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肺结核诊断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3.21•【文号】国卫办疾控函〔2019〕296号•【施行日期】2019.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2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肺结核诊断》(WS288-2017)标准和《结核病分类》(WS196-2017)标准已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
为适应新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实施后的工作需要,决定自2019年5月1日起,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肺结核分类进行调整。
现将有关调整事宜通知如下:一、乙类传染病肺结核分类由“利福平耐药、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调整为“利福平耐药、病原学阳性、病原学阴性、无病原学结果”,“结核性胸膜炎”归入肺结核分类统计,不再报告到“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中,并在每月公布的全国传染病疫情中进行备注解释。
调整前后分类的对应关系详见附件1,调整后的传染病报告卡详见附件2。
二、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功能改造并发布至测试系统,请各地认真组织功能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已实现数据直接交换的地区,请通知数据交换单位在公共卫生数据交换服务平台下载修订后的相关技术文档,尽快进行调整。
系统调整后,2019年以前的历史数据不作变更, 2019年1-3月已经生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分类将由系统统一修订,已经产出的统计报表将按照新的统计规则重新计算。
三、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调整工作,尽快更新传染病报告卡,组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员培训,做好系统调整后续工作。
附件: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旧肺结核分类对比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修订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9年3月21日附件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旧肺结核分类对比现行传染病报告卡修订后的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卡肺结核利福平耐药利福平耐药涂阳病原学阳性仅培阳菌阴病原学阴性未查痰无病原学结果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结核性胸膜炎注: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结果归入病原学阳性中统计。
三种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评估发布时间:2023-02-24T03:39:06.79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赵静2 田敏敏1 邓淑文1 李金方3 赵蓉芬1*[导读] 目的阐明LAMP技术联合痰涂片和培养检测在肺结核确诊诊断的价值,为制定和完善本区肺结核的防控指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送检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563份,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LAMP)检测。
赵静2 田敏敏1 邓淑文1 李金方3 赵蓉芬1*1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 2151292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江苏苏州2151313苏州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江苏苏州215011【摘要】:目的阐明LAMP技术联合痰涂片和培养检测在肺结核确诊诊断的价值,为制定和完善本区肺结核的防控指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送检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563份,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LAMP)检测。
结果检测563份结核门诊送检痰标本中,257份来自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例痰标本,三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分子检测LAMP阳性率最高(53.7%),培养阳性率次之(47.5%),直接涂片阳性率最低(15.2%);35例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三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占13.6%,培养和LAMP检测同时阳性率64例,最高(24.9%);306份临床诊断非肺结核病例痰标本,272例三种检测方法检测未检到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阴性率占88.9%,假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LAMP检测5%,培养4.2%,涂片1%。
结论 LAMP(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可以作为培养方法的替代技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确诊肺结核,并进行抗结核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涂片;固体培养;lamp2020 年苏州高新区发病率为 49.13/10 万,肺结核仍居苏州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首位,防控形势仍旧严峻。
急需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技术和预防结核病感染新疫苗、新药品的出现[1]。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A15.6/A16.5)。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17 结核病分类和WS288-2017 肺结核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可有肺结核患者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刺激性咳嗽、胸痛,可伴有呼吸困难。
3.体征:有胸腔积液体征,早期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4.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或CT扫描、超声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征象。
5.胸腔积液检查:(1)为渗出液,白细胞数增高,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2)腺苷脱氨酶(ADA)升高。
(3)胸腔积液抗酸染色涂片和(或)分支杆菌培养阳性,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
6.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呈阳性反应,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7.胸膜活检:胸膜组织有典型的结核性病理改变即可确诊。
内科胸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病变部位,可明显提高胸膜活检的阳性率。
8.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以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抗结核治疗,治疗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原则,疗程一般为9~12个月。
2.胸腔穿刺抽液:应尽早积极抽液,条件允许可留置引流管,每次抽出胸液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ml。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者中毒症状较严重,胸腔积液较多,可在化疗和引流的同时应用泼尼松治疗,每日15~30mg,每天1次口服,待体温正常,全身中毒症状消除,胸腔积液逐渐吸收后逐渐减量,一般疗程不超过4周。
对胸膜炎已转为慢性者,不宜使用激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镇咳、吸氧等。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9年版)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耐多药肺结核2.单耐利福平肺结核3.疾病编码(ICD-10:A15.0、A15.1)。
以上病例均为第一诊断。
如有严重合并征或并发症者不宜进入临床路径。
可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①传统表型检测包括固体培养+药敏实验、液体培养+药敏实验;②基因检测包括GeneXpert、溶解曲线、基因芯片法等。
通过上述检测证实为利福平耐药 (RR-TB)、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MDR-TB或XDR-TB)。
对耐药高风险患者,如痰菌阴性可使用支气管活检或灌洗液获得耐药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WHO2018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治疗指南更新版》等。
1.耐多药结核(MDR-TB)的药物治疗原则:(1)充分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当地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2)根据药敏结核尽可能保证方案中有4种以上有效药物。
前6个月的方案中需选用至少4种可能有效的药物,之后至少为3种药物;(3)根据体重确定药物的剂量;(4)每天服用抗结核药物;(5)如使用注射剂,至少使用6个月,或痰菌阴转后至少4月;(6)建议长程治疗疗程为18-24个月,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调整。
(7)使用贝达喹啉方案的疗程参照NDIP扩展项目流程。
(8)考虑患者经济因素、注射剂能否执行等因素,通过知情同意制定可行方案。
2.耐多药结核(MDR-TB)推荐治疗方案:(1)MDR-TB短程方案:4-6Am(Cm)-MFx(Lfx)- Pto -Cfz –Z-H高剂量-E/5Mfx(Lfx)- Cfz-Z-E①短程化疗方案推荐用于未接受二线药物治疗或治疗不超过1个月的MDR-TB或RR-TB 患者。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测定对肺结核患者诊断的价值研究发布时间:2022-12-19T07:39:21.43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1期作者:鲁成娇1 杨艳1 鲁成志2 李彦娴1 彭晓云2 肖明英2 [导读] 目的:分析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测定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鲁成娇1 杨艳1 鲁成志2 李彦娴1 彭晓云2 肖明英21.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2.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测定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保山市人民医院分院感染科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痰涂片检测肺结核患者对应四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结果: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测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测定的灵敏度分别为92.6%(25/27)、63.3%(19/30)、68.9%(20/29)、81.6%(31/38),特异度分别为:22.9%(14/61)、73.6%(39/53)、73.4%(47/64)、36.5%(27/74)。
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检测方法,配合该病临床表现能够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该方法可用于肺结核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检测;结核DNA核酸测定;血沉(ESR);痰涂片抗酸染色技术;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被称作“白色瘟疫”,我国是人口大国,结核病发病率高居世界前列。
2019年结核病防治知识竞赛题汇编及答案1. 截止2019年,我国目前的结核病人数量居世界(B ),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2、2019年3月24日是第(A)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A、24B、23C、21D、223. 据2017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约有活动性结核病人(B)。
A、150万B、450万C、100万D、4万4. 结核病是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每种类型都具有传染性B、痰菌检查阳性的病人具有传染性C、治疗2个月后,痰菌检查阴性具有传染性D、治疗6个月后,痰菌检查呈阳性的病人没有传染性5.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C )。
A、4月7日B、4月25日C、3月24日D、12月1日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肺结核病被列为(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被列入法定传染病7. “四高一低”指的是在我国结核病流行的特点,具体内容是(A)。
A、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递降率B、高发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治疗率C、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治愈率D、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发现率8.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其核心内容是(C )。
A、通过痰涂片检查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B、政府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C、医生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D、定期不间断地供应抗结核药物9. 出现以下什么情况就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病?<c.A、头痛B、拉肚子C、咳嗽、咳痰三星期以上或咳血D、月经不调10.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A、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B、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C、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人D、结核性脑膜炎11. 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有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尽早采取(A )措施。
A、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进行痰涂片和胸部X线检查B、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三大常规和CT检查C、到药店买感冒药治疗D、由于没有时间,在等待一段时间去检查12. 传染病网络直报中应报告的肺结核病人不应该包括(D )。
通知卫生院各科室,各乡村卫生室:兹定于2019年1月9日15时,在黄店镇卫生院三楼会议室召开结核病防治全体乡村医生和医院职工培训,望届时准时参加,特此通知。
黄店镇卫生院2019年1月2日结核病防治知识防治培训方案为了让卫生院职工和各位乡村医生了解结核病的基本知识,院公共卫生科决定开展一次艾滋病知识培训。
一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菌侵犯什么脏器叫什么脏器的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骼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
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二培训安排1.培训时间:2019年1月9日下午15:002.培训地点:黄店镇卫生院三楼会议室3.培训形式: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4.参加人员:卫生院全体职工和全体乡医5.培训效果:培训后进行考试黄店镇卫生院2019年1月9日医务人员及乡医结核病防治培训内容课件黄店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乡医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记录时间:2019年01月09日15点地点:黄店卫生院三楼会议室主讲人:刘献庆副主任医师内容: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人员: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卫生院各科室医生共计31人1、结核病的发现程序,症状识别和常规检查,痰涂片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结核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3、肺结核疫情登记、报告及转诊。
4、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
5、转诊告知书。
6、转诊工作流程图。
7、培训后对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医进行考试。
黄店镇卫生院2019年1月10日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为了提高我镇医务工作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的要求,我院于2019年1月9日下午对全院职工及乡村医生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现将培训总结如下: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时间情况,在培训前精心准备了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