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学前教导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之袁州冬雪创作第一节学前教导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导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导的规律的迷信.1学前教导学包含学前社会教导和家庭教导.2 学前社会教导: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二学前教导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导的经历,研究学前教导实际,引进国外学前教导的实际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导的规律以及此后的发展趋势.三、学前教导学的任务:1 本门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学前教导学的发生和发展.2 学前教导与社会的关系.3 学前教导与儿童发展的关系.4 教导目标和学前教导任务.5 三岁前婴儿教导的内容和手段.6 幼儿教导的内容.7 幼儿教导的手段.8 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9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导上的配合和衔接.10 婴幼儿教员培训及学前教导迷信研究等.四学前教导学的方法:1 应以相邻学科的基本实际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迷信基础.2 应遵循实际实际实际.3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各种才能.第二节学前教导学的发展学前教导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地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讲明:一第一阶段或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导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抱负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导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春秋分期的测验测验昆体良——人的教导应该从摇篮开端二第二阶段或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导论著中,包含有对学前教导的阐述,随着教导学的建立,学前教导实际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讲授论》洛克——英国——《教导漫话》卢梭——法国——《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马德》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导学》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导》这些著作的学前教导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依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导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当作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导.2提出教导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明智的,身体的才能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导加以培养,就可以使儿童一切内涵才能和谐地发展起来.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导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即是主要的教师,对一至六岁儿童停止学前教导,并详细阐述了学前教导的内容和方法.4重视儿童主动参与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历,并提出直观的讲授方法.三.第三阶段或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学前教导学从普通讲授中分化出来,开端成为一门的独立学科,并逐渐发展起来.1 学前教导学是从德国教导学家福禄贝尔开端创立的.(生平)原先从事学校教导,后致力于学前教导,并建立了第一个学前教导机构,设计了一套游戏和作业资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导实际,系统说了然幼儿园的基来历根基理和讲授方法,著有《幼儿园教导学》等,并在幼儿园停止实践. 热心宣传学前教导,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员,他对教导学所做的贡献,不但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导学开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导思想):1 教导应适应儿童的发展.2 教导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 游戏有重要的教导价值.福禄贝尔的某些教导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天赋,忽视教导的作用,是不敷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导实际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2 英国幻想主义——罗伯特欧文人的性格的形成是受教导和环境的影响,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他还重视培养儿童友爱等杰出习惯,主张让儿童尽量多在户外活动,在教导中不该责罚儿童,也不要过多的约束儿童.3美国前进主义运动——霍尔和杜威霍尔——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学习才能天生不成改变的,幼儿园应提供儿童自然发展的条件.杜威——教导即生活.学校生活应与儿童生活打成一片.从做中学.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和处理实际问题时学习.以儿童的经历为基础,并使经历继续不竭改造.重视儿童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技能的发展.主张儿童是中心.教导的措施要围绕儿童组织起来,教导活动是以儿童的兴趣和才能为依据的.4(生平)原是意大利医生,从事智力掉队儿童的工作后,开端学习和研究教导,建立了学前教导机构——儿童之家,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系统的观察法和实验法等迷信研究方法,停止教导实验,提出了自己的学前教导实际,推动了学前教导的发展.她著有《蒙台梭利教导法》等.(教导思想)1> 以她的儿童观为基础.2>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才能,儿童的生长是内涵生命潜力的发展.3> 教员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将具有促使儿童目不斜视的最有利的外部条件”.4>提出儿童履历一系列的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提供了易于承受某种学习类型的倾向.5>强调儿童的自我教导方法,儿童通过与讲授资料学习玩具的相互作用来学习,鼓励儿童自我指导和个人创造.6> 认为分歧的个体详细分歧的发展节律,应让每一个儿童依照自己的程序自由发展.7> 重视感官教导,设计了一套发展感官的讲授资料,让儿童自己玩弄,自己操练,自我校正,由此积极主动地发展感知觉与动作.5比利时教导家——德可罗利(生平)原先也是医生,从事特殊儿童教导,以后研究学前教导(教导思想)1 经历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成果,提出了“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2 教导方法以儿童生活的三过程——观察、联想和表达为基础,要求儿童手脑并用.3 主张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教员应采取设计讲授法,为儿童计划和设计长时期和短时期的活动.6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导.7陈鹤琴——1> 1923年创办了最早的幼儿教导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2> 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杰出的习惯.3>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导儿童.4> 主张幼稚园的课程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讲授,采取游戏方法,主张多在户外活动等.5>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8陶行知——1> 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平易近化”.2> 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导.3>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四第四阶段或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教导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前教导学的实际化和迷信化的水平,学前教导学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1 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导学的研究提供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导学进入新阶段.2 临近学科和迷信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导学提供了迷信基础,提高了学前教导的迷信水平.我国束缚后对学前教导基本实际问题停止了研究:1 学前教导必须为人平易近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 学前教导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必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相接洽,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连系.3 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条理的相互作用的成果,而且是儿童主动的发展.4 从出生开端就对儿童停止有目标、有系统的教导5重视儿童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导.6幼儿园的课程形式7教员的指导和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相连系8游戏是学前教导的主要手段9托儿所、幼儿园教导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参与等方面,并取得很大停顿,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导学奠定了基础.今朝国外有种种分歧的学前教导思想:1 苏联学前教导实际:根据人的心理是在人掌握社会文化经历中发生和发展,认为有明白目标的教导和讲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起决议作用,主张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儿童停止全面发展教导.2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实际,认为儿童的行为是有外部刺激决议的,通过节制外部刺激和强化的作用,便可以形成或改变儿童的行为,在教导中主张有明白的目标和实施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直接交给儿童,并给以强化,儿童的活动是在教员带领下停止.3 西方开放教导实际认为儿童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决议要学什么,如何学,教导的任务在于帮忙儿童学习着如何停止学习,发展他们的智力,情感,以及处理处理问题的才能,在方法上大都采取发现法.4认知心理学的教导实际.主要运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和学习的认知实际,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外部构成的,重视儿童主动探索和主动操纵.复习思考:一学前教导学的对象和任务二学前教导学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黄金考点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考点1: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1.教育:人类为了培养自己的新生一代,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广义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②狭义的教育则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学前教育:对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考点2: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性质1.学前教育的价值(1)基础性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先导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合理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未来的发展有个好的开始。
(3)公益性可帮助和引导父母们教育好自己幼小的孩子,并通过收托儿童,使父母们能够安心地投身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学前教育的对象是0-6岁的儿童,他们需要成人的保护和照料,所以包含着保育或称之为学前保育与教育。
保育是教师关心、照料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提供服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对儿童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指导,使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同时,学前教育包含教学成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就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会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能在专门组织地教学活动中学习。
学前教育中教育、保育和教学三者是整合在一起的,互相渗透的。
这是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的特殊性。
考点3: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和代表作(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特点:儿童早期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国内代表人物:1.西汉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胎教的方法;1.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认为应注意胎教,从小教育儿童,重视早期教育的作用;2.朱熹曾编《童蒙须知》《小学》等,主张对儿童“教之以事”“从小便养成德行”。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1。
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2。
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 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
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
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 12。
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二、选择1。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4。
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5。
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三、辨析1。
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1.学前教育学2。
教育五、简答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填空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学前教育学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学前社会教育: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学前教育学的任务:1本门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3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4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
5三岁前婴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幼儿教育的内容。
7幼儿教育的手段。
8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
9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育上的配合和衔接。
10婴幼儿教师培训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
四学前教育学的方法:1应以相邻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科学基础。
2应遵循理论理论实际。
3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地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说明:一第一阶段或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着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第二阶段或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着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卢梭——法国——《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马德》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着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学前教育学》习题集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填空:1。
学前教育是指从到岁前儿童的教育。
2.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的科学。
3. 学前教育是指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和教育。
4。
学前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以、为主。
5。
学前教育学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6. 第一个提出游戏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7.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 .8.蒙台梭利稫重视教育,她设计了一套材料让儿童自己摆弄,由此发展感知觉与动作。
9.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10。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和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
11.我国人民教育家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
12。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内部构成的,要重视儿童。
13.夸美纽斯在其所著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中,提出是一所母育学校。
名词:1。
学前教育学2。
学前教育简答:1.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人是谁?简述他的主要贡献。
2.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3.谈谈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4.中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是谁?谈谈他的主要贡献.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填空:1.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建立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2.1903年湖北武昌首先创办我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 3。
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所制约。
4.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的关系,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的关系。
5。
1903年,清政府制订《》,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简答:1.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填空:1。
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和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卢梭——法国——《爱弥儿》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卢梭——法国——《爱弥儿》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题1.“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1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3.学前教育指的是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包括婴儿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
3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结合。
45.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的新阶段。
8—176.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中叶中叶开始的。
87.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柏拉图,代表作是理想国。
9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公共的学前教育主张的人物是康有为。
15 8.《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119.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尔》;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福绿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11 10. 学前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始创立的;他致力于学前教育研究,不仅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还设计了一套玩具材料,称为恩物; 1837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1211.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的教育家是罗伯特·欧文。
131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的著名幼儿教育家是蒙台梭利。
她的代表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
1413.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陈鹤琴,抗战时期,他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1514.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