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35.23 KB
- 文档页数:9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解析: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问题。
(5分)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解析:对于词语题,不仅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还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2017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2.在答题纸上规范作答。
1.正确句子是A.花谢之后,春意澜珊。
有人唏嘘(xū)惋惜,有人企图留春常驻。
唏嘘惋惜于事无补,留春常驻也徒劳无益。
我们不妨顺应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这样岂不更好?2.错误的句子是 B.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___以3比1战胜___,时隔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实现成功卫冕。
3.与例句不相同的是 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方法。
9.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0. 下列各句中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1. 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甲】文中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方便别人,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就出尔反尔,不能共患难。
15.(1)观点:反对者。
老字号的英文名应该保留中文拼音,以保持其文化传承和独特性。
理由:老字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英文名应该与中文名相对应,以保留其文化特色和独特性。
(2)标题:春天的希望。
寓意:春天代表着新的生机和希望,画中的小草在寒冷的冬季中顽强地生长,象征着人们应该在困难时期坚持不懈,迎接新的希望和未来。
(3)通知:各位同学,本周六我们将前往湿地公园踏春活动。
请大家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准时出发。
本次活动为一天,我们将骑公共自行车出行,请大家自备饮食和防晒用品。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13.改写:作品通过对比动物园与儿时所见的骆驼,突出了骆驼在沙漠中的雄姿和作者的惊异感受。
14.删除:无明显问题的段落。
15.改写:作品中对骆驼的描写细腻生动,同时寓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16.改写:作品中的骆驼形象可以被视为作者的自我投射,这也是作者喜欢去动物园观察骆驼并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对于词语题,不仅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D2.(3分)B3.(2分)B4.(3分)C5.(3分)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6.(6分)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A 8.D9.(4分)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二)(20分)10.(4分)(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
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
(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
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11.(5分)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
②“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
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13.(6分)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对于词语题,不仅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对于词语题,不仅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1、选出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一项( )A.在公园路幼儿园“六一”晚会上,小朋友们神气活现的表演,使观看的大人们非常高兴。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两人激动不已。
C.我狙击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后,伤亡十分惨重,而敌人的攻势却更加猛烈,眼看阵地就要失陷,就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答案:C2、选出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一项( )A.桂林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B.本着曲突徙薪之义,战士们都苦练军事技巧,准备参战。
C.战士们趴在壕沿上,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D.一个月后,他终于闯过危险期,又一次起死回生。
答案:A3、选出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卡车在倒车时由于(尾大不掉),撞坏了院墙。
B.就只在选煤的地方,(走马观花)看了一遍。
C.吴强不懂得礼貌待人,他经常对自己的邻居(犯而不校)。
D.孔子是(因人而异)的人,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答案:B4、选出下列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一直第一的小明激流勇退,成绩下降到了十五名。
B.我厂的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
C.小明虽然被多次劝告,但仍(怙恶不悛),不知悔改。
D.封建统治者为统治人民,用迷信的手段(蛊惑人心)。
答案:D5、下列句子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B.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得新鲜,现实感强。
D.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答案:A6、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姓名: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花谢之后,春意澜珊。
有人唏嘘.(xū)惋惜,有人企图留春常驻。
唏嘘惋惜于事无补,留春常驻也徒劳无益。
我们不妨顺应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这样岂不更好?B.在各类糖中,蔗.(zhē)糖作为一种“中西合壁”的产品,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榫.(sǔn)卯结构,一个钉子不用,扔出去捡回来,不会散架;瓦匠砌出墙来,不用挂线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D.当下,在技术浪潮和消费主义中沉溺与迷惘(máng)的年轻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契机,让传统“灌”顶,唤回应有的青春活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国粹..”之誉,是联系全球华人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实现成功卫冕..。
C.萧红具有那种化平淡为神奇的能力,她的笔触有幽默和讽刺,不时使人忍俊不禁,但多半是“含泪的微笑.....”。
D.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您真的是散文大家..啊!3.请找出与例句不相同...的一组熟语例句: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者黑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A.夸张、设问、引用B.比喻、反问、引用C.比喻、设问、反复D.拟人、夸张、排比5.下面是一则新闻的主题部分,其中有多处语病,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首届阅读节活动启动仪式的时间在2017年7月13日上午举行。
②据介绍,此次活动以“文化滋养、书香满城”为主题,由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多家单位联合举行,③目的是激发广大市民进一步阅读的热情,打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
④期间,举办方还将开展名家对话、江南文化大讲堂等活动。
A.第①句话有语病,应将“在”改为“是”,删去“举行”。
B.第②句话有语病,应将“举行”改为“举办”。
C.第③句话没有语病。
D.第④句话没有语病。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源于它自身,而源于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①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的生活走向。
③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④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最接近其意旨的一项是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A.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A.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
B.这首诗结构清晰,语言平淡朴素但又极为凝练,寥寥数语就刻画出挺拔而又极具生命力的树的形象。
C.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一棵树,一棵树”,象征着当时彼此孤离的中国人民;“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之时产生强大凝聚力。
D.这首诗写于1940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有一人欲依附..依傍服从B.不忍委.之委托,托付C.遂携拯..如初携带救助D.歆辄难.之以……为难10.下列各句中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螯B.遂班军而.还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D.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11.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幸尚宽,何为不可?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B.古之人不余欺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洎牧以谗诛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即使遇到危急的情况也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
B.【甲】文中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方便别人,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就出尔反尔,不能共患难。
C.【乙】文中运采用对话描写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可代朋友死去,也要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
文章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乙】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懂得患难真情的可贵之外,还揭示了一个道理:坚守信义、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将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14.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
(任选..2.句.,2分)时光荏苒,岁月易老,当华发早生而又壮志未酬时,我们常常会发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①”(李白《将进酒》)的悲叹;当鬓发已白而事业又未成时,我们难免会发出“塞上长城空自许,②”(陆游《书愤》)的感慨;当青春不在而又无所建树时,我们可能会发出“③,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的感叹;当年华已逝而又无限惆怅时,我们不禁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④”(李商隐《锦瑟》)的叹息。
15.语言运用题(本题共3题,11分)(1)百年老店天津“狗不理”,曾将自己店名的汉语拼音“Goubuli”改为“Go believe”,无独有偶,包括全聚德、同仁堂等在内的北京六家老字号也改了英文名。
针对这种现象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任选一个....并说出理由。
①赞同者:②反对者:(2)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为其拟一个标题并说出它的寓意。
①标题:(不超过20字,2分)②寓意:(不超过35字,2分)(3)高二(4)班准备本周六湿地公园踏春活动.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8:30准时出发,时间为一天,全体骑公共自行车出行。
请你代班长在班级微信圈里发一份通知。
通知内容可根据活动需要补充相关信息。
(字数90—110字,5分)四、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路怒,迟早付出冲动的代价清明节假期,在北京坐出租车陪朋友游玩,车行至北海公园附近,旁边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变道加塞儿。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出租车司机慌忙刹车,差点追尾,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原本就被交通拥堵耗尽耐性的出租车司机张口大骂,一边疯狂鸣笛,一边加速超车,欲找前车司机出出气。
我和朋友及时劝说制止,一场公路惊魂才算终结。
公路,是折射国家交通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法治意识的一面镜子,镜子里“路怒”的丑陋样儿到了该治的时候了。
拐弯时互不相让、开斗气车、车主撕扯打骂,有的甚至为了出一口气造成车毁人亡,各种路怒引发的恶性事件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
就连一些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人,开起车来也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易怒焦躁。
a 。
中国已经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十几、二十年前私家车还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而现在一些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已经相继出台了汽车限行政策。
但是,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一些基础配套设施还没来得及升级改造。
找不到停车位,车太多路太堵,道路规划不合理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加之快节奏的工作、激烈的社会竞争,再遇到不按规矩行车的司机,难免“一点就着”引发路怒。
b 。
路怒的外在诱因还包括有的驾驶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缺失。
不随意变道超车,车遇行人当礼让,交通拥堵时换挡减速,等等,这些规则是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都应该牢记在心的。
然而,不少人却常把规则抛之脑后。
当规则不被尊重,他人的安全空间遭到挤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紧张,路怒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c 。
从“路怒族”自身来看,自我情绪的管理是个大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行车途中,意外难免,尤其在行车环境复杂的时候,更要控制和调节好自我情绪。
开车上路,脚踩油门,手握方向盘,这不仅关系到自身和他人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关系到公共安全。
动不动就着急上火,弃规则于不顾,往往会酿成大祸。
因此,在动辄迁怒别人会不会开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好好开车?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将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 。
当然,规则不仅在于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
面对屡屡上演的路怒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责,对路怒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严重后果的,明确更加严厉的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