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教案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06 KB
- 文档页数:3
《连环画》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连环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孩子学说话开始连环画就与他们相依相伴。
连环画中有趣的故事、诱人的形象、丰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提供了于大武《哪吒闹海》的连环画作品图文并茂可供学生研究连环画的特点。
教材中还分别呈现出一些学生的连环画作品表现形式有线描的、有色块的为师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这节课就是通过编故事、画连环画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连环画初步学习画连环画。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学习材料: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本连环画书师:同学们知道这种书叫什么书吗?(连环画书)师:对,大家喜欢看这种书吗?(喜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己制作连环画。
2、出示课题:连环画二、师生探究:1、列举连环画故事师:大家都喜欢看连环画,谁能说几个比较熟悉的连环画故事?(乌鸦喝水、龟兔赛跑、西游记……)2、通过微课视频,自学连环画知识师:同学们知道的连环画故事还真不少,那你知道连环画来源于哪吗?它有哪些特点?它的发展历史?它的组成部分?它有哪些种类?哎呀,这么多问题我能回答上来吗?别着急,我给大家带来了学习小帮手,相信你在它的带领下,一定能顺利地解决刚才的诸多问题。
只要认真,你就会成为一个“自学小达人”。
准备好了吗?自学之旅开始!(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观看)师:视频观看结束,相信同学们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谁会是“自学小达人”呢?下面老师就来验证一下。
问题一:连环画来源于哪儿?问题二:连环画有哪几部分组成?问题三:画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自学的能力还真强,在自学小帮手(微课视频)的带领下,顺利的掌握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看来大家真称得上是“自学小达人”。
三年级美术连环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基本特点,学会连环画的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环画的基本特点:连环画是一种以连续的画幅叙述故事的艺术形式,每幅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 连环画的表现手法:夸张、比喻、象征等。
3. 连环画的创作步骤:选题、构思、构图、绘画、修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会创作连环画。
难点:如何将故事情节巧妙地融入画中,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连环画作品示例。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 故事书或电影片段作为创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连环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连环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步骤,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3. 示范:教师现场创作一幅连环画,边创作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故事题材,按照创作步骤进行连环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7. 拓展:鼓励学生将连环画创作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评价标准分为四个方面:创意性、技巧性、连贯性和表现力。
1. 创意性:选题新颖,具有独特视角。
2. 技巧性:画面表现手法多样,色彩搭配和谐。
3. 连贯性:画面情节连贯,构图合理。
4. 表现力:画面富有表现力,能够传达故事情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连环画作品展览,鼓励学生互相欣赏、交流。
2. 邀请家长参加展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收获。
3. 鼓励学生将连环画创作与写作、表演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提升综合素质。
《连环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的作品,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连续性。
一、课前交流师:同学们,童年就像一幅画一样美丽,你们的童年里有什么?生:游戏、动画片……师:其实老师的童年也有这些,可老师的童年里有一个特别的朋友。
今天老师把它带到了课堂中。
师:这是什么?师:连环画不但伴随了老师的童年,也伴随了你们的童年,你们看过那些连环画?生:《小猫钓鱼》、《丑小鸭》……二、学习新知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连环画的世界,师:上课。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
师:学习连环画,就要知道连环画的由来,你们知道吗?师:老师这儿也有连环画起源的有关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下!请大家欣赏图片师:那连环画中有什么,可以这般吸引我们直到四千年后的今天?师:首先,我们来看连环画画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图画、文字师:对,那这些文字和图都讲述的是一个……生:故事。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你们觉得连环画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师:图文并茂故事性强(板书:故事性强、图文并茂)师:我们都知道故事是由一个个情节组成,那这些故事的情节应该具有什么特点?生:应该具有连续性师: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这是我们同龄小伙伴创作的两幅作品,在这两幅作品中,他们都采用了什么样的绘画表现形式。
生:线描、色彩。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连环画?生:……师:其实,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连续展开,图文并茂的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表现形式。
三、教师示范师:学习了连环画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创作一幅连环画?生:想师: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来一起来完成一幅连环画的创作。
师:第一步:选编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位79岁的老奶奶身上师:第二步主要情节师:第三步:把我们概括的主要情节写在画纸上。
师:第四步:根据情节进行配画。
老师这有一幅未完成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把他创作完成。
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教案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目标与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的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1、欣赏·感悟·畅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
展示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知道到这里面的故事吗?找同学讲讲里面的故事。
你知道这样的书叫什么吗?导入本内容,并出示:《连环画》。
2、体验·表现·创新你知道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画呢?(师生共同讨论)欣赏《老鼠的梦想》,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a连环画是由多幅图画连续展开,阐述一个故事过程的画叫“连环画”。
b连环画包括: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
连环画从篇幅上分:长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上组成)中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下,二三十幅图画以上组成)短篇连环画(二三十图画以下组成)3、展示·交流·评价继续欣赏连环画:(讲解四格连环画和六格连环画)你能根据这些画,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故事加上封面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封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个人或与同学合作,自编或选择一个现有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
也可以是你喜欢的成语故事、你学到的寓言故事、别人给你讲的故事等等。
指导要点:(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再分成四格或六格。
(2)把握住主人公的动作。
(3)整个故事一定要简单概括、完整。
4、小结:展示各组同学画的连环画,组与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组的画的连环画的作品。
教师总结本节作业情况。
引导学生后将所画的连环画作品在班级中展览,供大家欣赏。
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教案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一、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看、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二、隐性目标与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气氛中,彼此交流,资源共享,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的方式。
难点:故事中要紧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持续性。
三、教学预备: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进程:一、欣赏·感悟·畅想调剂学生的学习爱好,预备上。
展现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明白到那个地址面的故事吗?找同窗讲讲里面的故事。
你明白如此的书叫什么吗?导入本内容,并出示:《连环画》。
二、体验·表现·创新你明白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画呢?(师生一起讨论)欣赏《老鼠的妄图》,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a连环画是由多幅图画持续展开,论述一个故事进程的画叫“连环画”。
b连环画包括:图画部份和文字部份。
连环画从篇幅上分:长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上组成)中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下,二三十幅图画以上组成)短篇连环画(二三十图画以下组成)3、展现·交流·评判继续欣赏连环画:(讲解四格连环画和六格连环画)你能依照这些画,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故事加上封面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封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个人或与同窗合作,自编或选择一个现有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
也能够是你喜爱的成语故事、你学到的寓言故事、他人给你讲的故事等等。
指导要点:(1)抓住故事的要紧情节,再分成四格或六格。
(2)把握住主人公的动作。
(3)整个故事必然要简单归纳、完整。
4、小结:展现各组同窗画的连环画,组与组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组的画的连环画的作品。
教师总结本节作业情形。
引导学生后将所画的连环画作品在班级中展览,供大伙儿欣赏。
《连环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连环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连环画,了解连环画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尝试以线描的形式,按照故事发展过程,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环境的想象加工,绘制一本连环画。
【教学重点】学习什么是连环画,能根据故事设计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制作一本连环画。
【教学难点】根据故事情节想象、创作出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要体现出故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是连环画,连环画又称为连环图画、小人书。
二、环节二:讲授新课(一)介绍连环画的历史西汉时期,连环画的雏形就已破壳诞生。
据史料介绍,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所创造的情节画,就是我国最早萌发的连环画。
我国现存最早的连环画,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时属西汉的连环画《土伯吃蛇》和《羊骑鹤》连环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取材于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连环画题材多样,表现形式丰富(二)探索新知(1)请你欣赏《三毛流浪记》想一想,连环画与我们平常画的画有哪些不同?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连环画是用多个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一个情节对应一个画面,再配上简短的文字。
连环画具有连续性特点,并以画为主以字为辅。
连环画分为:封面、画页、封底(2)欣赏下面的封面,想一想封面上都有什么?封面上有书名、图画(3)欣赏画页,想一想画页中有什么?画页中有页数、画面、文字(4)欣赏封底,想一想封底中有什么?封底上有出版信息、定价同学们,你们看文字在不同连环画中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吗?大多数连环画都是左文右图、左图右文、上图下文的方式,所以说连环画图文结合的方式是多样的,画家在创作连环画时都是根据脚本来进行创作的,那脚本是什么呢?连环画脚本是连环画创作的依据,是故事的梗概,连环画脚本在连环画创作中发挥着统领的作用。
三年级美术连环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富有故事性的画面,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连环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3. 连环画的表现技巧4. 连环画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富有故事性的连环画作品。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连环画作品示例和相关素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连环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连环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连环画的表现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一幅简单的连环画作品,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故事情节,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连环画的重要性和创作技巧。
7. 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连环画,相互交流分享,提高绘画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学生作品的故事性、画面表现力和线条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连环画作品的展览,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和分享。
2. 邀请家长参观学生作品展览,增进家长对学生在美术课程上的了解和关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连环画,提高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创作能力等方面。
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教案分析
课
件www.5y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目标与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的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展示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知道到这里面的故事吗?找同学讲讲里面的故事。
你知道这样的书叫什么吗?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连环
画》。
2、体验·表现·创新
你知道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画呢?(师生共同讨论)
欣赏《老鼠的梦想》,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
a.连环画是由多幅图画连续展开,阐述一个故事过程的画叫“连环画”。
b.连环画包括: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
c.连环画从篇幅上分:长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上组成)中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下,二三十幅图画以上组成)短篇连环画(二三十图画以下组成)
3、展示·交流·评价
继续欣赏连环画:(讲解四格连环画和六格连环画)
你能根据这些画,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故事加上封面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封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个人或与同学合作,自编或选择一个现有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
也可以是你喜欢的成语故事、你学到的寓言故事、别人给你讲的故事等等。
指导要点: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再分成四格或六格。
(2)把握住主人公的动作。
(3)整个故事一定要简单概括、完整。
4、小结:
展示各组同学画的连环画,组与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组的画的连环画的作品。
教师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
引导学生课后将所画的连环画作品在班级中展览,供大家欣赏。
课
件www.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