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概论
- 格式:pdf
- 大小:9.30 MB
- 文档页数:60
运动治疗技术概论第一篇:运动治疗技术概论运动治疗是运用体育运动、健身运动、康复运动和舞蹈等各种运动方式来防治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
它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改善身体机能,还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运动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介绍运动治疗技术。
一、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1.运动治疗的概念和作用运动治疗是一种借助于运动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1)促进心血管、呼吸、消化和免疫等系统的功能。
(2)改善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力量、伸展度、协调性等。
(3)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2.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1)运动通过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健康。
(2)运动可以改善心、肺、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3)运动可以刺激人体生理激素、神经递质等物质的释放,增强人体免疫力。
二、运动治疗的方法1. 按疾病分类(1)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可采用有氧运动、心肺康复训练等方法。
(2)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脊髓损伤等,可采用运动控制训练、平衡训练等方法。
(3)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骨科疾病、运动损伤等,可采用康复力量训练、伸展训练等方法。
(4)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可采用有氧运动、代谢训练等方法。
2. 按运动方式分类(1)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车等,可促进心肺系统的健康。
(2)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爆发性运动等,可促进肌肉、骨骼系统的健康。
(3)平衡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促进肌肉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三、运动治疗的临床应用1. 康复领域运动治疗可以促进受伤或手术后的身体康复,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恢复肌肉、骨骼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2. 心理领域运动治疗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领域运动治疗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抗病能力。
总之,运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健康治疗方法,其具体实施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章运动疗法概论一、概念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而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他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各部功能的现状,利用生物力学的原理,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或康复治疗者的辅助操作所进行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以促进患者各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二、特点(一)主动积极治疗要求患者主动、资源的参加治疗的全过程,通过主动积极锻炼,以促进患者心理障碍和躯体障碍恢复。
(二)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通过肌肉、关节活动达到局部器官的锻炼,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节机制来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功能康复的目的。
(三)防病和治病相结合能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可预防疾病和具体健身益寿的作用。
(四)简便易行运动疗法可不受时间、地点、设备、器材等条件限制,简便、经济、易行。
三、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一)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运动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二)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以补偿丧失的功能。
(三)促进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
(四)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通过运动训练可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五)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如促进糖代谢,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的吸收。
四、分类及临床应用根据运动过程中用力的方式和程度,可将运动氛围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自主主动运动和抗阻主动运动,但后三种都有主动用力的形式,亦可大致划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大类。
(一)被动运动1.概念由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所引起的动作称被动运动。
一般用于维持正常或增大已受限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2.服务对象(1)瘫痪(肌力0-1级)(2)关节功能性障碍(3)需要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但又不能或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
运动治疗技术概论概述运动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运动来改善或恢复身体状况的治疗方式。
它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多种疾病和损伤有效。
运动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康复中心、医院、职业疗法中心、老年护理机构、学校、社区等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
在运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式,通过语言、动作、触觉等多种方式指导病人进行运动。
基本原理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动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增强肌肉力量和体力运动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和体力,提高身体的机能和素质。
通过锻炼肌肉和提高体力,可以帮助病人进行更多的活动,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提高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运动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有效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及退化性关节病。
通过提高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病人可以进行更多的动作,减少运动损伤。
3. 改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
对于老年人及有定位障碍的病人尤为重要。
4. 减少疼痛和炎症运动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炎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增强肌肉和提高身体机能,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的程度。
常用运动治疗方式1. 筋膜松弛筋膜松弛是一种通过刺激肌肉周围的筋膜组织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师可以通过手法、蒸汽、热敷、伸展等方式来达到筋膜松弛的效果,在肌肉紧张和病痛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2. 增强肌肉力量在运动治疗的过程中,增强肌肉力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它可以通过肌肉收缩动作和训练来达到目的。
增强肌肉力量可以同时提高身体机能和保护身体免受伤痛。
3. 外展运动外展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和退化性关节病。
它可以通过单脚平衡、屈膝等方式来达到效果。
4. 滚轮训练在运动治疗中,滚轮训练是一种常见的开发肌肉和提高身体机能的方法。
在滚轮训练中,治疗师会指导病人使用滚轮器设备,在平坦地面上通过滴转滾轮运动来强化肌肉群。
物理治疗学第一章概论物理治疗学:英文缩写是PT,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的医学相关类学科。
物理治疗范畴:三大类①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又称为运动治疗或运动疗法。
②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又称理疗。
③手法治疗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①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②增强心肺功能。
③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④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⑤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⑥调节精神和心理抗阻力运动:运动时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又称负重运动。
(常用于肌力已达到3级或以上的患者,分为抗等张阻力运动、抗等长阻力运动、等速运动。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按运动轴对关节的分类及举例1.单轴关节:①滑车关节(指间关节肱尺关节)②车轴关节(圆柱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2.双轴关节:①椭圆关节(桡腕关节)②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3.三轴关节或称多轴关节:①球窝关节(肩关节)②杵臼关节(髋关节)③平面关节(肩锁关节腕骨和跗骨间诸关节)影响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生理:①拮抗肌的肌张力。
②软组织相接触。
③关节的韧带张力。
④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⑤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①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
②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黏连或痉挛。
③肌力降低。
④关节本身病变。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1.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①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痪者转移时。
②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轮椅转移时必须先制动,活动床转移时应先锁住床的脚轮,椅子转移时应将其置于最稳定的位置。
③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若两者之间有距离,可使用转移滑板。
④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
越硬越好,以利患者转移。
⑤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如利用倾斜力、翻滚力、摆动惯性以增加起身的动量。
⑥转移时应注意安全。
一、概论物理治疗学: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治疗师特别是国内目前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一、运动疗法范畴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的运动疗法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理疗二、神经发育疗法的共同点1、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
2、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ADL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3、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完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治疗中强调先作等长练习,后作等张练习。
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再练习向心性控制。
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4、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及协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工作方式【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各相关专业全力配合、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
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三、运动疗法对人体的治疗作用1、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2、增强心肺功能3、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4、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5、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6、调节精神和心理\四、物理因子的主要作用消炎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增加机体的免疫机制脱敏作用抗癌作用二、关节活动技术一、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①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之差②关节囊的厚度与松紧度③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④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弱与伸展性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生理因素:①拮抗剂的肌张力②软组织相接触③关节的韧带张力④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弹性情况⑤骨组织的限制病理因素:①关节周围组织疼痛②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炼或痉挛三、关节活动技术的临床应用P18四、关机活动技术的注意事项:①熟悉关节的结构②早期活动③全范围活动④与肌肉牵伸结合五、肩带运动提肩:是指锁骨的肩峰端和肩峰向上朝向耳的运动,约为60°降肩:指肩峰锁骨区向下的运动,静息的坐位,约能下降5°~10°前突:指锁骨的肩峰端和肩胛骨沿胸壁向前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