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工作防护服的标准详细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2.85 KB
- 文档页数:4
防护服一般要求标准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人体免受危险和有害环境影响的特殊服装。
在医疗、化工、环保、实验室等领域,防护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防护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要求标准。
本文将就防护服一般要求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防护服。
首先,防护服的材料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防护服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常见的防护服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这些材料必须具有防水、防静电、防化学品渗透等功能,以确保穿戴者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防护服的设计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
防护服的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穿戴舒适,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
例如,医用防护服需要具有防液体喷溅的功能,而化工防护服则需要具有防化学品渗透的功能。
因此,防护服的设计必须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此外,防护服的防护性能也是必须要符合标准的要求。
防护服在防护性能上必须能够有效地阻隔和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确保穿戴者的安全。
例如,医用防护服必须能够有效防止血液和传染性病原体的侵害,而化工防护服必须能够有效防止化学品的侵害。
因此,防护服的防护性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最后,防护服的使用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者必须按照相关的说明书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服,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
同时,防护服在使用后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其长期的使用效果。
总之,防护服一般要求标准涉及材料、设计、防护性能、使用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防护服,才能够有效地保护穿戴者免受危险和有害环境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防护服,确保其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工人或人员免受各种危险环境、物质或活动的伤害的特殊服装。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医疗、实验室、化工、消防等。
为了确保防护服的安全性能,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对防护服进行要求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
1. 符合材料要求:防护服通常由防护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阻燃材料、绝缘材料等。
符合材料要求可以确保防护服具备抗化学品、火焰、电弧等危险物质的性能,并能提供足够的防护效果。
2. 优质缝合工艺:防护服的制作需要采用优质的缝合工艺,以确保防护服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缝合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焊接强度、耐久性、抗拉强度等。
3. 合理的设计和舒适性:防护服的设计应考虑到穿戴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防护服应有适当的通风和防水功能,以确保穿戴者的舒适度和干燥度。
4. 适当的尺寸和贴合度:防护服的尺寸和贴合度对于其防护性能至关重要。
防护服应该有多个尺寸可供选择,并应采用调整装置来确保良好的贴合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穿戴者。
5. 耐久性和易清洗性: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防护性能。
同时,防护服应易于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其卫生性和再利用能力。
6. 抗静电和防爆能力:特定领域的防护服还应具备抗静电和防爆能力。
这些要求可以通过采用抗静电材料和添加防爆装置来实现。
7. 标示要求:防护服应具备清晰可见的标记,包括制造商名称、产品型号、生产日期、使用说明等。
这些标记可以帮助穿戴者正确使用防护服,并且可追溯其来源。
8. 适用标准的符合性:防护服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如欧洲标准EN 14126、美国标准ASTM F1670/F1671等。
9. 性能测试要求:防护服需要经过各种性能测试来评估其安全性能,包括抗液体渗透性、防风性、防火性、抗化学品性等。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
10. 医疗防护服的特殊要求:医疗防护服需要符合特殊的要求,如防护性能、透气性、防菌性、防污染能力等。
全封闭式A级和B级防护服穿戴1.在穿防护服前,对防护服进行目测:防护服不应掉色或有物理损坏;内层手套必须完全嵌入在外层手套内;排气阀的内部和外部均没有罩子和塞子。
2.摘下所有首饰和有可能损坏防护的个人物品(钢笔,钥匙圈证件,寻呼机,刀套等)。
3.检查呼吸器的功能,放在穿着地点的附近。
1. 4.目测外部靴子的尺寸和情况并放在穿着地点附近。
2. 5.完全打开防护服拉链。
3. 6.确定尺寸准确合适。
4.7.在面罩内使用防雾措施。
5.8.脱去鞋子。
防护服的袜靴应穿在外部化学防护靴的里面。
这些袜靴通常不像外层那样耐磨或耐滑。
6.9.应有助手帮助穿着者穿上防护服。
7.10.当坐下时,将脚插入服装的裤腿并伸入到袜靴内。
在将防护服拉到臀部时,腿部向前伸到最大幅度。
如果靴子配有裤管门襟,先将靴子的裤管门襟向上翻起,穿上外靴。
然后将裤管门襟尽呈想向下翻,盖住外靴。
8.11.当站立时,系上并调整防护服的腰带(如有配置)直到舒适贴合。
9.12.当站立时,防护服只穿到腰部位置,先戴上呼吸器装具及其钢瓶。
10.13.戴上呼吸器面罩并检查其功能。
只要防护服未完全封闭且穿着者能接触新鲜空气,就尽最切断来源于面罩的空气供应以保证SCBA的空气供应。
在使用空气长管呼吸系统的情况下,完成所有连接并进行调整。
11.14.戴上防护头盔和通讯设备。
12.15.如果已经穿戴好,将呼吸器面罩和空气供应系应连接并确认呼吸器运作正常且足够的空气能供给穿着者。
13.16.将一只手放人袖子内并将防护服的袖子拉到肩膀处。
确信手已在手套内。
14.17.将另一只手放人袖子和手套内。
15.18.如果手套没有和防护服相连,再戴上手套。
胶带只应用于将袖子固定在手套上。
将手套绑在袖口处的胶带不带有防漏封条。
如果在袖子和手套之间需要防漏封条,应迭用与手套相连的防护服。
16.19.将防护服拉过遮盖呼吸器背魏确信没有东西能限制或阻碍气流。
17.20.由助手慢慢地合上气密拉链。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人体免受外界有害物质和环境影响的专业防护装备。
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防护服能够有效降低作业人员受到有害物质侵害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防护服的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是指为保证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和保护效果,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下面是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的一些详细内容。
1. 防护服的材料要求: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必要的阻燃性、耐磨性、防静电性等性能。
在特定领域中,防护服的材料还需要具备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抗导静电等特殊性能。
2. 防护服的设计要求:防护服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保证工作人员在穿戴过程中能够自由活动,不影响作业效率。
此外,防护服还应考虑到舒适性和通风性等因素,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舒适度。
3. 防护服的防护效果要求:防护服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体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
因此,防护服对于液体、固体颗粒、气体等有害物质的防护效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4. 防护服的密封性要求:防护服的材料、接缝和拉链等部位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防护服的缝隙侵入人体。
同时,防护服还应考虑到特殊环境因素,如高压环境下的密封性要求等。
5. 防护服的耐磨性要求:由于特定工作环境的要求,防护服可能需要经受一定的摩擦、撕裂和拉伸等力量。
因此,防护服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抗拉伸性能,以保证防护服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6. 防护服的阻燃性要求:在某些高温环境中,防护服的阻燃性能尤为重要。
防护服的材料应能够有效抵抗火焰和高温的侵害,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7. 防护服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防护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应在产品说明中清楚说明,以便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服。
总之,防护服的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涵盖了材料要求、设计要求、防护效果要求、密封性要求、耐磨性要求、阻燃性要求等多个方面。
制定和推行这些技术标准可以保证防护服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type1-type2:EN943-1:2002/EN943-2:2002
type3-type4:EN14605:2005
type5:EN13982-1:2004
type6:EN13034:2005
表面电阻系数:EN1149-1
放射性颗粒:EN1073-2
传染性介质:EN14126
type1:气密性防护服
type2:非气密性防护服
type3:液体喷射致密性防护服
type4:液体泼溅致密性防护服
type5:粉尘和颗粒物防护服
type6:轻度液体飞溅防护服
国标:GB24539-2009,
气密性化学防护服--ET
非气密性化学防护服--ET
液密型化学防护服(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颗粒物防护服
穿透:化学物质通过多孔的材料、接缝、针孔或者其他瑕疵透过防护材料的过程
渗透:化学物质分子透过防护材料的过程,即化学物质分子被材料吸附、在材料内的空三以及材料另一面析出过程。
普通劳动防护服的标准普通劳动防护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劳动防护用品,通过提供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保护劳动者免受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物质和危险因素的侵害。
以下是对普通劳动防护服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分类和用途普通劳动防护服根据其作用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功能性劳动防护服:如户外作业服、寒冷保护服、防火阻燃服等,根据工作环境和劳动者特殊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 阻隔劳动防护服:如防酸碱服、阻燃服、防静电服等,用于防止有害物质和危险能量对劳动者的侵害;3. 防护性劳动防护服:如防刺防割服、防撞击服等,用于在危险作业中保护劳动者免受外界物体的伤害。
二、标准要求普通劳动防护服的制作、性能和使用要求,通常遵循以下标准:1. 安全性能要求:劳动防护服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以保护劳动者免受危险因素的侵害。
具体要求包括燃烧性能、防护性能、寿命等;2. 尺寸和设计要求:劳动防护服应根据劳动者的身体尺寸设计,保证穿戴的舒适度和灵活度。
同时还要考虑劳动作业的特点,以提供更好的防护效果;3. 材料要求:劳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备抗拉、抗刺穿、抗静电等性能,并且应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劳动者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4. 标志要求:劳动防护服上应有明确的标志,包括厂商名称、标准号码、防护类别等,便于劳动者和监督管理部门辨认。
三、检测和认证为确保普通劳动防护服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针对劳动防护服的制作、性能和使用,应进行以下检测和认证:1. 材料检测:对劳动防护服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抗拉、抗刺穿、抗静电等性能测试,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2. 安全性能测试:对劳动防护服进行燃烧性能、阻隔性能等测试,以确定其对危险因素的有效防护性能;3. 尺寸和设计评估:通过人体工程学评价劳动防护服的合理性、舒适性和灵活性,确保其适合劳动者的穿戴;4. 认证和标志:通过认证机构的验收和审核,给予劳动防护服相关认证,并在劳动防护服上贴标志,便于监督管理。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他们免受职业危害和环境污染的伤害,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在特定危险环境下使用的防护服。
第三条:防护服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防护服的分类和要求第四条: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和防护需要,防护服分为以下几类:(一)防护服分类1:适用于一般工作场所,对一般化学品和尘埃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要求。
(二)防护服分类2:适用于高风险工作场所,对有害化学品和尘埃具有更高的防护性能要求。
(三)防护服分类3:适用于高风险工作场所,对有害化学品和尘埃具有最高的防护性能要求。
第五条:防护服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防护服材料应耐磨损、抗撕裂、阻燃、抗渗透等要求,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防护服应具备足够的防护面积,覆盖并保护工作人员的全部暴露部位。
(三)防护服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穿戴舒适,不妨碍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
(四)防护服应具备透气性,避免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穿戴下出现过度的热量积聚和汗液滞留,确保工作人员的舒适度。
第六条:防护服需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七条:防护服的标志和说明书应清晰明确,包括防护服的型号、规格、用途、生产日期、厂家等信息。
第八条:防护服的每批次产品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确保防护服的合格率。
第三章:防护服的选择和使用第九条:工作场所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和防护需求,选择相应的防护服,并提供给工作人员。
第十条:防护服的选择应根据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危害因素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防护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使用防护服前,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防护服的正确佩戴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二条:使用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防护服的完好状况,如发现破损和污染现象应及时更换或清洗。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使用防护服时,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工具,确保工作的全面安全。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1465 各类工作防护服的标准正式版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各类工作防护服的标准正式版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阻燃防护服该标准对防化服采用的面料和配件的限制火焰蔓延性能制订了阻燃指数(1到3级)。
阻燃指数为3级的面料遇火不会燃烧,且不会形成孔洞。
高可见度警示服该标准规定了高可见度警示服上使用的反光材料的性能、最小面积和位置,包括材料在实验室测试的程序和方法。
高可见度警示服的等级(1到3),对构成高可见度警示服的材料**面积要求。
等级3等级2等级1基本材料0.800.500.14逆反材料0.200.130.10防寒工作服本标准包含了防寒工作服(温度低于-5ºC,如:-20ºC,-40ºC)的总体要求和性能测试方法。
低温环境防护服该标准规定了应用于温度高于-5ºC防寒工作服的总体要求和性能测试方法。
本类防寒工作服可用于户外工作和室内工作。
防护服标准
国家标准GB/T 28131—2011《防护服》是一种由层压、织物等部件组成的与安全有关的功能性服装,在安全要求得到及时、有效地满足情况下,其设计、制作、使用中应遵守的通用技术性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服的分类、尺码、款式、颜色、订购要求和标记等基本要求。
一、分类
1、综合类:包括抗淋巴综合型、抗风雨综合型、抗热综合型和防飞溅综合型等;
二、尺码
防护服尺码采用“四个尺码及尺码表”,由四个档次160、165、170.175cm表示人体尺寸,具体尺码表见附录A。
三、款式
本标准中规定的款式分为长袖款、短袖款和特殊款,分别用1、2、3表示。
四、颜色
防护服常用颜色有:白、黄、灰、绿、蓝等,可根据使用要求自行调整。
五、订购要求
订购防护服时,应注明防护服的品种、类型、尺码、款式和颜色,以便更准确地定购产品,特别要求也可适当补充。
六、标记
防护服产品标志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品标志》、《服装质量标签》、《包装标准》和本标准的要求。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人体免受危险物质和环境影响的特殊服装。
在诸如紧急救援、消防、化学工程、生化实验等工作场所,防护服的使用对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防护服必须符合一系列安全技术标准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1. 材料选择: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化学溶剂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危险物质渗透,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破裂性。
2. 密封性能:防护服的关键任务是提供有效的防护屏障,防止任何危险物质进入服装内部。
因此,防护服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无论是在缝合处、袖口、裤腿还是领口,都应采用特殊设计或粘合剂来保证密封性。
3. 透气性: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长时间佩戴后不会过热和缺氧。
透气性可以通过特殊的材料处理或设计来实现,例如增加通风孔、采用透气膜等。
4. 耐火性:在某些工作场所,火灾可能成为一种常见的危险。
因此,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火焰和高温的伤害。
5. 耐酸碱性: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防护服可能需要具备不同的酸碱抗性。
一些特殊的化学品可能会对服装材料造成腐蚀,因此防护服应选择适当的材料来防止腐蚀。
6. 抗撞击性: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可能面临高速物体的撞击风险。
因此,防护服应具备适当的抗撞击性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7. 可见性:在一些需要高度注意的工作场所,防护服的可见性非常重要。
因此,防护服应采用明亮的颜色、反光材料等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可见性,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8. 舒适度:防护服通常需要长时间佩戴,因此舒适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防护服的设计应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舒适性,并尽量减少佩戴时的限制和不适感。
综上所述,防护服的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涉及材料选择、密封性能、透气性、耐火性、耐酸碱性、抗撞击性、可见性和舒适度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要求旨在确保防护服符合工作人员的安全需求,并在危险环境中提供适当的防护。
防护服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一级防护要求:工作服、一次性使用帽子、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一次性使用手套、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二级防护: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或工作服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一次性使用手套、一次性使用鞋套。
三级防护: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一二三级防护内容
1、一级防护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
②样本运送人员。
③一般呼吸道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
2、二级防护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②在疫源地内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③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实验室人员。
④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
⑤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3、三级防护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
②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
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 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
④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防护服质量标准
防护服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护性能:防护服需要有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穿着者免受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危害。
2. 穿戴舒适度和透气性:防护服需要具备合适的穿戴舒适度和透气性,以确保穿着者能够长时间穿戴而不感到不适。
3. 耐磨性和易清洗维护:防护服需要具有耐磨性强、易清洗和维护的特点,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 国家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防护服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5. 制作要求:在制作防护服时,需要严格遵守制作要求,确保布料的重量、样式等符合标准,裁剪、缝制过程中需注意缝合强度和不得使用可燃材料。
同时,防护服还需要具备抗紫外线、抗静电、抗腐蚀、高温环境下不易脆裂等特点。
6. 材料要求:防护服的材料需要符合耐磨性、防护性、透气性等方面的要求,常用的有塑料、橡胶、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等。
同时,防护服的材料还应该无尘、无毛、无异味、无毒等特点,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7. 微生物指标:如果防护服是用于医疗、食品加工等高风险领域,需要符合相关的微生物指标要求,确保其无菌或灭菌处理。
总之,防护服的质量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舒适和有效。
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是指用于工作场所的防护服装的规范和要求。
下面是关于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的1000字介绍。
一、引言劳动防护服是指用于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工作场所危害的服装。
劳动防护服标准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有适当的防护,并防止因劳动环境造成的伤害和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的一些关键要求和指南。
二、标准概述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和指南:1. 材料要求:劳动防护服应采用对皮肤无害、无刺激性、无致敏性的材料制成。
常用的防护服材料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涤棉、涤纶和防静电材料等。
2. 结构设计:劳动防护服应具备合理的结构设计,便于劳动者穿脱和活动。
同时,要求服装有充分的透气性和舒适度,以便劳动者在长时间工作时感觉舒适。
3. 功能要求:劳动防护服应能够提供相应的防护功能,如防火、防水、防静电、抗紫外线等。
对于特殊职业领域,如化工、医疗、消防等,还需具备抗腐蚀、防放射性污染和抗血液渗透等特殊功能。
4. 尺寸要求:劳动防护服应提供各种尺码,以适应不同体型的劳动者,并保证其防护效果。
5. 清洗和保养要求:劳动防护服应易于清洗和保养,以确保其长期使用的效果。
三、标准应用和执行为了确保劳动防护服的质量和性能,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通常由相关政府机构或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在法律法规中进行规定和强制执行。
劳动防护服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其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同时,劳动防护服使用者也应按照标准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服,并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更换。
标准的执行实施应该由相关的检测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和召回。
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劳动防护服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符合标准要求。
四、标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环境的变化,一般劳动防护服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未来,劳动防护服标准可能会更加注重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一般防护服标准
防护服的主要标准有如下:
1.外观和内在质量:防护服应整洁、无明显色差,无抽纱、无脱缝、
无污迹和织物疵点等现象。
2.规格尺寸:防护服应对称合身,松紧适度,不得有拘束感。
3.缝制方法:防护服的缝制方法应符合工艺要求,线路顺直平服,
宽窄一致。
4.针距密度:防护服的缝针密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5.粘合衬:防护服的内侧可粘合衬布,但不得有皱褶、气泡、粘合
不良等现象。
6.防护服材料:防护服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7.此外,防护服还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能要求,如阻燃性、耐腐蚀
性、抗静电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防护服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例如医用防护服、化学防护服、电磁防护服等。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防护服时,应仔细了解其具体的标准要求和适用范围。
躯干防护(1)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躯干伤害的因素a.高温、强辐射热: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类是局部性伤害,如皮肤烫伤及局部组织烧伤等;另一类是全身性伤害,如中暑及高温昏厥、抽搐等。
b.低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皮肤组织被冻疼、冻伤或冻僵;二是低温金属与皮肤接触时产生粘皮肤伤害;三是由于低温使人体热损失过多,对人体造成全身性生理危害所造成的不适症状。
如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继而头痛;随着人深部体温逐渐降低,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c.化学药剂:如酸碱溶液、农药、化肥及其它经皮肤进入体内的化学液体,或将皮肤灼伤;或刺激皮肤产生过敏性反应、毛囊炎;或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d.微波辐射: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外周白细胞总数暂时下降;长期接触微波的人员,可能发现晶体混浊,甚至发生白内障;对生殖、内分泌机能、免疫功能等都可能有不利影响。
e.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对人体伤害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大剂量辐射造成的急性辐射伤害;另一种是长期小剂量辐射积累造成的慢性辐射伤害。
其症状基本相同。
如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明显贫血;胃肠功能紊乱;毛发脱落;白内障;齿龈炎等,晚期有癌变,以再生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较为多见。
f.静电危害:人体静电电击的发生,可能由带电体对人体放电,也可能由带静电的人对接地体的放电,其结果造成电流流经人体产生电击。
或造成指尖受伤等机能损伤;或产生心理障碍、恐惧感,进而导致二次事故。
此外,还可能因电击发生皮炎、皮肤烧伤等。
(2)躯干防护用品分类按照结构、功能,躯干防护用品分为两大类:防护服和防护围裙,见表1。
表1躯干防护用品分类(3)有关防护服标准截至2003年底止,有关防护服的标准有:GB/T13661—1992《一般防护服》、GB/T13459—1992《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GB8965—1998《阻燃防护服》、GB12014《防静电防护服》、GB12799—1991《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性能要求》、GB16757—1997《X射线防护服》、GB6568.1—2000《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GB9953—1999《浸水保温服》、GB/T13641—1992《劳动防护服号型》、GB/T14312—1993《防水服通用技术条件》、GB15701—1995《焊接防护服》、GB17956—2000《防尘服》LD5—1991《防砸背甲》、LD58—1994《森林防火服》、LD63—1994《劳保羽绒服》LD86—1996《100KeV以下辐射防护服》等。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spos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medical useGB 19082-2003前言本标准用于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质量进行评价。
生产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组织生产,经销单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4.3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卫华、胡冬梅、张汉洪、张宏、袁秀宏。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标识、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测定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12703-19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 12704-1991 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T 16886.10-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GB 17591-1998 阻燃机织物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沾水等级 spray rating表示织物表面抗湿性的程度。
文件编号:GD/FS-732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各类工作防护服的标准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各类工作防护服的标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阻燃防护服
该标准对防化服采用的面料和配件的限制火焰蔓延性能制订了阻燃指数(1到3级)。
阻燃指数为3级的面料遇火不会燃烧,且不会形成孔洞。
高可见度警示服
该标准规定了高可见度警示服上使用的反光材料的性能、最小面积和位置,包括材料在实验室测试的程序和方法。
高可见度警示服的等级(1到3),对构成高可见度警示服的材料**面积要求。
等级3等级2等级1
基本材料0.800.500.14
逆反材料0.200.130.10
防寒工作服
本标准包含了防寒工作服(温度低于-5ºC,如:-20ºC,-40ºC)的总体要求和性能测试方法。
低温环境防护服
该标准规定了应用于温度高于-5ºC防寒工作服的总体要求和性能测试方法。
本类防寒工作服可用于户外工作和室内工作。
本类防寒工作服并非**选用气密型或者水密型材料。
因此,该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是非强制性的。
防静电工作服
该标准规定了防静电工作服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防静电工作服可消除静电以避免火花引起火灾。
耐高温防护服
该标准适用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工人使用的防护服。
此类服装有柔韧的面料制成,包括同样面料的头
罩和靴套,但是不包括其他头部、手部和足部防护用品。
测试项目性能等级隔热服等级示例
限制火焰蔓延A阻燃
对流热B1-B5环境温度:200ºC
辐射热C1-C4辐射温度:1000ºC
熔化铝喷溅D1-D3350克熔化铝:700ºC
熔化金属喷溅E1-E3200克熔化铁:1300ºC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