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赵伟,孙国志. 常用实验动物随机分组方法,实验动物,2009年 第4期
[5]万霞, 刘建平. 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 中医杂志2007 年第 48 卷第3 期
阳性对照组:通常是给予疾病模型动物已知应 该有效的药物或者其他有效因素的处理;目的 是对比某受试药物与阳性药物对比,是否有效; 举例:已知阿霉素对乳腺癌肿瘤生长有抑制作 用,因此我们可以选用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 来判断此受试药物的治疗效果。
问题二: 每组几只合适?
动物实验设计应遵循实行“3R原则”,包括实验 动物的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其中减少即指 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查阅文献,并未发 现对实验动物数目有绝对要求,但在减少的同 时,一定要满足统计学要求。统计学上要求一 般至少每组有6个可用数据,才有意义。
[2] Festing M F, Altman D G.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Using Laboratory Animals[J]. Ilar Journal, 2002, 43(4): 244-258.
一般小鼠的每组一般不少于10只; 一般大鼠每组不少于6只; 大动物等级越高,价格越贵,根据情况可适当
减少,但一般不能少于4-5只。
问题三: 如何进行随机分配?
根本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分组时常用的 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等[3-4]。 实现随机分组时需要利用随机数字表以及随机数 余数分组法。
优势:区间分组将保证了实验组间的生物差异减到了 最小,遵循了一致性原则与随机性原则,使实验结果 更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有时候我们会碰到多个因素,则需要依次分区, 如:40只体重差异较大的小鼠,雌雄不一,此时我们 不能只按照体重区组分配,需要先把雌雄分开,然后 各自按体重分层。即它要求随机先按某一因素分成相 等的几组,再在组内按另一因素分成几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