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42.23 KB
- 文档页数:6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侵袭犬科动物(狗、狼、狐等),传染性极强,对幼犬和老年犬的致病率高,一旦患病往往危及生命,给宠物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本文将对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症状1.精神症状犬瘟热的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精神沮丧、食欲减退、或完全不进食等,宠物犬表现出明显的倦怠不振、行动迟缓,对主人的呼唤不愿回应。
2.呼吸症状发病后宠物犬会出现咳嗽、打喷嚏、鼻部分泌物增加,同时伴随着咽喉痛、喘息等呼吸道症状。
病情加重后还可能有严重的呼吸困难。
3.消化系统症状犬瘟热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呕吐物中带血丝、腹泻便血等症状。
4.体温异常发病后宠物犬的体温将会急剧升高,可高达40-41°C,此为犬瘟热的一个明显特征。
5.皮肤症状犬瘟热还可能引起宠物犬的皮肤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脱毛、皮肤红肿等。
6.神经系统症状犬瘟热可引起宠物犬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直、抽搐、昏迷等。
犬瘟热的症状多种多样,且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
一旦发现宠物犬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发热和消化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
对于疑似患病的宠物犬要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染致死。
二、剖检变化1.血液学改变宠物犬患犬瘟热后,血液学检查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变化,也可能出现贫血现象。
2.肠胃变化发病后宠物犬的胃肠道黏膜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病变,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
3.呼吸系统病变犬瘟热还可能引起宠物犬的呼吸系统病变,发病后肺部出现水肿、炎性渗出等病变,导致呼吸症状的出现。
犬瘟热的剖检变化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疑似患病的宠物犬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
三、防治措施1.疫苗预防犬瘟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犬瘟热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犬瘟热的发生,预防期为1年,因此对于宠物犬应及时接种犬瘟热疫苗。
目前,宠物饲养量逐年攀升,尤其在大城市,各种名贵犬种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犬类的疾病发生率也在增加,且控制难度大,尤其是犬瘟热,成了犬的头号杀手,笔者现就犬瘟热病做一介绍,供广大同仁参考。
犬瘟热,又名犬瘟,主要危害幼犬,病犬以呈现双相发热、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本病对养犬业危害较大。
1病原体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2发病特点本病的潜伏期为3~6d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病犬和带菌犬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犬的鼻涕、泪液、唾液、尿液等分泌物或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并向外界排毒,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空气、饮水及环境而感染。
本病冬春季节多发,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犬均可感染,以2月龄至1岁的幼犬易感性最强,死亡率极高,纯种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症状重死亡率也高。
3发病症状病犬表现厌食、精神沉郁、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体温呈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0℃左右,持续1~2d 后降至正常,经2~3d 后,体温再次升高);第二次体温升高时(少数病例此时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流泪、眼分泌物增加,由液状变成黏脓性,结膜发红。
鼻镜发干,流鼻涕,开始呈浆液性鼻液,后期变成脓性鼻液,呼吸困难。
肠胃型病理可出现呕吐、腹泻、肠套叠,最后脱水、衰竭而死[1]。
神经型犬瘟热,多在发病后期出现症状,表现为癫痫、转圈、共济失调、抽搐等神经症状,预后多不良。
有些病犬还会出现鼻、足垫的表皮角质化,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米粒大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
4诊断根据本病发病特点及症状可初步诊断,临床上,宠物医院常用平板快速诊断方法,此方法为免疫层析法(双抗夹心法)定性地检测犬类眼部分泌物、鼻涕、唾液,生殖器及肛门(粪便)和血清中CDV 抗原。
在检测卡判断窗中有结果判断线“T 线”和检测控制线“C 线”。
使用方法用生理盐水沾湿棉签收集狗眼部及结膜分泌物、鼻液、唾液或尿液。
国畜禽种业中2019.08犬瘟热的诊断及防治措施陈波1何述辉1陈霞1江雨来2(1,重庆市渝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401120;2,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畜牧兽医站401120)摘要:本文就犬瘟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进行具体介绍,为犬瘟热的防治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犬瘟热;诊断;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犬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犬瘟热又被称为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会对养犬产业造成严重危害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一旦发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80%。
因而,做好犬瘟热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流行特点犬瘟热的发生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寒冷的10月到翌年4月。
该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通常每3年出现一次大流行。
各年龄的犬只均可患病,尤其高发于未成年的幼犬。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犬只的眼鼻分泌物及尿液,可以通过健康犬与病犬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经过消化道传播。
犬瘟热很难治愈,在发病早期进行治疗有可能治愈,但在发病中后期才进行治疗则治愈困难。
2临床症状犬瘟热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呼吸道型、消化道型、神经型及皮肤型4种。
2.1呼吸道型病犬的典型症状为打喷嚏,偶尔出现咳嗽,张口呼吸,呼出具备明显恶臭味的气体,其鼻镜干燥,鼻腔内不断排除淡黄绿色的脓性鼻液。
如果病情严重,病犬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及胸腹式呼吸情况;一些病犬伸颈呼吸或用爪挠鼻子,对其进行肺部听诊可以听到湿性啰音后者捻发音[1]。
2.2消化道型消化道型犬瘟热又被称为胃肠型犬瘟热。
患病犬只往往食欲不佳甚至拒食,出现呕吐及流涎症状,其口腔及舌头出现溃疡,大量饮水;病犬排出有明显血腥臭的带血粪便,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排出类似于高粱米汤的血便。
病犬极度消瘦,迅速脱水。
2.3神经型一些病犬一开始就出现神经型症状,另有一些病犬首先出现消化道及呼吸道症状,待7~10d 后才出现神经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对犬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的一些内容。
诊断:
1. 临床症状:患犬出现高热、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鼻流泪液、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RNA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可以确定病毒感染。
治疗:
1. 对症治疗:给予患犬足够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体内水平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并预防继发感染。
2. 支持疗法:根据犬的具体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药物、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
3. 免疫治疗:可根据犬的免疫状态,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来提高犬的免疫力。
防控措施:
1. 疫苗接种:及时给犬类注射疫苗,建立免疫防线。
常见的犬细小病毒疫苗包括一价疫苗和复合疫苗,可以根据兽医建议选择适当的疫苗。
2.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病毒的犬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健康犬只。
3. 环境消毒:对于病毒感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破坏病毒的生存环境。
4. 健康管理:定期对犬只进行体检,保持犬只的健康状态,提高整体免疫力。
5. 个体防护:饲养者应与犬只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病犬直接接触等。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通过疫苗接种、隔离措施、环境消毒、健康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犬细小病毒的传播。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犬瘟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犬瘟热,俗称狗瘟,或狗麻疹,在病毒入侵的前3天,会出现流鼻水、发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
如果误以为是感冒的而采取了退烧的治疗措施,体温是能控制住;但3天以后,则会再次出现高烧,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红疹子,此时情况就十分危急了,恐怕会引起全面性的感染,甚至是病毒血症等。
传播途径:主要经由空气传染。
临床所见:犬瘟热是全身性的疾病,外观上常见黏液性及化脓性的眼鼻分泌物,结膜炎、厌食、发烧、呕吐、下痢、抽筋等症状不一。
神经症状常在发病1~3周后产生或是数周后,也有可能一开始就只有神经症状而已。
所以变化很大,也无法预测是否会产生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要看病毒伤害那一部份神经,症状有共济失调、震颤、抽筋、肌阵挛、颈部僵直。
另外有一些较特殊的症状如:硬趾症(脚垫变硬变厚,会脱皮,常在发病二周后产生)、牙关紧闭、咀嚼动作(Chewinggum,像嚼口香糖)都是犬瘟热的特殊症状。
在幼犬依免疫力强弱、犬瘟热病毒株的强弱,可以有高达75%~90%的死亡率;在成犬也有50%以上的死亡率。
诊断:犬瘟热的实际诊断方法主要是依赖临床上的怀疑。
意思是说一些可能的犬瘟热症状,就是实际上用来诊断犬瘟热的方法。
目前并没有更实际的方法可应用在临床上做诊断用。
治疗:犬瘟热的治疗没有特效药。
治疗方面可分为症状疗法,支持疗法,和刺激免疫疗法。
症状疗法、和支持疗法都可使死亡率降低。
预防:犬瘟热有预防针可预防。
可在幼犬6周大时,开始施打含犬瘟热疫苗的幼犬第一剂预防针。
犬瘟热的传播途径是主要经由空气传染,如同人的感冒病毒一样。
犬瘟热发生在12~16周大且没有打过预防针的幼犬。
初期临床状症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类似,犬瘟热的所有症状并不一定会完全产生,特别是在小型犬幼犬。
所以初期诊断要追踪病程,兽医师才能下诊断。
幼犬第一剂预防针,因为有初乳抗体的干扰,所以效力往往不高,需要再补强二剂,这时建议还不要带出门。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宠物专业毕业论文一、犬瘟热的病因与病理1、病因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易导致死亡的疫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者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犬体液体传播。
2、病理犬瘟热病毒进入犬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会在犬体内迅速繁殖,进入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内,主要病变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泪腺、淋巴组织等,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症。
二、犬瘟热的临床症状1、早期症状早期犬瘟热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潜伏期为4-8天左右。
最初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等,体温略有升高,食欲和精神状态正常。
2、高热期犬瘟热的高热期一般持续3-6天,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的可达42℃以上。
狗狗看起来很疲惫,食欲下降,通常出现呕吐、腹泻、腹部肿胀等消化症状。
3、血液症状犬瘟热还会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问题,有时在病程中会伴有出血现象,如鼻出血、黏膜出血等。
4、神经症状犬瘟热的神经症状表现出现较晚,通常在高热期之后2-3天开始出现,如抽搐、斜颈、扭头、幼犬舞蹈病等。
三、犬瘟热的诊断1、临床症状通过临床表现可疑犬瘟热,尤其是发生于免疫未成熟的幼犬和未接种疫苗的成年犬,一旦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就应该及时进行诊治。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犬瘟热诊断的关键,主要包括病毒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是犬瘟热早期最可靠的检验方法之一,其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等优点。
而血清学检测则可以检测到犬瘟热病毒抗体浓度,有助于判断免疫状态和病情的预后。
四、犬瘟热的防治1、疫苗预防犬瘟热最有效的措施是给幼犬和成年犬接种犬瘟热疫苗,按照接种原则全程接种,间隔时间暂定在2-4周,完全接种后,可以在成年犬每年注射一次加强剂,维持犬体对犬瘟热病毒的免疫力,避免病毒的再次感染。
2、隔离及环境消毒犬瘟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犬瘟热流行期间,需要隔离患病的狗狗,避免病毒感染健康犬只。
另外,狗狗生活环境也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通风换气,减少病毒污染的可能性。
犬瘟热的诊断及防治李健壮1,王燕娜1,耿琳烨2,豆薇1,付岳林1(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71001)摘要:犬瘟热是由犬温热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传染病,该病全年都可感染,对犬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本文主要对犬瘟热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等进行简要阐述,并对该病的预防、疫苗注射以及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犬瘟热;流行病学;诊断;防治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类最严重的病毒类传染病之一。
它的主要特征是双相热,初期鼻子干燥,后期流脓性液体,眼睛分泌脓性物,伴随呼吸道炎症以及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1]等。
这种疾病全年都会发生,以春季和冬季为主。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的判断,因为此病经常和其他病混合发生,所以还需要通过实验室等检测进行确诊。
在治疗期间使用抗病毒和抗菌消炎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和其他支持疗法,并且要配合良好的护理。
平时要严格做好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按时清理犬舍,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并做好环境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免疫注射。
1流行病学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病毒基因组是非分段的负链RNA,病毒粒子是圆形或不规则形的[2]。
直径为120~ 300nm,它的中心含有宽径为15~17nm的螺旋形核衣壳,病毒颗粒主要是由核衣壳蛋白和磷蛋白,基质膜蛋白,融合蛋白,血凝蛋白和大蛋白组成[3]。
CDV的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很容易被阳光、酒精、乙醚、甲醛和来苏尔杀死,在50℃~60℃的温度下经30分钟可以被灭活[4]。
病犬是主要的感染源,病毒集中在感染或患病动物的器官、唾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犬的血液、肝脏、腹水、淋巴结等也含有病毒[5]。
犬瘟热主要是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经过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而污染。
犬瘟热的临床症状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养狗技术犬瘟热是一种急性、烈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呈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临床特征,少数病例还可发生脑炎,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犬的健康危害性较大。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犬瘟热的临床症状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1、病原学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呈长丝状。
犬瘟热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紫外线和有机试剂敏感,乙醚、氯仿、碱性消毒药等可将其杀灭,喜欢低温的环境,在零下70℃条件下,可存活1年以上,经冻干处理,可长期保存,在pH值为4. 5~9.O的条件下存活良好,乙醚、石灰水、福尔马林溶液等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犬瘟热病毒。
2、流行特点该病的发生无季节性特点,但在气候寒冷的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具有一定周期性特点,犬科、浣熊科,猫科等多种动物均有易感性,但以犬科最为易感,幼犬较成年犬易感,纯种犬比土种犬更为易感。
有报道证实,已发现人类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病例,由此可见犬瘟热的感染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患病犬和带毒犬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
病犬及带毒犬的鼻腔、眼角分泌物、唾液、血液、淋巴结、肝脏、脾脏、脊髓、心包液及胸腹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毒可通过病犬及带毒犬排出的尿液进行长期排毒,还可通过眼泪、唾液、鼻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或呼出的气体等媒介进行传播。
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传播。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由于病程长短、机体抵抗水平高低以及病毒致病性强弱的不同,犬瘟热的临床表现类型也有不同,一般临床表现为呼吸型犬瘟热、肠炎型犬瘟热和脓疱型犬瘟热、神经型犬瘟热四种类型。
3.1 呼吸型犬瘟热病犬表现为鼻镜、眼睑龟裂,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时混有血液,并伴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
肺部听诊可见呼吸音增强,心音较弱,病情发生恶化,病犬出现呼吸困难。
死后剖检可见肺炎和化脓性胸膜炎,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内有较多脓性黏液,肺脏表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部分病例肺脏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