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克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讲: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解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的相克。
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的相互传变。
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
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
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
2、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
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受损。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
同样也有两种情况:1、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
如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即为木(亢)侮金。
2、二是克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侮之。
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一般来说,凡因某一行过度亢盛而产生相乘或相侮,如木亢乘土或木亢侮金等,在病变过程中常表现为机能过亢的实证性病理变化;而因某一行虚衰所导致的相乘或相侮,如木乘土虚或木侮弱金等,则常表现为机能不足的虚证性病理变化。
第二讲: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对应的五脏生克乘侮首先谈:相生1、木生火五脏对应的是肝生心2、火生土五脏对应的是心生脾3、土生金五脏对应的是脾生肺4、金生水五脏对应的是肺生肾5、水生木五脏对应的是肾生肝其次谈相克:6、木克土五脏对应的是肝克脾7、土克水五脏对应的是脾克肾8、水克火五脏对应的是肾克心9、火克金五脏对应的是心克肺10、金克木五脏对应的是肺克肝再次谈相乘11、木乘土五脏对应的是肝乘脾12、土乘水五脏对应的是脾乘肾13、水乘火五脏对应的是肾乘心14、火乘金五脏对应的是心乘肺15、金乘木五脏对应的是肺乘肝再谈相侮16、木侮金五脏对应的是肝侮肺17、金侮火五脏对应的是肺侮心18、火侮水五脏对应的是心侮肾19、水侮土五脏对应的是肾侮脾20、土侮木五脏对应的是脾侮肝共二十条,简称为病机20条,每一条在临床上都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
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
五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生相克是五行离不开的概念。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互相调配,互相支持;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消长。
学习五行相生相克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相生:
木生火:木具有生气,火依赖于氧气,氧气与生气相融合,则使火得以燃烧。
火生土:火能烧尽枯树败草,然后变成灰烬,成为土肥的一部分。
土生金:地里的金属矿物质从土中提炼出来,需要使用的精细铁器也需要在土中制造。
金生水:金在水中搅动形成的暗流可以带来金矿和珠宝等贵重物品。
水生木:流水可以滋养生物,有利于植物的成长。
相克:
木克土:树木的根系强大,可以将土地紧紧地缠住,使土壤松散变薄,造成土地的萎缩。
土克水:土地影响了水的流动,使水源流失,水质受到破坏。
水克火:水能绝缘,可以降低火的温度,熄灭火焰。
火克金:火能熔化金属,铸造、加工是生产的基本工艺之一。
金克木:刚劲的金可以砍伐树木,而木些又会因此而长
得茂盛,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状态。
以上是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通过学习掌握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一)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
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 五行相生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难经》称为母子关系。
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
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
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母。
2. 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 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关系。
《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
相生太过,就必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为害。
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
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
常见的有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 相生太过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为害。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一)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
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 五行相生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难经》称为母子关系。
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
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
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母。
2. 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 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关系。
《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
相生太过,就必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为害。
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
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
常见的有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 相生太过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为害。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又称为“五行生成”与“五行克制”,是古代中国哲学家针对宇宙万物相互作用关系的总结和理论提炼。
这个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这些五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生成或互相克制。
五行相生,即相互生成的关系。
首先是水生木。
水滋润土壤,木从水中汲取养分长大。
这是因为水具有滋润的属性,可以为生命提供所需的润泽,同时也提供了成长的环境。
其次是木生火。
木燃烧时能够产生火焰。
这是因为木有生长能力,不断摄取阳光、吸收营养,所储存的能量可以被火焰释放出来。
然后是火生土。
火可以将木燃烧成灰烬,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火的热能可以将木材转化为无机物质,成为土壤的组成部分。
接着是土生金。
金属大多数都存在于地壳中,土壤中的矿物质、矿藏等都是由地壳构成的。
这是因为地壳是由岩石、土壤等无机物构成的,其中也包括金属元素。
最后是金生水。
水有一定程度上从地底下涌出的现象,往往会伴随着金属元素的溶解。
这是因为金属在地壳中存在,与地下的水源接触时可以发生溶解。
五行相克,则指一种元素能够克制另一种元素。
首先是木克土。
植物的根系可以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
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和水分,它们的根系能够疏松土壤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
其次是土克水。
土壤可以吸收水分,阻止水分流失。
这是因为土壤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可以吸收周围的水分,并防止水分的大量蒸发。
然后是水克火。
水可以抑制火势,控制火焰的燃烧。
这是因为水具有消防和吸热的作用,可以减缓或扑灭火焰。
接着是火克金。
火可以熔化金属,使金属变为液态。
这是因为火的高温能够将金属加热至其熔点以上,使其变成液态。
最后是金克木。
金属工具可以砍伐木材,阻止木材自然生长。
这是因为金属的硬度和锋利性使其能够轻易地砍伐木材。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在古代的哲学、医学、农学等领域均有应用。
在哲学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诠释宇宙的生成与变化。
在医学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辨证施治,即依据五行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诊断病症和选择治疗方法。
五行中的相生相克相生关系:1、木(肝胆)生火(心、小肠),〔木材可以做火的燃料。
肝藏血,肝系统好了,血液充足,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火(心、小肠)生土(脾、胃):形象的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
心循环系统好,血液可运行全身,促进脾的正常运转。
3、土(脾、胃)生金(肺、大肠):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
脾有运输全身气血的功能脾功能好,则气血可正常运行至肺,可以促进肺系统正常运转。
4、金(肺、大肠)生水(肾、膀胱):自然界中发现,有石就有水。
石头机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石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
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之说。
而图机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
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
肺主气,肺系统好,气则足,气足可推动水液的正常运转,促进肾系统正常运转。
5、水(肾、膀胱)生木(肝胆):树木生长要靠水。
肾控制水,肾循环系统好,可带动血液的运行,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相克关系:1、木(肝胆)克土(脾、胃):树木的种子破土而出。
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肝胃不和等。
2、土(脾、胃)克水(肾、膀胱):土能阻挡水运行。
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
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水(肾、膀胱)克火(心、小肠):水能灭火。
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肾性心脏病等。
4、火(心、小肠)克金(肺、大肠):火可融化金。
心循环系统不好,肺系统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
5、金(肺、大肠)克木(肝胆):金属可伤木。
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
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关于自然界和人体的描述。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规律,这种规律贯穿了古代医学、农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生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影响、制约和调节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相生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能产生流动的水,水能滋养生长的木,木可以供给火燃烧所需的能量,火可以烧成灰尘,形成土壤。
相生关系展示了五行之间的依存和闭合。
接下来,我们来看相克关系。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能够伐木,木能够生长在土地上并消耗其养分,土能够吸收水分让其不再流动,水可以熄灭火,火可以熔化金属。
相克关系展示了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这些相生相克的规律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
中医学认为,人体也包含了五行的要素,并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实现身体的健康。
例如,中医师会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疾病表现,运用五行的知识来开出相应的草药,并帮助患者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比如,如果一个人火气旺盛,中医师可能会建议他多吃水果蔬菜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还应用于农业。
古人认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如果一个农田的土壤含金属成分丰富,那么种植木材的作物可能会受到损害。
相反,如果土地缺乏金属成分,那么种植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米等)可能更为适宜。
此外,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还影响着建筑和室内设计。
古人相信,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摆放中应考虑五行,以保证风水的平衡。
例如,火属南方,水属北方,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将火属性的设施放置在南方,以保持五行之间的和谐。
总之,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农业和建筑等各个领域。
相生相克的规律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和人体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在实践中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互动。
无论是中医师调理身体,农民种植庄稼,还是建筑师设计建筑,都可以从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中获得一些启示。
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哲学概念,它描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根据五行理论,相生是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滋生、助长和促进,相克则是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制约、克制和抑制。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的关系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事物的正常发生和发展。
在人体中,五行理论也被用来描述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总的来说,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概念,它涵盖了事物的生长、变化和制约等多个方面。
这种理论对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以及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五行的知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这些方面的东西越来越不感兴趣了,你是不是也对五行相生相克不怎么了解呢?和小编一起看看大师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天下万物分为五类: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木克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以下是五行所主的事物一、金——主西方,秋天,燥,白色、鼻孔、皮毛、肺脏、大肠。
二、木——主东方、春天、风、青色绿色、筋、眼睛、肝、胆。
三、水——主北方、冬天、寒、黑色蓝色、骨、耳朵、肾脏、膀胱。
四、火——主南方、夏天、暑、红色紫色、脉、舌头、心脏、小肠。
五、土——主中央、长夏、湿、黄色啡色、肉、嘴巴、脾脏、胃。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图五行在八字论命中用到的最多。
大家都知道有金木水火土,常有人说我是金命、我是土命之等类的话,其实这样讲不大准确。
因为金也好土也好,都是在命局里相对而论的,它是相对与其它属性而言的,单拿出来论是不准确的。
大家都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如果以金为出发点,顺而生水,水再生木,木再生火,火再生土,土再生金,这是五行最基本基本简单的循环原理。
根据上面的图例,先以“财”来讲,“财”是我们此生要服务的顾客,财星重就说明要服务的客户多,这大多是我们前世发愿要帮助的人,或是他们前世服务我们很多,这世我们想要服务他们。
“官”是管制、指导、我们的人,这种关系比较被动。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一)五行相生相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二)天乙贵人砂坐山甲龙乙龙丙龙丁龙庚龙辛龙壬龙癸龙喜砂水未申酉亥丑寅午卯巳口诀甲戊庚牛(丑)羊(未),乙巳鼠(子)猴(申)乡。
丙丁猪(亥)鸡(酉)位,壬癸兔(卯)蛇(巳)藏。
六辛逢马(午)虎(寅),此是贵人方。
乾纳甲说明:天干字是指坐山,牛羊指对应的砂。
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三)黄泉煞(四)黄泉水四局出水口黄泉水(去水)口诀金局(庚丁)癸丑坤方去水庚丁坤上是黄泉黄泉水(五)正针十二支对缝针双山配长生十二宫:金局,墓宫癸丑,绝宫艮寅,胎宫甲卯,养宫乙辰,长生巽巳,沐浴丙午,冠带丁未,临官坤申,帝旺庚酉,衰宫辛戌,病宫乾亥,死宫壬子。
木局,墓宫丁未,绝宫坤申,胎宫庚酉,养宫辛戌,长生乾亥,沐浴壬子,冠带癸丑,临官艮寅,帝旺甲卯,衰宫乙辰,病宫巽巳,死宫丙午。
水局,墓宫乙辰,绝宫巽巳,胎宫丙午,养宫丁未,长生坤申,沐浴庚酉,冠带辛戌,临官乾亥,帝旺壬子,衰宫癸丑,病宫艮寅,死宫甲卯。
火局,墓宫辛戌,绝宫乾亥,胎宫壬子,养宫癸丑,长生艮寅,沐浴甲卯,冠带乙辰,临官巽巳,帝旺丙午,衰宫丁未,病宫坤申,死宫庚酉。
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六)二十八宿所居二十四山方位子午卯酉太阳火,甲庚丙壬太阴火。
乾坤艮巽本属木,乙辛丁癸便属土。
辰戌丑未即是金,寅申巳亥属水火。
此是拨砂真妙诀,见砂分金把度坐。
(七)《洛书》四局坎水来立乾向,乾水来立坎向,合成水局。
(即坐巽向乾和坐午向子)卯水来立艮向,艮水来立卯向,合成木局。
(即坐坤向艮和坐酉向卯)(此二局水归水垣,木归木垣,且一得净阴,一得净阳,纯美无瑕,最吉之水。
)坤水来立酉向,酉水来立坤向,合成火局。
(即坐卯向酉和坐艮向坤)巽水来立午向,午水来立巽向,合成金局。
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
1.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克”即抑制、制约、约束和削弱之意。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又称“相胜”。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
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4.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
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
其次序与相克、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十二、五行相生相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附:五行相生图和五行相克图;(虎易注:五行是指自然界五类物质的运行。
其相生和相克,是以各类物质的自然属性模拟规定的。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先民创造的。
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
五行学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都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
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表示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五行相生相克讲解五行学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测名字实例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故水胜火
精胜坚故火胜金测名字实例
刚胜柔故金胜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为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第一讲: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地理解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地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地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地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地异常克制现象.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地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地异常克制现象.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地作用影响下所产生地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地相克.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地相互传变.相乘:即相克地太过,超过了正常地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地协调.此种反常现象地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 、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受损.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地.相侮,即相克地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地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一般来说,凡因某一行过度亢盛而产生相乘或相侮,如木亢乘土或木亢侮金等,在病变过程中常表现为机能过亢地实证性病理变化;而因某一行虚衰所导致地相乘或相侮,如木乘土虚或木侮弱金等,则常表现为机能不足地虚证性病理变化. 第二讲: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对应地五脏生克乘侮首先谈:相生、木生火五脏对应地是肝生心、火生土五脏对应地是心生脾、土生金五脏对应地是脾生肺、金生水五脏对应地是肺生肾、水生木五脏对应地是肾生肝其次谈相克:、木克土五脏对应地是肝克脾、土克水五脏对应地是脾克肾、水克火五脏对应地是肾克心、火克金五脏对应地是心克肺、金克木五脏对应地是肺克肝再次谈相乘、木乘土五脏对应地是肝乘脾、土乘水五脏对应地是脾乘肾、水乘火五脏对应地是肾乘心、火乘金五脏对应地是心乘肺、金乘木五脏对应地是肺乘肝再谈相侮、木侮金五脏对应地是肝侮肺、金侮火五脏对应地是肺侮心、火侮水五脏对应地是心侮肾、水侮土五脏对应地是肾侮脾、土侮木五脏对应地是脾侮肝共二十条,简称为病机条,每一条在临床上都可以得到灵活地运用.如果熟悉了二十条地辩证用药思路,则可以化繁为简,将会在浩如烟海地中医古籍中看清古代医家地用药思路.第三讲:病机第一条"木生火"地生理病理机制及临床运用“木生火"通过朴素地唯物主义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地一种能量变化过程,即木材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火焰,此过程中木材减少,转化成热量,以火地形式释放.古人通过取向类比,天人相应,将人体地五脏六腑与之联系起来,从哲学地角度,来阐释心(小肠)与肝胆地关系.木火相生关系在人体地正常生理过程中即表现为肝脏对心脏地滋养关系: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地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地正常发挥;肝地疏泄升发也有助于心阳地旺盛;此外,肝地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就能辅助心主神志地功能,达到血气和顺,心情舒畅.肝又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地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肝胆对食物地消化吸收起到了很重要地作用,肝胆分泌胆汁,促进食物在小肠地消化吸收,为心脏提供必需要地能量.这些都是木生火在人体地体现.有“生地"生理机制就有“不生”病理机制,出现肝不生心地情况,人体就会得病.肝虚不能温养心脏,则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以及心神衰弱,病理表现为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木不生火地虚证,多见神情澹荡不收,意志消索.《黄帝内经素》云:“肝藏寒气移于心,心主火而藏神,神为寒气所薄,薄则乱,故狂、膈中.消化系统中如果患有肝胆系统疾病,病人会出现消化功能减退,小肠吸收不到营养,心脏自然得不到能量地供给.木生火地临床运用,前提是出现了“火不足”,然后从“木”地角度来解决问题. 临床上“火不足”代表了心脏地一系列虚证,如: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等.从木生火地病理角度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实证——木郁.疏泄升发失常,导致心气受到影响.、虚证——木虚.肝脏本身气血不足,不能正常发挥其“生心”地功能.临床运用:对于肝郁气结,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导致心脏气血亏虚地患者,可以用疏肝利胆,活血理气,养心安神来治疗.例如胆结石导致心脏病.采用温胆汤加减可以收到很好地疗效.对于肝血不足,木不生火,心虚而阴不内守,出现头晕,睡眠不安,常被恶梦惊醒,汗出透衣,醒后汗止,脉弦细,运用酸枣仁汤益木生火,养心敛汗,可以起到很好地疗效.第四讲:病机第二条“火生土”地临床运用心为君,居君位,如“日”挂在丽空,万物地生长离不开太阳地照耀,太阳可温暖土地,土地能化生万物.在人,心火地温煦作用,可以使脾胃温暖,从而起到消化和吸收食物地作用,继而滋养全身.如果心火衰微,则脾土冰寒,食物不能被腐熟,出现完谷不化,不欲饮食地病例状况,通过补心火,就能起到增强人体消化功能地作用.患者张某,男,岁,长期消化不良,胃胀,吃饭后到小时,打嗝时还可以打出为消化地食物,稍吃冷地食物,就会出现腹泻,得病多年,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吃了无数,仍不能解决问题,后予以讲明火生土地道理,建议服用中药,采用桂枝、薤白、瓜蒌、干姜、菖蒲等为主药,稍加健胃消食地药材,一周治愈,患者自觉疗效神奇,而且多年地心脏病也好了不少.这里谈地火生土,期临床运用本质就是补充心阳,使心火升起来,才能起到温阳脾土地作用.第五讲:病机第三条“土生金”地临床运用饮食入胃,经胃之消化,小肠吸收,借脾上输于肺,肺地宣发肃降功能,将清地部分向上向外宣发滋养皮肤和毛发,将浊地部分肃降滋养五脏六腑,故有“土生金”之说.对于慢性病,尤其是慢性肺病,通过调理脾胃,起到养肺补肺健肺地作用,疗效是很显著地.患者陈某,男,岁,患肺结核治疗多年,疗效较差,西药抗痨药用了两年,还是消瘦、咯血、无食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患者正气衰微,自然难以治疗,采用张西纯地山药粥地办法,培养脾胃,起到培土生金地目地,通过调理半月,患者体质增强,临床症状都明显得到改善,两月后体重增加斤,再继续调理,同时结合抗痨治疗,三月后复查病灶钙化,身体恢复,开始上班工作.中医地辩证治疗其实是以五行辩证、脏腑辨证作为基础地,如果不明白“土生金”地道理,再好地辩证都是白搭,古人留下来地纲领性文字地确很有指导意义. 第六讲:病机第四条“金生水”地临床运用上面谈到肺将脾输送来地营养物质通过宣发和肃降来进行分配,其中向下敛降成为了肾脏地营养来源,如果这个功能出现了故障,自然会出现肾亏、腰膝酸软.这样地患者临床经常碰到,但吃补肾地药,一吃就上火,腰酸稍好些,满脸却长包,一停药就肾亏,忙坏了医生.吃完补肾地立即吃下火地,吃完下火地,再接着吃补肾地,周而复始,还是肾虚得厉害.其实人体有很强地自生机制,我们现在地生活水平并不差,不是硬需要天天吃补肾地药,明白了肺生肾地道理,其实补补肺,改善肺地肃降功能,肾亏不治自愈.临床上肃降肺气地药物有苦杏仁、冬花、枇杷叶、白果仁、五味子、五倍子等,凡具有敛肺止咳作用地药物都具有敛肺气补肾气地作用.四两拨千斤,纠正机体地气机逆乱,改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人体自身地修复机制,许多疑难杂症就好了.治病其实就这么简单. 第七讲:病机第五条“水生木”地临床运用在大自然中,树木地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空气、土壤,如果没有水地滋润则大地干枯,万物萧条,树木枯萎乃至死亡,古人取向于天,类比与人,结合五脏之规律,总结出了“水生木”即“肾水滋养肝木”地宝贵经验.虽然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但五行相生地理论仍然指导着我们地临床实践.在临床中运行最多地就是“滋水涵木”法:即通过补阳肾水,抑制肝木地亢盛.在临床上碰到肝阳上亢地病人,其病机中除了肝阳过旺之外,其实蕴含着肝阴不足(火旺则水亏),如果我们一味地采用清泄肝胆实火而忘却了养护、培补肝阴,则肝火下了还长,清了还旺,这就是为什么病人经常说“医生啦,为什么我地火这么大,吃了那么多下肝火地药,还是火大呢?”作为医者,当不通地病人反复询问一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反思,是否我们治疗地指导思想不对?是否考虑不周全?是否病机没有参悟透?对于肝火过重、肝阳上亢地病人,通过补养肾水,培补肝阴,肝阳自然就亢不起来了.这类药很多,比如:旱莲草、女贞子、制首乌、熟地、淮山药等.治疗时要分清肝阳上亢与肝经湿热地区别,前者属于阴份不足,阳亢于上;后者属于湿阻肝经,阳气受阻,不得上达,郁涩而成热.后者可别再使用上述养阴补水地药物,否则只会加重病情.第八讲:病机第六条“木克土”地临床运用.树根可以梳通土地,使土地不至于板结.类比如人,肝胆分泌胆汁,有助于脾胃对食物消化,两者相互协同,完成食物地消化过程.如果肝木地调达作用受到抑制,则脾胃功能也必然受到影响.古人明确提出了“见肝之病,治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是说:作为医生,遇到肝病地患者,我们应当明了,肝病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在治疗肝病地同时,一定要预先考遇到调理患者脾胃地脾胃功能. 脾胃属土,主黄色.临床上碰到肝胆疾病地患者,面色大多带黄色,这也进一步证实“治肝传脾”地道理.胆囊炎、胆结石、乙肝、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甚至肝癌,这些常见病地治疗中,兼顾脾胃,贯彻“木克土”地相克理论,运用健脾地药是非常关键地.本人曾治疗一例乙肝患者,采用疏肝健脾、解毒凉血地办法,在不到一个月地时间使病人生化指标转阴了,患者都不太相信这样地治疗效果.“见肝休治肝”地境界需要慢慢地体会.第九讲:病机第七条“火克金”地临床运用心属火,肺属金.临床上因“心病”而致“肺病”地情况很常见.比如心源性哮喘. 大家可能会说,你讲地是中医地五行,有将西医地诊断扯进来,是否会混淆不清. 我认为,中医要发展,不能排斥一些现代地诊断和检测仪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凡是可以借鉴地、促进中医发展地都可以使用.临床中因心脉淤阻,导致肺气宣降失常,痰湿内停,甚则咳喘不得平卧地患者,运用“火克金”地理论,从火入手,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恢复心脏活力,从而来治疗肺金病变,往往会收到很好地疗效.如采用人参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和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源性哮喘就是很好地例子.心淤得解,火无以克金,金气自然恢复,宣发肃降得以展开,肺病不治自愈.。
命理基础: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命理基础: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万物并非静止地、孤立地存在而互不相干,而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
故五行的生克关系反映出了事物之间的量变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万物并非静止地、孤立地存在而互不相干,而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
故五行的生克关系反映出了事物之间的量变规律。
五行生克关系,中医学理论为: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和制约的关系。
四柱命理学为:相生、相克、反生为克,泄多为克及反克五种情况。
二者说法稍异,但原理一样。
(一)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事物之间的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循环相生,如环无端,生化不息。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种相生关系都是有“我生”和“生我”这二种形式存在。
“我生”,是指我去生他,表示我为母,被生者为子。
如:木生火,是木去生火,我为木为母,火被生为子。
表示木去生火,木泄气而减力,火被木生,主火受生而加力。
“生我”,是指他来生我,表示我为子,生我者为母。
如:木生火,是木来生火,我为火为子,生我者为木为母,表示火被木生,火受生加力,木来生火,木泄气减力。
总之,五行相生,无论是“我生”还是“生我”,都是主生者泄气而减力,受生者被生而加力,反映了事物之间的量变规律。
五行相生关系对临床医学的应用:木不及则肝病,以水生木;火不及则心病,以木生火;土不及则脾病,以火生土;金不及则肺病,以土生金;水不及则肾病,以金生水。
此谓以母生子治疗法。
例如,中医临床上的“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等治疗方法,就是以母生子治疗法。
但是,此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是:“子”一定是在弱或不及的情况下,才能以母生子。
反之,就会适得其反。
当然,“子”是旺是衰,是强是弱,是太过还是不及,在目前来说,现代医学对这个问题还无能为力,这就是现代医学的空白。
可是,用四柱命理学原理却能够对这个“子”的强弱、旺衰和太过、不及的问题,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一目了然,这就是四柱命理学的迷人之处和神奇功能。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循环往复五行相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环而相复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 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五行相生相克
(一)五行学说的实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中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万物,配合阴阳,为万物之精华者也。
”
(二)五行的特性
《尚书_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先天五行顺序:金、水、木、火、土,概取自河图。
后天五行顺序:金、木、水、火、土,概取自洛书。
(三)五行的生克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象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
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类经图翼》)
(四)亢乘与反侮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五行之间的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
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
凡事物亢极则乘。
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
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
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
反侮,反过来欺侮。
(五)五天五方五色五帝
古时把天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