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2019年8月最新)
- 格式:xlsx
- 大小:17.98 KB
- 文档页数:7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1总则1.1目的为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动化工园区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降低安全风险,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排查治理。
1.3基本原则1.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原则,规范化工园区选址,完善化工园区规划体系,明确“四至”范围和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严格规划区域功能,优化安全布局,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3.2严格准入,规范管理。
强化源头管控,严禁列入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目录的、不成熟工艺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园入区。
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采用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的,应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严密防控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规范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与应急一体化管理。
1.3.3系统排查,重点整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化工园区每年开展一次安全风险等级自评,省级层面按照每年不低于30%的比例抽查复核安全风险等级,每三年完成一轮全覆盖省级复核,根据自评和复核结果,针对性完善并落实“一园一策”整治提升方案,加大安全投入,加强配套功能设施建设,有效防范多米诺效应,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降低化工园区安全风险。
2认定化工园区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构认定公布,认定手续齐全、资料完备,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查。
3选址及规划3.1化工园区应符合国家、区域、省和设区的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位于地方人民政府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符合所在设区的市国土空间规划,“四至”范围明确。
一、引言化工园区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经济增长点,但伴随着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意外事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为了保障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有效排查和治理安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一份《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能够有效指导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生产的安全稳定。
二、背景分析1. 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问题化工园区是化工企业的集中地,涉及到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安全风险问题是化工园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有效的排查和监管机制、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风险评估不足以及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等。
三、《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的主要内容1. 安全风险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首先明确了安全风险排查的目的和原则,然后详细介绍了安全风险排查的方法和程序。
在安全风险排查中,需注意对园区内的设备、管道、储罐、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 安全风险评估在排查完安全风险之后,需要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详细介绍了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评估结果的判定标准。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园区内的安全风险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3. 安全风险治理排查和评估完安全风险之后,就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对安全风险治理的原则、措施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了治理的要点和建议。
4.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是化工园区安全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提出了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5. 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预案在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排查治理。
1.3 基本原则1.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安全环保的原则,规范化工园区的设立和选址,严格规划区域功能,优化安全布局,完善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
1.3.2 严格准入,规范管理。
坚持严格准入,严禁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不成熟工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入园。
坚持一体化管理,提升化工园区应急保障能力,规范建设和安全管理。
1.3.3 系统排查,重点整治。
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突出对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避免多米诺效应,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化工园区整体安全风险可控。
2 设立2.1 化工园区应整体规划、集中布置,化工园区内不应有居民居住。
2.2 化工园区应符合国家、区域、省和设区的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在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内,符合国土空间规划。
2.3 化工园区的设立应经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认定,负责园区管理的当地人民政府应明确承担园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
3 选址及规划3.1 化工园区应位于地方人民政府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符合化工园区所在地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3.2 化工园区选址应把安全放在首位,进行选址安全评估,化工园区与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等防护目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留有适当的缓冲带,将化工园区安全与周边公共安全的相互影响降至风险可以接受。
3.3 化工园区应编制《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和《化工园区产业规划》,《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应包含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章节。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征求意见稿)1 总则1.1 目的为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排查治理。
1.3基本原则1.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安全环保的原则,规范园区的设立和选址,严格规划区域功能,优化园区安全布局,完善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
1.3.2严格准入,规范管理。
坚持严格准入,严禁落后和不成熟工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入园。
坚持一体化管理,提升园区应急保障能力,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
1.3.3系统排查,重点整治。
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突出对化工园区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整治,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避免多米诺效应,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 术语和定义2.1化工园区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用于专门发展化工产业的工业区或集中区。
2.2防护目标受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影响,化工园区外可能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设施或场所。
2.3 多米诺效应化工园区内一个企业的危险源发生安全事故时可能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危险源也相继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的效应。
2.4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为预防和减缓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潜在安全事故(火灾、爆炸和中毒等)对化工园区外防护目标的影响,用于规划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的控制线。
3 设立3.1化工园区应整体规划、集中布置,园区内不应有居民居住。
3.2化工园区应符合国家、区域和省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在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内。
3.3化工园区应在时效期(5年)内经过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且满足国家安全风险基准要求。
3.4化工园区的设立应经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复认定。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征求意见稿)1 总则1.1 目的为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排查治理。
1.3基本原则1.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安全环保的原则,规范园区的设立和选址,严格规划区域功能,优化园区安全布局,完善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
1.3.2严格准入,规范管理。
坚持严格准入,严禁落后和不成熟工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入园。
坚持一体化管理,提升园区应急保障能力,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
1.3.3系统排查,重点整治。
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突出对化工园区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整治,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避免多米诺效应,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 术语和定义2.1化工园区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用于专门发展化工产业的工业区或集中区。
2.2防护目标受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影响,化工园区外可能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设施或场所。
2.3 多米诺效应化工园区内一个企业的危险源发生安全事故时可能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危险源也相继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的效应。
2.4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为预防和减缓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潜在安全事故(火灾、爆炸和中毒等)对化工园区外防护目标的影响,用于规划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的控制线。
3 设立3.1化工园区应整体规划、集中布置,园区内不应有居民居住。
3.2化工园区应符合国家、区域和省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在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内。
3.3化工园区应在时效期(5年)内经过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且满足国家安全风险基准要求。
3.4化工园区的设立应经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复认定。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
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应急管理部
•【公布日期】2023.11.14
•【文号】应急〔2023〕123号
•【施行日期】2023.11.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
正文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的
通知
应急〔2023〕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为有效防控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推动化工园区实现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降低安全风险,应急管理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应急管理部2019年印发的《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同时废止。
应急管理部
2023年11月14日。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工作,其他相关区域可参照执行。
1.3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规范管理。
二、安全风险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2.1 化工园区应开展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园区规划、选址、布局、设施设备、生产工艺、危险化学品管理、应急救援等。
2.2 化工园区应建立安全风险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3 化工园区应定期组织安全风险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安全风险排查内容3.1 园区认定、选址及规划:检查园区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3.2 项目准入和退出:检查入园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存在未经审批、验收的项目。
3.3 园区内布局:检查园区内企业、设施设备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多米诺效应的风险。
3.4 配套功能设施:检查园区内的消防、环保、医疗、应急救援等设施是否完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3.5 安全生产与应急一体化管理:检查园区是否建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体系,是否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和应急预案。
3.6 危险化学品管理:检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3.7 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园区和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存在安全生产管理漏洞。
3.8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检查园区和企业是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9 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检查园区和企业是否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是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
一、安全风险排查原则
1、要坚持系统查漏补缺,积极组织和开展安全风险排查。
2、要坚持以排查为导向进行综合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完善。
3、要坚持排查工作有效率、全面、及时性,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
关键评估活动紧密结合,确保作业安全。
二、安全风险排查要点
1、深入开展化工园区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包括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排查重大危险源和安全生产隐患。
2、组织专家调研,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安全风险排查。
3、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在风险高可能性发生和低可控性条件下,开展
安全点检,定期对关键风险管控点进行检查。
4、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析安全风险,采取应急矫正
措施,严格管理危险和隐患。
三、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1、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安全和应急管理整体水平。
2、实施全员参与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反思安全检查结果,收集意见并及时修改。
3、建立技术预防措施,改善运行设备、材料和技术条件,确保设备安
全稳定运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
4、建立安全培训体系,强化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生产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5、不断强化和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