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教案设计范例
- 格式:doc
- 大小:631.50 KB
- 文档页数:9
护理教育教案范例第一章:护理教育的概述1.1 护理教育的定义解释护理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护理教育在护理发展中的作用1.2 护理教育的历史发展介绍护理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探讨护理教育的里程碑和变革1.3 护理教育的目标与原则阐述护理教育的目标Setting learning objectives讨论护理教育的原则,如实用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1.4 护理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介绍常见的护理教育模式,如行为模仿、问题解决和案例教学法探讨护理教育的有效方法,如小组讨论、临床实习和模拟练习第二章:护理教育的计划与评估2.1 护理教育计划的设计解释护理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强调护理教育计划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的重要性2.2 护理教育的教学资源讨论护理教育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设施和人力资源探讨护理教育的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2.3 护理教育的评估与反馈解释护理教育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强调护理教育的评估与反馈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2.4 护理教育的改进与发展讨论护理教育的改进与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护理教育的改进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第三章:护理教育的教学技巧与策略3.1 护理教育的教学技巧介绍护理教育的教学技巧,如讲解、引导和激励学生强调护理教育的教学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3.2 护理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探讨护理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如分组教学、翻转课堂和信息技术应用讨论护理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和使用3.3 护理教育的教学互动与参与解释护理教育的教学互动与参与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护理教育的教学互动与参与的方法和技巧3.4 护理教育的教学评价与反馈讨论护理教育的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强调护理教育的教学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第四章: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4.1 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概述解释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4.2 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模式与方法介绍常见的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模式,如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探讨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临床实习、临床案例分析和临床教学讲座4.3 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资源与设施讨论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资源与设施的选择和使用4.4 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评价与反馈解释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强调护理教育的临床教学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第五章: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5.1 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概述解释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5.2 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趋势探讨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和应用讨论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趋势的挑战和机遇5.3 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实践应用介绍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实践应用,如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计和创新教学资源开发强调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以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5.4 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评价与反馈解释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强调护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以促进护理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护理教育教案范例第一章:护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1.1 护理教育的定义解释护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强调护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2 护理教育的基本原则解释每个原则的含义和应用1.3 护理教育的目标阐述护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强调护理教育的目标与护理实践的关系第二章:护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1 讲授法介绍讲授法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如何运用讲授法进行有效的教学2.2 案例分析法解释案例分析法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2.3 角色扮演法介绍角色扮演法的定义和应用指导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2.4 临床实践法阐述临床实践法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强调临床实践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第三章:护理评估与计划3.1 护理评估的概念与步骤解释护理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护理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2 护理计划的概念与要素介绍护理计划的定义和目的讲解护理计划的要素和制定方法3.3 护理评估与计划的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和计划强调护理评估与计划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四章:护理干预与评价4.1 护理干预的概念与原则解释护理干预的定义和目的阐述护理干预的原则和实施方法4.2 护理评价的概念与方法介绍护理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护理评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3 护理干预与评价的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干预和评价强调护理干预与评价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五章:护理教育的评估与改进5.1 护理教育评估的概念与方法解释护理教育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护理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步骤5.2 护理教育改进的策略与实施介绍护理教育改进的策略和方法讲解如何实施护理教育改进措施5.3 护理教育评估与改进的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教育评估和改进强调护理教育评估与改进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六章:护理教育的心理社会层面6.1 护理教育中的心理支持解释心理支持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阐述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6.2 护理教育中的沟通技巧介绍有效沟通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讲解如何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教学6.3 护理教育中的团队合作解释团队合作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七章:护理教育的实践与实习7.1 护理实习的概念与目的解释护理实习的定义和目的强调护理实习的重要性7.2 护理实习的安排与管理介绍护理实习的安排和管理方法讲解如何确保实习质量7.3 护理实践与实习的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实践和实习强调护理实践与实习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八章:护理教育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8.1 护理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解释信息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8.2 护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介绍护理教育资源的种类和重要性阐述如何整合和利用护理教育资源8.3 护理教育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教育的技术创新和资源利用强调护理教育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九章: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评价9.1 护理教育质量保证的概念与原则解释护理教育质量保证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护理教育质量保证的原则和实施方法9.2 护理教育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介绍护理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讲解如何进行护理教育评价9.3 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评价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和评价强调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评价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十章:护理教育的未来发展10.1 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护理教育的可能性与挑战10.2 护理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介绍护理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方法强调护理教育的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10.3 护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思考强调护理教育的未来发展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护理教育的定义和目标解析:理解护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学习护理教育的基础。
护理教育学教案及讲稿范文模板一、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护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护理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模型和方法;•理解护理教育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护理教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护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护理教育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护理教育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介绍护理教育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知识讲授通过讲解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对护理教育学的整体认知。
Step 3:理论模型和方法介绍护理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模型和方法,并逐个进行详细解析和示范。
Step 4: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护理教育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Step 5: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4.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等;•学生对护理教育学概念和理论模型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讲稿范文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护理教育学的知识。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教育和培训护理人员,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护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护理教育的学科,它关注的核心是教育和学习过程。
在护理教育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护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样,经历了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转变。
在过去,护理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而现在,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护理教育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型、反思性学习模型和案例教学法等都是现代护理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护理教学教案模板范文第一章:护理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理解护理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
2. 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 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护理职业概述2. 护理基本理论3. 护理基本技能4. 护理职业道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职业的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练习护理基本技能。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护理职业的基本理解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护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临床护理技能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熟悉常用临床护理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1. 临床护理流程2. 临床护理技能操作3. 临床护理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临床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练习临床护理技能。
四、教学评估:1.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临床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临床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护理评估与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的护理评估和计划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护理评估方法2. 护理计划制定3. 护理措施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练习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
1. 评估能力考核:评估学生对护理评估的掌握程度。
2. 计划制定考核:检查学生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
第四章:常见疾病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 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原则。
3. 培养学生的临床疾病护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疾病概述2. 疾病护理措施3. 疾病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学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工作方式。
- 理解护理程序的步骤及相关内容。
- 熟悉护理资料收集的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评估患者状态,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 能够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实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2. 护理程序的步骤及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1. 护理程序的灵活运用。
2. 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护理学的重要性。
二、讲解新课(40分钟)1.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解释护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 介绍护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 分析护理工作方式的特点。
2. 护理程序:- 介绍护理程序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详细讲解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护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护理程序?- 如何提高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强调护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护理程序的重要性。
2.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加深对护理程序的理解。
2. 查找案例,分析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一、课程名称:[具体课程名称]二、授课班级:[班级名称]三、授课教师:[教师姓名]四、授课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五、课时安排:[课时数]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学生能够了解[具体知识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具体技能]。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具体知识点]的核心理论。
- [具体技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难点:- [具体知识点]在复杂临床情况下的应用。
- [具体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3. 演示法:现场演示操作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情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新课- 详细讲解[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3. 技能操作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具体技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学生观摩,了解操作技巧。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临床问题进行讨论。
- 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5.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扮演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模拟临床情景。
-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与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查阅资料,了解[具体知识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十一、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护理教学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了解护理的历史和发展;(3)熟悉护理程序的步骤和应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患者评估;(2)能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患者干预和护理措施的实施;(3)能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患者教育和健康促进。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对患者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护理概念与历史:介绍护理的定义、内涵和目标,回顾护理的发展历程。
2. 护理程序:讲解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并通过案例分析演示护理程序的应用。
3. 患者评估:介绍患者评估的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收集患者资料、分析患者问题和发展护理计划的能力。
4. 患者干预与护理措施:讲解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原理和应用,如的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护理干预的效果。
5. 患者教育与健康促进:介绍患者教育的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患者教育的内容、时机和方式,以及如何进行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讲解案例,传授护理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提供具体的护理案例,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包括护理评估、干预措施和评价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同理心、关爱之心和护理实践能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护理专业教育教案2. 教学对象:护理学专业学生3. 教学课时:2课时4.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2. 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伦理观念。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护理专业概述- 护理专业的起源与发展- 护理专业的现状与趋势- 护理专业的主要学科领域2. 护理学基本理论- 护理程序- 护理诊断- 护理计划- 护理实施- 护理评价3. 护理学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护理伦理学4. 护理学基本技能- 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评估技能- 沟通与交流技能- 团队协作技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护理程序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的制定- 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2. 教学难点:- 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伦理观念。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的练习。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或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护理专业教育主题。
2. 讲授- 讲解护理专业概述、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伦理观念。
4.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的练习,如测量血压、血糖、体温等。
5.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一、教案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XXX护理知识;(2)了解XXX护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熟悉XXX护理相关理论。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XXX护理操作技能;(2)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3)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习态度:(1)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护理工作态度;(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XXX护理知识的核心内容;(2)XXX护理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3)XXX护理相关理论的关键点。
2. 教学难点:(1)XXX护理操作中的难点和易错点;(2)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3)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缺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XXX护理知识,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2. 演示法:现场演示XXX护理操作,使学生直观了解操作步骤;3. 实践操作法:分组练习XXX护理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XXX护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XXX护理知识:讲解XXX护理知识的核心内容,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演示XXX护理操作:现场演示XXX护理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分组练习XXX护理操作:学生分组练习XXX护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缺陷。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7.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2. 操作技能:考核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5篇范文第一篇:《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2005年4月10日护理学基础课程设计方案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性和建设性文件,是远程开放教育护理专业的学习者和责任教师在学习和组织护理学基础课程时首先需了解的内容。
设计方案介绍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要求、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进度安排建议、考核的要求、学习组织及辅导的建议等内容。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及群体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崛起,医学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向以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点的“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模式转变。
护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过程的综合治理模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护理人员学习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课,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现代护理理论和护理专业及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为学习临床各科护理专业课奠定基础。
2.课程的基本内容护理学基础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
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6学分。
3.护理学基础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护理学基础的前修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二、学习资源本课程提供文字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网上辅导等学习资源。
1.《护理学基础》文字主教材郑修霞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据高等医学专科培养目标和规格及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编写。
全书共十八章:第一章护理学概论;第二章护理实践的中相关理论与概念;第三章护患关系与沟通;第四章护理理论与模式;第五章护理程序;第六章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第七章医院环境;第八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第九章病人舒适的需要;第十章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十二章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第十三章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第十四章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第十五章给药;第十六章输液与输血;第十七章一般急救技术;第十八章临终病人的护理2.《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文字辅导教材郑修霞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