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一式两份)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是指病人输注血液或血制品的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出现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症。
一)红洗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可分为免疫性的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的输血反应。
2、预防2.1 输血前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不完全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并保证检验结果无误。
2.2 必须保证临床血液的质量,防止人为造成血液的体外破坏。
2.3 血库与临床输血护士应该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人为差错。
2.4 临床输血护士应当严格遵守输血有关规定,严密观察受血者输血后的反应并做相应记录,做好应对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
二)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注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等。
2、预防2.1 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血液进行灌注,如果输注的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制品应当进行HLA抗体检测。
2.2 输注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预防:用一定剂量的r射线如出一60Co、137Ce或直线加速器X射线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照射,以灭活其中有免疫增殖活性的淋巴细胞。
2.3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预防:对献血员进行HLA抗体检测或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洗涤处理,减少受血者外源血浆的输入量,不要进行全血输注。
三)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等。
2、预防2.1 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对患者和献血者(必要时)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或对供、受血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选用合适的血小板进行输注。
或者对供血者血小板进行适当处理,如用过滤器除去白细胞,采用紫外线对血小板进行照射处理,采用枸橼酸或氯喹处理破坏供者血小板的HLA-1类抗原后进行输注等。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一、引言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病症。
然而,在输血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不良反应。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需要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1.免疫相关反应a.血型不符反应b.转移性疾病感染c.过敏反应2.非免疫相关反应a.输血相关肺损伤b.输血相关急性肾损伤c.输血相关细胞溶解三、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1.血型不符反应原因:输血前未进行血型鉴定或鉴定错误。
应对措施:- 遵循全血血型鉴定原则,确保血型鉴定准确无误。
- 在输血前进行双人核对,确保输血血液与患者一致。
2.转移性疾病感染原因:输血血液来源于患有传染病的供血者。
应对措施:- 严格筛选供血者,确保无传染病史。
- 输血前进行HIV、肝炎等传染病相关检测。
3.过敏反应原因:输血血液中含有患者对某些成分过敏的物质。
应对措施:- 在输血前进行过敏史询问,筛选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的风险。
- 避免输血时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
4.输血相关肺损伤原因:输血血液中的细胞成分激活肺部炎症反应。
应对措施:- 在输血过程中进行监测,如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及时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治疗。
5.输血相关急性肾损伤原因:输血血液中释放的细胞代谢产物损伤肾脏。
应对措施:- 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应根据其肾功能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 监测输血后肾功能变化,如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6.输血相关细胞溶解原因:输血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导致异常血红蛋白释放。
应对措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尽量减少红细胞的异物刺激。
- 监测输血后血红蛋白浓度,及时处理溶血反应。
四、本文涉及附件1.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表2.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3.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指南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血液管理术语解释(根据相关法律文件)- 背景:血液管理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以便与相关法律文件保持一致。
常见输血反应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发热反应1、多由致热源引起;2、多次输血发生免疫反应;3、输血时未严格无菌,造成污染1、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2、发冷寒战,继之高热,可达38-41℃,伴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3、一般不伴有BP↓;4、发热持续时间不等,缓解后T降至正常。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2、严格无菌1、反应轻:减慢速度;2、反应重: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症处理,通知医生;3、必要时遵医嘱予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4、将输血器、剩余血、贮血袋一并送检。
过敏反应1、患者为过敏体质;2、输入的血液中有致敏物质;3、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性抗体;4、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
1、多发生于后期或即将结束时;2、轻度: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3、中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于颜面部,眼睑、口唇、喉水肿;4、重度:过敏性休克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2、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3、供血者采血前4h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宜清淡饮食或饮糖水;4、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予抗过敏药物1、轻度:减慢速度,予抗过敏药物;2、中重度: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皮下注射1:1000adr0.5-1ml、静脉滴注抗过敏药物;3、呼吸困难者予吸氧;4、喉头水肿予气管切开;5、循环衰竭予抗休克治疗;6、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溶血反应血管内输入异型或变质血液1、轻重不一,三个阶段;2、①阻塞部分小血管: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3、②凝集的RBC溶解:黄疸、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BP↓;4、④肾小管阻塞,急性肾衰:少尿或无尿,管型尿、蛋白尿、高钾血症、酸中毒,严重者死亡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2、输血前认真核对;3、严格遵守血液保存规则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2.吸氧,静脉通路,遵医嘱予升压药或其他药;3.将剩余血、患者血标本、尿标本送检;4.双侧腰部封闭,热敷肾区;5.碱化尿液;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7.抗休克治疗;8.心理护理血管外Rh系统内抗体引起1、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发生;2、轻度发热伴乏力、胆红素升高查明原因,避免再次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处理措施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循环负荷过重1、速度过快;2、原有心肺功能不良1、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粉红色泡沫痰;2、满肺湿罗音,心率快、律不齐严密观察,控制液速、量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紧急处理;2、端坐位,双腿下垂,安慰患者;3、高流量吸氧,6-8L/min,20-30%乙醇湿化;4、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5、必要时四肢轮扎;6、静脉放血200-300ml出血倾向1、长期反复输血;2、超过患者原血液总量;3、输入库存血1、皮肤黏膜淤斑;2、穿刺部位大块淤血;3、手术伤口渗血1、短时间输入大量库存血时,密切观察意识、BP、P、皮肤黏膜伤口有无出血;2、严格掌握输血量;3、补充某些凝血因子枸橼酸钠中毒大量输血时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患者肝功受损时其排出受阻,与游离钙结合1、手足抽搐,BP↓;2、心率缓慢,Q-T间期延长,甚至心搏骤停每输库存血1000ml,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预防低血钙其他: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体温过低、通过输血传染各种疾病等严格把握采血、贮血、输血操作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范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案号abo血型rh血型诊断:献血者条形码:abo血型rh血型输用何种血液:1.悬浮红细胞单位;2.单采血小板治疗量;3.冷沉淀u;4.全血;5.血浆ml;6.其他:输血史:无□;有□次数次;其他:输血前用药情况:名称:剂量:孕产输血不良反应描述:(依据护士填写的输血过程记录单)本次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输入的量、症状、体征处理情况:初步判断不良反应类型:发热□;过敏□;溶血□;细菌污染□;循环负荷过重□;枸橼酸盐中毒□;氨血症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肺血管微栓塞□;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继发性血色病□;输血后出血倾向□;空气栓塞□;低温反应□;输血后静脉炎□;其他:进一步调查情况:填写日期年月日;填报人:填写说明:1、所有内容逐项认真填写;血型信息填写完整,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2、本单由医生填写后与血袋一同送至输血科,输血科定期上报院医务处。
3、输血科对输血反应按程序进行调查,必要时通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必要时上报医务处和输血管理委员会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范文(2)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病患恢复健康。
然而,偶尔也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给病患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有效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建立一套回报制度也能够及时记录和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改进相关的工作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并提供一份回报制度的范本。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1. 前期预防措施在输血前,应进行充分的兼容性检查,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和Rh因子兼容性。
同时,还应检测受血者是否有抗体存在。
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安全。
2. 识别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病患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反应。
一旦发现存在不良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做好记录。
3. 处理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类型,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患的病情变化,确保病患的呼吸道通畅。
渭城区人民医院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
1.患者一般情况:
科别: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
血型:Rh(D) 输血史:(有/无)妊娠史:(有/无)过敏史:(有/无)
2.本次输血情况:
住院后第次输血:全血 ml,红细胞U,血浆ml;
血小板 ml,其他:
发生输血反应的血袋编号:
3.输血时状态:
手术中 ml;手术清醒状态ml;一般状态(病房)ml;抢救中ml;
输血前体温℃: 输血前用药:(异丙嗪地塞米松其他 )
大剂量输血(有/无)
4.输血反应发生时间:
输血过程中□;输血后30分钟□,输血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
输血后48小时□,输血后>5天□。
5.输血反应情况:
⑴发热反应:发冷、寒战、发热、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以上(输血反应发生时
体温:),伴头疼、烦躁、皮肤潮红等。
⑵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哮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
⑶溶血反应:寒战、发热、腰背痛、恶心、酱油色/茶色尿、尿少、尿闭、低血压→DIC。
⑷输血后紫癜:输血后一周左右出现黏膜点状或斑状出血、血小板下降。
⑸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⑹非心源性肺水肿:输血过快或过量而出现肺水肿。
⑺慢性溶血反应:输血后2-10天,出现低热、黄疸、血红蛋白尿。
⑻其他。
填报医师(上级医师)签名:填表时间:年月日填报说明:1.输血出现一般不良反应者,由经管医师(值班医师)填写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置于病历内,另一份送至血库保存。
2.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者,另备有《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填写。
常见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指南为指导临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时规范化处理,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反应处理的要求,制订本处理指南。
一、名词解释: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二、常见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1、急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不一致。
轻者类似发热反应,恢复顺利;严重者迅速死亡。
症状和体征为:寒战、发热、烦躁、胸痛、背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面潮红、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全身出血及血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等。
典型的起病症状是突然感到恐惧不安、头涨、全身麻木、胸部压迫感、胸痛和背痛。
全身出血表现为皮肤瘀点、穿刺处出血和手术伤口渗血。
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
黄疸于反应后1天出现,数天内消退。
血浆胆红素可以升高。
肾衰竭和尿毒症常于反应后1~2周变得明显,最后病人可昏迷并死亡。
治疗原则:①、迅速补充血容量;②、应用速效利尿剂;③、应用多巴胺;④、碱化尿液;⑤、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⑥、必要时施行换血疗法;⑦、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⑧、 DIC的防治。
2、过敏性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轻度:瘙痒、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关节痛。
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哮鸣音、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有些患者易伴发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治疗原则:①、抗过敏治疗;②、对症治疗。
3、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畏寒、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部分受血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
血压多无变化,30分钟分钟至2小时后症状渐缓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
治疗原则:①、物理降温;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寒战时注意保暖,给热饮料,加盖被;高热时给物理降温,也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斯匹林。
病人基本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
科室床号住院号
采血者签名取血者签名取血时间:年月日时分
知情同意书□相符□不相符患者血型ABO血型:RH血型:
输血核对
患者核对□相符□不相符血制品血型ABO血型:RH血型:血制品类型血量
血袋条形码血袋外观□无破损□有破损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
试验结果
□相合□不相合
有无变色□无□有
输血前核对初核者签名复核者签字
床旁核对签名初核者答名复核者签名
转科交接
转科时间:月日时ABO血型:RH血型:剩余血量:
血液成分:交班者签名: 接班者签名: (ml) 监测
时间一般表现体温0C
脉博
(次/分)
呼吸
(次/分)
血压
(mmHg)
签字
输血前15分钟监测
输血后15分钟监测
输血后第一小时
输血后第二小时
输血后第三小时
输血结束后4小时
监测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海伦市中医医院输血护理记录单
输血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
输血结束时间 年月日时
输血后核对
初核者签名
复核者签名
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有□无
头部:□头胀□头痛□头晕□昏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潮红□出汗
皮肤:□紫绀□皮疹□风疹□搔痒□渗血
胸部:□胸闷□呼吸急促□哮喘□干咳
腰背:□酸□胀□痛□四肢麻木
泌尿:□尿少□尿闭□血红蛋白尿□黄疸 其他:
备注:。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表XXX FormXXX Name: Gender: Age: Ward: Bed Number: Medical Record Number: Clinical Diagnosis:XXX:n History: History of Adverse ns: Pregnancy History:1.Donor Blood Type: XXX:ABO Blood Type Rh Type 2.Donor Blood Type: Donor Blood Bag Number:1.Units of Red Blood Cell n。
2.ml of Plasma。
3.Units of Cold Precipitate Transfused Blood Products:4.Platelet Treatment Dose。
5.Units of Whole Blood。
6.Other:n Occurrence Time Status Start of n Date and TimeTime of n Occurrence after n Date and TimeXXX。
Yes□ No□XXX□ XXX□ Dyspnea□ XXX□XXX□ Back Pain□ XXX□XXX□ Jaundice□ Shock□ XXX□ XXX□Nausea□ XXX□ OtherXXXXXX XXXTimes/min Times/min ℃ mmHg Times/min Times/min mmHg ℃1.XXX()2.XXX to See if the Patient or Blood Source XXX()Clinical 3.Collect a New Blood Sample for the Patient's Blood Type and Send the Remaining Blood in the Blood Bag to the XXX()4.Collect a Blood XXX and Send It to the Laboratory for Testing。
1、目的规范临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时处理流程,努力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患者的损害程度,保证患者安全、合理、有效输血。
2、范围临床各用血科室医务人员、输血科工作人员。
3、职责3.1输血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对临床输血标本,严格遵守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3.2临床医护人员在输血前要认真执行床旁核对受血者信息、血袋和输血记录单相关信息。
4、工作流程4.1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决定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4.1.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4.1.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4.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4.2.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4.2.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血标本,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4.2.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2.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4.2.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4.2.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4.2.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3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同时要填好每袋血中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告给输血科或医务部。
4.4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会同输血科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确定病人是否还需要输血治疗,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信息登记及反馈制度
一、输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由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在24小时内送回输血科保存。
二、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如下:
(一)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二)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人员,及时检查、治病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三、输血科在接到临床反馈的输血不良反应时,立即再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配血结果,迅速查找原因,并根据输血反应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将情况向主管医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抢救或治疗措施。
四、重大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负责人或临床科室应报告医教科和分管领导。
并立即组织人员调查了解输血反应情况和特征,进行现场处理,并配合医生制定救治方案和措施等。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通知血站人员到场。
五、出现输血反应后,及时如实反馈给供血单位。
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及时处理出现的输血问题。
并做好登记报告记录及记录调查处理全过程。
六、输血科主任定期到临床科室了解输血的各项情况,了解有无输血感染疾病的病例,做好每月用血统计,并每月上报医教科。
南安市海都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与应急预案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
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
2013年1月输血质量与安全监督记录表科室:日期: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体评价:参加人员: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107210461926192819303121933419361938 193812194。