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带压作业定额要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是石油开采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主要用于控制井底压力,保证井口安全,保障生产和作业的高效进行。
下面将对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压井作业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井下资料分析和设计。
包括根据井况确定井口压力、压井量和压井时间等参数,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还要根据井身条件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压井液体及配方,并进行模拟计算和井下试验,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压井作业施工需要采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
常用的设备有压井泵、压井管线、压井阀门等,而工具包括压井头、压井石英砂、压井膨润土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需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配备和准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流畅和安全。
然后,压井作业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人员要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准确的操作,并密切关注各个参数的变化。
特别是在井口压力和压井量方面,应及时调整泵功率和流量,保证井下压力的稳定和控制。
压井作业施工后还需要进行良好的测井和分析。
测井是确定井底压力和井底情况的重要手段,在施工前、中、后都需要进行。
通过测井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井口压力、施工方案、设备工具和操作规程等各个方面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合理的设计和准确的操作,才能确保压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保障油田开采的顺利进行。
浅谈煤矿劳动定额管理问题与改进煤矿劳动定额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对于提高矿工的劳动效率,合理分配劳动资源,保证煤矿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煤矿劳动定额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煤矿劳动定额管理存在定额制定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目前,定额的制定主要是以历史数据和经验为基础,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劳动定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以确保矿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能够得到合理的保证。
煤矿劳动定额管理存在定额的监测和考核不到位的问题。
定额的监测和考核是保证煤矿劳动定额执行效果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存在监测手段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应该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考核机制,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劳动定额的执行效果。
煤矿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煤矿工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煤矿工人是劳动定额执行的主体和关键力量,但是目前很多煤矿工人对劳动定额的参与度不高,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定额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煤矿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导致的。
应该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定额制定机制,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加强对劳动定额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考核,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
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管理经验,比如可以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化、数字化的劳动定额管理系统,实现对劳动定额的全程跟踪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可以借鉴国外的劳动定额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提高煤矿劳动定额管理的水平。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是一种关键的作业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钻井中出现的井压,避免井口冒出大量的油、气等,达到控制井深的效果。
因此,压井作业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下面将从井下作业施工环节、压井液选型与混配、套管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井下作业施工环节在井口到待压井层之间,往往会存在多个采油层和注水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施工环节来达到压井的效果。
其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井口效应测试,以判断钻机汇入时是否存在高压回流的情况,如果存在需要采用强制循环系统排排污。
接下来,需要进行下套、测井、小循环、裸眼压井等一系列的工作,其中裸眼压井阶段是整个井下作业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2. 压井液选型与混配压井液是压井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类型、成分、浓度等都会对整个作业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主要的压井液分类有水基、油基两种,其中水基压井液包括清水、盐水、泥浆等,油基压井液包括直排、斜排、反搅等。
不同的压井液在混配时会有一系列的要求,例如,混合物应该均匀、无气泡、低雷诺数等。
3. 套管设置套管是压井作业中用于控制井深的重要措施,其类型包括下承压套管和单壁套管两种。
在设置套管时,需要考虑到井眼大小、井段填充度、井内流体压力等多种因素。
在套管设置之前,还需要对井内进行高频密封试压,以确保已存在的套管系统不会受到破坏。
综上所述,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的具体细节非常复杂,需要钻探工程师具备极高的技术含量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较好的压井效果不仅需要充分的技术支持,还需要前期良好的现场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多个方面的保障。
刍议井下带压作业作者:王殿榕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5期[摘要]井下作业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技术手段。
埋藏在地下千米或几千米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宝贵的地下资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与人类文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而油、水井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停顿地受到地下油、气、水的腐蚀,逐渐老化,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导致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甚至停产。
由于带压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国外是作为一项相当成熟的技术在广泛应用,所以根据目前国内油气田状况,井下带压技术应该作为一项保护油气层产能和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有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石油;井下带压作业;效果中图分类号:TE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046-01一、引言石油资源是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自然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石油资源具有流动性,开采较为不易,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石油开采率,井下带压作业技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油带压作业工业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油田减少油层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最大的优点在于带压作业可以保持和维护地层的原始产能,避免产层遭受污染,减少酸化和压裂等增产错失的次数,为油气田的长期开发和稳定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了产能和采收率。
与常规作业技术相比,带压作业技术具有三方面优越性。
一是避免开采过程中对油气层的破坏,更好地保护地层原始状态。
二是减少开发中后期对储层的伤害,更好地维持地层产能。
三是避免注水井作业泄压问题发生,更好地保证注水开发效果。
二、井下带压作业带压作业是在带压环境中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特殊设备起下管柱的一种作业方法。
带压作业技术在国外的推广率达到了90%以上,特别是北美和中东重大油气产区,为石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防止油管喷出。
在起、下油管过程中,当井内油管减少,其重量小于井内高压对油管的上浮时,油管就要上窜,此时应用固定卡瓦和游动卡瓦卡住油管,用液压缸上提或下压。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石油行业的高速发展,油田井下作业压井作业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压井作业是指在钻井作业中,为了控制井筒内的流体压力,防止井眼不稳定或井涌等突发情况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石油钻井作业中,压井作业施工技术的高效运用对于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至关重要。
一、压井作业的类型1. 井控压井井控压井是指在井筒内发生了控制难度较大的井涌或井喷等情况时,为了减小井涌或井喷造成的危害,保护井筒安全,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井控压井施工技术需要根据井涌或井喷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及时减小井涌或井喷对井筒和设备的损害。
2. 循环压井循环压井是指在钻井井口出现一定程度的漏失情况,此时需要通过井下设备将井眼内的泥浆进行循环压入井下,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井口处的漏失情况。
循环压井施工技术需要掌握良好的循环压井原理和操作技巧,确保循环压井的效果和安全。
3. 压平衡压井压平衡压井是指在钻井作业中,为了保持井底压力的平衡,需要进行的一种压井作业。
通过压平衡压井,可以有效地控制井底压力,保护井筒安全,并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压井作业的施工过程1. 预作业准备在进行压井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预作业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井上设备、井下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所有设备的完好和安全可靠。
同时需要对压井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方案设计,明确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
2. 设备安装和连接在预作业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压井作业所需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连接。
这包括压井泵、压井管线、压井防喷装置等设备的安装与连接,确保作业设备的稳定和可靠。
3. 压井泵测试在安装和连接完成后,需要对压井泵进行测试,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此时需要检查压井泵的各项参数和功能,确保能满足压井施工的要求。
4. 压井操作在压井泵测试合格后,可以进行压井操作。
压井操作需要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和安全规范,确保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井下带压作业定额要素分析
2014年9月10日,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中心发布《井下作业工程带压作业补充定额》([2014]9号),施行以来取得积极的效果,现将带压作业定额要素进行分析,对带压作业定额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井下作业;带压;定额;要素;分析
工时消耗量定额;机械台时定额;摊销材料消耗量定额;辅助劳务数量定额;辅助劳务预算价格;运输及特种车辆预算价格;费用定额;间接费费率。
定额总项目124项,1138分项。
二、带压作业定额内容
1.劳动定员。
根据《中国石化集团企业标准(Q/SH0263-2009)井下作业工程劳动定员》,结合实际施工需要和建设方对现场人员的要求,参照修井队定员标准,制定带压作业队人员配备标准。
附表1
2.能力工作量。
按照中石化陆地修井队统一定额能力工作量取值335天。
3.设备配备数量定额。
配备修井机(通井机)和带压作业装置设备。
修井机配备标准按照中石化2012版《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标准确定,数量1.25台(套)。
配备带压作业队作业装置设备标准,井口装置1套,抽油杆带压防喷器组0.5套。
4.施工压力等级的划分。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水井带压作业方法》的带压作业装置主要部件性能参数,参照统计各油田的施工基础资料,将带压作业施工压力划分为P≤7Mpa,7Mpa<P≤14Mpa,两个压力等级。
5.工序工时消耗量定额。
参照中石化2012版《石油专业工程定额》,根据统计的基础资料,确定与带压作业有关的工序124项,其中修改109项,新增15项。
6.运输及特种车辆消耗量定额。
运输安装带压作业装置,通井机施工准备,吊车由16T调整为30T,增加15T卡车3个台班;修井机施工准备,增加15T卡车2个台班。
7.油料消耗量定额。
统计近三年基础资料,参照铭牌耗油量、生产时效及年工作能力,确定带压作业队日油量消耗量。
8.辅助劳务数量定额。
定额中各项工序辅助劳务数量,按照中石化2012版《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各项工序辅助劳务数量确定。
新增毛细管车投送堵塞器辅助劳务。
9.间接费和其他费费率标准。
间接费费率按照中石化2012版《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各项间接费费率标准确定。
具体计算方法:
工资附加费费率:0.685
企业管理费=人工费/(1+工资附加费费率)×0.8
财务费用=(工程直接费-主要材料费-其他材料费)×0.01
风险费=(工程直接费+间接费-主要材料费-其他材料费)×0.03
计划利润=(工程直接费+间接费+风险费-主要材料费-其他材料费)×0.06
健康安全环保费=(工程直接费-主要材料费-其他材料费)×0.01
科技进步发展费=(工程直接费-主要材料费-其他材料费)×0.01
10.费用定额。
人工费:依照带压作业队人员配备标准,参照中石化《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队定额标准,确定带压作业队人工费。
折旧费:执行中石化《石油工程专业定额》井下作业标准,新增带压作业装置折旧费,设备规格和原值依据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并经多方核实确定;设备折旧年限、残值率参照井下作业定额标准。
修理费:参照中石化《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井下作业队定额标准,增加带压作业装置修理费。
燃料动力费:主要包括带压修井机燃料和带压作业装置燃料和液压油费用。
其他费用:增加防喷器组年检费,指带压井口装置中防喷器组安全检测,年检费依照Q/SH1020 2085-2011《不压井作业井口装置及设备配套技术要求》和检测明细表确定。
三、新原带压作业定额要素对比
1.基础费用定额。
带压作业定额费用,由井下作业和带压作业井口装置两部分的定额费用组成。
附表2
新带压作业定额日费增加合计3928.14元,增加项目3项:液压油费、防喷器组耗材摊销、防喷器组年检费摊销;单井费用不变。
2.新增工序项目。
新带压作业定额增加工序12项,调整3项。
增加工序项目附表3
3.起下油管时间消耗定额调整:
按照Q/SH1020 2085-2011《不压井作业井装置及设备配套技术要求》,本次共划分两个压力段:0-7MPa和7-14MPa;14MPa以上仍按7-14 MPa定额速度时间套用。
原带压作业定额,以5MPa为一个压力段划分,0-25MPa划分了5个压力段。
划分太细,以全液压举升速度计算,不符合相关标准。
实际操作中,起下油管不完全用液压举升机构。
新带压作业定额的起下油管时间,比原带压作业定额0-7MPa平均增加26.5%;7-14MPa平均增加35.8%。
4.搬家准备、收尾和工效:
新带压作业定额基本沿用井下作业定额的工时消耗,比原带压作业定额工时消耗减少。
搬家准备和收尾比原带压作业定额降低28.89%;工效调整导致单井定额工时下降6.25%。
四、新原带压定额数据对比
统计2014年至2016年带压作业、井下作业的结算周期和劳务费用数据,综合分析对比,新带压作业定额周期比原带压作业定额下降25.11%,作业劳务总体降低15.66%。
五、结束语
带压作业定额完善了石油专业工程定额体系,适用于油、水、气井带压作业
工程的预结算编制及投资概算工作。
实现带压作业工程概预算编制标准化,有利于数据共享和网络化管理。
有利于合理确定带压作业的生产成本和投资规模,调动施工队伍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