以下的兰炭生产装置应于2012年底前淘汰。
榆林市直至2019年才提出淘汰要求,2021年才开展实质性工作,比国家要求时限推迟9年。
督察发现,榆林市淘汰落后兰炭产能搞变通。
由于金属镁生产配套的兰炭单炉规模普遍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部分企业开展“兰炭单炉联并系统升级改造”,把几台应予淘汰的小炭化炉的炉体简单作物理连接后,“包装”成一台看似产能“合格”的炭化炉,各小炉实际还是彼此独立,以此蒙混过关,逃避关停淘汰。
截至督察进驻,仅府谷县就有23家金属镁企业的349台单炉产能小于7.5万吨的兰炭装置仍在违规生产,合计产能达835万吨。
(二)违规建设问题多发神木市是榆林兰炭产能比较集中的地区。
督察发现,该市没有严格落实节能审查要求,2020年以来共有恒源煤化工等18个兰炭技改项目未取得节能审查意见即违法开工建设。
2021年4月以后,当地有关部门对其中腾远焦化等10个项目进行备案,未及时叫停违法开工建设行为。
神木市备案的27个兰炭项目中,有恒升煤化工等21个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准入条件。
(三)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突出兰炭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酚氨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超过3万毫克/升和3千毫克/升,污染物含量高。
榆林市兰炭行业升级改造方案要求,2020年底全市所有兰炭企业必须建成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兰炭集聚区建成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但督察发现,不仅兰炭集聚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没有建成,纳入升级改造方案的82家兰炭企业中,超过80%没有建成废水处理设施,大量酚氨废水被违规处置。
神木市兰炭产业特色园区柠条塔片区是神木市重要的兰炭产业集聚区,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缓慢,督察进驻时仅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陕西神木矿区采空塌陷带综合治理项目中标总承包单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陕西神木矿区采空塌陷带综合治理项目
2.中标总承包单位
正文
近日,陕西神木矿区采空塌陷带综合治理项目公开招标结果揭晓,某企业成功中标成为总承包单位。
这个项目旨在对神木矿区因长期采矿造成的采空塌陷带进行综合治理,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神木矿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区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塌陷、裂缝等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决定实施采空塌陷带综合治理项目,对塌陷区进行科学合理地修复和治理。
在此次招标过程中,多家具有相关经验和实力的企业参与竞标。
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某企业凭借良好的业绩和完善的治理方案成功中标。
作为总承包单位,该企业将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包括治理方案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
项目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届时将为神木矿区带来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总之,陕西神木矿区采空塌陷带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决心。
第1页共1页。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煤炭开采地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煤炭环境问题涉及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
寻找各种途径解决由于煤炭开发利用产生的破坏生态、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以神木县煤矿矿区为例,分析了煤炭开采给煤矿区及其周边地区所带来的水体污染与损害、土壤污染与土地资源损害、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矿区景观环境损害等生态环境损害问题。
从政策、法律、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研究等角度分别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煤炭开采;环境治理;对策引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基础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
而煤炭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有目共睹、触目惊心的,如何做到有效做到煤炭开采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神木县煤矿矿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以及经后在煤炭开采的同时,如何做到保护周边环境的问题。
煤矿神木地区煤炭及相关产业的龙头产业,因此神木煤矿区可以作为中国煤矿产业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区环境分析,可以为其它矿区的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水体的污染与损害煤矿区的污染水源主要有矿井水、洗煤废水、煤矸石淋溶水、矿区生活污水等。
一般认为,煤矿区废水具有两个特点:①排放量大:据统计,神木县煤矿每年排放矿井水2200万t,工业废水3000万t,洗煤废水200万t,废水总量占全县工业废水总量的21.4%。
②成分复杂: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煤粉等高浓度悬浮物质、COD、BOD、NH3-N、石油类污染物质、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有些矿井还排放高矿化度矿井水和强酸性矿井水。
洗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悬浮油和絮凝剂,矿区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
这些废水不仅严重污染矿区周边地表水体,损害水生生物,而且通过采矿活动和废水渗入作用还会污染地下水体,同时污染矿区土壤,损害动植物。
《府谷县原圆方机制兰炭厂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公示简本)1 项目由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中提出“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要求,积极组织和督促场地使用权人等相关责任人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2008年,府谷县政府按照兰炭企业“上大关小、等量置换”的思路,对府谷县煤源机制兰炭厂采取了关停措施。
目前,府谷县煤源机制兰炭厂责任主体灭失。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部令第42号)规定,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鉴于此,府谷县县政府作为污染地块责任主体,委托府谷县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对府谷县煤源机制兰炭厂场地进行土壤环境调查。
为做好该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府谷县环境保护局委托我公司编制《府谷县煤源机制兰炭厂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
2 调查概述地块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老高川乡刘店沟村,占地面积约19亩。
该场地主要为原府谷县圆方机制兰炭厂生产及原材料、成品堆放场地。
通过本次现场踏勘,本项目场地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靠近沟谷底部,场地内海拔标高约1198-1215m,场地两侧黄土梁峁顶部海拔标高约1245-1270m,整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结合场地地形地貌特征,确定场地调查范围为:以场地内为中心,西南、东北均外扩至地表分水岭,西北侧下游方向以老高川乡街道所处的沟谷为界,东南侧上游方向向场地外扩500m,场地周围区域调查面积约1487182㎡。
根据场地周围区域现场踏勘,根据现场踏勘,以地块为中心1km范围内,无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仅沿项目区所在的野大公路两侧零星分布有一些村庄。
目前该地块无相关用地规划。
3 场地概况该地块已停止生产多年,目前被其他租户用于堆放煤泥,同时原场地部分区域仍遗留有少量原煤。
《神木市原燕沟扶贫兰炭厂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公示简本)
1 项目由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中提出“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要求,积极组织和督促场地使用权人等相关责任人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根据《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家环保部环发[2008]48 号)中规定:“应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存污染场地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原厂址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为避免搬迁后有关遗留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国家相关规定,2018年6月3日,神木市环境保护局委托中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神木市燕沟扶贫兰炭厂进行调查。
2 调查概述
根据神木市环境保护局提供的神木市燕沟扶贫兰炭厂地块编号6108212250002,36908m2 (55.36亩)的地块具体四邻如下:
地块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东南侧约450m为胡则庄,东侧约370m 为高庄村。
3 场地概况
燕沟扶贫兰炭厂位于神木市神木镇永兴乡高庄村西侧,该地块在燕沟扶贫兰炭厂之前属于荒地。
该企业2003年建成投入生产后,2008年6月被关闭,生产运行了6年左右,关闭后至今,该地块一直闲置。
4 工作方案
土壤采样深度为0~3.5米,共7个取样点,分别为原煤堆场、兰炭炉区、罐体下游、池体下游、池体东侧、兰炭堆场、厂区北侧。
本次场地污染调查的土壤因子共计23项,分别为:PH、有机质、砷、镉、铬、铜、铅、汞、镍、总氮、总磷、挥发酚、总氰化物、石油烃、硫化物、BaP、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蒽、苯并荧蒽、二本并蒽、茚并芘、荼、䓛。
监测时间及监测频次为监测1天,共监测1次。
地表水采样在本次在废水池旁边积水沟和废水池中分别采取水样,检测项目:PH、有机质、砷、镉、铬、铜、铅、汞、镍、总氮、总磷、挥发酚、总氰化物、石油烃、硫化物、BaP、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蒽、苯并荧蒽、二本并蒽、茚并芘、荼、䓛。
5 监测结果和评价
根据2018年6月苏州汉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调查地块土壤进行采样监测结果,本次调查中所有土壤检测点铬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余检测出的项目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第二类用地指标。
通过对比背景值点检测结果,背景值点铬超标4.7倍,其余检测点铬超标倍数在4.19~7.53之间,分析可知,铬超标是和背景值较高有关系。
6 结论和建议
本次场地的土壤监测点共有7个监测点,根据检测结果,所有土壤检测点重铬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余检测出的项目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第二类用地指标。
通过对比背景值点检测结果,背景值点铬超标4.7倍,其余检测点铬超标倍数在4.19~7.53之间。
另外参照同期调查的《神木市永兴兰炭厂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中土壤监测结果,所有监测点铬也出现超标,分析可知,铬超标和背景值较高有关。
因此,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及场地现状情况综合考虑,认为该地块无需开展进一步的详查和风险评估。
根据场区内废水池旁边积水和废水池中残余废液检测结果,化学需氧量、BOD5、挥发酚、氨氮、汞、总氮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
可认定该地表水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由于池壁结构完好,池中液体并未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对于废水池区域进行风险管控,建议尽快合理处置池内废液,以防止其他不可控因素对池体造成的破坏导致废液渗出,污染土壤环境。
综上所述,以《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标准的评价结果为:原燕沟扶贫兰炭厂场地不是污染地块,无需开展进一步的详查和风险评估。
但是场地内废水池中残存废液,建议尽快合理处置池内废液,以防止其他不可控因素对池体造成的破坏导致废液渗出,污染土壤环境。
7 报告编制质量
该初步调查报告确定以厂区为调查范围基本合理,资料收集较完备,采样点位布设及采样深度设置基本适应调查需求,现场样品采集过程较为规范,水文地质资料满足初步调查需要,检测项目选择基本反映了行业污染特征,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相应资质,监测数据统计较规范,初步调查结论总体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