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

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

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

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

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

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

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

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

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

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

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

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

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

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

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

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

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

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

的一种方法

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

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难

以相信亲人的逝世

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

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

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

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

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

抑的经验。

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

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

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

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

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3.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

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

“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

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3.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

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

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

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

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

创伤范式。

3.生活风格:一切人都具

有共同的最终目标------力

求优越,但是,如何追求优

越就取决于个人独特的条

件。每个独特的个人试图获

得优越的方法

3.社会兴趣:指的是社会

某一领域对人才的感兴趣及

需求,所以,现金社会择业

人员应结合个人兴趣和社会

兴趣来选择职业

3.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

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

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

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

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

创伤范式。

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

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

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

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3.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

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

的部分。

3.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是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

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

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3.人格化:指一般标志

和特征带有人的行为,使事

物赋予人类或人的品质。

3.社会性格:是社会成

员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近

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

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性格特

征。

4.特质:是一种概括化

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

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

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

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4.机能自主性:是指一

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

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

那些原因。

4.表面特质:表面特质处

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从外

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特质。

4.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

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

特质。

4.16PF:16种人格因素

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

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

的一种问卷。

4.EPQ:。

5.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

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

象。

5.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

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

象。

5.行为的消退:即如果

操作性条件反射被一种随后

出现的强化物所强化,那

么,将该强化物撤除,此操

作性反应就会随之消退,直

到恢复到最初未被强化时的

水平。

5.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

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

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

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

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5.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

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

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

值,而不是它的实际价值。

5.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

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

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

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

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

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5.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

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

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

主观判断和信念。

5.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

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

行为的主观体验。

5.连续强化:组织行为

学中强化程序的一种,指每

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

予强化,可以快速学习新行

为,但习得行为也会快速消

失,例如表扬和恭维。

5.间歇强化:也叫部分

强化在对刺激发生反应时,

不一定每次都给以强化(或

补强)的强化法。

5.强化物:多拉德和米

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

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

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5.习得性无助:本来可

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

痛苦的来临。

6.约拿情节:是对成长的

恐惧,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

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是

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

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

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

力。

6.存在性需求:又叫超越

性需求,是一种高级层次的

需求。

6.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

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

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

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6.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

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6.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

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

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

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

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

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6.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

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

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

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

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

“需要层次论”。

7.场依存—场独立性:主

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

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

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7.自我——非

我的分裂

7.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

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7.图式:是帮助我们感

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

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8.人格测量:指通过一定

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

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

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

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

行为。

8.投射:是个人把自己的

思想、态度、愿望、情绪、

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

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中的心理

倾向。

8.投射测验:指采用某种

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

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

探测其真实想法。

8.主体统觉测验:即

TAT,是一种窥探受测者的

主要需要、动机、情绪和人

格特征的方法。

9.人格障碍:亦称变态人

格,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

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

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

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

9.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

进行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之

一。联想方面归纳出诊断该

病的主要标准,后人亦称谓

“联想心理学”。

9.行为疗法:是运用行为

主义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

习原理,治疗心理疾病和障

碍的技术。

9.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

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

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

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

良认知,从而矫正适应不良

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9.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

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

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

为目的的教育。

9.素质:指人发展的水平

和质量,是个体在遗传体质

与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社

会环境影响、教育以及个人

实践中形成起来的那些稳定

的、基础性的身心特点的综

合。

9.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上,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

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

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

的状态。

9.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

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已经

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

生进行专门的调节,使之恢

复到正常状态。

9.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

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

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9.行为改变法:其理论依

据是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

的学习理论,根据这种理

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

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

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

9.个性化:在大众化的基

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

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

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

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

9.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

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

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

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

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

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

现的。

9.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

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已经

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

生进行专门的调节,使之恢

复到正常状态。

9.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

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

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9.行为改变法:其理论依

据是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

的学习理论,根据这种理

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

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

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