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86.63 KB
- 文档页数:2
气调贮藏常用的方法
气调贮藏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贮藏方法之一,它通过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等因素,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降低食品变质和损失。
气调贮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膜袋包装:将食品放入透明袋中,通过抽真空和充填密封气体的方式,达到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2. 气体调节仓:在密闭的仓内注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调节仓内的气体组成,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微生物活动。
3. 深冷贮藏:在极低温度下贮藏食品,使其处于低氧或无氧环境下,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4. 高压灭菌:将食品放入高压容器中,通过增加压力和温度的方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壁,达到灭菌和保鲜的目的。
5. 液氮冷冻:将食品浸入液氮中,迅速降低温度并使其快速冷冻,防止细胞膜受损和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
以上都是气调贮藏常用的方法,不同的食品贮藏条件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气调贮藏时,需要依据食品种类、贮藏条件、保鲜期等,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气调方法近年来,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发展很快,其中采用降温、降氧、控制二氧化碳及乙烯含量的气调保鲜是世界上果蔬贮藏的最先进方法。
本文介绍了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气调的方法、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工艺条件。
一、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气调贮藏简称CA,是指在特定的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方法。
正常大气中氧含量为20.9%,二氧化碳含量为0.03%,而气调贮藏则是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降低氧的含量至2%-5%,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到3-5%,这样的贮藏环境能保持果蔬在采摘时的新鲜度,减少损失,且保鲜期长,无污染;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更趋完善。
新鲜果蔬在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分解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由于呼吸要消耗果蔬采摘后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
贮藏环境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对果蔬采摘后生理有着显著的影响:低氧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作用,微生物生长;适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对呼吸跃变型果蔬有推迟呼吸跃变启动的效应,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和衰老。
乙烯是一种果蔬催熟剂,控制或减少乙烯浓度对推迟果蔬后熟是十分有利的。
降低温度可以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并可抑制蒸发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而对某些冷害敏感的果蔬来说,仍然很高。
采用气调贮藏法才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成熟和老化)及有关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
因此,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果蔬贮藏方法。
近年来我国山东、陕西、河南、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福建等地已先后建立了气调综合冷藏库。
二、气调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四种:塑料薄膜帐气调、硅窗气调、催化燃烧降氧气调和充氮气降氧气调。
1、塑料薄膜帐气调法利用塑料薄膜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不同渗透性和对水透过率低的原理来抑制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水蒸发作用的贮藏方法。
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
气调贮藏保鲜是一种现代化的食品保鲜技术,它利用气体的特性,通过调节气体成分和压力,控制食品内部的微生物生长和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
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是基于食品的新陈代谢过程。
食品在存储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这些代谢产物会导致食品的质量下降和腐败。
而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则是通过控制食品周围的气体成分和压力,来减缓食品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
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核心是控制食品周围的气体成分。
一般来说,氧气是导致食品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气调贮藏过程中,需要将食品周围的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同时,还需要控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在气调贮藏过程中,还需要控制食品周围的气体压力。
一般来说,较高的气体压力可以减缓食品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
但是,过高的气体压力也会对食品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贮藏条件来确定最适宜的气体压力。
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
例如,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食品都可以通过气调贮藏技术来延长保鲜期限,减少食品浪费和损失。
此外,气调贮藏技术还可以
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增加食品的附加值。
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食品保鲜技术,它利用气体的特性,通过调节气体成分和压力,控制食品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减少食品浪费和损失,提高食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原理及方法目前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如下四种:塑料薄膜帐气调、硅窗气调、催化燃烧降氧气调和充氮气降氧气调。
1、塑料薄膜帐气调法:利用塑料薄膜对O2和CO2 有不同渗透性的原理来抑制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水蒸发作用的贮藏方法。
塑料薄膜一般选用0.12mm 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薄膜或0.075~0.2mm 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由于塑料薄膜对气体具有选择性渗透,可使袋内的气体成份自然地形成气调贮藏状态,从而推迟果蔬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延缓衰老。
对于需要快速降O2 的塑料帐,封帐后用机械降O2 机快速实现气调条件。
但由于果蔬呼吸作用仍然存在,帐内CO2 浓度会不断升高,应定期用专门仪器进行气体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气体成份的配比。
2、硅窗气调法:根据不同的果蔬及贮藏的温湿度条件选择面积不同的硅橡胶织物膜热合于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贮藏帐上,作为气体交换的窗口,简称硅窗。
硅胶膜对O2 和CO2 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适当的透气比,可以用来调节果蔬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达到控制呼吸作用的目的。
选用合适的硅窗面积制作的塑料帐,其气体成份可自动衡定在O2 含量为3%~5%;CO2 含量为3%~5%。
3、催化燃烧降氧气调法:用催化燃烧降氧机以汽油、石油液化气等燃烧与从贮藏环境中抽出的高氧气体混合进行催化燃烧反应,反应式如下:以汽油为例:由反应式可见,空气中氮气不参加上述反应,式中的H2O 是蒸汽状态的水,可用冷凝法排除,反应后无氧气体再返回气调库内,如此循环,直到把库内气体含氧量降到要求值。
当然这种燃烧方法及果蔬的呼吸作用会使库内CO2 浓度升高,这时可以配合采用二氧化碳脱除机降低CO2 浓度。
4、充氮气降氧气调法:从气调库内用真空泵抽除富氧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这两个抽气、充分过程交替进行,以使库内氧气含量降到要求值,所用氮气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用液氮钢瓶充氮;另一种用碳分子筛制氮机充氮,其中第二种方法一般用于大型的气调库。
气调保鲜贮藏技术介绍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即Controlled Atosphere Storage, 简称CA,是指在特定的气体、温度、湿度环境中贮藏食品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冷库贮藏相比,气调保鲜贮藏具有如下优越性:1.气调保鲜贮藏库属于高温库的范畴,被保鲜的食品不会结冰,保留食品原有的新鲜度和风味不变,营养也不会丢失,且安全环保,无污染;2.在相同的保鲜品质和温度条件下,气调保鲜贮藏库的保鲜时间是冷库的3~5倍,有些食品甚至可达数十倍,是冷库所无法比拟的;3.气调保鲜贮藏库运行温度在0~12℃,比普通低温冷库(运行温度-25~-18℃)高18~37℃,在相同的保鲜时间内,气调保鲜贮藏库的电耗远远小于普通冷库;4.气调保鲜贮藏库采用惰性情气体隔离空气,可以有效抑制食品细胞的呼吸而后成熟,不仅延长了保鲜时间,而且增加了食品出库后的货架期,使食品出库后在较长时间内新鲜销售成为可能;5.气调保鲜贮藏库采用了气体成分和浓度调节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抑制C2H4等催熟成分的生成和作用,而且具有降氧、调炭、抑菌、消除农药毒副作用的功能;6.气调保鲜贮藏库采用了加湿技术,不仅可以保持食品自身的水份不会丢失,而且使食品的色泽、质地都不会改变,既减少了食品的储存损失,又保留了食品原有的品质。
7.气调保鲜贮藏库采用了现代化机电控制技术,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网络传输技术与传统机电产品相结合,使系统具有了可靠性、经济性、合理性、先进性及远程控制性能的特征,将会很快成为现代食品保鲜贮藏的主流技术。
目前,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果蔬保鲜的重要手段,如美国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新建的果品冷库几乎都是气调保鲜贮藏库,英国气调保鲜贮藏库容达22万吨,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也大力发展气调冷藏保鲜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50%~70%以上,而且形成从采收、入库到销售环环相扣的贮藏链,从而使果蔬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
1. 冷藏保鲜:
冷藏保鲜是利用低温环境来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果蔬的冷藏温度应控制在0-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左右。
对于需要特别保护的果蔬,可以采用气调冷藏、真空冷藏、辐射冷藏等方式进行贮藏保鲜。
2. 气调保鲜:
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来保持果蔬新鲜度的一种方法。
在密封的条件下,通过向贮藏环境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使环境中的氧气浓度降低,进而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质期。
3. 真空保鲜:
真空保鲜是将果蔬放入真空袋中,排除空气并密封,以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由于真空环境下几乎无氧气,因此果蔬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同时避免了空气对果蔬的氧化作用。
4. 防腐剂保鲜:
防腐剂保鲜是利用防腐剂来杀灭果蔬表面的细菌和真菌,以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用量和使用频率。
5. 生物保鲜技术:
生物保鲜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来保持果蔬的新鲜
度和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果蔬的腐败和变质,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气调保鲜冷库贮藏的原理及优点气调冷库技术特点气调冷库又称气调贮藏库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冷库。
它是在冷藏保鲜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成分调节,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更好地保持果蔬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销售货架期。
通常气调贮藏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2—3倍。
传统的果蔬贮藏保鲜方法有简易贮藏、通风库贮藏、辐射保鲜、化学保鲜、冷库贮藏。
简易贮藏、通风库贮藏设备简单、投资少,但贮藏效果差,贮藏期短,腐烂损失严重。
辐射及化学保鲜在部分水果上有一定适用性,但存在辐射及化学残留污染,不是所有果蔬都能应用。
1、气调贮藏的原理正常的空气中,一般含氧气21%,二氧化碳0.03%,其余为氮气和一些微量气体。
鲜果采后仍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在贮藏过程中仍然进行着正常的以呼吸作用为主导的新陈代谢活动,主要表现为果实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热量。
在环境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和由果实释放出的乙烯对果实的呼吸作用具有重大影响,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和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从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达到延长果实贮藏期。
气调贮藏能在适宜低温条件下,通过改变贮藏环境气体成分、相对湿度,最大程度地创造果蔬贮藏最佳环境,其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气调贮藏营造的低氧(一般O2含量为l%—5%)、适当CO2浓度能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果蔬中营养物质的损耗,以抑制其对果蔬的催熟作用,延缓后熟和衰老过程;增加环境气体中的相对湿度,以降低果蔬的蒸腾作用,较低的温度和低氧、高二氧化碳能够抑制果实乙烯的合成和削弱乙烯对果实成熟衰老的促进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
2、气调冷库的接构组成:气调库一般由气密库体、气调系统、制冷系统、加湿系统、压力平衡系统以及温度、湿度、O2、CO2,气体自动检测控制系统构成。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原理及方法目前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如下四种:塑料薄膜帐气调、硅窗气调、催化燃烧降氧气调和充氮气降氧气调。
1、塑料薄膜帐气调法:利用塑料薄膜对O2和CO2 有不同渗透性的原理来抑制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水蒸发作用的贮藏方法。
塑料薄膜一般选用0.12mm 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薄膜或0.075~0.2mm 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由于塑料薄膜对气体具有选择性渗透,可使袋内的气体成份自然地形成气调贮藏状态,从而推迟果蔬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延缓衰老。
对于需要快速降O2 的塑料帐,封帐后用机械降O2 机快速实现气调条件。
但由于果蔬呼吸作用仍然存在,帐内CO2 浓度会不断升高,应定期用专门仪器进行气体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气体成份的配比。
2、硅窗气调法:根据不同的果蔬及贮藏的温湿度条件选择面积不同的硅橡胶织物膜热合于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贮藏帐上,作为气体交换的窗口,简称硅窗。
硅胶膜对O2 和CO2 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适当的透气比,可以用来调节果蔬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达到控制呼吸作用的目的。
选用合适的硅窗面积制作的塑料帐,其气体成份可自动衡定在O2 含量为3%~5%;CO2 含量为3%~5%。
3、催化燃烧降氧气调法:用催化燃烧降氧机以汽油、石油液化气等燃烧与从贮藏环境中抽出的高氧气体混合进行催化燃烧反应,反应式如下:以汽油为例:由反应式可见,空气中氮气不参加上述反应,式中的H2O 是蒸汽状态的水,可用冷凝法排除,反应后无氧气体再返回气调库内,如此循环,直到把库内气体含氧量降到要求值。
当然这种燃烧方法及果蔬的呼吸作用会使库内CO2 浓度升高,这时可以配合采用二氧化碳脱除机降低CO2 浓度。
4、充氮气降氧气调法:从气调库内用真空泵抽除富氧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这两个抽气、充分过程交替进行,以使库内氧气含量降到要求值,所用氮气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用液氮钢瓶充氮;另一种用碳分子筛制氮机充氮,其中第二种方法一般用于大型的气调库。
案例名称:气调贮藏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1. 案例背景气调贮藏(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是一种通过调整食品包装内的气体组成,延长食品保鲜期的技术。
通过控制包装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等参数,可以抑制食品的微生物生长、氧化反应和水分蒸发,从而延长食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期限。
气调贮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食品行业,包括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
下面将以蔬菜为例,介绍气调贮藏技术在蔬菜保鲜中的应用案例。
2. 案例过程2.1 背景信息蔬菜是一种易腐食品,其保鲜期限相对较短。
传统的蔬菜贮藏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量蔬菜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
2.2 气调贮藏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蔬菜保鲜期短的问题,某农业科技公司引入了气调贮藏技术。
他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蔬菜——生菜,进行试验。
2.2.1 包装设计首先,他们设计了适合生菜的气调贮藏包装。
这种包装采用了高阻隔性的材料,有效隔绝外界氧气的进入。
包装内部还添加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抑制生菜的呼吸作用。
2.2.2 气体调节然后,他们使用专业的气调贮藏设备,对包装内的气体进行调节。
根据生菜的特性,他们将包装内的氧气浓度控制在2-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10%,湿度控制在90-95%。
2.2.3 贮藏条件调节好气体组成后,他们将包装好的生菜放置在恒温恒湿的贮藏室中。
贮藏室内的温度保持在0-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90-95%。
2.2.4 贮藏期监测在贮藏过程中,他们定期对贮藏室内的气体组成、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确保贮藏条件的稳定。
2.3 结果与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他们对比了气调贮藏和传统贮藏的生菜样品。
2.3.1 外观和口感使用气调贮藏技术贮藏的生菜,外观保持鲜绿色,叶片紧实,没有明显的腐烂现象。
口感上,气调贮藏的生菜相对更脆嫩,口感更好。
2.3.2 营养成分通过对气调贮藏和传统贮藏生菜的营养成分分析,发现气调贮藏的生菜中维生素C和叶绿素等营养成分损失较少,相对更加富含营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气调贮藏技术简介1. 气调贮藏发展现状气调贮藏可以说是继发明机械冷藏以后果蔬贮藏技术的又一重大革新。
四十年代美国开始兴建气调冷藏库用于商贮苹果,获得明显效益。
五十年代以后,气调贮藏技术有了世界范围的发展,成为当今先进而又成熟的果蔬商贮技术。
七十年代,气调贮藏技术在发达国家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西欧国家建造的果蔬贮藏库有95%以上是气调库。
在气调与冷藏的果品总量中,气调贮藏在意大利超过了50%,美国占50%,法国及德国占40%。
阿根廷、智利、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也通过发展气调贮藏,建造大型气调库,使贮藏质量大大提高,赢得了国外市场,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过去十年中,这些国家果蔬出口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国开始兴建气调库,发展机械气调贮藏。
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在气调库设计、建造,气调设备研制生产方面尚无成熟经验,总体技术水平还较低,气调库使用中缺乏经验,适宜气调贮藏的高品质果蔬较少,气调水果市场需求量也少,这一时期所建造的气调库大部分没有真正利用起来,没有体现其自身价值,产生应有效益,这为气调库的后来发展罩上了阴影。
一直到现在,仍然有一部分人甚至少数专家认为机械气调在中国不可行,应该继续发展小包装贮藏。
然而机械气调贮藏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毕竟是非常成熟又广泛应用的保鲜新技术,我国初期发展虽然遇到了暂时困难,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时机条件均已成熟,该项技术又蓬勃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在许多果蔬产地如在山东胶东又新建了部分气调库,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既提高了果蔬贮藏质量,又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初步体现了机械气调发展的良好前景。
最近几年,山东省每年改建及新建气调库约3万吨,发展十分迅速。
许多恒温库也正在计划发展机械气调。
2、气调技术的优越性大多数企业,对气调贮藏的优越性可能略知一二,因为许多人实际已经应用过该项技术,如蒜薹、猕猴桃的保鲜袋MA贮藏。
2011年第4期新疆农垦科技采取过何种特殊处理;(4)维修资料:指维修地点、维修时间、处理的问题、处理效果;(5)用水管理记录:时间、流量、灌水次数。
加强防渗渠道管理,除了必要的管理措施外,必须落实管理人员管理责任、奖惩办法,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才能将已建好的工程管好、用好,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气调贮藏—果蔬保鲜的最佳贮藏方法陈永春(北京福瑞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6)气调贮藏,是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抑制果蔬的呼吸,降低果蔬的新陈代谢,以延缓果蔬衰老进程,从而达到保鲜目的的一种贮藏方法。
气调库贮藏能更好地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销售货架期。
通常气调贮藏可比普通冷藏延长贮藏期2~3倍。
气调库又称气调贮藏库(CA 库),是利用库体结构和其配套系统创造气调贮藏环境的设施。
气调贮藏能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通过改变贮藏环境气体成分、相对湿度,最大程度地创造果蔬贮藏的最佳环境,其保鲜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气调贮藏营造的低氧(一般氧气含量为l%~5%)、适当的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气体环境,能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果蔬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同时抑制病原菌的滋生和繁殖,降低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几率;(2)气调贮藏环境可以抑制果蔬内源乙烯生成,并且能够通过脱除装置脱除贮藏环境中的乙烯,从而抑制乙烯对果蔬的催熟作用,延缓果蔬后熟和衰老过程;(3)气调贮藏可以通过加湿系统增加贮藏环境中气体的相对湿度,以降低果蔬的蒸腾作用,减少失水,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1气调贮藏应用现状我国气调贮藏技术起步较晚,很多地方仍然使用简易贮藏、冷藏等方法贮藏果蔬。
气调库设计工艺和设备技术复杂,投资量较大,而我国农产品的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低档次、低价格的水平,成为制约我国气调贮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外,由于果蔬品种多,产品因产地气候、种植条件、品种特性等不同,具有不同的耐贮性,需要的气调贮藏条件也不尽相同。
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气调贮藏是一种先进的食物保鲜技术,通过控制储存环境中的气体组成和气体浓度,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这种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储存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
气调贮藏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气体对食物的影响,控制储存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从而延缓食物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生长。
常用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氧气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食物与氧气接触时,氧气会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食物腐败。
因此,减少储存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可以延缓食物的腐败速度。
氧气吸收剂可以用来吸收储存环境中的氧气,从而降低氧气浓度。
二氧化碳可以抑制食物中的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是导致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控制储存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剂或封闭储存容器中的空气来控制。
氮气可以用来改变食物中的气氛。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参与食物的化学反应,能够有效地延缓食物的氧化和腐败。
通过在储存容器中注入高浓度的氮气,可以有效地减少氧气的接触,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口感。
除了控制气体成分和浓度,气调贮藏还需要注意储存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进一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同时,密封性能也是保证气调贮藏效果的关键因素,好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外界空气的进入,保持储存环境的稳定。
气调贮藏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食物的储存和保鲜,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和海鲜等。
在农产品运输和长途运输中,气调贮藏可以有效地保持食物的品质和口感,减少损耗。
在超市和餐饮行业,气调贮藏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减少食物的浪费。
气调贮藏是一种先进的食物保鲜技术,通过控制储存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这种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储存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浓度,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延缓食物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生长,达到保鲜的效果。
果蔬的MAP技术保鲜果蔬MAP技术是气调包装技术的简称,其技术核心是将果蔬周围的气体调节成比正常大气含氧气低而二氧化碳高的气体,配合适当的温度条件,来延长新鲜产品的货架寿命。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到包括生熟肉制品、鱼类、家禽、贝类、水果、酱类、脆片、咖啡、茶、蔬菜、面包等的保鲜。
一、MAP技术基本要点1.MAP需要气源设备,混气设备和包装设备主要是钢瓶,工业上用的产N2气机、产二氧化碳气机、产氧气气机。
2.MAP技术使用的包装材料多数MAP包装以4种基本聚合物制成:聚氯乙烯(PV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3.MAP技术的气体MAP使用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
二、MAP技术保鲜果蔬的特点1.果蔬产品的特殊性一般食品MAP技术,总是充入最佳气体配比,并维持该状态,来控制微生物和阻止品质劣变。
但水果和蔬菜与其它食品不同,由于具有呼吸作用,保鲜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因此,包装袋内气体很难一直保持充入时的配比和浓度。
所以,果蔬MAP要求高渗透性薄膜,并使果蔬产生的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气与薄膜渗透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相等。
由于果蔬采后呼吸强度会随时间和条件发生变化,其消耗氧气和放出二氧化碳的比例与包装膜对其渗透比例也不一致,这些都造成了果蔬MAP技术的困难。
2.果蔬MAP技术注意事项①保鲜膜的选择。
所选薄膜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渗透性应等于果蔬所需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渗透性,才能保持最佳的MAP条件。
②MAP的贮藏温度范围确定。
使用MAP保鲜果蔬时,必须标明,保鲜袋对具体果蔬的使用温度范围。
③果蔬MAP保鲜试验仪器、材料。
主要为ZQF550/4真空包袋机,GM-B气体混合器,CYESII型二氧化碳/氧气测定仪,WSC-S型色差计,72~1分光光度计。
三、保鲜效果1.MAP对果蔬贮藏期的影响MAP在低温下保鲜果蔬效果极好,一般比冷藏延长1倍左右,对茭白外壳的保绿、蘑菇防褐,荔枝保红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