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名画家的作品,从中学习色彩运用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的冷暖知识:冷色调、暖色调以及冷暖对比3. 色彩的运用:色彩搭配、色彩推移、色彩表现技巧4. 名画家的色彩作品欣赏与分析5. 学生绘画实践: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冷暖知识、色彩的运用以及名画家的色彩作品欣赏。
2.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色彩推移以及学生绘画实践中的色彩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冷暖知识以及名画家的色彩作品。
2. 示范法:展示色彩搭配、色彩推移的实例。
3. 实践法:学生绘画实践,教师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绘画心得,分享色彩运用技巧。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相关的PPT、画作实例、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冷暖知识。
3. 示范:展示色彩搭配、色彩推移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运用。
4. 欣赏:分析名画家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色彩运用技巧。
5.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交流:学生之间分享绘画心得,讨论色彩运用技巧。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色彩运用情况。
2. 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度。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设计教案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教材,第七单元《画家笔下的色彩》,本节课为该单元的第一课。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冷暖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绘画和设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冷暖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三要素的运用。
难点:色彩冷暖的理解,色彩搭配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册、色彩样本。
学具:笔记本、彩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
3. 色彩分析:通过展示画作,分析画中的色彩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色彩三要素。
4. 色彩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冷暖知识:讲解色彩的冷暖概念,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温度。
6. 冷暖实践:学生进行冷暖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8.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幅色彩搭配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冷暖知识。
板书形式:文字、图形、色彩搭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幅色彩搭配作业。
作业要求:色相、明度、纯度运用恰当,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创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在色彩搭配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色彩搭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学会用心观察、用心感受,提高色彩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一、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二、学习领域:造型表现三、课时:2 课时四、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教材紧扣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
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
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
2、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八、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源,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创作等环节完成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测一测:比比看,你有什么感觉?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两组彩色图片。
试问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教师小结:黄色给人温暖膨胀的感觉,蓝色给人收缩后退的感觉。
正是色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
二、新课教授(一)认识色彩出示色环,学生结合课本16 页,了解色彩的三要素。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运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画家在作品中运用颜色的方法和技巧。
- 学会通过色彩运用表达情感和创造艺术效果。
-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介绍:主要颜色、次要颜色、冷暖色调等。
2. 艺术家作品赏析:通过欣赏知名画家的作品,分析他们在作品中运用色彩的方法和效果。
3. 色彩运用实践: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运用色彩创作一幅画作,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强烈色彩对比的画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描述他们对这幅画作的感受和想法。
2. 分享:展示一些知名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画家在作品中运用的色彩技巧和效果。
3. 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主要颜色、次要颜色以及冷暖色调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4.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自主创作一幅画作,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艺术效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和体会。
6.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色彩运用方法和技巧,强调色彩对于艺术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 研究成果:评价学生的画作和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创造力和艺术效果。
- 同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研究。
教学资源- 画家作品图片素材- 色彩轮盘、调色板等辅助工具- 学生画纸、颜料和刷子等绘画工具延伸活动- 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研究和欣赏画家们的作品。
- 组织学生参与美术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通过本教案和教学设计,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画家笔下的色彩运用,并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艺术效果。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名家的色彩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知识。
2. 色彩的运用:如何调配色彩、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空间感、质感等。
3. 欣赏和分析名家的色彩作品,学习他们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运用,欣赏和分析名家的色彩作品。
2. 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表现手法,名家的创作风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色彩样品、画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
3. 色彩的运用:教师示范如何调配色彩,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空间感、质感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4. 欣赏和分析名家的色彩作品:教师展示名家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色彩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如何通过色彩表达情感。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情感色彩的作品。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创作心得。
八、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色彩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表现空间感、质感等。
2. 收集并分析一幅名家的色彩作品,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
初中卡通美术知识重点知识精选美术劳逸结合,陶冶心智,我们来学习美术知识吧!初中美术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大胆表现。
过程与方法:观摩与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看到的景物大自然都赋予了其各自的颜色。
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等等,那么,向日葵是什么颜色的呢?(生答)揭示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2、欣赏各种在生活中的向日葵图片提问:①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是怎么样的?②它本身代表了什么样的精神?(生答)小结: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生长,生机勃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讲授新课1、正因为向日葵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它成为许多画家绘画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画家——凡•高。
(简单介绍生平事迹)2、欣赏凡•高的《向日葵》。
提问:感受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谈感受)师提示:可从色彩上和笔触上进行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可根据生的回答可适当的色彩的有关知识,如对比色、邻近色、色调等。
总结: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发现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手段。
3、感受色调。
欣赏两幅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让生思考在同一幅画,画面色调不同,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
4、感受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出示黄色在不同颜色的衬托下的图片)(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
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5、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对喜怒哀乐的理解与感受。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三、感受不同的笔触1、出示不同笔触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师评价。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教材】《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基本概念和色彩的分类;2.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3.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与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技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的作品中各种颜色的运用并询问学生对于颜色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色彩的兴趣。
二、知识讲授1.色彩基本概念1)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线经过反射、折射、透射等作用而使我们感受到的现象。
也就是说,色彩是由光线的三个特性(波长、频率和幅度)所决定的。
2)色彩的构成——色相:色彩的基本属性,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亮度:即明暗程度。
同一色相的颜色,在亮度上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浅色带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深色则给人沉重压抑的感觉。
——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强度和浓淡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更加鲜艳、明亮、艳丽,反之则更加沉闷、阴暗、冷淡。
2.色彩的分类1)按色相分类根据色相可以将颜色分为七大基本色系:红、橙、黄、绿、青、蓝、紫。
每种颜色会有自身的情感内涵和特性,如红色代表热情、温暖、激情;绿色代表自然、生机、安宁等。
2)按色彩的亮度分类——彩度高且亮度高:明亮、鲜明的颜色,像太阳明亮耀眼,如红、黄、橙、白等。
——彩度高而亮度低:出现阴影的、有天然和枯萎感的颜色,像潮湿的草地、枯黄的叶子等,如深蓝、灰、紫、褐等。
——彩度低而亮度低:阴暗、沉闷的颜色,像黑、暗褐、暗灰、暗红等。
——彩度低而亮度高:轻松、柔和的颜色,像天空、海水、草地等,如淡粉、淡黄等。
三、实践操作1.配色练习1)练习1将红、黄、蓝三个基本颜色混合使用,配出不同的二次色。
2)练习2运用饱和度、亮度的不同,在同一色相基础上配出不同效果的颜色组合,比如配合明度和色彩饱和度相似但有明显区别的颜色(如暗红色和浅紫色),或者反过来(如深红和浅绿)。
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学习色彩三要素、色调、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学习印象派色彩的特点、研究学习后印象画派梵高的色彩特点;了解探讨现代派色彩的特点与相关画家的色彩绘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善于发现、主动观察、对比总结的学习方法,通俗易懂的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印象派色彩中,通过感受、体验再结合欣赏、评述的方法来学习印象派的特点,感受大师的色彩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完成“我与梵高的一次交谈”小剧表演的活动研究解读梵高的色彩,懂得画家笔下色彩的精神内涵;在小组谈论、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过程中主动发现现代派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单元在认识色彩、学习色彩、尝试色彩表现的过程中,建立生活与色彩知识的关系,在观察、对比、欣赏、表达中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从学习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现代派画家懂得画家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并在创作中体会色彩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个性审美观。
对应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